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与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发病率、临床特点、诊疗策略及再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0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实施IVF-ET后发生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继发不孕合并瘢痕子宫(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经IVF-ET助孕后获得临床妊娠的患者共1 441例,其中CSP患者占比1.94%(28/1 441)。CSP患者年龄(34±3)岁,有人工流产史患者占50.0%(14/28)。卵裂胚移植、囊胚移植后CSP发病率分别为1.74%、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408, P=0.523)。新鲜周期移植、解冻周期移植后CSP发病率分别为1.77%、2.23%,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 2=0.372, P=0.542)。CSP诊断时平均孕龄为(47±6)d。根据早孕期影像学检查分型,1例CSP-Ⅰ型患者采取期待治疗,妊娠至晚孕期活产;2例宫内妊娠合并CSP患者采取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宫内妊娠至晚孕期活产;1例CSP-Ⅲ型患者行腹腔镜妊娠组织清除+子宫修补术,24例CSP-Ⅰ型或Ⅱ型患者行宫腔镜妊娠组织清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5例患者在CSP治疗后经再次胚胎移植助孕并获临床妊娠,均为正常宫内妊娠并足月活产。 结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经IVF-ET助孕者,早孕期应行彩色超声检查明确有无CSP发生。CSP治疗应个体化实施,严格选择的CSP-Ⅰ型患者有期待治疗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单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妊娠结局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行SET共2734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时机的不同,分为第3日(day 3,D3)移植组(D3组)、第4日(day 4,D4)移植组(D4组)、第5日(day 5,D5)移植组(D5组)、第6日(day 6,D6)移植组(D6组)。分析对比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移植时机、不同胚胎评分的SET临床妊娠情况。结果:SET周期总临床妊娠率为39.8%(1098/2734),总活产率为30.5%(842/2734)。D3组、D4组、D5组、D6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264/793)、36.4%(142/390)、52.5%(492/937)、32.6%(200/614),活产率为25.6%(203/793)、30.5%(119/390)、40.9%(383/937)、22.3%(137/6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D3组形态学评分8-细胞I级、7-细胞I级、8-细胞II级的胚胎总临床妊娠率[41.7%(207/496)]和总活产率[32.1%(159/496)]均高于其他非优质卵裂期胚胎[19.2%(57/297), P<0.001;14.8%(441/297), P<0.001];D4组发生融合(融合期及早期囊胚)的胚胎的临床妊娠率[40.4%(134/332)]和活产率[34.0%(113/332)]均高于未发生融合的胚胎[13.8%(8/58), P<0.001;10.3%(113/332), P=0.001];对于发育缓慢的囊胚,将其培养至D6囊胚移植和在D5移植2期囊胚的临床妊娠率[32.6%(200/614)比30.6%(22/72)]和活产率[22.3%(137/614)比27.8%(20/7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选择D5优质囊胚和D4融合期以上的桑椹胚进行单胚胎移植能在获得最佳妊娠结局的同时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对于整体D5发育缓慢的胚胎,继续培养至D6完全扩张囊胚再行移植,可能是一种改善妊娠结局的策略;对于卵裂期胚胎,采用8-细胞I级、7-细胞I级和8-细胞II级的优质胚胎移植标准更能确保D3单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单角子宫并卵巢异位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角子宫并卵巢异位的临床处理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罕见的行IVF-ET的单角子宫合并卵巢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左侧单角子宫合并原发不孕患者阴道超声提示右侧卵巢未探及,进一步行腹部核磁共振和腹部超声提示右侧卵巢腹腔异位。病例1在超促排卵过程中诉右侧腰部胀痛,血清雌激素水平和阴道超声下左侧卵泡数量不一致,继而阴道联合腹部超声同步监测卵泡发育,给予经腹部及阴道联合采卵,经冻胚移植后成功妊娠并于36周分娩。病例2亦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同步监测两侧卵巢卵泡发育,经阴道联合腹部采卵后获得2枚囊胚冻存,解冻单囊胚移植后自然流产。结论:卵巢异位多无明显临床表现,极易被漏诊。对于单角子宫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患者,如阴道超声未能探及单/双侧卵巢,应进一步行腹部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有无卵巢异位;如确诊合并卵巢异位,患者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应同步监测双侧卵巢卵泡发育,采用经阴道联合腹部采卵,最大程度增加患者的获卵率和妊娠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46,XY,t(1;18;9)(p34.1;q12.2;q32)复杂性染色体重排携带者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在复杂性染色体重排携带者助孕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控制性超促排卵、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囊胚活检、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等方法对1例复杂性染色体重排(complex chromosome rearrangements,CCRs)携带者行PGT助孕。结果:该夫妇行1个PGT周期,获卵27枚,共活检囊胚7枚,经NGS示:在检测范围内有3枚正常/平衡囊胚和4枚异常囊胚,解冻移植1枚囊胚后成功妊娠,足月产1男婴,胎儿染色体检查示:46,XY;未携带易位染色体。结论:CCRs携带者有高异常配子率、高流产风险。PGT能够筛查胚胎、降低其自然流产风险,是辅助治疗CCRs携带者生育问题的一种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冷冻胚胎复苏周期胚胎移植策略的选择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冷冻胚胎复苏周期中已冻存的低质量囊胚与高质量卵裂期胚胎的优先移植顺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5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3677个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发育时期、质量及移植胚胎数的不同分为5组:单非优质囊胚组(A组)、单优质囊胚组(B组)、第3日(D3)双优质胚胎组(C组)、D3优+非优质胚胎组(D组)、D3双非优质胚胎组(E组)。每组再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3个亚组:<35岁、35~37岁和>37岁。主要观察指标为活产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临床妊娠率、植入率和多胎率。结果:D3双胚胎移植组(C~E组)植入率均显著低于单囊胚组(A、B组)( P均<0.05),而多胎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单囊胚组( P均<0.01)。C组与A组相比,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年龄<35岁时,活产率显著升高( P=0.003),35~37岁组及>37岁组活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与A组相比,患者年龄<35岁组及35~37岁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年龄>37岁时,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 P=0.018),活产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E组与A组相比,所有年龄段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降低;当患者年龄<35岁及>37岁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年龄为35~37岁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和移植胚胎的种类均是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调整年龄对活产的影响后,与A组相比,B组( OR=1.311,95% CI=1.083~1.586, P=0.005)、C组( OR=1.322,95% CI=1.092~1.601, P=0.004)、E组( OR=0.616,95% CI=0.468~0.809, P=0.001)对活产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D组( OR=1.139,95% CI=0.914~1.420, P=0.247)对活产的影响程度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合考虑多胎妊娠及活产等因素,冷冻胚胎复苏周期最优的移植顺序可能是单优质囊胚>单非优质囊胚>D3双优质胚胎>D3优+非优质胚胎>D3双非优质胚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启动促性腺激素前不同预处理对POSEIDON预期卵巢低反应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启动促性腺激素(Gn)前不同预处理对POSEIDON预期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探索改善POR患者临床结局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POSEIDON预期POR患者364个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超短激动剂/拮抗剂方案]的临床资料,按照启动Gn前的预处理情况分为短效口服避孕药(OCP)组(A组, n=167)、戊酸雌二醇组(B组, n=56)和未处理组(C组, n=141),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周期指标、实验室情况及临床妊娠率等。 结果:A组年龄[(34.8±4.9)岁]明显小于B组[(38.0±4.9)岁]和C组[(37.9±4.7)岁]( P<0.001),B组体质量指数(BMI)[(21.9±3.1) kg/m 2]明显小于A组[(23.5±3.6) kg/m 2]和C组[(23.2±3.1) kg/m 2] ( P=0.014),窦卵泡计数(AFC)A组(2.4±2.0)、B组(4.1±1.9)、C组(3.5±2.0)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A组排卵障碍的比例(32.9%)明显高于B组(10.7%)和C组(11.3%) ( P<0.001),C组IVF周期数(3.0±1.7)明显大于A组(2.5±1.5)( P=0.017);3组间不孕类型、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内膜厚度A组[(9.4±1.9) mm]小于B组[(10.6±1.5) mm]和C组[(10.1±2.0) mm] ( P<0.001),受精率A组(77.1%)、B组(77.6%)明显高于C组(71.3%)( P=0.041);3组间Gn使用量、Gn使用时间、获卵数、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A组(26.2%、36.1%)和B组(26.8%、42.0%)明显高于C组(14.5%、21.2%)( P均=0.014);胚胎移植周期、移植胚胎数、囊胚移植周期比例、流产率和周期取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启动Gn前给予OCP或黄体期戊酸雌二醇预处理均可提高POSEIDON预期POR患者的临床结局。OCP预治疗适用于排卵障碍的POR患者,而黄体期戊酸雌二醇预治疗适用于有排卵的POR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患者行单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以及瘢痕憩室对行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的再生育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SET的再生育妇女的临床数据,根据既往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分娩(cesarean delivery,CD)组及经阴道分娩(vaginal delivery,VD)组,根据移植胚胎的时期分成两个亚组,分别比较移植卵裂期胚胎CD1组(928例)和VD1组(928例),移植囊胚期胚胎CD2组(570例)和VD2组(480例)的妊娠结局。将CD组进一步分为憩室组和无憩室组,观察子宫瘢痕憩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无论移植卵裂期胚胎或囊胚期胚胎,CD组同VD组两组之间的活产率、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早产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同VD组相比,CD组妊娠期并发症如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同剖宫产术后无憩室患者相比,合并憩室的患者,移植囊胚期胚胎活产率下降[30.00%(12/40)比51.32%(272/530), P=0.013],移植卵裂期胚胎的妊娠率[18.97%(11/58)比32.30%(281/870), P=0.034]和种植率[18.97%(11/58)比31.26%(272/870), P=0.049]均下降。 结论:采用SET策略,具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同阴道分娩史患者获得相似的妊娠结局,并且没有增加围产期并发症的风险。但是瘢痕憩室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推荐对瘢痕子宫患者行单囊胚移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冻融单囊胚移植胚胎选择策略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现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新目标是选择和移植1枚最具发育潜能的胚胎,从而获得健康的单胎妊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单胚胎移植并且达到最大化的单胎活产率。由于冻融囊胚移植较新鲜囊胚移植活产率高,且胚胎和子宫内膜之间的同步性更好,因此选择最优的冷冻单囊胚进行移植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冻融单囊胚移植的潜在益处、单囊胚选择的非侵入性策略及不同发育速度囊胚的取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冻融周期薄型子宫内膜移植胚胎类型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可以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助孕结局的胚胎移植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的1924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共2452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的类型分为移植卵裂期胚胎(卵裂胚组)和移植囊胚期胚胎(囊胚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曲线拟合对比卵裂胚和囊胚周期的临床结局。结果:卵裂胚组移植2枚胚胎周期占比[87.17%(1298/1489)]、异位妊娠率[3.35%(16/477)]及多胎分娩率[23.32%(73/313)]高于囊胚组[40.71%(392/963), P<0.001;0.76%(4/524), P=0.003;16.27%(55/338), P=0.024];囊胚组临床妊娠率[54.41%(524/963)]及活产率[35.10%(338/963)]显著高于卵裂胚组[32.03%(477/1489), P<0.001;21.02%(313/1489),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后,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 OR=3.42,95% CI=2.71~4.31, P<0.001)及活产率( OR=2.35,95% CI=1.84~3.00, P<0.001)高于卵裂胚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内膜厚度分层中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6 mm: OR=2.94,95% CI=1.32~6.51, P=0.008;6~7 mm: OR=3.41,95% CI=2.13~5.45, P<0.001;>7 mm: OR=3.56,95% CI=2.67~4.74, P<0.001)和活产率(<6 mm: OR=2.50,95% CI=1.01~6.22, P=0.049;6~7 mm: OR=2.56,95% CI=1.56~4.21, P<0.001;>7 mm: OR=2.30,95% CI=1.71~3.10, P<0.001)均高于卵裂胚组。分层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随子宫内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任一子宫内膜厚度下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均高于卵裂胚组,且与囊胚组相比,卵裂胚组内膜厚度与临床妊娠率曲线拟合的斜率更大。 结论: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囊胚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卵裂胚移植周期。孕酮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的增加可以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后的不孕患者带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行体外受精助孕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AEH)合并不孕患者在病变逆转后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再行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助孕的临床策略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的20例EC及AEH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保守治疗成功后带曼月乐行IVF促排卵周期。取卵后胚胎培养至囊胚并冷冻,累积冷冻≥4枚囊胚后,所有患者取环并评估内膜组织学,观察冷冻周期移植囊胚的临床结局。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33岁,内膜诊刮病理评估首次达完全缓解时间为4.3个月。共进行取卵周期34个,中位获卵数为8枚;共尝试解冻周期21个,实际可移植胚胎的周期为14个,5例临床妊娠,3例继续妊娠。结论:对于内膜病变逆转后的EC及AEH合并不孕症患者,带曼月乐进行IVF时待获得足够囊胚后再取环移植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助孕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