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重症之固护阳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重症治疗过程中,应用苦寒抗生素及清热解毒中药、输注大量寒凉液体,以及病房低温环境、持续给予寒凉肠内营养液、过用物理降温等,均可损伤患者阳气,尤易伤其中焦脾阳,加之重症监护室以老年患者居多,其本身常存在脾肾阳气虚衰状况。因此,固护阳气在重症疾病治疗中不可忽视。临床可以益气健脾温阳法作为重症患者固护阳气的基本治法,将之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T3综合征、获得性衰弱等重症并发症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姜良铎教授从状态辨治老老年脓毒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脓毒症的特点是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较差的结局与预后.老老年患者(80岁以上)由于老年体弱、脏气衰亏,常合并多种内伤宿疾,五脏俱损,元气衰竭,感染之后更易发展为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变症、坏症,成为老龄化社会脓毒症防治的难点.首都国医名师姜良铎教授结合现代系统科学和中医传统辨证论治提出"从息论态,综合施治"的状态辨治学术思想,指导老老年脓毒症辨治.姜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复杂多变,易危易重,应从内伤基础、感邪途径与病机演变综合认识.本病以虚为首要内伤基础,核心病机为五脏俱损,元气衰竭;次要病机为实邪集聚,兼夹混杂;潜在病机为邪毒易陷,易变易坏.治疗上,姜良铎教授注重早期和全程关注虚损情况,认为起病即需大补元气,并时刻关注阳气的损耗情况,必要时阴阳双补.对于次要病机方面,干预的关键在于确定病理因素,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而对潜在病机干预以既病防变的措施为主,固护脾胃运化与早期防范窍闭神昏是重中之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张伯礼"湿浊痰饮类病"学说浅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张伯礼教授认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核心病机为阳微阴弦,结合"湿浊痰饮类病"学说提出湿浊痰饮类阴邪在HFpEF的各个阶段都能损伤阳气,从而加重阳微阴弦之势,而湿、浊、痰、饮在HFpEF进展恶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故张伯礼教授主张在HFpEF的各阶段重视祛除阴邪、固护阳气,以起延缓阳微阴弦加重之效;提出了"阴邪得祛,阳气得昭"的分期治疗思路;制定了治病求早、祛邪护阳、截断病势、药不远温、兼顾活血的治疗策略,以期丰富中医学治疗HFpEF的理论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李仝教授基于伏寒理论治疗肺癌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肺癌在中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期常常通过影像学发现并确诊,其隐匿性较强,若早期无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常常不能引起重视,导致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往往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早期治疗的良机.因此,探索肺癌早期的相关病因,对预防和治疗肺癌具有重要意义.李仝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伏寒"是肺癌的重要发病因素,先、后天之寒邪伏于人体肺脏,在肺阳不足之时于人体中潜藏下来,等待时机而发病,其积聚性、隐匿性、多变性、伤阳性的特点与该病关系密切.李仝教授在治疗上提出"未病先防、调理体质""既病防变、祛邪攻毒""久病补虚、扶正固本"3个原则,及时针对病情的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干预.对未病者调理体质以减少肺癌的潜在发病因素,对早期既病者及时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中后期扶正固本,固护胃气,临床取得了一定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论治结直肠息肉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结直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结直肠癌多由此演变而来."阳化气,阴成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基于此理论探讨结直肠息肉的病机及论治思路,认为阳气亏虚及阳郁不伸所造成的"阳化气"不足为结直肠息肉发病之本,"阴成形"异常是结直肠息肉发病之标.临证治疗当以温通阳气为先,贯穿始终,并结合阴邪侧重的不同,辨证施以多法消减阴形,复失调之气化,同时注意日常调养生息固护机体阳气,最终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直肠无力性便秘中医诊治策略与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直肠无力性便秘是中老年妇女慢性便秘的常见类型,是一类多因素引起的复杂性病症,治疗难度大.以临床实践经验为依据,运用中医理论对直肠无力性便秘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对策与思路进行梳理.提出直肠无力性便秘核心病机是中阳虚陷、肾气不固;主要证型有气阴两虚和阳气亏虚两型;临床以本虚为主,但同时存在着腑气不通、气血不畅的标实一面;治疗既要固护本虚,又要兼顾标实.直肠无力性便秘多以本虚为主要矛盾,益气升阳、温阳补肾是治疗的主线.临床选方用药多着眼于脾肾二脏;重视脾肾是提高直肠无力性便秘临床疗效、减少病情反复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温阳法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三焦是人体水液、元气运行的通道,亦是人体气化的主要场所.三焦不通,气化不利,则痰饮内生,壅塞气机,出现痰气交阻之象,引发哮喘.在哮喘缓解期,患者虽无喘息症状,但仍可能存在三焦气化不利之象.早期发现气化不利的表现,恢复气化功能,减少痰饮滋生,对防止哮喘复发意义重大.临床中应全面认识三焦气化作用,了解人体水液代谢过程,深层次探究固护阳气对支气管哮喘,特别是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治疗的重要作用,正确运用温阳法,调节哮喘缓解期上中下三焦的阴阳平衡,改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体质,减少哮喘患者的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固护阳气理论的临床运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薛己对易水学派的贡献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金元时期,张元素以脏腑辨证和杂病内伤辨治为主要学说特点创立了易水学派.易水学派学术影响深远,研习者众多,在学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易水学派的代表医家薛己多被现代人作为温补学派的医家研究,常常忽略其在易水学派中的作用和贡献.薛己继承易水前人的脏腑辨证思想和脾胃学说,强调明确疾病病位及固护脾胃阳气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发展了肾命学说,提出脾统血的学术观点,对后世医家完善肾命学说起到了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且促进了温补学派的产生.故通过对薛己著作思想的研究,探究薛己对易水学派学术理论的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姜树民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姜树民教授认为,治病必求其本,祛邪不忘扶正.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张从痈论治,以平为期,将"消""托""补"三法融于其中,分消有度,通降有司,取和有衡,重视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调整阴阳,调气和血,以复中焦脾胃之功,终使脾胃抵于平"和",亦将"固护胃气"的思想贯穿始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