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体重对成年期慢性病患病风险及血尿酸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出生体重对成年期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并研究出生体重与血尿酸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国成年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方案,在天津市河西、南开、红桥、武清、津南、宝坻、蓟州区共计调查1 131名成年人,收集其出生体重、血压等数据,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尿酸、血糖和血脂等。描述调查人群出生体重状况分布,并分析出生体重对其成年期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及与血尿酸的关系。结果:天津市调查人群平均出生体重为3.37 kg,男性高于女性;无论是超重/肥胖、高血压还是糖尿病,正常出生体重者成年期患病率最低,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后发现,与正常出生体重者相比,低出生体重与成年期罹患糖尿病( OR=2.91,95% CI:1.46~5.76)、血脂异常( OR=1.79,95% CI:1.01~3.19)关联较强,巨大儿与成年期罹患超重/肥胖关联较强( OR=1.47,95% CI:1.08~2.01);不同出生体重的血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天津市调查人群低出生体重与其成年期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风险关联较大,巨大儿与其成年期超重/肥胖患病风险关联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7年北京市18~79岁居民营养素补充剂服用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市18~79岁居民营养素补充剂服用现状及是否服用的相关因素。方法:基于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的相关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常住居民,采集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健康知识、营养素补充剂服用情况等信息,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是否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相关因素。结果:12 696名调查对象自述过去12个月内营养素补充剂标化服用率为13.1%,以复合维生素(4.7%)、B族维生素(4.5%)、叶酸(3.2%)服用比例较高。服用率呈现青年人(18~39岁)及老年人(60~79岁)较高,中年人(40~59岁)服用率低的现象( χ2=54.09, P<0.001);除70~79岁年龄段,其他各年龄段女性服用率均显著高于男性( P<0.05)。调整性别、年龄后,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三高”患者,其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率均高于未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患者( P<0.05);相比于未服用者,营养素补充剂服用者对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健康指南推荐每日食用盐克数等健康知识知晓率更高(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人群特征包括女性、60~79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居住于城区、身体活动不足、存在睡眠问题、主动体检、高血压患者成功控制血压和知晓吸烟健康危害知识( P<0.05)。 结论:北京市18~79岁居民的营养素补充剂的服用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以及健康素养有关,应关注并正确引导重点人群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人群的身体活动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40岁成年人身体活动水平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通过宁波市2015年具有人群代表性的成年人慢性病监测调查获得身体活动和人口特征基线数据,利用2015-2019年宁波市慢性病监测信息协同管理系统获得脑卒中发病数据,将数据库进行匹配形成队列。身体活动按照每周身体活动量(METs)分为低、中等和高强度身体活动。采用Cox回归分析计算不同身体活动分类脑卒中的发病风险。结果:2015年基线调查共纳入3 353名研究对象,截至2019年12月31日,随访时间(50.28±2.54)个月,共发生脑卒中事件31人,累积发病率为242/10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BMI、是否高血压等因素后,身体活动强度越高,脑卒中发病风险越低,平均降低37.9%( HR=0.621,95% CI:0.393~0.983)。与低强度身体活动者相比,高强度身体活动者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了63.1%( HR=0.369,95% CI:0.139~0.976),而中等强度身体活动者与低强度身体活动者的脑卒中发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R=0.712,95% CI:0.323~1.569)。 结论:身体活动强度越高,脑卒中发病风险越低,应加强社区支持性环境建设,提高人群身体活动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成年人饮茶与死亡风险的前瞻性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饮茶与全因死亡和死因别死亡风险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分析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饮茶信息为基线自报。死亡信息主要通过链接死亡监测系统获取。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 HR)及其95% CI。 结果:纳入分析的438 443例研究对象随访11.1年共发生死亡34 661例。与从不饮茶者相比,当前非每日饮茶者和每日饮茶者全因死亡 HR值(95% CI)依次为0.89(0.86 ~0.91)和0.92(0.88 ~0.95)。分性别分析显示,饮茶对全因死亡风险的保护作用主要见于男性(交互 P<0.05)。与从不饮茶者相比,当前每日饮茶者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死因的 HR值(95% CI)依次为0.83(0.76 ~0.92)、0.82(0.69 ~0.97)、0.86(0.78 ~0.94)、1.03(0.97 ~1.09)、1.00(0.87 ~1.16)、0.84(0.78 ~0.90)。在不吸烟且不过量饮酒者中,每日饮茶与恶性肿瘤死亡风险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关联,但在吸烟或过量饮酒者中,每日饮茶者死于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交互 P<0.001)。 结论:饮茶者的全因死亡和部分死因别死亡的风险降低;但饮茶与恶性肿瘤的死亡风险不存在关联,反而在同时伴有吸烟或过量饮酒习惯者中表现出增加的死亡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代谢健康型超重/肥胖与新发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代谢健康型超重/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verweight/obesity, MHO)与新发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是对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二次分析,选取2010年至2016年于中国瑞慈集团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的117 056名中国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体重指数和代谢状态分为代谢健康型非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non-obesity, MHNO)组、MHO组、代谢不健康型非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non-obesity, MUNO)组和代谢不健康型超重/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verweight/obesity, MUO)组。采用 Kaplan- Meier法( log- rank检验)估计各组的糖尿病累积发病率,采用 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不同肥胖代谢表型组别的糖尿病发病风险 HR(95% CI),并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纳入的117 056名中国成年人中,MHO占总人群的24.3%。经过平均(3.1±1.0)年的随访,共有2 685例糖尿病新发病例,累积发病率为2.3%。MHNO、MHO、MUNO和MUO组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5%、1.6%、4.8%和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224.164, P<0.001)。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空腹血糖、吸烟、饮酒及糖尿病家族史之后,MHO组人群新发糖尿病风险是MHNO组的2.19倍(95% CI 1.89~2.55),而MUNO和MUO组人群发生糖尿病事件的 HR值分别为2.25(95% CI 1.93~2.64)和3.00(95% CI 2.61~3.45)。 结论:中国成年人中,MHO与新发糖尿病风险升高有显著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10个地区成年人共病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描述中国成年人的共病流行情况及其长期变化,以及常见的共病模式。方法:本研究纳入参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第二次重复调查的25 033人,利用研究对象参加2004-2008年基线调查和2013-2014年第二次重复调查时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自报疾病史、现场体格检查及血液样本检测等信息定义了13种慢性病或健康问题,将共病定义为同时患有≥2种慢性病或健康问题。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描述共病模式。结果:研究对象在基线调查时的年龄为(51.5±10.1)岁,第二次重复调查时为(59.5±10.2)岁。2次调查平均间隔时间(8.0±0.8)年,共病率由33.5%上升至58.1%,人均患病数由1.15个增加至1.82个,平均每5年增长0.42个患病数。年长者、城市人群、文化程度低者的共病率较高,且患病数量随年龄的增速更快。吸烟及过量饮酒者的患病数量随年龄增速也更快。该人群中最常见的共病组合为: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和冠心病。结论:我国成年人群共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共病情况在不同地区、文化程度水平和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尿镍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及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中国≥18岁成年人体内尿镍暴露与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及糖尿病的关联。方法:从2017-2018年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500名为病例组,并按照1∶1的比例选择对照组。采集调查对象尿液和静脉血,检测尿镍及血清中FPG、空腹胰岛素等糖代谢指标,并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校正HOMA-β。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尿镍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尿镍水平与HOMA-IR、HOMA-β和校正HOMA-β的关联。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男女性别比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校正文化程度、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大米摄入频率、肉类摄入频率、糖尿病家族史、BMI、TC、高血压及尿肌酐水平后,与尿镍水平 T1组相比, T2、 T3组糖尿病患病的 OR值(95% CI)分别为1.36(0.98~1.89)和1.60(1.14~2.2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尿镍水平与HOMA-IR升高存在正向关联,与尿镍水平 T1组相比, T3组HOMA-IR的 β值为0.12(95% CI:0.01~0.25),且尿镍水平每升高一个log转换单位(2.71 μg/L),log转换后HOMA-IR的 β值为0.06(95% CI:0.02~0.10)。尿镍水平与校正HOMA-β升高存在负向关联,与尿镍水平 T1组相比, T3组校正HOMA-β的 β值为-0.26(95% CI:-0.41~-0.11),且尿镍水平每升高一个log转换单位(2.71 μg/L),log转换后校正HOMA-β的 β值为-0.09(95% CI:-0.14~-0.04)。 结论:中国成年人尿镍暴露与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患病风险存在正向关联,与胰岛β细胞功能存在负向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10个地区成年人慢性肾脏病流行情况及其生活方式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人群的慢性肾脏病(CKD)分布,分析生活方式与CKD发病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数据来源于CKB基线调查及随访监测(截至2018年12月31日),描述CKD发病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活方式因素与CKD的关联。结果:研究纳入505 147名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1.26年,期间共有4 920例发病病例,发病率为83.43/10万人年,肾小球肾病为最主要亚型。CKD发病率在城市、男性、年龄≥60岁人群中更高,分别为87.83/10万人年、86.37/10万人年、132.06/10万人年。相比于从不或偶尔吸烟者,当前吸烟男性CKD风险增加( HR=1.18,95% CI:1.05~1.31)。以非肥胖人群为参照组,由BMI判定的全身性肥胖( HR=1.19,95% CI:1.10~1.29)和腰围判定的中心性肥胖( HR=1.27,95% CI:1.19~1.35)均与更高的CKD发病风险相关。 结论:CKB项目人群CKD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差异,且其发病风险受到生活方式多因素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天津市吸烟成年人膳食平衡指数及与血尿酸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膳食平衡指数(DBI_16)评价天津市吸烟成年人膳食状况,并分析与血尿酸的关系。方法:在天津市共计调查1 478名成年人,使用3 d膳食回顾法和调味品称重法相结合获得膳食状况,并收集其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尿酸。描述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各类食物摄入状况及DBI_16评分,并分析吸烟、膳食质量距(DQD-DBI)与血尿酸的关系。结果:天津市吸烟者蔬菜、水果、奶类摄入量均低于不吸烟者,烹调盐、烹调油、谷类、鱼虾类均高于不吸烟者;天津市吸烟者蔬菜水果、食物种类、奶豆类DBI_16评分低于不吸烟者,纯能量食物及调味品评分高于不吸烟者;天津市吸烟者DQD-DBI、正端分、负端分中位数分别为42.0、14.0、29.0,均高于不吸烟者,主要问题是中度摄入不足(67.0%)、低度摄入过量(70.9%)、中度摄入不均衡(67.2%);吸烟者血尿酸高于不吸烟者,在DQD-DBI“非适宜”情况下,吸烟者血尿酸亦高于不吸烟者。结论:天津市吸烟成年人膳食不均衡情况比不吸烟者更显著,且血尿酸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吸烟人群的膳食营养宣传教育与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藏族牧民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青海省从高海拔牧区搬迁定居城镇的藏族牧民中MS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尤其是膳食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920名藏族成年人(男性419名,女性501名),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膳食频率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问卷调查包括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食物消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鉴定膳食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及其组分的相关因素。结果:MS及组分的患病率分别为32.8%(MS)、83.7%(HDL-C降低)、62.1%(中心性肥胖)、36.7%(血压升高)、11.8%(TG升高)和7.9%(血糖升高)。超重率为31.2%,肥胖率为30.3%。吸烟是HDL-C降低( OR=1.239,95% CI:1.025~1.496)及TG升高( OR=1.277,95% CI:1.038~1.571)的相关因素;饮酒是TG升高( OR=1.426,95% CI:1.055~1.927)的相关因素;体力活动是中心性肥胖、HDL-C降低和TG升高的相关因素。城镇膳食和西方膳食模式依从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牧区传统膳食模式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按膳食模式得分五分位数分类,城镇膳食和MS显著相关(趋势检验 P=0.016)。 结论:藏族牧民中MS及肥胖高发。吸烟、饮酒、城镇膳食模式、体力活动不足是MS及其组分的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