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镜检查在识别新生儿撤机后呼吸困难原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新生儿撤机后呼吸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1月至2021年8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撤机后呼吸困难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治疗措施。结果:研究期间共45例撤机后持续呼吸困难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支气管黏膜炎16例(35.6%),肺外气道梗阻29例(64.4%)。29例肺外气道梗阻患儿中,声门下狭窄15例,11例为瘢痕增生引起,4例为痰痂形成引起;单纯喉软化6例,鼻腔狭窄2例,喉蹼2例,喉头水肿、声带麻痹、声带赘生物、气道痉挛各1例。16例支气管黏膜炎患儿经气道灌洗后供氧或无创呼吸支持治愈;11例声门下增生狭窄患儿中,9例经气管导管扩管治愈,2例经内镜介入治疗治愈;1例鼻腔膜性狭窄、2例喉蹼、1例声带赘生物患儿经手术治疗均治愈;其余14例患儿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均好转/治愈出院。结论:在严格把握撤机指征情况下,对撤机后存在呼吸困难的患儿,需考虑存在上气道及中心气道结构或功能异常等肺外因素引起的气道梗阻,尤其应重视插管后声门下狭窄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工气道声门下持续吸引与间断灌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电子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反复呼吸困难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反复呼吸困难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诊断的反复呼吸困难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患儿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纳入171例反复呼吸困难新生儿,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病因前4 位为气管支气管内膜炎78 例(45.6%),喉软骨软化症和气管支气管软化症22例(12.9%),气道狭窄14例(8.2%),气管食管瘘12例(7.0%).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经皮血氧饱和度和(或)心率下降(20.5%,35/171)、黏膜出血(12.3%,21/171)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后发热(7.6%,13/171).其中78例支气管内膜炎患儿均治愈;22例喉软骨软化症和气管支气管软化症及9例气道狭窄患儿经治疗后好转;1例声门下狭窄患儿行支气管镜下钬激光消融术后气道狭窄处明显扩大,随访未见气道狭窄再生.结论 对于反复呼吸困难新生儿应查找病因,电子支气管镜可作为探查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部分患儿可起到治疗作用且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通喉罩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成功救治小儿重症脑损伤并误吸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院外使用三通喉罩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救治重症脑损伤并误吸小儿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因坠落伤昏迷合并误吸的患者,实施现场或者转运途中紧急插入三通喉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辅助通气或者机械通气,应用纤支镜由三通喉罩的第三端口经声门进入气管、支气管实施气道内检查和泡灌洗治疗.结果 及时清除了气道内及肺内误吸物,保证了昏迷患者的气道通畅及氧供,为下一步继续救治创造条件.结论 使用三通喉罩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救治重症脑损伤并误吸小儿患者,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工气胸辅助下胸腔镜小儿肺不张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肺不张又称“肺萎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无气或肺内气量减少,伴有肺组织萎缩、肺体积缩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而小儿肺不张更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病因主要为感染、先天支气管肺发育异常及异物[1].感染性肺不张时,支气管镜下显示患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管口明显的炎性狭窄,管腔内大量分泌物,且痰液粘稠[2-3].肺不张长期存在可导致支气管内膜损伤,引发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4].一般临床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大量灌洗治疗小儿肺不张,杨泽玉等[5]认为,尽可能早期灌洗治疗,复张率可明显增加,发病4周内灌洗治疗较病程>4周者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本例患儿病史已长达数月,存在严重顽固感染,通过传统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遂建议行肺叶切除手术,患儿仅2岁,声门狭小不适合双腔气管插管的单肺通气手术,经多学科会诊及患儿家属签字同意后于2016年9月23日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行人工气胸辅助下胸腔镜小儿肺不张切除术,恢复过程顺利,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间断声门下灌洗联合声门下持续吸引降低VAP发生率的循证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将循证有效证据运用于临床实践,探讨间断声门下灌洗联合声门下持续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运用循证方法得出证据形成建议,对间断声门下灌洗联合声门下持续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的影响进行循证实践.结果 间断声门下灌洗联合持续声门下吸引组(30例)的VAP发病率为6.67%,持续声门下吸引组(30例)的VAP发生率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声门下灌洗联合持续声门下吸引能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支气管镜及肺介入治疗难治性肺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导下肺介入治疗在儿童难治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对贵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2015年1至3月以儿童难治性肺炎收入院,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并实施经支气管镜介导下激光、球囊扩张、冷冻等联合治疗的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症状、镜下表现、胸部CT客观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难治性肺炎并声门下狭窄病例,给予激光切割狭窄部位新生物-钳夹坏死物-球囊扩张呼吸道成形术-冷冻联合治疗,患儿完全缓解.(2)支气管镜下确诊右上叶支气管结核病例予激光切割-钳夹坏死物-冷冻联合治疗及异烟肼局部灌洗治疗部分缓解.(3)支气管镜下确诊右下叶支气管异物并支气管扩张病例予激光切割肉芽组织-成功钳取-局部球囊扩张呼吸道成形术联合治疗完全缓解.(4)难治性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曲霉菌混合感染)病例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遗留部分呼吸道远端闭锁,予激光切割-球囊扩张治疗完全缓解.(5)真菌性肺炎并支气管结核和左主支气管软化(中-重度)病例,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6)5例病例中4例出现术中或术后一过性并发症,术中并发症:低氧血症2例;术后并发症:刺激性咳嗽2例.经相应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失,无一例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及麻醉过敏等严重影响预后的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镜及肺介入是进一步明确难治性肺炎病因及治疗的重要手段,且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儿童重症难治性肺炎33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儿童重症难治性肺炎的联合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至2017年3月贵阳市儿童医院重症难治性肺炎患儿33例,对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并实施支气管镜肺介入治疗的资料进行总结,通过临床症状、镜下表现、胸部CT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3例患儿均存在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大量分泌物,其中黏膜萎缩、纵形皱襞占100.0%(33/33例),黏膜糜烂占63.6%(21/33例),肉芽组织增生占36.4%(12/33例),支气管塑型黏液栓占27.2%(9/33例),鱼骨刺样改变占18.2%(6/33例),气管支气管狭窄占18.2%(6/33例),支气管软化占15.2%(5/33例),支气管管腔闭锁占15.2%(5/33例),声门下狭窄占9.1%(3/33例).33例中9例支气管塑型黏液栓予支气管肺泡灌洗及反复异物钳钳夹治疗,5例隐匿性异物在术中实施氩等离子体凝固术、篮形异物钳、冷冻治疗或激光切割、异物钳钳取异物,5例气管软化实施球囊扩张治疗,6例支气管狭窄实施球囊扩张治疗,2例声门下狭窄实施激光切割治疗、球囊扩张治疗及冷冻治疗,1例声门下狭窄实施反复球囊扩张治疗,5例肉芽组织增生阻塞呼吸道、支气管管腔闭锁实施激光切割后球囊扩张治疗.33例患儿中27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部分患儿出现术中或术后一过性并发症,经相应对症处理后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严格掌握不同支气管镜介入方式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要点的基础上根据镜下病变选择不同的介入方式及综合治疗,对儿童重症难治性肺炎治疗有效,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纤维镜支气管肺灌洗方法治疗矽肺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静脉麻醉下实施喉罩纤维支气管肺灌洗治疗矽肺患者的临床疗效.84例矽肺患者被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观察组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并经喉罩人工辅助通气.两组均经进行肺灌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变化、支气管镜操作时间、术中反应性症状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插入纤支镜/喉罩即刻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明显降低,对照组的SBP、DBP、H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时的SBP、DBP、HR水平也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治疗时、撤机前及拔除纤支镜/喉罩即刻的SBP、DBP、HR水平均与术前接近(P>0.05).两组术前及术中各时刻的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无明显波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镜操作时间为(23.71±5.68) min,对照组为(36.85±10.57)min,观察组的支气管镜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进入声门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观察组术中的呼吸困难、呛咳、出血及喉痉挛发生率均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提高,并且观察组的提高幅度更明显,观察组治疗后的1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FVC、FEV1占预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咽部疼痛、剧烈咳嗽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比局部麻醉,静脉麻醉下实施喉罩纤维支气管肺灌洗的患者痛苦更小,生命体征更平稳,治疗时间更短,术中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声门下联合口咽部冲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声门下联合口咽部冲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12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4例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6月44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声门下冲洗,观察组实施声门下联合口咽部冲洗.比较两组细菌学检查结果、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中速发性VAP、VAP总发生率(4.55%、22.73%)均低于对照组(18.18%、4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迟发性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真菌、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观察组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门下联合口咽部冲洗能有效减少VAP发生、缩短病人治疗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