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机器人手术培训课程经验介绍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介绍美国匹兹堡大学开展的机器人手术培训课程经验。方法:详细介绍培训课程的具体流程,同时对培训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共有15位学员完成了第一阶段培训(操作台模拟训练),14位(93.3%)完成了第二阶段(胰十二指肠切除组织吻合模拟训练),累计完成196例组织吻合模拟训练。采用STATA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得分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吻合模拟训练的表面效度Likert量表平均分分别为:胰空肠吻合(Pancreaticojejunostomy,PJ)(15/20),胃空肠吻合(Gastrojejunostomy,GJ)(15/20)和胆空肠吻合(Hepatocholangiojejunostomy,HJ)(17/20)。在PJ和GJ模拟训练中,与金标准相比,失误率和OSATS得分均改善( P>0.05),操作用时无减少( P<0.05);在HJ模拟培训中,失误率、OSATS得分和操作用时均未见改善( P<0.05)。但将学员重复进行的吻合训练结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线性回归和二次拟合模型分析显示,学员培训后的所有模拟操作均较首次表现得更好。 结论: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开展的培训课程是行之有效的,对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机器人外科发展之路具有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机能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动物伦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医学实验及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动物伦理观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使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在医学实验中得以真正地体现。方法:本研究针对实验动物伦理认知情况、动物实验是否道德和如何看待动物伦理与实验教学问题,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认知情况等3个方面,制定了含25条问题的“基础机能实验中心动物实验问卷调查表”。采用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湖北医药学院2017级留学生(五年制)、2017级五年制本科生和2018级护理(四年制)学生及教师、科研人员及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以百分比表示。结果:本研究调查表回收率为98.04%(2 451/2 500)。其中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教师及科研人员实验动物伦理观清晰明了,但学生中普遍存在伦理观滞后现象。有16.24%(398/2 451)的学生未接受过动物实验伦理教育和培训,29.46%(722/2 451)的不清楚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7.14%(175/2 451)的认为动物实验不道德。对动物福利及伦理知识的认知情况模糊占比29.54%(724/2 451)。不熟悉操作步骤的占25.91%(635/2 451)。操作失误导致动物额外受伤中,无所谓的占9.38%(230/2 451);动物大出血后如何处理中,选择放弃实验的占7.83%(192/2 451),及时止血并输液后继续实验仅占5.43%(133/2 451),而是否做与本次实验无关操作的占9.26%(227/2 451)。在实验结束后采用放血处死动物的占2.28%(56/2 451)、只有5.51%(135/2 451)的学生选择过量麻醉安乐死,且仍有1.96%(48/2 451)选择颈椎脱臼、暴力处死。对动物尸体时选择缅怀2 min的仅占15.79%(387/2 451)。仅有32.56%(798/2 451)的被调查者了解虚拟仿真实验,34.92%(856/2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或实验教学录像代替现有活体动物实验,77.56%(1 901/2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结论:加强学生实验动物伦理观教育势在必行,这有利于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动物伦理观,使“3R”原则和动物福利得以真正落实于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临床护理保护结合雁阵效应对呼吸内科护理效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保护结合雁阵效应对呼吸内科护理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护理人员4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人。对照组应用临床护理保护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雁阵效应"。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护理管理合格率。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管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应用"雁阵效应"联合临床护理保护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避免工作中出现各种失误和缺陷,提升护理合格率,确保护理管理落实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安全文化理念联合柔性管理对妇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安全文化理念联合柔性管理方式对妇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126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性安全文化管理)、观察组(安全文化理念联合柔性管理)。对比护理期间两组投诉率、出错率、护理满意度及意外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投诉率、护理失误次数、意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妇科实施安全文化管理理念联合柔性管理方式能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意外发生率,能给予一个更加完善、科学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正侧位X线片上钉道尖端位置判断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安全性的影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正侧位X线片上钉道尖端位置判断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安全性的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入院患者40例颈椎CT数据,男24例,女16例,年龄(47.6±13.2)岁。基于Mimics软件三维模型重建及X-ray功能,模拟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及其正侧位片的透射。模拟螺钉钉道尖端位置在正位虚拟片上由内至外被分为5个区域(区域Ⅰ~Ⅴ),虚拟侧位片上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区域a、b),通过调整螺钉方向,使得钉道尖端在正位及侧位虚拟投影上分别位于对应的10个位置区域(每个区域80个螺钉),并通过CT分析其准确性,判断是否穿破椎弓根内侧壁或椎动脉孔。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34例行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患者(共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67枚)的正侧位X片和术后CT数据,男18例,女16例,年龄(45.8±14.1)岁。以同样的方式划分钉道尖端在正位及侧位片上的位置,分别统计对应10个位置上的螺钉数量,并通过CT分析判断各枚螺钉是否穿破椎弓根内侧壁或椎动脉孔。结果:影像学模拟置钉研究结果显示,模拟螺钉钉道尖端在区域Ⅳ和区域Ⅴ内其椎动脉孔穿破率分别为75.0%(120/160)和100%(160/160),而在区域Ⅰ时其椎弓根内侧壁穿破率为85.6%(137/160)。区域Ⅱ和Ⅲ内置钉失误率相对较低,其中位于区域a的模拟螺钉表现更优于区域b,区域a-Ⅱ和a-Ⅲ的置钉椎弓根内侧壁穿破率分别为7.5%(6/80)和0,椎动脉孔穿破率为0和21.3%(17/80)。影像学回顾性研究中同样显示区域Ⅰ、Ⅳ和Ⅴ内螺钉失误率较高,区域Ⅱ和Ⅲ内失误率相对较低,其中区域a-Ⅱ和a-Ⅲ内共15枚螺钉且未发生任何椎弓根内侧壁和椎动脉孔的破坏。结论:区域a-Ⅱ和a-Ⅲ是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时钉道尖端位置的“安全区域”。通过分析正侧位X线片上钉道尖端所在区域,术者可以确定合理的置钉轨迹,预防颈髓和椎动脉的损伤,降低手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制平头注射针在肠憩室粪石嵌顿水压松解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制平头注射针在肠憩室粪石嵌顿松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汕头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行结直肠憩室粪石嵌顿内镜下粪石松解术患者的资料。纳入门诊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憩室并合并粪石嵌顿者,排除合并基础疾病无法耐受较长时间的内镜操作者。由于松解方法的改进,肠憩室粪石嵌顿发病率较低的原因,本研究根据自制平头注射针使用前后(2020年10月)的时间点作为分组条件,分为活检钳松解组(126例,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和平头注射针水压松解组(91例,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两组年龄、性别、憩室粪石嵌顿部位和情况以及症状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本研究的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松解情况(包括松解时间和松解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平头注射针水压松解组松解时间短于活检钳松解组[10(10,15)s比100(80,140)s, Z=-11.326, P<0.001]。活检钳松解组肠憩室粪石嵌顿松解失败43例(34.1%),部分松解(粪石部分取出但无法完全取出)34例(27.0%),松解成功49例(38.9%);平头注射针水压松解组91例(100%)全部松解成功,无松解失败或部分松解病例;平头注射针水压松解组松解成功率较活检钳松解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9.048, P<0.001)。两组患者在松解过程中,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的出血和穿孔。活检钳松解组有7例因开口较小且粪石体积较大,而行反复操作,导致憩室周围渗血、水肿、血肿,无需内镜下干预。平头注射针水压松解组发生3例黏膜下注射失误,但最终成功松解粪石,未造成术中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结论:平头注射针较活检钳对肠憩室粪石嵌顿松解的成功率更高,操作时间更短,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机器人胃癌手术新进展及热点问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以腹腔镜和机器人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已成为胃癌治疗的重要方法,其手术质量和安全性不断提升,近期临床结局不断改善,肿瘤远期预后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媲美。机器人胃切除术在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术中输血率、术中失误、患者康复和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势,可能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由于手术机器人独特的技术优势,其在减孔及单孔机器人手术、远程机器人手术领域应用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被视为未来外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临床研究作为临床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质量、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将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门诊预检分诊,探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预检分诊持续质量改进FOCUS-PDCA模式开展前(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及开展后(2021年3月1日至9月1日)分别5 430例、5 6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将研究期间14名门诊预检分诊护理人员纳入研究。比较两组的分诊质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护理人员、患方、疾病原因引起的分诊失误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预检分诊时间、分诊挂号时间均少于对照组,预检分诊失误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门诊预检分诊质量考核标准表7方面评分与总分、预检分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5方面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门诊预检分诊管理中应用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升分诊质量和门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四肢骨肉瘤患者误诊误治的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四肢骨肉瘤误诊及误治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高级别骨肉瘤32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299例患者术前接受规范的新辅助化疗和手术(规范化治疗组),23例患者首诊被误诊为良性病变或炎症接受手术(误诊误治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首次手术方式、复发间隔时间、转移间隔时间、总存活时间、生存情况以及误诊误治组肿瘤部位、再次手术方式。两组间临床特征比较采用χ 2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率。 结果:32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规范化治疗组男184例、女115例,年龄为24岁(9,29)岁,随访时间为42个月(9,65)个月。保肢手术255例,保肢率为85.3%(255/299);截肢手术44例,截肢率为17.7%(44/299)。复发25例,复发率为8.4%(25/299),复发间隔时间为(22.8±8.3)个月(范围7~36个月)。转移84例,转移率为28.1%(85/299),转移间隔时间为34.5个月(27,41)个月。误诊误治组男17例、女6例,年龄(34.1±18.7)岁(范围5~67岁),随访时间为(53.7±39.8)个月(范围9~138个月)。11例患者二期给予保肢治疗,保肢率为47.8%(11/23);7例接受截肢治疗,截肢率为30.4%(7/23);5例患者未行手术治疗。复发6例,复发率为26.1%(6/23),复发间隔时间为5个月(1.5,26.5)个月。肺部转移10例,转移率为43.4%(10/23),转移间隔时间为18.5个月(5,40)个月。误诊误治组五年生存率为50.7%,规范化治疗组五年生存率为56.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9, P=0.760)。 结论:高级别骨肉瘤患者误诊误治后给予标准化疗,以及再次保肢或截肢手术,其五年生存率与规范化治疗的患者相当,但截肢率更高,再次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增加,复发时间更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种多功能腹膜透析标本留取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设计一种多功能腹膜透析标本装置盒,用于腹膜平衡试验(PET)和充分性标本的留取,方便临床使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肾脏内科拟行PET和透析充分性评估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多功能腹膜透析标本留取装置留取腹膜透析液标本及转运,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留取及转运标本。比较两组患者PET、充分性评估标本采集操作耗时、满意率、标本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共留取PET标本82次,对照组患者共留取PET标本80次,观察组标本采集耗时短于对照组,差错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45例患者共留取透析充分性标本158次,对照组45例患者共留取透析充分性标本161次。观察组标本采集耗时短于对照组,差错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多功能腹膜透析标本留取装置同时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成本低廉的特点,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减少了操作运输失误,避免了标本污染,对临床腹膜转运功能和透析充分性评估及指导制定透析处方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