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内科护士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姑息照护认知及态度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肾内科护士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姑息照护的认知及态度,为姑息照护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以资料饱和为原则,于2021年11月对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的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肾内科护士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姑息照护认知及态度归纳为3个主题:姑息照护认知不一;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姑息照护的态度(积极感受、消极感受);实施姑息照护的困扰(决策困难,开展时机、效果不明,社会政策支持缺乏,传统思想束缚)。结论:访谈对象对姑息照护认知缺乏,态度不一。为促进和推广姑息照护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应加强相关宣传及教育,完善终末期肾病姑息照护体制,增进姑息照护的社会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癌患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肝癌患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的研究现状,分析相关研究,识别干预的形式、内容、结局指标和干预效果,以期为医护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Scopus、CINAHL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5月2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干预方案包括信息和照护技能指导、姑息治疗支持、心理支持、多学科团队支持、家庭康复锻炼指导、压力管理。干预形式包括线上、线下以及混合干预。干预时长多为3个月或6个月。干预频率多为每周1~5次,每次20~60 min。干预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结论:目前的支持性照护干预以护士为主导,具有全面性、个性化和干预效果尚不明确的特点。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干预的内容和策略,依据肝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功能状态,制订科学、适用和规范的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安宁照护用于肿瘤临终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安宁照护在肿瘤临终患者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2018年入住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肿瘤病区的肿瘤临终患者157例,根据自愿原则,分成两组,愿意入选的96例患者为安宁照护组,不愿意入选的61例患者为常规对照组。安宁照护组患者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姑息支持疗法和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实施安宁照护;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手段。对该157例临终患者及/或近亲属均发放自制的《病人(或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结果:安宁照护组总体满意率(95.8%)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8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849, P<0.0001)。并且安宁照护组普遍反映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能内心平静地面对死亡。 结论:安宁照护大大提高了临终患者及/或近亲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网络干预在生命限制性疾病患儿居家姑息照护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网络干预在生命限制性疾病患儿居家姑息照护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方法:以Arksey和O'Malley的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2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汇总。结果:纳入9篇文献。网络干预的要素包括提供信息和照护技能指导、病情评估与监测、症状管理与决策支持、与专业人员沟通、心理支持。结局指标类型主要为干预可行性、有效性及成本效益。结论:网络干预在生命限制性疾病患儿居家姑息照护中的应用具备成本效益和可行性,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证实;需要充分结合患儿及其照顾者的需求,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网络干预模式,以提供精准、高效、高质量的居家姑息照护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癌姑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多个癌症协会和专业医疗组织建议将姑息治疗纳入常规肿瘤治疗,但姑息治疗的最佳模式和时机尚无定论。在我国,肺癌是疾病负担最重的肿瘤,本共识面向所有涉及肺癌姑息治疗的学科,根据肺癌姑息治疗现状,结合国内外姑息治疗指南、医学循证证据及临床实际情况,针对肺癌姑息治疗的定义、时机、模式以及不同症状的评估和治疗等给出便于临床实操的建议,旨在提高我国肺癌患者及照护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我国肺癌姑息治疗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在成人ICU患者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在成人ICU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为今后开展相关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范围综述报告规范(2018)》,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在成人ICU患者中应用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整合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整合分析结果显示,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应用形式包括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跨学科家庭会议、弹性家庭探视和陪伴、家庭参与重症照护、家属参与终末期重症患者姑息照护5个方面;干预内容包括为医护提供培训和课程教育、医护为家属提供信息和照护技能指导、对家属的决策支持、对家属的心理支持4个方面。结论:在成人ICU患者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具有可行性,应用效果较好。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国国情制订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激励制度,丰富干预形式,以促进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在成人ICU患者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帕金森病患者姑息照护需求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姑息照护需求相关文献进行范围综述,明确帕金森病患者姑息照护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roQuest、OpenGrey、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帕金森病患者姑息照护需求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4月20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5篇。帕金森病患者的姑息照护需求较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疾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照护者因素、场所和政策因素。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姑息照护需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来的研究重点在于培养帕金森病姑息照护专业医护人员、构建基于证据的姑息照护需求评估标准和护理质量标准、探索院外姑息照护的延续模式等方面,为帮助医护人员识别帕金森病患者的姑息照护需求,制订需求评估和护理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安宁疗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效果,为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安宁疗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共干预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姑息照护结局、生命质量及死亡焦虑情况变化。结果:最终纳入研究对象105例,对照组53例,干预组52例。对照组男25例,女28例,年龄(58.96 ± 10.71)岁;干预组男22例,女30例,年龄(59.82 ± 10.53)岁。干预前,2组患者姑息照护结局、生命质量、癌症死亡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干预组姑息照护结局总分(13.34 ± 5.8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5 ± 5.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48, P<0.05);生命质量总体健康状况得分(68.55 ± 9.34)分,高于对照组的(63.01 ± 9.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05, P<0.05);癌症死亡焦虑总分(8.85 ± 2.72)分,低于对照组的(10.59 ± 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04, P<0.05)。 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居家安宁疗护中可以改善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质量,降低其死亡焦虑水平,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外过渡期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梳理过渡期护理的发展脉络,分析对比国内外过渡期护理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检索2000-2019年发表的过渡期护理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构建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共检出中、英文文献285篇、1 179篇,年度刊载量均从2012年开始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高产机构和作者相对分散,中文文献侧重生命质量等主观指标,体裁多为综述,而英文文献则聚焦于再入院率、病死率等更为客观的指标,且以干预性研究为主;中文的"微信"和英文的"姑息照护"为近年的突显词。结论:国内过渡期护理发展相对滞后,发文机构及作者间合作有待加强;未来关于姑息照护和以微信为干预媒介的研究可能成为该领域的关注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跨专业团队合作在癌症患者照护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文章总结了跨专业团队合作(IPC)的概念及其在癌症患者中应用的团队构成和合作方式,并主要对IPC在癌症患者疼痛管理、早期姑息治疗的引入、癌症患者心理护理和癌症患者其他照护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癌症患者管理提供新的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