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穴埋籽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治疗中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评价分析耳穴埋籽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盐城市中医院)收治的105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和非那雄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王不留行籽耳穴(尿道、膀胱、肾、缘中、皮质下)贴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PV)、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IPSS、QOL评分、Qmax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VR小于治疗前(P<0.05),且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籽治疗BPH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尿动力学指标,缓解前列腺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联合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与前列欣胶囊致急性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63岁男性患者因尿急、尿痛,自行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1次/d)和前列欣胶囊(2 g、3次/d)。服药25 d后,出现皮肤瘙痒、深茶色尿、恶心、乏力、食欲下降,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26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63 U/L,总胆红素(TBil)155.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4.7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80.4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261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84 U/L。肝穿刺结果提示胆汁淤积型肝损伤。诊断: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可能与上述2药有关。停用上述2药,口服熊去氧胆酸250 mg、3次/d。停药42 d复查结果示ALT 368 U/L,AST 179 U/L,TBil 504.9 μmol/L,DBil 382.8 μmol/L,IBil 122.1 μmol/L,ALP 201 U/L,γ-GT 58 U/L。停药91d:ALT 78 U/L,AST 62 U/L,TBil 138.1 μmol/L,DBil 118.2 μmol/L,IBil 20.2 μmol/L,ALP 140 U/L,γ-GT 31 U/L。停药135 d肝功能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盐酸坦索罗辛与宁泌泰胶囊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19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宁泌泰胶囊口服,对照组单独服用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尿动力学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计量资料指标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8%(89/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72/1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χ2=15.913, P<0.05)。两组治疗后NIH-CPSI分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t=-42.992、-10.241、-11.913, 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尿流率(MFR)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t=12.988, 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RVU)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t=-21.901,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均低于对照组( t=-16.377、-12.433、-23.999、-21.152、-9.436、-18.669, P<0.05)。 结论:联合应用盐酸坦索罗辛与宁泌泰,能够有效改善排尿症状,改善尿动力学指标,有效降低炎症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EPVL)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结石长径<6 mm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0例结石长径<6 mm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EPVL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排石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的当日排石率、1周排石率、2周排石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1%、67.3%、77.3% vs.29.1%、44.5%、51.8%,均 P<0.05)。研究组的肾绞痛及血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2% vs. 21.8%,16.4% vs. 28.2%,均 P<0.05)。 结论:EPVL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结石长径<6 mm的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能提高排石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烧山火针刺手法结合隔附子饼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观察烧山火针刺手法结合隔附子饼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烧山火针刺手法结合隔附子饼温针灸,1次/d,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1次/d,连续服用1个月.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并于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Ⅰ-P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和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Ⅰ-PSS评分、中医症状评积分和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治疗组愈显效率53.3%(16/30),对照组愈显率23.3%(7/3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山火针刺手法结合隔附子饼温针灸能有效改善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各项症状,降低膀胱残余尿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柴归颗粒对水瘀互结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柴归颗粒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水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前列腺液细胞因子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水瘀互结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口服,治疗组予柴归颗粒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其NIH-CPSI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NIH-CPSI评分明显降低(P<0.05).在对照组中,治疗后的IL-2水平与该组治疗前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L-2、IL-6、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IL-2、IL-6水平更低(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归颗粒能明显改善Ⅲ型前列腺炎水瘀互结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前列腺液细胞因子水平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坦索罗辛胶囊联合前列舒通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胶囊联合前列舒通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下尿路症状的有效性与耐受性.方法 选取2019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宿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82 例老年BPH伴下尿路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41)和观察组(n =41).对照组采用坦索罗辛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舒通胶囊治疗.治疗 8 周后,比较两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尿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PVR)、平均尿流率(AFR)及最大尿流率(MFR)]、实验室指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尿沉渣红细胞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IPSS均降低、前列腺体积均缩小(P<0.05),且观察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FR、MFR均升高、PVR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AFR、MFR高于对照组、PV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A、尿沉渣红细胞数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PSA、尿沉渣红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坦索罗辛胶囊联合前列舒通可有效改善老年BPH患者的病情,减轻下尿路症状,改善尿动力学指标,且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值得肯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四金化石汤加减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β2微球蛋白、THP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四金化石汤加减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β2 微球蛋白、Tamm-Horsfall蛋白(TH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 例输尿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 例.对照组服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金化石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4 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石清除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β2 微球蛋白、尿THP水平,并统计患者治疗后 6 个月内的结石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血清β2 微球蛋白和尿TH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结石排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小便带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结石复发率稍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四金化石汤加减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缩短结石排净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可能与联合用药更能降低血清β2 微球蛋白水平和尿THP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四妙散加减结合针刺治疗下焦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观察四妙散加减结合针刺治疗下焦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下焦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口服左氧氟沙星及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并结合四妙散加减及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IL-1)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前列腺体积,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NIH-CPSI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排尿异常、尿道疼痛、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2.22±0.49)分、(4.03±1.00)分、(3.01±0.5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0.49)分、(5.74±1.02)分、(3.95±0.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1、IL-6、TNF-α水平分别为(12.38±2.03)ng/L、(34.29±5.21)ng/L、(5.12±0.85)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3±2.16)ng/L、(44.26±4.76)ng/L、(7.83±0.7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为(11.05±0.94)mL,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2.65±1.0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35%、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妙散加减结合针刺治疗下焦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甚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坦索罗辛与阿夫唑嗪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和性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常见的老年男性生殖器官疾病.临床早期治疗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比较坦索罗辛与阿夫唑嗪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疗效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12 月永康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别接受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坦索罗辛组)和盐酸阿夫唑嗪缓释片(阿夫唑嗪组)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最大尿流量(MFR)、膀胱残尿量(Ru)、前列腺体积(PV)、生活质量(SF-36 量表)和治疗有效率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肾功能[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前列腺肿瘤标志物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对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106 例(坦索罗辛组 55 例,阿夫唑嗪组 51 例).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后 6 个月、12 个月和 24 个月)IPSS、Ru和PV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显著上升(P<0.05).与阿夫唑嗪组相比,治疗后坦索罗辛组患者(治疗后 6 个月、12 个月和 24 个月)IPSS、Ru和PV显著降低(P<0.05),而IIEF、MFR和生活质量显著增高(P<0.05).坦索罗辛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夫唑嗪组(92.73%vs.78.43%,P=0.03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和前列腺标志物均无显著变化(P>0.05),且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坦索罗辛和阿夫唑嗪均可有效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此外,较阿夫唑嗪而言,坦索罗辛对良性前列腺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