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消疮合剂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消疮合剂对肛周脓肿手术患者创面愈合、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院12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中药外用组给予复方黄柏液涂剂,中药内服组口服消疮合剂,联合治疗组给予复方黄柏液涂剂+消疮合剂。3组均连续治疗15 d。分别于术后第2、7、15 d进行中医症状评分及VAS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IL-6、TNF-α水平。观察记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组术后7、15 d较同组术后2 d,肛周分泌物、肉芽形态、周围组织水肿评分及VAS评分降低( 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3组肛周分泌物、肉芽形态、周围组织水肿评分及VAS评分的降低均表现出时间效应( F值分别为21.69、134.65、19.27、73.15, P<0.01)与组间效应( F值分别为7.99、98.79、8.68、10.71, P<0.01),且下降幅度与治疗方式之间有交互作用( F值分别为9.78、59.52、11.29、22.48, P<0.01)。联合治疗组腐肉脱落时间[(4.63±1.31)d比(6.22±2.14)d、(6.17±2.09)d, F=9.16]、愈合时间[(27.76±3.46)d比(30.27±4.11)d、(31.48±4.23)d, F=9.24]均早于中药外用组、中药内服组( P<0.01)。3组术后7、15 d较同组术后2 d,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 P<0.01),且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3组血清IL-6、TNF-α水平的降低均表现出时间效应( F值分别为69.36、38.76, P<0.01)与组间效应( F值分别为21.81、13.50, P<0.01),且下降幅度与治疗方式之间有交互作用( F值分别为28.46、23.34, P<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40/40)、中药外用组为80.0%(32/40)、中药内服组为87.2%(34/39),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8.44, P=0.015)。 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消疮合剂可减少肛周脓肿手术患者肛周分泌物,改善肉芽形态,缓解肛周周围组织水肿和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复方黄柏液坐浴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坐浴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别将2020年1—12月及2021年1—12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温水坐浴,观察组给予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水肿、肉芽生长、创面疼痛、渗液、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炎性反应。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7 d后的创面水肿和肉芽生长评分,创面疼痛、渗液及Wexner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干预3 d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复方黄柏液坐浴能够有效促进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改善,减轻患者炎性反应,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巨大外阴Paget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39岁,因外阴红斑伴渗出5年余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左侧大阴唇出现黄豆大小红斑,质硬,渗液明显,自觉瘙痒,搔抓后缓慢增大,1年前增大至左侧大腿根部和右侧大阴唇,无愈合倾向。1周前于社区医院诊断为湿疹,予复方黄柏软膏外用,无明显疗效,遂就诊。个人史、既往史、过敏史无特殊,家族无类似疾病,祖父母因食管癌去世,姑姑因肺癌去世。体检示各系统无明显异常。皮肤科体检:外阴见一10.8 cm × 7.2 cm大小红斑,表面渗出、糜烂,覆黄色分泌物,境界清楚,边缘黑褐色,浸润明显,红斑范围左至大腿根部,右至大阴唇外侧,上至阴阜,下至肛门下缘水平(图1A)。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表面分泌物真菌镜检阴性。腹股沟淋巴结超声检查示左侧腹股沟淋巴结异常肿大。外阴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内异形细胞,毛囊上皮中见大而圆、胞质淡染、胞核明显的Paget细胞,簇集成团,真皮浅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图1B ~ 1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Ki67阳性(30%),细胞角蛋白(CK)7阳性,癌胚抗原局灶阳性,CK8/18阳性,P63、P40、CK20、HMB45和黑素瘤抗原均阴性;特殊染色:过碘酸希夫(PAS)染色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复方黄柏液联合湿性愈合敷料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难愈性创面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湿性愈合敷料对老年深Ⅱ度烧伤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治疗的120例老年深Ⅱ度烧伤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联合组和高剂量联合组4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1%TBSA创面外用碘伏溶液35 ml及干燥无菌敷料包扎,高剂量治疗组予1%TBSA创面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35 ml及干燥无菌敷料包扎,低剂量联合组予1%TBSA创面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17.5 ml及用湿性愈合敷料包扎,高剂量联合组予1%TBSA创面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35 ml及用湿性愈合敷料包扎,四组均每天换药1次,持续治疗21 d.观测四组患者治疗14d后创面病理学变化,评价治疗21d后临床疗效,于7、14、21d后计算治疗创面愈合率,测定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GF-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半胱胺酸天冬氨酸水解酶-3(Caspase-3)水平、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表达情况及创面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治疗后,四组创面愈合率、创面VEGF、FGF-7、TNF-α、NF-κBp65水平、创面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水平比较,高剂量联合组最优,之后依次是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联合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外用对老年深Ⅱ度烧伤创面临床治疗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与湿性愈合敷料联合后临床疗效更佳,可促进生长因子合成释放,改善炎症反应及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切开对口引流挂线术联合复方黄柏液熏洗治疗肛周脓肿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观察切开对口引流挂线术联合复方黄柏液熏洗治疗肛周脓肿(perianal abscess,P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PA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予切开对口引流挂线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复方黄柏液熏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评测两组不同时间点症状体征评分、血清激活素A(activin A,ACTA)水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第7、14天时两组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创面渗液、肉芽组织等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术后1天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第7、14天时,两组血清ACTA和IL-6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对口引流挂线术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PA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术后创面愈合,降低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指南共识质量评价与内容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价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s)和专家共识的质量,并对推荐的中药灌肠方案进行内容一致性分析.方法 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和医脉通、SIGN、NICE、WHO等指南网站及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日.汇总分析中药灌肠相关推荐内容,并采用AGREE-China、RIGHT和JBI工具分别评价CPGs和专家共识的质量.结果 最终纳入2部CPGs和5部专家共识.内容分析结果表明:各CPGs和专家共识中中药灌肠推荐意见存在不一致,未详细报告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结肠宁、锡类散和康复新液以及血竭、复方黄柏、青黛、乌梅和三七等是不同CPGs和共识中推荐频率相对较高的方剂和中药.AGREE-China 5个领域的总得分(报告率)分别为:(62.86±29.82)分、(76.07±23.29)分、(30.00±31.74)分、(85.24±17.53)分和(14.29±34.99)分.其中,4篇强推荐、2篇弱推荐和1篇不推荐.RIGHT评价结果显示:CPGs报告项目占45.71%、未报告占44.29%、部分报告(不适用)占10.00%.JBI评价结果显示:专家共识整体质量较高.结论 我国中药灌肠治疗UC相关CPGs和共识整体方法学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不同CPG和共识中药灌肠治疗UC相关推荐内容不全面且证据基础不足.期待后期国内研究者整合现有CPG和共识证据,制定全面规范的本土化中药灌肠治疗UC的循证指南,提高适用性,正确指导临床和护理合理选择灌肠中药,发挥中药灌肠疗护UC的特色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复方白鲜皮湿疹膏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参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复方制剂质量规范,建立复方白鲜皮湿疹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定性鉴别膏剂中的白鲜皮、蛇床子、黄柏、马齿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膏剂中指标性成分绿原酸、盐酸小檗碱、白鲜碱的含量.结果:白鲜皮、蛇床子、黄柏、马齿苋的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在0.011 04~0.176 64 mg/mL(R=0.9998)、盐酸小檗碱在0.003 204~0.051 264 mg/mL(R=0.9996)、白鲜碱在0.003 018~0.048 288 mg/mL(R=0.9992)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98.30%、97.35%,RSD分别为1.77%、1.48%、1.04%.结论:该质量标准操作简便、准确、稳定且无干扰,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HPLC-MS/MS测定当归六黄汤中4种不同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建立HPLC-MS/MS的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当归六黄汤中 4种主要成分黄柏碱、巴马汀、毛蕊异黄酮、阿魏酸的含量,为当归六黄汤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学参考和借鉴.方法 基于HPLC-MS/MS的分析方法,质谱检测采用ESI源MRM的正离子数据采集模式.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5 μm,4.6 mm×250 mm),甲醇和含 0.5%的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结果 黄柏碱的线性范围为 2~200 nmol/ml,巴马汀、毛蕊异黄酮、阿魏酸的线性范围均为 20~2 000 nmol/ml,当归六黄汤 7批样品中 4种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其中,阿魏酸主要存在于黄柏和黄连中;黄柏碱只在黄柏中测到;毛蕊异黄酮在黄芩和黄芪中含量较高;巴马汀在黄柏和黄芪中都能检测到.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样品的稳定性良好,能够满足中药复方定量分析的要求,可用于当归六黄汤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复方黄柏液负压滴灌联合局部氧疗在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复方黄柏液负压滴灌联合局部氧疗在3、4期压力性损伤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8例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负压滴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黄柏液负压滴灌联合局部氧疗.治疗前,治疗2周、4周时评估两组压力性损伤愈合量表得分、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2周、4周,观察组压力性损伤愈合计分、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4周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负压滴灌联合局部氧疗,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3、4期压力性损伤创面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复方黄柏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对烧伤合并多重耐药菌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愈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对烧伤合并多重耐药菌(MDROS)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愈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烧伤合并MDROS创面感染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复方黄柏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每组各43例.比较2组患者创面中医症状评分、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感染病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 烧伤合并MDROS创面感染患者采用复方黄柏液、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治疗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控制创面细菌感染,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