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在免疫缺陷患者肺部感染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在免疫缺陷患者肺部感染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第一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的78例免疫缺陷肺部感染患者[男55例,女23例,年龄(50.3±16.9)岁]和61例非免疫缺陷肺部感染患者[男42例,女19例,年龄(63.6±15.9)岁]。两组患者在临床诊断为肺部感染的同时,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mNGS及常规微生物学检测(CMTs)。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病原体检出率以及与临床符合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根据mNGS检测结果抗感染治疗策略调整率的差异。结果:免疫缺陷组与非免疫缺陷组肺部感染患者mNGS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4.9%(74/78)和82.0%(50/61),CMTs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4.1%(50/78)和75.4%(46/61),免疫缺陷组mNGS与CMTs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mNGS在免疫缺陷组中耶氏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41.0%(32/78)、37.2%(29/78),在非免疫缺陷组中肺炎克雷伯菌、鹦鹉热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6.4%(10/61)、9.8%(6/61)、8.2%(5/61),均高于CMTs的1.3%(1/78)、7.7%(6/78)、4.9%(3/61)、0、0(均 P<0.05)。免疫缺陷组mNGS、CMTs与临床符合率分别为89.7%(70/78)、43.6%(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非免疫缺陷组mNGS、CMTs与临床符合率分别为83.6%(51/61)、62.3%(3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免疫缺陷组根据mNGS病原学结果,抗感染治疗策略调整率为87.2%(68/78),非免疫缺陷组抗感染治疗策略调整率为60.7%(3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在免疫缺陷肺部感染患者中,与CMTs相比,mNGS在诊断阳性率、混合型感染诊断率、病原体检出率及指导抗感染治疗策略的调整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原发肝脏NK/T细胞淋巴瘤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儿男,1岁,因“间断发热半个月”入院。查体:腹部膨隆,肝左叶可扪及,剑突下5 cm。实验室检查:ALT 50 U/L,AST 89 U/L,乳酸脱氢酶1 004 U/L,羟丁酸脱氢酶722 U/L;EB病毒IgG阳性,巨细胞病毒IgG阳性,EB病毒核抗原IgG抗体阳性。血液病原微生物监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EB病毒序列数增加。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1.22 ng/ml,癌胚抗原0.93 ng/ml。彩超:肝左叶非均质回声,见一大小约56 mm×43 mm低回声区。CT:肝左叶可见稍低密度肿块影,右侧边界欠清,左侧边界清,约38 mm× 42 mm× 51 mm,增强扫描可见轻度不均匀强化(图1)。胸部CT平扫未见异常。超声科会诊后,不建议行“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物穿刺引流术”,患者反复发热、肝脏占位较前增大,抗感染治疗疗效欠佳。遂行肝左叶肿瘤切除术+肝门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短期恢复可。病理:EB病毒阳性NK/T细胞增殖性疾病,结合免疫表型及EBER 原位杂交考虑为:(1)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鼻型;(2)EB病毒阳性NK/T细胞增殖性疾病肿瘤期(图2)。免疫组化:CD3(+),CD20(-),PAX-5(-),CD5(-),CD2(+),CD7(-),CD56(-),TIA-1(+),GrB(+),Ki-67(约70%+),CD4(±),CD8(+),EBNA-2(-)。原位杂交:EBER(+)。术后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TCRB Dβ-Jβ 位点存在单克隆重排(+++),提示淋巴瘤可能。患儿病理诊断明确,告知家属NK/T细胞淋巴瘤易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进展快,预后欠佳,建议尽早化疗,家属拒绝继续治疗,术后11 d 出院后失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微生物群与抗结核免疫反应类型的作用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群与抗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反应类型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长兴院区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80例肺结核患者和80例非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血杆菌、奈瑟菌、链球菌和韦荣球菌的数量,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bet mRNA(Th1反应)和GATA-3 mRNA(Th2反应)相对表达水平。记录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和非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奈瑟菌、韦荣球菌和嗜血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链球菌明显少于非结核患者(630 ± 120比1 000 ± 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结核患者和非肺结核患者T-bet mR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肺结核患者GATA-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肺结核患者[(5.883 ± 1.864) × 10 4比(3.997 ± 1.186) × 10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症状和体征中的发热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奈瑟菌和韦荣球菌呈正相关( r = 0.402和0.566, P<0.01或<0.05);肺结核症状和体征中结核病灶占肺部面积比与T-bet和GATA-3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 = 0.024和0.442, P<0.05),体质量减轻与T-bet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 = 0.112, P<0.05);GATA-3 mRNA表达水平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奈瑟菌呈正相关( r = 0.332, P<0.05),T-bet mRNA表达水平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血杆菌呈正相关( r = 0.162, P<0.05)。 结论:肺结核患者的Th1/Th2免疫应答类型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嗜血杆菌、奈瑟菌存在相关性,并且患者的发热症状与奈瑟菌和韦荣球菌亦相关,体质量减轻和结核病灶占肺部面积比与免疫应答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早产儿益生菌使用的国内现状及文献系统回顾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最近的系统评价分析确定了对早产儿相关临床结局具有疗效的益生菌菌株,仅发现使用少数单个菌株或复合菌株益生菌有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功效。现旨在提供目前哪些菌株可被使用、哪些菌株不应该被使用的文献系统评价建议,同时提供国内相应的制剂及应用现状;如所有产品制剂的质量安全都能得到满足及监测,为了降低早产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推荐可使用鼠李糖乳杆菌单菌株或婴儿双歧杆菌、乳酸双歧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复合菌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发热伴双肺弥漫性病变并血二代基因测序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以及嗜肺军团菌等,由诺卡菌引起两肺弥漫性病变为影像特征的CAP较为少见。因诺卡菌培养时间较长,故临床工作中易造成漏检。通过本例患者的诊治过程提示气管内深部痰涂片检查对发现诺卡菌可能具有重要提示意义。可以提醒临床微生物室检验员延长培养时间。近年来微生物二代基因测序诊断技术对发现少见菌,如诺卡菌及该菌种的鉴定价值很大。尽早明确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母乳来源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母乳不仅是婴儿的最佳营养来源,而且其含有的微生物群落还可以调节新生儿肠道内菌群的定植并提升其免疫力。随着微生物培养、分离及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母乳源益生菌被发现。母乳中常见的益生菌包括乳杆菌、双歧杆菌、片球菌、嗜热链球菌等,大量研究已证明母乳来源益生菌在治疗婴儿肠绞痛、功能性便秘、糖尿病、乳腺炎等多种疾病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且母乳益生菌的天然来源、适应乳品基质等特性使其从多种益生菌中脱颖而出。母乳益生菌的发现与其益生功能的发掘,不仅可以为婴幼儿配方奶中添加母乳源益生菌提供研究基础,还为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新的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软组织填充剂致面部异物肉芽肿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59岁。面部注射爱贝芙及不详填充物后红斑6年,结节伴毛细血管扩张12个月余就诊。14年前,患者于某美容院行爱贝芙(2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与80%牛胶原蛋白)注射填充鼻背、颞部、鼻唇沟及下颌,12个月后因自觉效果欠佳再次于相同部位注射填充物;6年前患者出现面颊及下颌红斑伴灼热,外院就诊时隐瞒美容注射史,诊断为面部过敏性皮炎,抗过敏治疗后未缓解。18个月前,出现下颌、左耳后、右耳前、双侧颞部结节,逐渐增大变硬伴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下颌可触及黄豆大小质稍硬结节,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双侧颞部、左耳后及右耳前触及蚕豆大小质软结节,边界清楚,局部皮温不高,无明显波动感,双侧面颊下部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血常规及肝肾功相关检查无明显异常。新鲜组织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阴性。浅表组织彩超提示:双侧颞部、右侧耳前、左侧耳后皮下层实性占位:填充物?或其他。颏部皮肤、皮下层增厚伴低回声结节:术后改变?或其他。下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中深层见大小不等均质状嗜碱性团块,周围大量组织细胞、异物巨细胞及淋巴细胞呈结节状浸润。诊断:软组织填充剂致面部异物肉芽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甲烷排放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低甲烷排放转基因水稻是实现水稻低碳生产的理想材料.土壤微生物驱动了稻田甲烷的产生,低甲烷排放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不仅影响稻田甲烷排放,也关系到土壤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细菌16S rRNA基因、真菌ITS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及mcrA、nifH、amoA和nirS等功能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低甲烷排放转基因水稻(86R27-3)与野生型水稻(MH86)土壤微生物群落间的差异.结果显示: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在86R27-3与MH86间无明显差异,且仅在水稻分蘖期86R27-3的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及均匀度指数Pielou_e显著高于MH86(P<0.05);β-多样性分析表明土壤细菌或真菌群落组成在86R27-3与MH86间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水稻齐穗期:86R27-3 土壤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罗泽真菌门(Roz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MH86(P<0.05),而酸杆菌门(Acidibacteria)、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MH86(P<0.05);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显示,86R27-3 土壤氮、硫和锰代谢细菌功能群丰度显著低于MH86(P<0.05),如分蘖期的土壤硝酸盐还原、硝酸盐呼吸、硫代硫酸盐呼吸及硫呼吸,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好氧亚硝酸盐氧化及成熟期的锰氧化等;与MH86相比,86R27-3的土壤真菌功能群丰度有减有增,如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内的其未定义腐生物银耳目、嗜热囊菌科、镰刀菌属及韦斯特氏菌功能群丰度显著降低(P<0.05),而其分蘖期的动物内共生体腐生生物毕赤酵母属和未定义腐生物马勃科功能群丰度显著提高(P<0.05).定量PCR分析表明86R27-3 土壤中的产甲烷细菌mcrA基因丰度显著低于MH86(P<0.05),同时,土壤固氮菌nifH基因、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及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的丰度在86R27-3土壤中也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低甲烷排放转基因水稻(86R27-3)对土壤细菌或真菌的群落组成没有影响,但可引起主要细菌或真菌种类的相对丰度及某些细菌或真菌功能群丰度发生变化,并显著降低了稻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江苏省天然温泉场所水中微生物调查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了解江苏省天然温泉场所温泉水中微生物污染现况、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温泉水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方法 于2021年调查江苏省4市8家温泉场所基本情况,检测温泉水中6种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和分布特征,鉴定异养菌的细菌种群,分析理化因素、消毒措施、管理措施对微生物超标的影响.结果 温泉水中菌落总数、异养菌、大肠杆菌、耐热大肠菌群、嗜肺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合格率或阳性率分别为86.5%、35.1%、83.8%、13.5%、8.1%、24.3%,异养菌鉴定出6个菌属;室内温泉池中菌落总数高于其它场所(x2=12.838,P<0.05),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军团菌仅在室内温泉池和室外温泉池有超标,异养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所有水体均超标;水温和池水循环使用对微生物超标均有影响,水温≥40℃时菌落总数、异养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升高(x2分别为4.912、4.609、6.098、4.912,P<0.05),循环使用的温泉水菌落总数和嗜肺军团菌合格率降低(x2分别为5.025、3.909,P<0.05).结论 温泉场所水中微生物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建议对温泉水采用适宜的消毒措施,控制温泉水更换频率,将温泉场所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监管范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中国热带和北方地区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下呼吸道背景微生物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研究不同地域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下呼吸道背景微生物差异.方法 收集2021年9月-2022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的稳定期支扩患者75例的肺泡灌洗液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南、北支扩患者下呼吸道丰度最高的菌属是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罗斯氏菌属,菌种是产黑色普雷沃菌、中间普雷沃菌和龋齿罗氏菌;不同地域支扩患者下呼吸道背景微生物存在差异,北方组丰度最高的菌属是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罗斯氏菌属,菌种是产黑色普雷沃菌、黏滑罗氏菌和龋齿罗氏菌;南方组丰度最高的菌属是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罗斯氏菌属,菌种是中间普雷沃菌、产黑色普雷沃菌和龋齿罗氏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致病菌的背景菌群其α多样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我国南北方稳定期支扩患者下呼吸道背景微生物存在差异,北方组产黑色普雷沃菌、黏滑罗氏菌、龋齿罗氏菌多见,南方组中间普雷沃菌、产黑色普雷沃菌、龋齿罗氏菌多见,该研究对支扩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