-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OL)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苏盛泽医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1例,其中DN患者81例[男41例,女40例,年龄(61.5±14.2)岁]、糖尿病无肾病(DM)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57.7±10.8)岁];另纳入健康对照(NC)者77名[男39名,女38名,年龄(58.2±16.3)岁]。分别用酶循环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Y和FOL;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分析MTHFRC 677T&A1298基因多态性。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 t检验比较组间血清HCY、FOL水平,应用 χ2检验分析各组间MTHFR基因分布差异。 结果:DN组HCY水平[(19.76±7.81) μmol/L]与DM组[(15.62±5.01) μmol/L]、NC组[(8.09±3.74)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81.738, P<0.001);DN组FOL水平[(12.18±3.01) μg/L]与DM组[(13.50±2.71) μg/L]、NC组[(15.43±2.95) 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26.978, P<0.001)。DN组677T等位基因频率[51.2%(83/162)]、677TT/1298AA纯合突变型频率[25.9%(21/81)]均高于DM组[33.1%(53/160);11.2%(9/80)]和NC组[33.8%(52/154);10.4%(8/77)] ( χ2值:10.821、9.099,均 P<0.05);1298C等位基因频率在DN组[21.6%(35/162)]、DM组[16.9%(27/160)]和NC组[18.2%(28/15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69, P>0.05)。677TT/1298AA纯合突变型个体HCY水平、FOL水平与其他基因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F值:12.955、15.504,均 P<0.05)。 结论:MTHFR C677T&A1298C基因多态性所致HCY与FOL代谢异常可能为2型DN的遗传风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陕西地区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新生儿筛查及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的发病率、生化分型和基因突变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进行新生儿筛查的146 152例新生儿中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随访情况,以及酰基肉碱水平和基因突变情况。根据是否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分为单纯型和合并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并与复查时排除诊断的患儿(对照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共21例患儿确诊,发病率为1/6 960;单纯型11例(52.4%),合并型10例(47.6%)。8例单纯型患儿在1月龄以内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喂养困难、呕吐、嗜睡、反应差和感染,其中5例患儿死亡。合并型患儿确诊前均未出现典型临床表现,随访发育均未见异常。(2)单纯型和合并型患儿的血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乙酰肉碱比值及丙酰肉碱/游离肉碱比值均高于对照组[ M(min~max),9.26 μmol/L(3.70~37.78 μmol/L)、7.27 μmol/L(3.58~13.62 μmol/L)与4.51 μmol/L(1.48~8.69 μmol/L), H=23.239;1.12(0.32~2.43)、0.74(0.36~1.90)与0.25(0.09~0.45), H=47.061;0.94(0.12~1.92)、0.56(0.18~1.03)与0.17(0.06~0.38), H=36.868; P值均<0.001]。合并型患儿的血蛋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型患儿[7.64 μmol/L(3.40~19.25 μmol/L)与24.22 μmol/L(10.73~56.55 μmol/L), U=3.000, P<0.001]。(3)21例患儿均检测到致病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或纯合突变,包括15种 MMUT基因突变和13种 MMACHC基因突变。单纯型最常见的突变为 MMUT基因c.323G>A(p.Arg108His),携带频率为13.6%;检出c.1676+11A>G为未报道的突变位点,为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合并型最常见的突变为 MMACHC基因c.609G>A(p.Trp203Ter)和c.567dupT(p.Ile190fs),携带频率均为20.0%。检出c.430-2A>C和c.648_650delAGA(p.216_217delSEinsS)为未报道的突变,为疑似致病突变。 结论:本地区甲基丙二酸血症并不罕见。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病情更重。 MMACHC基因c.609G>A和c.567dupT以及 MMUT基因c.323G>A等突变热点的发现,为后续开展基因筛查、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有效降低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怀化及其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LADA的患病率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怀化及其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中的患病率,分析LADA的临床特征,研究LADA与T2DM患者临床特征及细胞免疫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20例,根据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阳性结果,将其分为LADA组和T2DM组,其中LADA组21例[根据抗GAD滴度分为LADA1组(≥180 Units/ml高滴度)和LADA2组(<180 Units/ml低滴度)],T2DM组399例。调查LADA患者的患病率。检测并比较LADA组和T2DM组间BMI、LDL-C、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CP)、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20例LADA及年龄病程相匹配的20例T2DM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CD8 +T细胞亚群比值。观察LADA患者与T2DM患者临床生化特征及细胞免疫层面的差异。 结果:⑴新诊断T2DM患者中的LADA检出率为5.0%(21/420),汉族与少数民族的LAD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和4.4%)( P>0.05);⑵LADA组患者的C肽水平(FCP和2 h-CP)低于T2DM组( P均<0.05);LADA1组的FCP及2 h-CP水平较LADA2组更低( P<0.05)。T2DM组的BMI、LDL-C高于LA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2DM组血清中的Cys C、Hcy、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高于LA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⑶LADA组患者T细胞亚群CD4 +/CD8 +T细胞比值高于T2DM组( P<0.05)。 结论:⑴新诊断汉族及少数民族T2DM患者中均存在相似比例的LADA患者。抗体高滴度LADA较低滴度LADA及T2DM患者体型偏瘦,胰岛功能更差。但较LADA患者,T2DM患者与代谢紊乱更相关,其大血管并发症风险更高。⑵LADA组较T2DM组患者存在更严重的T细胞免疫失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癫痫患者OCM相关酶SNPs位点基因型和抗癫痫发作药物对OCM代谢物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抗癫痫发作药物、一碳单位代谢(OCM)相关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基因型对癫痫患者体内OCM代谢物水平的影响,筛选丙戊酸(VPA)致畸的易感基因。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附属第七医院神经医学中心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72例癫痫患者,将服用VPA、左乙拉西坦(LEV)、拉莫三嗪(LTG)、奥卡西平(OXC)超过6个月且规律用药期间无发作的患者分别归为VPA组(95例)、LEV组(61例)、LTG组(57例)、OXC组(70例),将从未服用过抗癫痫发作药物或就诊前6个月未服用抗癫痫发作药物患者归为空白对照组(89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浆叶酸(FA)、维生素B 12(VitB 12)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采用Sequenom iPLEX法检测患者OCM相关酶SNPs位点的基因型。 结果:(1)与LEV组、空白对照组比较,VPA组患者的FA水平降低,Hcy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DNA甲基转移酶(DNMT)3a rs12987326(-178G>A)位点GA型患者的Hcy水平较GG型高,DNMT1 rs2288350(82G>C)位点GC型患者的Hcy水平较GG型高,DNMT1 rs75616428(55850G>C)位点GC型患者的VitB 12水平较GG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DNMT1 rs1863771(128G>A)位点GA+AA型患者的FA水平较GG型高,叶酸受体蛋白2(FOLR2) rs2298444(59T>C)位点CT+CC型患者的Hcy水平较TT型高,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rs1801131(1298A>C)位点CC+AC型患者的Hcy水平较AA型高,DNMT3a rs6722613(2327C>T)位点CT+TT型患者的VitB 12水平较CC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服用VPA的癫痫患者FA水平降低、Hcy水平升高,此外OCM相关酶SNPs位点基因型亦影响癫痫患者体内OCM代谢物水平。建议妊娠期癫痫患者避免使用VPA,或用药前检测SNPs位点基因型,以降低胎儿畸形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乙型流感病毒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一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乙型流感病毒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一例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诊断的1例儿童乙型流感病毒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总结。以英文关键词"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influenza B"检索Pubmed数据库,以"乙型流感病毒"、"溶血尿毒综合征"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将检出的文献汇总。结果:(1)患者,男,9个月,主因"发热3 d、眼睑水肿2 d,少尿1 d"入院。入院后化验结果提示有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肾功能不全,考虑溶血尿毒综合征。流感病毒乙型核酸测定阳性。化验便常规、便培养未见异常。胸部CT未见异常。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遗传代谢筛查及ADAMST13活性未见明显异常。全外显基因检测阴性。患儿Coombs试验阴性。血浆置换前交叉配血无凝集现象,血浆置换治疗无不良反应,且溶血迅速停止,肾功能恢复正常,病情好转。出院随访至今病情稳定。(2)Pubmed数据库检索到2篇文献4例,结合本例,共5例。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检索,未发现报道。结论:乙型流感病毒含有神经氨酸酶,理论上可导致T抗原暴露,此患儿Coombs试验阴性,可能发病机制为流感病毒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而非T抗原暴露。若Coombs试验阳性,血浆置换需谨慎。乙型流感病毒相关性溶血尿毒综合征报道极少,血浆置换治疗是否有效及安全性还需大样本观察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风湿免疫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蛋氨酸代谢中产生的含硫氨基酸,参与机体多种反应。血清Hcy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虽然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晰,但已有大量研究证实Hcy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参与炎症因子释放、损害一氧化氮合酶等多种途径造成RA、SLE、贝赫切特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降低风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是否可改善疾病进展并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目前仍有争议,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以明确Hcy在风湿免疫疾病中的具体致病机制以及临床上是否需对Hcy水平升高进行药物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变异致青年脑梗死合并多发动脉血栓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基因突变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原因,胱硫醚-β-合成酶复合杂合变异致青年脑梗死,同时合并肺栓塞及下肢动脉血栓罕见报道。文中报道1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栓塞及下肢动脉血栓,病因筛查发现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增高,基因检测胱硫醚-β-合成酶833T>C/1082C>T复合杂合变异,予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 6以及抗凝治疗后,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下降,随访1年,未见新发血栓事件,复查同型半胱氨酸在正常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指标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仅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肝脏表现,也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病等密切相关。针对NAFLD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探究其临床特征及实验指标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大连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NAFLD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4例,匹配对照组9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及检验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三酰甘油较对照组升高(22 U/L比17 U/L、23 U/L比17 U/L、179 U/L比173 U/L、1.680 mmol/L比1.450 mmol/L),而同型半胱氨酸、白蛋白(ALB)、肌酐、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较对照组降低[11.2 μmol/L比12.2 μmol/L、41.5 g/L比43.5 g/L、54 μmol/L比60 μmol/L、(4.657 ± 0.599) pmol/L比(4.850 ± 0.574)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ALB与NAFLD发生呈独立相关。 结论:BMI、糖尿病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ALB为独立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春期发病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症9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青春期发病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缺乏症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以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并随访1年以上的9例青春期发病的MTHFR缺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总结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代谢特点、头颅影像学异常、MTHFR基因变异、诊断、治疗及转归。结果:9例患儿来自8个家庭,男8例、女1例,发病年龄8.0~17.0岁,确诊年龄9.0~17.5岁。其中2例为同胞兄弟,兄长17.0岁时出现步态异常,弟弟15.0岁时诊断并开始治疗,截至18.0岁尚无症状。8例有症状患儿的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障碍,下肢痉挛性瘫痪,伴或不伴智力倒退、认知障碍及行为异常。9例患儿共检出15种MTHFR基因变异,其中8种为新变异。5例患儿存在头颅影像学异常。所有患儿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中重度升高(65~221 μmol/L),予甜菜碱、亚叶酸钙治疗后明显下降(20~70 μmol/L),精神行为及认知问题均显著好转,8例患儿遗留下肢运动障碍。结论:晚发型MTHFR缺乏症可在青春期发病,临床缺乏特异性,易被延误诊断,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经济方便,应作为筛查技术。发现8种MTHFR基因新变异,患儿治疗后病情显著改善,症状前治疗可预防脑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THFR基因变异致儿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杭州市儿童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MTHFR基因变异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生化代谢指标、基因变异及治疗等资料。共纳入15例患儿,其中男10例,女5例,起病年龄6 d~18岁,确诊年龄40 d~18岁。新生儿筛查确诊病例1例,余14例均为发病后基因诊断。主要表现为喂养困难、肌张力减退、癫痫、发育迟缓。所有患儿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升高,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151.46±57.44)μmol/L及(69.96±32.88)μmol/L,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治疗前血蛋氨酸水平为9.40(6.20,11.96)μmol/L,较参考范围正常或略下降,治疗后蛋氨酸均恢复至正常。共检出MTHFR基因变异19种,6种为未报道变异、13种为已知变异。其中最常见变异为c.1316C>T(p.L439P)(16.6%,5/30)。所有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7例经甜菜碱及亚叶酸等代谢干预治疗后好转,8例出现发育落后,1例仍癫痫发作频繁。MTHFR基因变异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临床表现异质性大,早发型及基因纯合变异多预后不良,血同型半胱氨酸、血氨基酸和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