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陕西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了解2018年陕西省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按照《2018年陕西省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方案》,选取陕西省地级以上城市/县(市、区)城区773个城市供水监测点,分别于2018年枯水期(4-6月)和丰水期(7-9月)采集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18年陕西省城市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为80.85%(1 250/1 546).出厂水中消毒剂余量的合格率84.05%(216/257)低于末梢水95.65%(835/873)和二次供水95.77%(272/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纯二氧化氯和液氯消毒方式末梢水样消毒剂余量合格率分别为96.51%(332/344)和 97.32%(363/373),高于使用次氯酸钠的消毒剂[88.89%(48/54)]和复合二氧化氯的消毒剂[89.58%(86/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二氧化氯(91.24%)、游离余氯(94.62%)、菌落总数(94.18%)、浑浊度(94.18%)、总大肠菌群(94.70%)和氟化物(96.70%)外,其余指标的合格率均超过97%.提示微生物学指标、浑浊度和氟超标是影响陕西省城市供水水质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鉴别药用复合膜组合材料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通过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对药用复合膜的组合材料经行定性鉴别,分析判断各自的特征吸收峰.方法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厂家多个批次复合膜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原始光谱进过预处理后,采用系统聚类分析(HCA)、相似度分析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对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得到的红外光谱数据,将样品分为聚乙烯(PE)、聚酯(PET)和聚丙烯(PP)3 种组合材料,各自的特征频率分布基本一致,只是峰强度存在差别.通过上述 3 种化学计量学方法的辅助分析,结果一致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了分类标准,符合研究要求.结论 该方法分辨度好,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药用复合膜的不同组合材料,为有关材料的红外光谱鉴别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一株甲苯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4/5/11
为解决甲苯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从家具厂附近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以甲苯为单一碳源的降解菌,经形态特征和16S rDNA分析,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命名为Pseudomonas sp.M1.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的生长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最适生长条件下考察菌株对不同底物利用的广谱性和表面活性剂对菌株生长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M1 对甲苯有较强的耐受性,在 30℃、pH 7.0、甲苯质量浓度 200 mg/L 的条件下,3 d 后降解率达到63.03%.除甲苯外,M1 还能以苯、乙醇为碳源和能源,在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复合污染物下,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的生长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 具有适度的可生物降解性,对甲苯降解的促进效果最好,在 100 mg/L甲苯质量浓度下,添加 0.5 倍临界胶束浓度的TritonX-100 后甲苯降解率为 93.3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线粒体质量控制与肿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动力工厂,对细胞能量代谢、细胞死亡等生物学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细胞器,线粒体含有独特的DNA,并且极易受到多种因素刺激导致 DNA损伤.损伤的线粒体 DNA 会进一步导致线粒体蛋白复合体改变,并通过生成氧自由基等多种机制导致肿瘤的发生.为了维持稳定的线粒体功能,线粒体存在多种机制修复损伤,其依据不同受损程度启动不同修复机制,这一过程称为"线粒体质量控制".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主要包括线粒体衍生囊泡、线粒体融合/裂变、线粒体自噬等.本文综述了不同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并且列举了线粒体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蛋白质的相关功能和肿瘤研究进展.此外,线粒体在药物靶点及肿瘤液体活检标志物的开发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转化医学前景.相信对于线粒体功能及相关机制的深入探索,能够有助于解决目前肿瘤研究存在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肺腺癌转录本1及其信号通路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6
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MALAT1)最初被发现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过表达.MALAT1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呈现的半衰期使其在NSCLC组织或血液中被检测到,并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MALAT1的表达与NSCLC的肿瘤大小、分期、转移和远处浸润显著相关.MALAT1可促进NSCLC进展,其机制为下调miR-202表达,通过miR-185-5p上调鼠双微体4表达,下调叉头框蛋白P3泛素化影响轧棉厂复合亚基1转录;靶向miR-374b-56上调富含丝氨酸/精氨酸的剪接因子7表达;靶向miR-200a上调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因子家族表达.因此,MALAT1可作为NSCLC患者早期诊断、病情评估、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复合过敏原计划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通过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简称室间质评),评价复合过敏原计划各项目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 2022 年至 2023 年参加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复合过敏原计划(包括屋尘螨、粉尘螨、猫毛、艾蒿、梯牧草、牛奶、榛子、花生项目)的室间质评回报数据,对8 个项目的回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复合过敏原计划共开展4 次,参加实验室数分别为104、107、124和122 家,总体合格率分别为 99.04%、99.07%、99.19%和 100%.屋尘螨、粉尘螨、艾蒿项目各组的指定值均相同,各试剂组结果一致性较高;猫毛及牛奶项目试剂组间出现指定值阴、阳性不一致情况;梯牧草、榛子及花生项目除复合靶点试剂无法检出外,其余各组试剂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 复合过敏原计划参加实验室数量逐步增加,涵盖的 8 个项目的室间质评结果良好,总体合格率均较高,各试剂厂家一致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一组高效喹啉降解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降解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喹啉是一种典型的含氮杂环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焦化废水,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易通过水体污染环境.微生物技术因其绿色高效的特点,被认为是喹啉废水污染最有前景的修复手段之一.[目的]筛选得到一组高效喹啉降解复合菌群,实现含喹啉废水的高效工业化处理.[方法]使用逐级递增驯化法从焦化废水厂污泥中筛选出一组高效喹啉降解复合菌群,结合形态学观察并通过酶活测定、底物广谱性研究,完成对该复合菌群的初探.然后将该复合菌群的培养pH、温度、转速、装液量、接菌量、不同浓度外加碳氮源进行单因素优化,结合优化结果以喹啉降解率为目标进行响应面优化,并通过降解动力学研究喹啉对复合菌群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分离出可 30 h降解 1 500 mg/L喹啉的高效复合菌群,可以降解多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当pH、温度、转速分别为 6.8、30℃、200 r/min时,降解率最高达 66%;降解动力学分析发现,当喹啉浓度为 1 154 mg/L时,比降解率最大高达 60.0 mg/(L·h).[结论]该复合菌群具有高效喹啉降解能力和底物降解广谱性,为微生物高效处理含喹啉废水的工业化处理提供了良好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一株感染家蚕的高致病性白僵菌的筛选及复合诱变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白僵蚕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医疗、保健品及化妆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许多人工养殖僵蚕基地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菌种多为未进行纯化优选的自然感病死亡僵蚕孢子粉且无固定的施用浓度,使得蚕的僵化死亡率难以保证.提高白僵菌菌株的致病力并筛选性状优良的高毒力菌株是工厂化生产白僵蚕研发的重要方向.[目的]利用紫外-微波复合诱变技术筛选高毒力菌株,为僵蚕工厂化生产提供优良菌株.[方法]利用孢子稀释法从山西省养殖农户中自然感染白僵菌的家蚕中分离获得一株原始白僵菌,运用紫外-微波复合的方式对该菌株进行诱变,并比较诱变前后菌株的产孢量及对家蚕的致病力.[结果]分离得到的原始菌株经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命名为Beauveria bassiana Bb1003.通过对致死率和正突变率的考察,确定紫外-微波复合诱变的最佳诱变条件为紫外(功率为 15 W)照射 30 min,微波(功率为 800 W、额定微波频率 2450 MHz)辐照 60 s.筛选后得到 6 株复合诱变菌株(UMCM1、UMCM2、UMCM3、UMCM4、UMCM5 和UMCM6).菌株UMCM2 对家蚕的僵化率高达 97.64%,产孢量是原始菌株的 2.48 倍,对家蚕的致病能力显著高于原始菌株.[结论]利用紫外-微波复合诱变的方式成功筛选到高毒力菌株,为工厂化生产白僵蚕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VITROS XT 3400生化分析系统测定8种新型复合干片项目的性能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评价清蛋白(Alb)、总蛋白(T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Urea)、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8种复合干片项目在VITROS XT 3400生化分析系统中的性能.方法 参照CLSI EP15-A3文件验证8种复合干片项目的正确度;参照WS/T492-2016文件验证项目的精密度;参照CLSI EP06-Ed2文件验证项目的线性范围;参照CLSI C28-A3c文件验证项 目的参考区间;参照CLSI EP7-A2文件验证项 目的抗干扰能力;参照CNAS-GL047文件进行方法学比对.结果 8种复合干片项目的正确度验证结果显示,检测结果的均值均在确认区间(Ⅵ)内或检测偏差≤1/2允许总误差(TEa),符合EP15-A3文件要求.8种复合干片项目2个水平的精密度测定样品实验室内变异系数均≤1.66%,符合<1/3TEa的要求.所有项目检测结果的线性偏差90%置信区间(CI)均与1/2TEa相交,符合EP06-Ed2文件要求.参考区间验证显示90%以上的表观健康人群检测值落在厂商预设的参考区间之内,符合C28-A3c文件要求.抗干扰试验中,血红蛋白浓度分别达到286.76 mg/dL和207.84 mg/dL时,Alb和TP的检测偏差超过10%,与厂商声明相近.方法 学比对显示VITROS XT 3400与VITROS 4600的仪器间符合率≥90%,符合CNAS-GL047文件要求.结论 8种复合干片项目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抗干扰能力和方法学比对均符合质量管理的要求,能保证检验质量,满足临床应用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两种试剂中D6S474和D5S2500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一致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分析两种STR基因座检测试剂盒中共有基因座D6S474和D5S2500的等位基因分型结果的差异.方法 采用Chelex法对20名无关个体的血样提取DNA,并结合DNA参考物质9947A,分别采用Investigator HDplex试剂盒和AGCU21+1试剂盒,经PCR复合扩增STR基因座,毛细管电泳分离扩增产物和激光扫描片段分析,比较两种试剂中共有STR基因座D6S474和D5S2500等位基因分型的差异.结果 HDplex试剂中D6S474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与AGCU 21+1试剂中该基因座分型相比均减少一个重复序列;而两种试剂中D5S2500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型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不同厂商对同一个STR基因座的引物设计上存在差异,导致该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存在差异.实验室在应用多套STR基因座检测试剂盒检测时,应关注共有基因座分型结果的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