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靖江市人民医院47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通过筛选并同意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编号,并且以交替的方式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居家接受常规医院舒缓疗护团队护理。观察组实施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采用简易疲乏量表(BFI)、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癌晚期患者综合疲劳程度评分、综合疲劳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认知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应用于肺癌晚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癌性疲乏,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房肿瘤患者癌痛治疗情况及镇痛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房收治的肿瘤患者癌痛管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上海市徐汇区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金山区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房收治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患者癌痛情况、镇痛药物使用情况、镇痛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收治373例肿瘤患者的癌痛发生率为93.0%(347/373),中重度癌痛合计占比达55.6%(193/347)。304例使用了镇痛药物,其中233例(76.6%)患者口服镇痛药物,297例(97.7%)患者按时使用,97.6%(285/292)使用了缓释剂型阿片类药物,94例(30.9%)联合用药。100例(32.9%)发生爆发痛,均使用速释吗啡控制爆发痛。172例(56.58%)的癌痛患者疼痛得到缓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疼痛程度(中度: OR=3.69,95% CI:2.09~6.49;重度: OR=5.52,95% CI:2.43~12.53)、有无爆发痛( OR=3.28,95% CI:1.77~6.06)、使用镇痛药物种类(非甾体类+弱阿片类: OR=0.39,95% CI:0.20~0.76;非甾体类+强阿片类: OR=0.20,95% CI:0.08~0.51)及有无不良反应( OR=1.92,95% CI:1.03~3.60)是影响癌痛患者疼痛缓解的因素(均 P<0.05)。 结论:社区舒缓疗护病房收治的肿瘤患者中癌痛情况不容忽视,虽然大部分癌痛患者规范使用了镇痛药物,但仍有较高比例患者疼痛尚未得到控制;多种因素影响镇痛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症加强监护病房开展舒缓疗护全人照护模式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从生理、心理社会与精神方面总结了重症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全人照护需求,就身体照护、心理社会支持及精神支持3个方面对ICU舒缓疗护的全人照护模式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ICU舒缓疗护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安宁疗护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安宁疗护的研究热点,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bMed数据库收录的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发表的与安宁疗护相关文献,以文献中的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Bicomb、SPSS 23.0软件对其进行共词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 766篇,截取高频关键词46个,通过共词聚类分析总结出安宁疗护的7个热点:绝症晚期患者对安宁疗护的需求和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照护者的心理状况和获得的社会支持;安宁疗护模式的升级;预先指示和预立医疗计划的推广实施;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知信行的调查和相关培训;安宁疗护转诊和治疗的最佳时间;安宁疗护中的疼痛管理。结论:近年来安宁疗护受到持续关注,但我国研究相对较少;通过高频主题词聚类分析,了解到国际上安宁疗护的研究热点,以供国内安宁疗护研究者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舒缓疗护整合模式的介绍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基于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儿童舒缓疗护整合模式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儿童舒缓疗护整合模式中的儿科舒缓疗护服务理念、服务团队、服务内容、工作模式,探讨其对我国临床实践的启示.在深入分析我国儿童舒缓疗护开展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未来我国相关临床实践可借鉴儿童舒缓疗护整合模式,通过宣传儿童舒缓疗护理念,提升儿童舒缓疗护的服务质量,建设儿童舒缓疗护服务支持体系,深入推动我国儿童舒缓疗护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舒缓疗护结合人本位健康教育在晚期肺癌伴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讨舒缓疗护结合人本位健康教育在晚期肺癌伴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 1 日~2022 年3 月31 日收治的78 例晚期肺癌伴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人本位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人本位健康教育+舒缓疗护;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治疗意愿、主观疼痛感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疾病不确定感[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及生活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结果:干预 21 d后,观察组治疗意愿、QLQ-C30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VAS、MU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缓疗护结合人本位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晚期肺癌伴癌痛患者治疗意愿,改善主观疼痛感受,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基于舒缓病房与居家舒缓医疗两种模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医疗机构和居家两种舒缓疗护模式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收集1年半时间内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病房的和实施居家舒缓疗护的晚期肿瘤患者,其中病房患者53位,居家患者60位,在开展舒缓疗护前及舒缓疗护2周后对肿瘤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舒缓疗护病房组干预前后除角色功能无变化(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有所改善(P<0.01);舒缓疗护居家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有所改善(P<0.01).舒缓疗护病房组与居家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除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睡眠障碍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维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居家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恶心呕吐方面要好于病房组,经济影响大于病房组(P<0.01);病房组认知功能、总体生活质量、疲乏、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丧失、便秘、腹泻方面要好于居家组(P<0.01).结论 舒缓疗护地点无论是病房还是居家均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减少经济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舒缓疗护患者家属死亡态度和死亡教育需求度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舒缓疗护患者家属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死亡教育知识的知晓程度,分析他们对死亡教育的需求度.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选取我院200名舒缓疗护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年龄、学历、宗教信仰以及之前是否接触过死亡教育对死亡的态度具有相关性(P<0.01).身份类别、文化程度对死亡教育的需求度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舒缓疗护患者生存时间短,家属死亡教育相关知识缺乏,易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实施死亡教育时应考虑他们对死亡教育的需求程度,注意死亡教育的方式,科学、合理地制定培训内容,加强培训力度和覆盖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龄化与医疗费用增长的国际研究进展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研究年龄与医疗费用的关系,评估老龄化对卫生筹资的影响,对2000年以来国际上年龄与医疗费用关系研究进行综述.研究发现,老年人口人均医疗费用高于年轻组,但差异大小受时代和服务体系影响.接近死亡效应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普遍认为大于年龄的作用.老龄化社会须重视卫生系统的筹资压力;但老龄化的作用受政策影响,采取预防策略倡导健康老龄化、发展老年护理及舒缓疗护等服务可降低老年人的治疗性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安宁疗护对癌末患者家庭压力缓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安宁疗护对癌末患者家庭压力的实际缓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对全国4 732例患者个案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居家服务为主的安宁疗护是必要且有益的.应持续改进和推广全人照护服务,为癌末患者提供疼痛控制药物、定期电话询诊、护理指导以及心理舒缓行动.安宁疗护机构还应重视对患者家属/照顾者的服务支持,为有需要的患者家庭提供稳定和持续的义工服务,并引导患者家庭积极寻求社会资源.为最大限度地消解患者家庭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完善医保政策和推进社区医养结合等外部制度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