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调强放疗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调强放疗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3,调强放疗)和研究组(n=44,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调强放疗治疗直肠癌患者,不仅可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还可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网状Meta分析和多准则决策分析3种活血消癥类口服中成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益风险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8/17
采用网状Meta分析和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模型,评估复方斑蝥胶囊、回生口服液和金龙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益风险.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发表的复方斑蝥胶囊、回生口服液、金龙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 4.2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间接比较得出3种中成药的效应值.结合效益风险指标,应用MCDA模型建立价值树;应用Hiview 3.2软件计算3种中成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益值、风险值、效益风险值,并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的稳健性;借助Oracle Crystal Ball 11.1软件运行蒙特卡洛模拟,优化评估结果.共纳入39篇RCTs.结果显示,复方斑蝥胶囊、回生口服液和金龙胶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效益值分别为45、51和45,风险值分别为59、47和41,效益风险值分别为52、49和43.复方斑蝥胶囊与回生口服液、复方斑蝥胶囊与金龙胶囊、回生口服液与金龙胶囊的效益风险差及[95%CI]分别为3.00[-13.09,21.82]、9.00[-4.39,24.62]、6.00[-8.84,20.28].基于MCDA模型结果,回生口服液+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益最大,金龙胶囊+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风险最大,复方斑蝥胶囊+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整体获益最好.综合考虑疗效和安全性,3种口服中成药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先排序为复方斑蝥胶囊、回生口服液、金龙胶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7,单纯化疗)和观察组(n=65,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CA15-3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A125、CA15-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本组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 年4 月—2023年 3 月在东台市中医院就诊的 100 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10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 例)和治疗组(50 例).对照组给予TAC方案治疗,第 1 天静脉注射多西他赛注射液 75 mg/m2、静脉滴注注射用环磷酰胺 600 mg/m2、静脉注射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 80 mg/m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斑蝥胶囊,3 粒/次,2 次/d.以 21 d为 1 个化疗周期,两组在持续治疗 6 个周期后分析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淋巴细胞相关指标、肿瘤标志物、血清指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LSBC)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QLSB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8+比治疗前小,LMR、CD4+、CD4+/CD8+比治疗前大(P<0.05);治疗组的CD8+比对照组小,LMR、CD4+、CD4+/CD8+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糖蛋白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血清CA153、CEA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脂联素(ADP)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AD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8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 TAC 方案有助于提高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中药干预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旨在评价现有文献中中药联合化疗药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文献中是否存在多种偏倚因素,并对结局指标进行量化,为临床应用中药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心律失常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撑.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获得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5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研究质量评估.使用RevMan5.4和Stata17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1380例肿瘤化疗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1个中药处方(稳心颗粒、复方斑蝥、参麦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参松养心胶囊、丹红注射液、生脉散、通络宁心汤、通脉四逆汤、心脉隆注射液和益心补气方).传统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化疗药物相比,中药联合常规化疗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化疗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OR=0.31,95%CI(0.24,0.40),P<0.000 01],减少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发以及其他心律失常发生次数[OR=0.40,95%CI(0.24,0.68),P=0.000 8;OR=0.37,95%CI(0.19,0.71),P=0.003;OR=0.41,95%CI(0.23,0.75),P=0.004;OR=0.21,95%CI(0.14,0.31),P<0.000 01 ];可有效改善患者化疗后心功能,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值,改善患者肌钙蛋白 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钙蛋白 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B,CK-MB)[MD=3.22,95%CI(0.92,5.52),P=0.000 6;MD=-0.03,95%CI(-0.06,-0.00),P=0.03;MD=-0.16,95%CI(-0.26,-0.06),P=0.002;MD=-5.10,95%CI(-8.06,-2.15),P=0.000 7].中药联合常规化疗药治疗后减少肿瘤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稳心颗粒+常规化疗[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area,SUCRA)=2.7%]<通络宁心汤+常规化疗(SUCRA=32.9%)<参芪扶正注射液+常规化疗(SUCRA=40.6%)<生脉散+常规化疗(SUCRA=41.4%)<参麦注射液+常规化疗(SUCRA=45.5%)<丹红注射液+常规化疗(SUCRA=49.7%)<益心补气方+常规化疗(SUCRA=52.2%)<参松养心胶囊+常规化疗(SUCRA=55.6%)<通脉四逆汤+常规化疗(SUCRA=85.5%).结论 中药联合常规化疗可有效减少肿瘤患者化疗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心功能.而稳心颗粒联合常规化疗最有可能成为降低肿瘤患者化疗后新发心律失常的最佳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持续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胆管癌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持续热灌注化疗(CHPPC)用于进展期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进展期胆管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于胆管癌姑息切除术后给予CHPPC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CHPPC治疗,共治疗6个疗程.评价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TB、AST、ALT、γ-GT)水平变化,ELISA实验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水平变化,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组TB、AST、ALT、γ-GT肝功能及CEA、CA19-9、CA125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TB、AST、ALT、γ-GT及CEA、CA19-9、CA125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CHPPC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进展期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疗效更好,能够减轻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复方斑蝥胶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介入治疗及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20例健康志愿者及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介入治疗组(21例)和介入治疗后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组(21例),复方斑蝥胶囊用量为1g/次,3次/天,连续服用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收集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 K细胞、N K T细胞和B细胞的比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功能(包括ALT、AST和T-BIL)无明显变化.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N K细胞和B细胞比例较健康志愿者显著降低,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免疫细胞的比例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而接受介入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的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31.8±7.78)%vs(25.0±4.45)%,P<0.05)和NK细胞(8.87±3.61)%vs(5.32±0.88)%,(P<0.05)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HCC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介入治疗并不能恢复HCC患者受抑制的细胞免疫功能,而复方斑蝥胶囊可部分恢复介入治疗后HC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肝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方斑蝥胶囊 介入治疗 Liver neoplasms/integrated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S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在老年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4例经病理确诊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男52例,女42例;中位年龄73岁.观察组接受S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对照组只接受SOX化疗方案治疗.评价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5),两组总生存时间(OS)无显著差异(P=0.07).观察组血液学毒性、非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耐受性好,没有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S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延长PFS,优于单纯化疗,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肺抑瘤合剂联合A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肺抑瘤合剂联合AP(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对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采用简单数字的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两组均采用规范的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AP(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斑蝥胶囊口服,3粒/次,2次/d.治疗组在AP(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基础上给予肺抑瘤合剂口服,每次100 mL,3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临床证候积分、血清中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后两组间瘤体改善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生活质量评分、证候积分(咳嗽、咳血、胸痛、乏力、发热)、血清中细胞炎性因子(IL-6,IL-17,PG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瘤体的稳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抑瘤合剂联合AP化疗方案能更有效地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实体瘤大小,降低细胞炎性因子在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降低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脾解毒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健脾解毒方对脾虚湿热型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90例化疗失败的脾虚湿热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健脾解毒方煎剂,对照组服用复方斑蝥胶囊,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健脾解毒方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中医证候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共有84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的中位OS为102 d(95%CI:95.6 ~108.4 d),对照组中位OS为80d(95%CI:76.1~83.9d),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改善15例、部分改善17例、无改善11例,对照组中显著改善9例、部分改善10例、无改善22例,治疗组的证候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 +/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可以延长化疗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生存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