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护理杂志》对参考文献著录的要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刊执行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的有关规定.请作者书写时注意以下要求:①参考文献应具有针对性、权威性、准确性、时效性、均衡性,需删除可引、可不引的文献,尽量使用高质量学术期刊5年内刊登的文献;②正文中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参考文献序号,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应在方括号内列出各篇文献的序号,序号间用","隔开,如遇连续序号,起讫序号间用短横线连接;③如果引用段落中提及研究者姓名,文献序号应标注在研究者后面,如"Kim等[3]";④参考文献应使用标准的著录格式,内容不可缺项,也不要随意空格;⑤英文文献作者姓名的规范格式为姓的全称和名字的首字母缩写,英文期刊名称请使用规范的缩写形式,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⑥中文参考文献需使用双语呈现,应参照原文献的内容进行翻译,并进行校对,确保准确无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诊室血压标准化测量模式对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诊室血压标准化测量模式(简称"标准化测压")用于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测压)的效果。方法: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8年6月1日实施标准化测压,获取该中心2017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的首诊测压数据分别作为常规和标准化测压资料。以常规测压对象的性别和年龄分布为标准,对标准化测压对象血压升高检出率进行标准化。采用χ 2检验分析不同测压模式血压末位数值分布的均衡性,以及不同特征和不同季节对象血压升高检出率的差异,采用 U检验比较两种测压模式血压升高标化检出率的差异。 结果:1 548名对象标准化测压,其中男性639名(41.28%);2 952名对象常规测压,其中男性1 196名(40.51%)。标准化测压血压末位数值频率范围为9.04%~10.72%,收缩压和舒张压末位数值均显示分布均衡( P值分别为0.996和0.981),常规测压血压末位数值频率范围为0.37%~67.92%,收缩压和舒张压末位数值均显示分布不均衡( P值均<0.001)。标准化测压血压升高检出率和标化检出率分别为23.19%(359/1 548)和23.05%,均高于常规测压[7.22%(213/2 952), P值均<0.001]。夏、秋、冬季标准化测压血压升高检出率分别为18.85%(141/748)、26.72%(152/591)和31.58%(66/209),均高于常规测压[分别为6.28%(91/1 450)、7.20%(82/1 139)和11.02%(40/363)], P值均<0.001。 结论:标准化测压用于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数据质量和高血压筛查效率均优于常规测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传染病防治法》的完善建议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显示出当前公共卫生法治体系的缺陷,应尽快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完善新发传染病防治的制度设计,确立新发传染病监测的风险预防原则,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的法治保障;坚持疫情防控的多元协同,厘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充分发挥专家和公众的作用;改革疫情信息发布制度,解决法律冲突问题,优化信息直报制度和直报系统;遵循疫情防控中的比例原则,保障防疫措施的妥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省域视角下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近年受到国家大力支持。尽管中医药服务在政府推动下处于上升状态,但仍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对2016-2021年中医药资源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目前中医药资源配置综合评分不高,四川、北京、重庆、浙江、内蒙古排名相对靠前;中医药资源呈空间聚集性分布;资源配置不均衡性主要来源于各省份之间差异;建议加大中医药科学统筹规划力度,因地制宜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浙江省卫生健康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为推进卫生健康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并评估其进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卫生健康领域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根据浙江省出台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卫生健康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要求,2021年7月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建立初始指标池,以会议形式展开专家头脑风暴确定指标体系,邀请19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权重法计算指标权重值。结果:构建的卫生健康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发展性指标、均衡性指标、普惠性指标和可持续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326 4、0.242 8、0.245 8和0.185 0。其中,发展性指标包含8个二级指标,人均健康期望寿命的权重最高;均衡性指标包含6个二级指标,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倍差的权重最高;普惠性指标包含6个二级指标,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的权重最高;可持续性指标包含10个二级指标,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权重最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为全国推进卫生健康领域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对八年制医学生核心胜任力认知和早期职业规划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早期接触临床是医学生的重要启蒙课程。2022年12月,本研究以74篇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总结文本作为研究资料,借助MAXQDA软件进行质性文本分析,通过三段式编码形成框架,根据代码频率与覆盖率进行教学成效分析,最终对照教学目标形成解释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接触临床课程通过言传身教、观察交流、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升了学生对于病人照护、沟通合作、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终生学习的核心胜任力认知,明晰了职业认知与职业规划。通过质性文本分析,本研究形成了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成效评估框架、可视化教学目标与学生收获的关联逻辑,进而提出早期接触临床课程设计的完善建议:优化课程安排,注重教学方法的均衡性;重视师资培训,加强胜任力与临床场景的融合;加强小组学习,提升临床体验的充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及时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可改善重症监护室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后的临床预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评估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后住院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 v1.4)中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是否在AKI诊断24 h内行TTE分为TTE组和非TTE组(No-TTE组,未行TTE检查或首次TTE检查超过24 h),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AKI患者住院28 d全因病死(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SM匹配后,分析TTE对患者次要终点事件(第1、2、3天静脉输液量、尿量,28 d内无机械通气、血管加压药和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利尿剂使用,48 h内血肌酐下降幅度,ICU住院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23 945例AKI患者中有3 365例(14.1%)在AKI诊断24 h内进行了TTE评估,两组患者按照1∶1匹配后最终各有3 361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匹配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衡性较好(标准均数差均<0.1)。PSM匹配前后,TTE组患者住院28 d全因病死率均明显低于No-TTE组(10.76%比13.04%, χ2=13.535, P<0.001;10.65%比18.80%, χ2=88.932, P<0.001)。以住院28 d全因病死作为终点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TTE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在匹配前后均明显高于No-TTE组(Log-rank χ2=15.438, P<0.001和Log-rank χ2=75.360,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匹配前后TTE均是患者住院28 d全因病死的独立影响因素( HR=0.80,95% CI 0.73~0.89, P<0.001; HR=0.58,95% CI 0.51~0.65, P<0.001);各亚组分析亦显示,匹配前后TTE均是患者住院28 d全因病死的独立影响因素。PSM匹配后,TTE组患者诊断AKI后第1天及第2天静脉输注量明显高于No-TTE组(均 P<0.01),第1天及第3天尿量也明显高于No-TTE组(均 P<0.01),28 d内无机械通气时间及无血管加压药时间均显著低于No-TTE组患者(均 P<0.01),使用利尿剂比例显著高于No-TTE组(54.1%比44.2%, χ2=65.609, P<0.001),48 h内血肌酐下降幅度也显著高于No-TTE组[36.6(23.0,97.2)μmol/L比30.1(14.2,61.9)μmol/L, Z=-9.549, P<0.001],ICU住院时间也显著低于No-TTE组[5.03(3.40,8.90)d比5.37(3.77,10.00)d, Z=-6.589, P<0.001],其他次要终点事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ICU患者AKI发病后及时有效的TTE评估可显著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眩晕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儿童眩晕症涉及不同专业,其临床诊治需要多学科合作。受儿童年龄、语言表达能力、配合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眩晕病的病因构成及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同。客观采集病史是获得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平衡功能、眼球运动检查以及听力学评估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儿童眩晕疾病的治疗建议很少且治疗意见有明显不均衡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江苏省2020年核医学诊疗资源和应用调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江苏省医疗机构临床核医学诊疗资源和应用基本情况,了解其分布特点,简要评估核医学资源和应用分布公平性。方法:采用在线问卷调查形式,对全省开展临床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包括核医学显像设备数量、型号、防护资源数量、核医学科人员数量和开展核医学诊疗应用频数。结果:2020年江苏省开展核医学诊疗医疗机构共67家,从业人员727人;全省医疗机构共有核医学显像设备95台,其中各类正电子显像设备(PET)38台,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SPECT)54台。全年全省医疗机构开展临床核医学显像诊断259 686人次,各类核医学治疗12 186人次,平均频率为3.21人次/千人口。江苏省核医学诊疗设备、人员和应用基于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达到了0.25、0.30和0.34,泰尔指数分别达到了0.044 9、0.062 6和0.085 2。结论:江苏省临床核医学在近十年快速发展,各类核医学资源和应用在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其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同时也显示出了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眼底影像的繁荣和挑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眼底影像技术在过去十年间飞速发展。原有的成像技术更新换代,新型成像技术层出不穷,相关的研发投入、设备使用量和论文发表量均迅猛增长,同时向多技术联合、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及设备轻巧化和自动化等方向发展。但眼底影像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眼底知识体系规范化重塑、学术传播均衡性和独立性、"多模式影像"概念误读、新兴技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验证、临床影像研究创新、原始技术创新和技术储备以及面向未来的眼底影像数据集成与分析系统等诸多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