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窒息氧合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来窒息氧合技术在急诊科、麻醉科困难气道的管理及特殊患者手术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窒息氧合技术是指人体没有呼吸运动时,经气道给予高浓度、高流量的氧,促进肺泡中氧的交换,对窒息患者进行被动的氧合、延长安全窒息时间的方法。文章通过简介窒息氧合技术生理学原理、作用机制,综述该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目前相关研究进展,为窒息氧合技术更加合理、安全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临床麻醉医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湖南省放射治疗基本情况和质量安全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湖南省医疗机构放射治疗资源现状和质量安全情况。方法:根据调查内容设计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质量安全自评表,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分发和回收,对湖南省2022年所有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包括部队医院)开展调查,由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采用分层抽样实地检查的方式核对质量安全评价情况。用Wilcoxon检验比较各单位的放疗质量安全自评得分与实地检查得分的差异。结果: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共76家(不包括部队医院),其中三级医院62家、二级医院14家,年收治放疗患者总数44 253人。从事放疗工作的人员共1 381人,其中医师746人、物理师205人、技师397人、维修工程师33人。共有直线加速器88台(其中螺旋断层加速器3台)、伽马刀10台、后装机28台,每百万人口拥有加速器1.33台。正在开展三维适形放疗的单位有36家、静态调强放疗60家、容积弧形调强放疗20家、体部立体定向放疗27家、图像引导放疗44家、呼吸运动管理33家、后装放疗27家。质量安全评价情况中,放疗专业基本要求得分较高,2家单位取得满分,无不及格单位。放疗人员和组织、放疗流程、文档记录等方面无满分单位,得分集中在60~<80分,且均有部分单位不及格。结论:湖南省近年来放疗行业总体稳步发展,放疗人员结构趋向合理,但仍存在放疗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设备利用率不高、技术开展不充分的情况。质量安全方面整体较好,但在放疗人员和组织要求、流程要求和文档记录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今后需要予以持续优化改进,同时将加大实地检查力度,保障放疗质量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立体定向放射技术治疗结直肠癌肝与肺寡转移的Ⅱ期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用于结直肠癌(CRC)寡转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选取原发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CRC、肝或肺转移灶数目为1~5个、单个转移灶最大长径≤5 cm的患者。所有转移病灶均接受SBRT,主要研究终点为3年局部控制率(LC),次要研究终点为≥3级急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1、3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结果:选取2016—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CRC患者48例,共60个转移灶(37个肝转移灶和23个肺转移灶)接受了基于呼吸运动管理下的SBRT治疗。46例患者治疗了1~2个转移灶,转移灶的中位长径为1.3 cm,中位等效生物学剂量为100.0 Gy。全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9.5个月,共25个转移病灶局部复发,中位无局部复发生存时间为15个月,1年LC、1年生存率和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0.2%(95% CI为63.7%~76.7%)、89.0%(95% CI为84.3%~93.7%)和40.4%(95% CI为33.0%~47.8%)。计划靶区体积和总剂量均为影响LC的预后因素(均 P<0.05)。肝转移和肺转移患者的1年LC分别为58.7%和89.4%( P=0.015),1年生存率分别为89.3%和86.5%( P=0.732),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0.5%和65.6%( P=0.024)。全组患者未发生≥3级的急性不良反应。 结论:在严格的呼吸运动管理及放疗质控下,SBRT治疗结直肠癌寡转移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立体定向放疗用于结直肠癌肝与肺寡转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寡转移是肿瘤从局部区域病变进展到远处广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一种中间状态,通过局部治疗有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单次剂量高、分割次数少,是一种高精准的局部消融治疗手段。结直肠癌有近一半患者会发生转移,主要转移部位为肝和肺。本文主要阐述SBRT治疗结直肠癌肝、肺寡转移灶的安全性、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也总结了SBRT具体实施的要点。SBRT在严格的呼吸运动管理和放疗质控下是治疗结直肠癌寡转移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T模拟定位技术临床操作指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CT模拟定位是以CT图像为基础的放疗模拟定位技术,可以建立三维坐标系,精确显示肿瘤大小、侵犯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精确显示周边重要器官轮廓、肿瘤和重要器官之间相互位置关系,为放疗计划设计提供电子密度,是精确放疗的基础条件之一。为规范CT模拟定位临床操作技术、精确肿瘤靶区勾画和计划设计提供放疗定位质量保证,特制定本专家共识。本共识内容包括CT模拟应用概述、常见肿瘤CT模拟定位规范共识、CT模拟定位技术常用后处理、呼吸运动管理技术、CT模拟不良反应及处理和CT模拟展望等,以期指导放射治疗师、放射肿瘤医师临床实践,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穿戴式心肺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其试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设计一种穿戴式心肺监测系统,并通过人体初步试验验证该系统的性能.方法:该系统由数据采集器、穿戴胸衣以及信息管理平台组成.其中,数据采集器以EFM32GG330单片机作为主控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其内部主要包括呼吸调制模块、心电调制模块、体位调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含蓝牙模块和Wi-Fi模块)、存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等.穿戴胸衣采用开衫式结构设计,内侧设计有心电传感器和呼吸运动传感器.信息管理平台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构,通过Java/JavaScript实现软件编程.通过人体初步试验,将该系统与医院常规使用的迈瑞IPM10多参数监护仪进行对比,验证该系统监测人体心率及呼吸率的有效性.结果:该系统可长时间连续监测人体的心率和呼吸率,且监测结果与迈瑞IPM10多参数监护仪的监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该系统可用于训练或运动中的心肺指标医学监测,为健康管理提供精准的生理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自主呼吸控制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放疗中对心脏及其亚结构的保护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控制(ABC)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放疗中对心脏及其亚结构的保护.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左侧乳腺癌放疗患者,分别在其ABC深吸气屏气(ABC-DIBH)CT和自由呼吸(FB)CT影像上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状态下心脏以及心脏亚结构左心室(LV)、左心房(LA)、右心室(RV)、右心房(RA)、左主干(LMCA)、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等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参数.结果:对比FB,ABC-DIBH状态下心脏的2%体积剂量(D2)、平均剂量(Dmean)、剂量覆盖的百分比体积(V30、V20、V10、V5)分别降低32.91%[绝对降低(1 279.11 cGy)]、36.12%(195.94 cGy)、58.95%(2.8%)、54.32%(3.58%)、50.14%(5.56%)、46.22%(9.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8、12.81、9.16、10.28、12.82、12.24,P<0.01).心脏亚结构LV、LA、RV、RA、LMCA、LAD、LCX、RCA的Dmean分别降低37.64%(285.92 cGy)、15.38%(23.68 cGy)、34.12%(118.93 cGy)、9.72%(12.52 cGy)、22.17%(47.99 cGy)、31.81%(820.63 cGy)、16.51%(34.72 cGy)、14.86%(34.11 cGy),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50、3.71、6.20、8.65、3.18、10.92、4.26、6.71,P<0.01).结论:ABC技术通过深吸气屏气扩大心脏与靶区之间的距离,极大程度降低了心脏及其亚结构所受剂量,可对心脏及其亚结构形成有效保护,能够消除呼吸运动造成的乳腺癌靶区位置的动态变化,避免靶区漏照、正常组织多照、剂量偏差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呼吸训练的乳腺癌放射治疗摆位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探讨对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呼吸训练后摆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2例单侧乳腺癌患者(左侧15例,右侧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经宣教后着重进行呼吸训练指导及摆位时的呼吸管理;对照组患者平静自由呼吸,不经呼吸训练指导或管理.采集2组患者每次治疗前的锥形束CT影像引导配准数据,对摆位校正误差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呼吸训练组患者在治疗床Y、Z方向上需校正的误差均值分别为0.250±0.203cm、0.380±0.141cm,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0.920±0.236cm、0.901±0.27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治疗床X方向上的校正误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治疗床三维方向误差校正值作为校正质心值,实验组患者平均校正质心值为2.351±0.798cm,而对照组为4.212± 0.92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重视乳腺癌放疗患者因呼吸运动引入的摆位误差,进行呼吸训练管理能保证在治疗过程中靶区整体位移更小,对于没有呼吸管理专用设备的科室可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宣教以提高摆位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中的合理氧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氧气是维持呼吸运动的主要气体.氧疗又称氧气治疗,是指用各种方法使患者吸入气体氧浓度高于环境氧浓度(20. 9%),从而提高肺泡内氧分压,改善并纠正低氧血症的一种治疗措施,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疗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氧气已作为一种有大量益处的"药物"普遍使用.2007 年美国呼吸治疗协会家庭氧疗指南中强调,氧气是一种医用气体,需同药物根据不同病情给出对应的用法、剂量及疗程,并实时监测不良反应[1].氧气价格低廉,使用广泛且易于管理.从简单的鼻插管到氧疗湿化治疗系统,氧气输送装置的成本价格不等.毫无疑问,氧疗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挽救了许多生命,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氧疗所带来的风险、成本及效益应与其他药物一样被考虑,避免过量或不充分剂量带来的危害.同时,当不再需要氧疗时,持续氧疗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因此,合理地进行氧疗十分重要.本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中的合理氧疗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呼吸运动状态对动态调强放疗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不同幅度、周期、方向的呼吸运动对动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肺癌病例,按靶区体积大小分为A(72.0~200.2 cm3)、B(271.7~380.0 cm3)、C(498.9~684.9 cm3)3组,每组10例,平均体积分别为151.5、327.1和583.3 cm3.使用呼吸运动模拟平台带动含二维电离室矩阵的模体沿枪靶方向运动.分别转动准直器至0°和90°,在不同呼吸运动幅度(0、4、8、12和15 mm)与周期(3、4和5 s)下,采集模体等中心层面剂量.其中周期为4 s测量5次,以绝对剂量及γ通过率(3 mm/3%)为指标,分析采集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TPS)输出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 在两个方向上,呼吸运动降低了靶区边缘内侧剂量,提高了靶区边缘外侧剂量.呼吸运动周期之间的γ通过率差异最大达3.54%(t=2.301,P<0.05).当呼吸运动幅度超过8 mm时,γ通过率<90%,且随幅度增大而减小.静态与呼吸运动之间γ通过率的差值和靶区体积呈负相关,A、B、C3组的平均γ通过率依次增大.5次叠加剂量的γ通过率高于单次剂量平均γ通过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6-5.95,P<0.05).结论 动态IMRT靶区剂量分布主要受呼吸运动幅度及自身体积影响,部分幅度下呼吸运动周期对剂量分布有影响.多次剂量实施后,可消除部分单次剂量实施误差.医师需要根据呼吸运动幅度对靶区进行合理外扩,同时优化呼吸运动方向上靶区边缘组织受量.对于靶区体积过小以及呼吸运动幅度过大的患者,应采取呼吸管理技术提高靶区剂量实施的精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