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大黄总蒽醌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大黄药材含量测定项下总蒽醌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并与药典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改进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将大黄总蒽醌提取方法中的双相水解改为单相水解,并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药材中总蒽醌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ymmetry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85∶15);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03 3~0.332 0 μg、0.006 9~0.668 0 μg、0.002 3~0.232 0 μg、0.010 4~1.040 0 μg、0.008 4~0.836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 RSD均小于2%;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0%、99.30%、99.62%、101.57%、103.11%, RSD均小于2%。 结论: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大黄药材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波长切换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三黄片中7种化学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波长切换法同时定量分析三黄片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7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采用DAD检测器,检测波长:0~5 min、280 nm(黄芩苷),5~10 min、265 nm(盐酸小檗碱),10~60 min、254 nm(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结果: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 8~0.518 0 μg( r=0.999 2)、0.024 6~0.245 9 μg( r=0.999 8)、0.002 0~0.020 2 μg( r=0.999 6)、0.002 0~0.020 0 μg ( r=0.999 0)、0.002 0~0.020 1 μg( r=0.999 9)、0.002 0~0.020 1 μg( r=0.999 5)和0.001 0~0.010 2 μg ( 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41%~100.59%( n=6), RSD均小于3.11%。 结论:本文建立的HPLC-DAD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于三黄片7种化学成分的同时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测定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含量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的高分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建立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氧化白藜芦醇、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二元梯度洗脱系统,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高分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用于定量分析。结果: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在考察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2>0.999),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及重复性 RSD均小于5%,回收率在96.28%~103.23%范围内。10批样本中虎杖苷含量最高,其次是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大黄酚和氧化白藜芦醇含量较低,在个别批次中未实现定量测定。不同批次间待测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同时定量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的UPLC-Q/TOF-MS方法简便、准确,可为虎杖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讨虎杖干预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虎杖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筛选虎杖的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预测RA相关靶点,将虎杖药效靶点与RA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虎杖干预RA的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将获得的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经R语言计算筛选出虎杖干预RA的核心靶点。运用DAVID在线数据库及R语言对共同靶点进行GO分子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活性成分和前5位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获得10个虎杖有效活性成分和对应的203个药效靶点,检索得到4 424个RA相关靶基因,取交集后得到139个虎杖干预RA的共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提示,v-akt鼠科胸腺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Ⅰ (v-akt murine thym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1, AKT1)基因、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 TP53)基因、JUN、MAPK1、人v-rel禽网状内皮细胞过多症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V-Rel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 A, RELA)等为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虎杖干预RA的分子功能共35个,包括ATP结合、锌离子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得到虎杖干预RA的相关信号通路共117条,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有效成分均与基因AKT1、TP53、JUN、MAPK1、RELA对接良好,其中大黄素甲醚双葡萄糖苷与JUN显示出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分析虎杖可多靶点、多通路干预RA,为其药品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黄素甲醚通过miR-380-3p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周期和增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大黄素甲醚通过调节miR-380-3p表达影响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和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 μg/mL的大黄素甲醚处理前列腺癌DU145细胞,将其作为大黄素甲醚组;以不做任何处理的正常培养的DU145细胞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DU145细胞的周期变化,MTT法检测DU145细胞的增殖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DU145细胞中miR-380-3p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软件RNAhybrid预测miR-380-3p的靶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380-3p靶基因的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甲醚组DU145细胞在G 0/G 1期出现阻滞( P<0.01),DU145细胞增殖能力被明显抑制( P<0.05)。对照组和大黄素甲醚组DU145细胞中的miR-380-3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36±1.42和1.08±0.39,大黄素甲醚可促进miR-380-3p的表达( t=4.96, P<0.01)。miR-380-3p的功能性靶基因可能是 UHRF1。大黄素甲醚组和对照组DU145细胞UHR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3±0.06和1.04±0.15,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甲醚组DU145细胞中 UHRF1基因表达降低( t=4.55, P<0.01)。 结论:大黄素甲醚能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效应,诱导DU145细胞发生G 0/G 1期阻滞,这可能与其对miR-380-3p的调控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六味能消丸TLC鉴别及3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建立六味能消丸的TLC鉴别方法,并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其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 采用TLC鉴别干姜、大黄药材.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2%H3 PO4 溶液(85∶15);体积流量 1.0 mL/min;柱温 30℃;检测波长 254 nm.以大黄酚为内标,计算其他 2 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3 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 98.89%~101.11%,RSD 1.31%~1.69%.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六味能消丸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六味安消胶囊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六味安消胶囊的超高效液相(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Phase,UPLC)指纹图谱及10 种有效成分(没食子酸、鞣花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山奈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柱(100 mm×2.1 mm,1.8 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 0.2%的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 0.2 mL·min-1,柱温为 30℃,检测波长为254 nm(指纹图谱)和194 nm,进样量为2 μL.结果 建立了六味安消胶囊的UPLC指纹图谱,以芦荟大黄素为参照峰,标定了20 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5,并指认了没食子酸、鞣花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山奈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8 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将10 批六味安消胶囊样品聚为2 类.定量分析条件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结果显示,没食子酸、鞣花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山奈素、大黄素、异土木香内酯、土木香内酯、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质量浓度分别在 0~180.5 μg·mL-1(r=1.000 0)、0~173.5 μg·mL-1(r=0.999 9)、0~48.5 μg·mL-1(r=1.000 0)、0~55.0 μg·mL-1(r=1.000 0)、0~188.0 μg·mL-1(r=1.000 0)、0~62.0 μg·mL-1(r=1.000 0)、0~65.5 μg·mL-1(r=1.000 0)、0~131.0 μg·mL-1(r=0.999 9)、0~91.5 μg·mL-1(r=0.999 9)、0~31.0 μg·mL-1(r=0.999 9)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1.38%、96.07%、98.62%、93.21%、93.58%、97.67%、96.50%、97.68%、96.95%、98.72%,RSD 分别为3.21%、3.05%、3.96%、1.03%、2.22%、3.52%、3.72%、3.29%、3.07%、3.60%.结论 建立了六味安消胶囊UPLC指纹图谱及同时测定 10 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为六味安消胶囊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大黄治疗膝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大黄治疗膝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PubChem、Swiss数据库收集到大黄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 GeneCards、OMIM、DisGeNET 数据库检索得到膝关节炎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 绘制韦恩图,得到大黄治疗膝关节炎的交集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运用Cytoscape 3.10软件制作"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疾病"网络图,用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 16 个大黄活性成分,包括大黄素、β-谷甾醇、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筛选出蛋白激酶B1(Akt1)、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胱天蛋白酶 3(CASP3)等核心靶点.大黄治疗膝关节炎的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癌症中的蛋白多糖通路、癌症通路、内分泌抵抗通路、前列腺癌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焦点黏附通路、人类巨细胞感染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大黄素、β-谷甾醇、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与核心靶点 Akt1、MMP9、EGFR、SRC、CASP3 等对接程度良好.结论 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酸等有效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MMP9、EGFR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达到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四季三黄丸中11种成分含量测定及化学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四季三黄丸中 11种化学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评价制剂质量.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HSS T3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 0.1%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 0.3 mL/min,检测波长为 25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 1μL.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 2 家生产企业 25 批样品中栀子苷、黄芩苷、汉黄芩苷、盐酸小檗碱、黄芩素、汉黄芩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并通过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评价样品的整体质量.结果 11 种成分的进样量分别在 0.080 6~8.06μg、0.194 0~19.40μg、0.049 4~4.94μg、0.088 9~8.89μg、0.030 4~3.04μg、0.014 2~1.42μg、0.017 9~1.79μg、0.016 94~1.69μg、0.020 0~2.00μg、0.025 9~2.59μg、0.009 18~0.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 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6.90%~102.01%,RSD为0.52%~2.58%(n=9).同一厂家样品的整体质量一致性良好,不同厂家之间存在差异,引起质量差异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大黄酸、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四季三黄丸中 11 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质量评价.相关企业应重点关注制剂中上述成分尤其是黄芩苷和大黄酸的含量,以保证产品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何首乌-牛膝药对抗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作用及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研究何首乌-牛膝药对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及筛选活性成分.方法 采取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法分析何首乌-牛膝药对指纹共有峰并进行成分确认;采用维甲酸复制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探讨何首乌-牛膝药对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应用SPSS分析色谱结果与肝、肾湿重、骨干湿比数据和ELISA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筛选何首乌-牛膝药对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结果 HPLC-MS联用法分析结果共确定10个共有指纹峰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杯苋甾酮、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二苯乙烯苷、25-S-牛膝甾酮、大黄素、大黄素甲醚、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牛膝皂苷D.生物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何首乌-牛膝药对能使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BGP-OCN)指标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和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CTX-1)降低;何首乌-牛膝药对组肝、肾指数明显下降,骨干湿比上升,体质量变化明显.结论 何首乌-牛膝药对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筛选出作用最显著活性成分为没食子酸、β-蜕皮甾酮、大黄素和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