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改善肠道代谢微环境稳态抑制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进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DSLNT)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肠道内容物低分子量代谢谱的影响,探索其对新生儿肠道的保护作用方式。方法: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EC组和NEC+DSLNT组,大鼠均采用特殊配方奶人工喂养,NEC组和NEC+DSLNT组以3次/d的频率进行缺氧(950 mL/L氮气,10 min)/冷刺激(4 ℃,10 min)、连续3 d诱导新生大鼠NEC模型,NEC+DSLNT组在特殊配方奶中添加300 μmol/L DSLNT。造模72 h时处死所有存活大鼠,采集回结肠部位肠内容物进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组合型四级杆Orbitrap质谱仪(UHPLC-QE-MS)的非靶向代谢组检测,末端回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代谢组数据用SIMCA 14.1软件进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以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值>1和 t检验中 P<0.05筛选两两比较的组间差异代谢物。 结果:DSLNT降低NEC发生率和NEC大鼠回肠组织病理学评分[3.0(2.0,3.0)分比1.0(1.0,2.0)分, P<0.01],并可有效抑制炎症浸润。基于UHPLC-QE-MS代谢组检测结果建立的OPLS-DA模型能较好地对NEC组和对照组、NEC+DSLNT组和NEC组实现分离。NEC组和对照组之间有64个差异代谢物(OPLS-DA模型的VIP值>1且 P<0.05),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288.0%, P=0.028)、黄嘌呤(+372.1%, P=0.007)、L-精氨酸(+233.1%, P=0.027)、L-亮氨酸(+232.7%, P=0.015)、N-乙酰神经氨酸(-41.6%, P=0.014)等,这些代谢物可映射到34条不同的代谢通路,其中精氨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6条代谢通路为NEC主要扰动的代谢通路。NEC+DSLNT组与NEC组之间存在15种差异代谢物,包括D-甘露糖(-73.5%, P=0.032)、黄嘌呤(-63.4%, P=0.008)、亚油酸(+137.9%, P=0.047)、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278.2%, P=0.005)等,这些差异代谢物可映射到7条代谢通路,其中亚油酸代谢为DSLNT主要影响的差异代谢通路。两种比对策略中重合的差异代谢物数量为8个,其在NEC中的变化趋势在DSLNT给药组中均出现显著逆转。 结论:DSLNT能显著缓解缺氧/冷刺激造成的新生大鼠NEC病理损伤,该保护作用与其改善NEC造成的肠内容物代谢谱偏移、调节亚油酸代谢通路有关。DSLNT的早期预防性补充对维护新生儿肠道稳态、预防NEC病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综合防控体系在膀胱癌根治手术患者VTE预防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综合防控体系在膀胱癌根治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12月选取膀胱癌根治手术患者92例,根据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综合防控体系实施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46例)及观察组(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46例)。对照组行外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综合防控体系实施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指标变化、2005年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分、疼痛评分(VAS)、VTE上报及时率、VTE发生率、护患纠纷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干预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对照组;观察组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观察组VTE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VTE上报及时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综合防控体系能有效降低膀胱癌根治手术术后VTE发生风险,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面向紧密型医共体的慢性病整合型健康管理模式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应对不断增长的慢病人群,各种形式的慢病管理模式不断涌现。本文通过系统的研究,从管理理念、系统结构和操作方法等方面梳理了目前国内区域慢病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分析其利弊,面向紧密型医共体的慢病人群,提出了基于医联网的慢性病整合型全面健康管理模式。医联网能够连接并整合所有与医疗健康相关的人、物和信息资源,是慢性病全面健康管理的强有力支撑。紧密型医共体是医联网环境下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最佳应用场景,适应当前国家积极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政策。基于医联网的慢性病整合型全面健康管理模式作为紧密型医共体内慢性病健康管理的资源整合新模型,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对于控制区域慢病人群的增长,探索新的健康管理模式有积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江苏省2011-2021年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以县(市/区)为单位,分析2011-2021年江苏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为江苏省肺结核防控策略的实施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1-2021年江苏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数据。各县(市/区)常住人口数据来自于各设区(市)各年份江苏省统计年鉴。通过Geoda 1.18.0软件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其空间聚集性。采用SaTScan 10.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统计分析探讨时空聚集性,利用ArcGIS 10.7软件进行可视化作图。结果:2011-2021年江苏省共登记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病例128 240人,年均登记率为13.99/10万,2017年后登记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趋势 χ2=63.49, P<0.001),病原学阳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趋势 χ2=3 710.86, P<0.001)。各年度Moran's I值为0.107~0.343,整体呈空间聚集性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登记率各年均存在“高-高”聚集区,呈动态分布,多分布在江苏省中部及南部地区,其中2015年最多(7个),2011年最少(1个)。时空扫描分析共探索到4个时空聚集区域(均 P<0.001),其中一级聚集区覆盖3个县(市/区),分别为苏州市的常熟市、太仓市、相城区,聚集时间为2011-2015年;二级聚集区覆盖24个县(市/区),主要覆盖淮安市、宿迁市、盐城市等江苏省中、北部区域;三级聚集区覆盖26个县(市/区),四级聚集区为南京市高淳区,聚集时间为2017-2021年。 结论:江苏省2011-2021年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登记率在县(市/区)水平整体存在明显时空聚集特征,聚集区域不仅包含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也包含经济发展较好的苏南地区,应根据不同地区具体情况,多措并举,采取针对性肺结核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保健的发展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CSHCN)保健是针对特殊医疗保健需求儿童所提供的整合性医疗保健服务,覆盖约1/5的儿童,占用≥40%的儿童医疗资源。CSHCN保健需要连续性、系统性管理儿童的营养和生长、神经行为发育、多学科协作诊疗、疫苗接种、并发症预防、精神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医疗保健需求。目前常规儿童保健、高危儿管理、儿童专病管理已在我国不同程度地开展,CSHCN保健系统化的学科发展迫在眉睫。国际经验显示,以专科儿童医疗中心为基础的CSHCN保健模式更能满足医疗护理和多学科临床团队的管理需要,这种模式依托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先天优势。从长远来看,对CSHCN保健的探索,是对国家妇幼保健体系的补充,对提升整体保健水平、提高儿童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医疗保健公平性、提升社会整体人口质量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深远意义,是临床与保健在儿童疾病防治中有机融合的具体体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急性风湿热(ARF)是由未经治疗的A族链球菌(GAS)感染在遗传易感的宿主中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RHD)是由严重的或多次反复发作的ARF导致慢性心脏瓣膜损伤引起。引起ARF和RHD的疾病有急性咽炎、脓疱病和猩红热等。随着GAS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ARF和RHD的发病率也明显下降。但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ARF和RHD的疾病负担仍很重。ARF和RHD是潜在的致命性疾病,但可通过四级预防和控制策略来预防和根除。本文将综述ARF和RHD的流行病学、致病因素、防控策略的研究进展,以引起国内临床医生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家新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体系建立的几点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基于健康中国战略赋予公共卫生的新使命以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对的不足,从宏观系统层面、中观组织层面和微观个人层面提出当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战略规划不足、资源投入、机构协调、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等。提出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之外设立疾病预防控制局,实行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四级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局内设战略研究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才培养与培训基地和科学研究所,各司其职,互相依托。提升原有体系战略规划、统筹协调、循证决策的功能;强调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和延续性;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专注于健康管理和突发事件应对。从而保障公众健康,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确保社会稳定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外科治疗手段及疗效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MR)患者常表现为智力低下和社会生活适应困难,也可伴有精神障碍、行为障碍、以及情感障碍等其他症状.MR在我国城乡精神疾病中占比较大,属于预防与治疗的重点疾病,是一种难治性精神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患病人群年龄较小,在幼年即可发病,相关症状往往伴随终生.精神发育迟滞主要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导致,患者存在多种躯体和神经系统疾病,伴有行为异常、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症状.MR可根据IQ值及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极重四级,常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及格塞尔发展量表、创伤筛选问卷、智力残疾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简明曼彻斯特生存质量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目前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案有立体定向毁损术、脑深电刺激术、胼胝体切开术、双侧内囊前肢切开术和杏仁核切开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本文将伴精神障碍的MR疾病特征、外科治疗手段及疗效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UPLC-Q-Orbitrap HRMS代谢组学和16S rRNA基因测序探讨骨疏丹补肾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整合代谢组学和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策略探讨骨疏丹(Gushudan,GSD)预防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肾阳虚证(kidney-yang deficiency syndrome,KYDS)大鼠的补肾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的肠道微生物组学方法,分析正常对照组、肾阳虚证模型组、骨疏丹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粪便代谢物谱与肠道菌群组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内源性差异代谢物与差异菌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基于UPLC-Q-Orbitrap HRMS的代谢组学方法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发现骨疏丹参与调控肾阳虚症的 22 种差异代谢物,如色氨酸、鹅去氧胆酸、肌酐和油酸酰胺等,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基于 16S rRNA 测序分析发现骨疏丹在属水平显著上调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下调颤杆菌(Oscillibacter)的相对丰度(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胆酸和鹅去氧胆酸与在属水平显著改变的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ceae)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考拉杆菌(Phascolarctobacte-rium)显著负相关(P<0.05).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毛螺菌(Lachnospiraceae)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骨疏丹通过良性调节内源性代谢和肠道菌群结构发挥补肾作用,为中药通过肠-肾轴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四级早期活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预防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四级早期活动对预防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 年 11 月至 2022 年 7 月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 100 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四级早期活动.采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评估两组术后 7d内谵妄发生情况;记录谵妄首次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术后 7d内,对照组共发生谵妄 26 例,占比52%;观察组共发生谵妄 16例,占比 32%.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首次发生时间、谵妄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四级早期活动可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缩短谵妄持续时间,减少谵妄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