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目前PD脑功能研究采用的非侵入技术,主要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等,难以实现运动状态或磁电治疗下的脑功能评定。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神经成像技术,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成像技术可实时监测PD患者真实运动相关的皮层反应,为直接监测大脑活动提供了一种安全无创、高生态效度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NIRS技术在PD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PD神经功能影像学研究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PD步态和平衡障碍与大脑皮质的异常激活密切相关,尤其是前额叶皮质,涉及皮层认知资源对基底节功能障碍的代偿策略。药物、脑深部电刺激术以及其他干预措施可应用fNIRS技术评价神经康复效果、揭示干预作用的神经基础。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所提供的证据支持fNIRS可在临床实践中转化。未来研究应发展多模态成像技术、对大脑皮质广泛区域开展深入研究,以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视网膜血管样条纹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分析视网膜血管样条纹(AS)的OCT血管成像(OCTA)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经全身病史结合多模式影像检查手段确诊为AS的26例患者5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0.8±6.9)岁。均为双眼发病。伴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者20例34只眼;其中,病程1个月内13只眼,病程1个月以上16只眼,接受过抗VEGF药物治疗5只眼。所有患者行超广角眼底照相、红外眼底成像(IR)、OCT、FAF及FFA等检查。同时采用海德堡OCTA仪行OCTA检查,中心波长840 nm,采集速度85 000次/s,宽度45 nm。获得3 mm×3 mm的扫描,每个立方体由2个重复体积的304 B扫描组成,使用两个正交捕获的成像体积的配准来执行运动校正。对比分析眼底彩色照相、IR、FAF、FFA、OCT及OCTA等多模式影像检查结果,总结AS及其继发CNV在OCTA中的影像特征。结果:52只眼中,条纹区在OCTA上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阴影40只眼,可见Bruch膜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面的脉络膜毛细血管较为稀疏,原本均匀的网状结构发生分离,显示线条样的无血流信号区;条纹区未见明显异常OCTA影像12只眼。OCTA可见视盘条纹附近区出现血管网10只眼,其血管密度丰富。继发CNV的34只眼,其CNV表现为不同形态。病程小于1个月且未经治疗的13只眼,CNV呈较小的"花环"状形态;病程长于1个月但未接受治疗的16只眼,CNV呈血管较为粗大的"扇形"形态。经过抗VEGF药物治疗的5只眼,CNV呈修剪后的"树枝"状形态。结论:AS条纹本身在OCTA中表现为无血流信号区,部分AS患者可见视盘旁修复性血管网存在。不同病程及治疗经历的患者CNV表现有所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颞叶癫痫患者丘脑网络异常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 ,TLE)患者丘脑网络异常与认知功能下降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癫痫专科门诊就诊的53例单侧TLE患者,同时招募37名人口学特征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及结构、功能磁共振检查。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研究单侧TLE患者的丘脑灰质体积变化,使用基于种子点的结构协变网络和功能连接网络分析研究TLE患者的丘脑网络变化,对异常的丘脑结构、丘脑网络变化与认知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为探索TLE患者的丘脑及丘脑网络与认知表现的关系,提取丘脑体积及存在异常协同性改变的脑区的灰质体积、功能连接值与MoC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TLE患者的MoCA总评分[27.0(25.0,29.0)分]低于健康对照[29.0(28.0,30.0)分]( Z=-4.601, P<0.001)。全脑灰质体积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相比,TLE患者的左侧小脑、右侧颞极、右侧梭状回、直回、双侧颞中回、丘脑、内侧和旁扣带回表现出显著的体积缩小(经GRF校正,体素水平 P<0.001,团块水平 P<0.05);以差异丘脑为种子点的结构协变网络分析显示,TLE患者丘脑与右侧梭状回(MNI:x=28.5,y=-15.0,z=-34.5)、左侧脑岛(MNI:x=-33.0,y=-18.0,z=-1.5)、右侧颞中回(MNI:x=55.5,y=-51.0,z=9.0)、左侧补充运动区(MNI:x=-10.5,y=1.5,z=57.0)和右侧中央后回脑区(MNI:x=31.5,y=-33.0,z=51.0)的协同性较健康对照减低( P<0.001,体素> 100);以差异丘脑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网络分析显示,TLE患者丘脑与左侧脑岛(MNI:x=-38,y=-7,z=-7)、左侧舌回(MNI:x=-6,y=-81,z=-12)、右侧舌回(MNI:x=15,y=-105,z=0)和左侧三角部额下回(MNI:x=-39,y=36,z=-6)的连通性较健康对照下降(GRF校正,体素水平 P<0.001,团块水平 P<0.05)。在TLE患者中,与丘脑协同性减低的左侧脑岛体积与MoCA总评分呈正相关( r=0.279, P=0.043),与丘脑协同性减低的左侧补充运动区体积与MoCA总评分、语言评分呈正相关( r=0.323, P=0.018; r=0.334, P=0.015);与丘脑功能连接减弱的右侧舌区功能连接值与回忆评分呈负相关( r=-0.331, P=0.016)。 结论:TLE患者的丘脑体积、丘脑结构协变网络及功能连接网络均发生改变。丘脑网络的异常与TLE认知表现有关,可能是丘脑参与TLE患者认知障碍的神经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多模态影像的混合现实导航技术在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影像的混合现实导航(MRN)技术用于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脑功能区病变患者的资料,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50±16)岁(范围:16~70岁);术后病理学诊断为脑膜瘤7例,转移癌3例,海绵状血管瘤、胶质瘤、室管膜瘤、动脉瘤样改变及淋巴瘤各1例。术前通过开源软件构建术前影像的三维可视化图像,采用自主研发的MRN系统进行多模态图像的融合与交互,制定手术计划,避免损伤病变周围重要白质纤维束。结合传统导航、术中超声及荧光素钠造影确定病变切除范围。分析MRN辅助手术的术中情况,并测量MRN系统配置用时和定位误差,记录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实现基于多模态影像的MRN。MRN系统配置耗时[ M(IQR)]36(12)min(范围:20~44 min),定位误差为3.2(2.0)mm(范围:2.6~6.7 mm)。11例患者重要白质纤维束定位的可靠性分级为“优”,3例为“中”,1例为“差”。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运动、语言或视觉功能术后新发损害。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肢体麻木,2周内恢复至术前状态。 结论:基于多模态影像的MRN系统用于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可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减少医源性神经功能损害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眼动追踪技术在心境障碍全病程评估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心境障碍主要指抑郁障碍及双相情感障碍,常在成年早期发病,是青壮年社会功能受损乃至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心境障碍患者存在多种功能受损,然而其功能损害难以量化评估,且在疾病不同阶段表现不一,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潜在影响,甚至引起自伤、自杀等严重不良后果.眼动追踪技术是一项针对眼球一系列自发性、控制性及目的性运动的客观评估手段,具有仪器轻便,操作相对简单,非侵入性等优势,在精神医学领域应用日渐广泛.本文总结目前心境障碍相关的眼动研究,围绕可用于临床的眼动追踪范式、潜在临床应用方向、多模态分析的潜能及眼动追踪技术的发展方向等展开综述,发掘眼动追踪技术作为心境障碍患者功能评估工具的潜力,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低浓度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反弹痛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FIC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反弹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行单侧TKA患者90例,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两组:0.1%罗哌卡因低浓度组(A组)和0.3%罗哌卡因高浓度组(B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全麻前分别行超声引导40 ml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次FICB。记录术后反弹痛发生率和阻滞消退后NRS评分;术后48 h内补救性镇痛率和阿片药物用量;术后24、48 h静息与运动的NRS评分与肌力评分以及血清IL-6和TNF-α浓度(ELISA法)。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 M)和四分位数间距( IQR)表示。 结果:术后A组反弹痛发生率低于B组[10.9%(5/45)比53.3%(24/45), χ2=16.986, P<0.01],A组阻滞消退后疼痛程度低于比B组[2.0(1.0~3.5)分比7.0(4.0~7.5)分, Z=-4.110, P<0.01]。术后A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高于比B组[(252.2±80.8) min比(525.6±143.0) min, t=8.324, P<0.01];术后48 h内A组患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低于B组[(11.1±4.4)次比(16.2±6.3)次, t=3.332, P<0.01],A组补救性镇痛率低于B组[4.4%(2/45)比20.0%(9/35), χ2=4.153, P<0.05];术后A组舒芬太尼消耗量低于B组[0~24 h:(18.7±8.0) μg比(32.6±15.5) μg, t=3.981, P<0.01;0~48 h:(33.4±13.1) μg比(48.6±18.8) μg, t=3.310, P<0.01];术后24 h A组的肌力高于B组[1.0(1.0~2.0)分比0(0~1.0)分, Z=-3.528, P<0.01],术后24 h A组运动NRS评分低于B组[(4.6±1.4)分比(7.3±2.2)分, t=7.823, P<0.01]。 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FICB后患者反弹痛发生率低、术后肌力恢复早,更适合TKA后多模式镇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运动感知系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大量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特殊人群,无法进行正常行走或运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他们完成正常站立、行走等基本行动功能,并改善其身体机能状况和生活质量。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机协同智能系统,其首要任务是理解人的运动意图,并对运动姿态做出准确的判断,与人体协同运动产生助行、助力等行为。现有的人机交互感知系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生物电信号和力/力矩等物理信号。为充分发挥生物信号的快速、全局性以及物理信号的持续、稳健性,确保人机交互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本文从人机协调运动控制机理展开,对不同的意图感知方法对获取人体运动意图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对提高人机系统的协调控制重要性,为提高人和机器自主决策能力以及外骨骼机器人感知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分辨多模态MRI推进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个性化精准诊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不仅可以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而且可以导致患者容貌外观严重受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及时精准诊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高分辨率多模态MRI设备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眼眶的规范化运用,进一步提升图像分辨率和信息精准度,推进了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个性化精准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难治性癫痫患儿大脑半球切除术后运动功能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评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大脑半球切除术(HS)是治疗弥漫性半球病变难治性癫痫的一组有效外科术式。术后癫痫发作控制良好,部分患儿双侧肢体运动功能得以改善甚至恢复,这一结果突显出大脑的强大可塑性,遭受广泛损伤后的大脑可再行功能重组和皮质结构重塑,尤其在年幼患儿中更为明显。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可联合分析脑的结构和功能及相关神经影像学特征,揭示运动功能改善的神经生理机制。现就HS术后患儿运动功能改变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学科协作下路径护理联合多模态运动干预在肿瘤相关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路径护理联合多模态运动干预在肿瘤相关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就诊的120例肿瘤相关肌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60)与对照组( n=6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下路径护理联合多模态运动。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手握力测量值(HGS)、日常步行速度、癌因性疲乏量表(CFS)及激惹、抑郁和焦虑量表(IDA)得分。 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HGS、日常步行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CFS总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身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IDA总分低于对照组,且焦虑、抑郁、外向刺激及内向刺激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多学科协作下路径护理联合多模态运动有助于改善肿瘤相关肌少症患者的体能,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缓解患者疲乏程度并减少患者焦虑、抑郁和激惹等负性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