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遮光处理对黑木耳菌丝抗氧化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6
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全日光栽培模式下,在出耳期持续的光照刺激使菌丝处在不适宜的生长环境.本研究采用不同遮光程度的黑菌袋,设置 CK(正常菌袋,0%遮光)、T1(50%遮光)、T2(70%遮光)和T3(90%遮光)共4个处理,分析黑木耳菌丝在不同遮光程度下对黑木耳子实体的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和菌丝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遮光处理下黑木耳原基形成时间相对缩短、出耳整齐、未出芽数减少,各处理第一茬产量呈显著性差异,CK处理为22.09 g,T1处理为25.20 g,T2处理为25.35 g,T3处理为25.58 g;遮光处理下不同时期菌丝的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在采收期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的含量低,同时保持着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activity,CA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低,缓解了对机体的损伤,与CK处理呈显著性差异,其中T1 处理和T2 处理表现较好;遮光处理下子实体的粗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较高,CK处理的粗脂肪含量较高,各处理存在差异.本研究重点讨论黑木耳菌丝在出耳期持续光照胁迫对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黑木耳栽培提供一种更高效的栽培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茯苓原生质体单核化及同核体杂交
编辑人员丨2024/4/6
茯苓Wolfiporia hoelen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大型真菌,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长期无性繁殖,导致菌种退化,栽培产量下降,严重影响产业发展.为解决茯苓育种的难题,我们前期建立了茯苓同核体鉴定方法,明确了其交配系统,建立了单孢同核体杂交育种体系,但是部分茯苓菌株子实体形成困难或子实体贴生,导致担孢子收集困难,因此原生质体单核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两株存在较大遗传差异且同核体类型不同的菌株 776 和 775 为材料,核荧光染色表明超过60%的原生质体具有细胞核,原生质体再生率分别为11.0%和7.6%,不易生长的再生菌株中既有同核也有异核菌株.原生质体单核化获得了两个菌株的同核体菌株,比例可达到10%以上,菌株776 获得了两种交配型的同核体菌株(5:3),不存在偏分离(χ2=0.5),但菌株 775 原生质体单核化仅获得了一种交配型的同核体菌株,表现出严重的交配型偏分离.通过杂交菌株与两亲本对峙试验及基于rpb2 的杂合位点验证,证实获得了原生质体同核体杂交菌株 25 株,原生质体同核体与单孢同核体杂交菌株 50 株,表明茯苓原生质体同核体杂交育种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低温刺激对食用菌子实体形成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6
探究低温刺激子实体形成过程的组学数据能为食用菌的工厂化低碳高效栽培及广温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本文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对食用菌低温刺激子实体形成的类型进行低温型(11-19℃)和冷压型的划分(≤10℃).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食用菌两种类型的低温刺激子实体形成过程的研究进展.食用菌低温刺激子实体形成过程中都涉及信号转导、胁迫响应、基础代谢、细胞分化、细胞结构变化等代谢过程.随着低温型到冷压型的刺激温度下降,糖代谢可能转向脂代谢为子实体形成提供能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辐毛小鬼伞对杜鹃兰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研究辐毛小鬼伞对杜鹃兰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提供一种简便培育杜鹃兰幼苗的方法.方法:收集铺满棕色"地毯状"菌丝且长有能变黑自溶蘑菇(疑似辐毛小鬼伞)的腐木,将其切段后放入自封袋中,撒上杜鹃兰种子进行共生培养,待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后,分离内生菌,并用内生菌接种菌包培育其子实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鉴定,再进行促进杜鹃兰种子萌发试验.结果:此菌株能促进杜鹃兰种子萌发,培育出的子实体特征与收集的一致.根据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鉴定此菌株为辐毛小鬼伞Coprinellus radians.结论:辐毛小鬼伞能促进杜鹃兰种子萌发,为促进杜鹃兰繁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细菌群集运动特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群集运动(swarming motility)是细菌以群体方式协调性地依靠鞭毛和Ⅳ型菌毛(type Ⅳ pili,TFP)在半固体表面共同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协同运动.群集运动因其与生物被膜、子实体的形成、病原体的侵入和微生物的扩散及共生等过程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是当前微生物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人们对细菌群集运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包括群集运动中关键蛋白表达的变化、细胞间化学交流的变化以及机械性变化等.鞭毛蛋白的表达以及胞内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osine monophosphate,c-di-GMP)的水平等会对群集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菌落中复杂地调控着细菌集体行为;群集运动细胞独特的物理性质表现有益于菌落整体的扩张;细菌周围生长环境中的营养和水分含量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细菌群集运动的能力.未来,在解析群集运动分子机制的基础上,如何构建一个统一的群集运动模型成为该领域研究面临的一个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兰茂牛肝菌子实体发育的关联物质及其主要通路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等外生菌根真菌的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机制仍然未知.[目的]揭示调控子实体发育的关联物质.[方法]同时运用核磁共振、气相质谱和液相质谱3 种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兰茂牛肝菌纯培养 8 d 原基(Y8)与野生子实体(Z0)的小分子物质.[结果]Y8 及Z0 分别共指认出 451、473 种化合物;Y8 vs.Z0,有 362 种显著或极显著上调(206 种)及下调(156 种)差异物质,其涉及 47 条调控通路.[结论]推测通过 9 条主要通路完成物质的深度转化及调控,极显著上调及下调差异物质如牛肝菌素可能对子实体的发育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3 种方法互相补充扩大了检测的泛度及灵敏度,这为探究兰茂牛肝菌子实体发育机理及人工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草菇芳香醇氧化酶基因vvaao1的序列特征与差异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芳香醇氧化酶编码基因vvaao1序列特征及差异表达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vvaao1在草菇基质降解与子实体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应用ZOOM软件分析基因结构与序列准确性;通过生物信息分析网站预测氨基酸序列的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及三级结构;采用MEGA 5.1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数字基因表达谱(DGE)、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质组(iTRAQ)分析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vvaao1全长3091 bp,含有9个外显子、8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1803 bp,编码60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VvAAO1具备信号肽,为分泌蛋白;其三级结构由20个 α-螺旋和19个 β-折叠组成,与模式蛋白3FIM的一致性(Identity)达到48%.进化树结果显示,VvAAO1属于AAO家族,与侧耳属菌株Pleurotus.eryngii和P.pulmonarius的AAO序列最为接近.DGE、RT-qPCR及iTRAQ的分析结果表明,vvaao1在可孕异核体菌丝上的表达量分别是两个同核体菌株之和的51.0、49.8和2.13倍;进一步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子实体样品进行RT-qPCR检测,结果显示vvaao1在原基时期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的样品.VvAAO1具备信号肽,为分泌蛋白,其编码基因在异核体菌株H152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两个同核体菌株之和,存在协同增效表达,且在原基时期表达量最高,vvaao1的高表达可能有利于草菇子实体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灵侧耳子实体发育相关基因的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白灵侧耳色泽洁白,营养丰富,且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珍稀食用菌品种.探索白灵侧耳子实体发育相关基因能够为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有效、快速标记.实验前期获得了两株白灵侧耳双核菌株,JZB2106010能够结实形成子实体,JZB2106010的单核菌株经自交获得了1株不能形成子实体的双核菌株JZB2106103.以JZB2106010和JZB2106103为实验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了两个菌株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其中催化活性和代谢过程本体中差异基因数目最多,选取部分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通过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编码苯丙氨酸裂解酶的基因(CL4509)和编码乙醇氧化酶的基因(CL2173)在JZB2106010中表达量显著提高,推断与白灵侧耳的子实体发育相关;另外还发现一个编码DNA解旋酶的基因(Unigene7793)在JZB2106103中的表达量是JZB2106010的1046倍,推测该基因与白灵侧耳子实体发育呈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生菌根真菌促生微生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菌根的形成及功能与菌根促生功能微生物密切相关.外生菌根不仅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部分外生菌根类大型真菌具有良好的食药用经济价值.根据已有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外生菌根真菌相关促生功能微生物对外生菌根真菌菌根化、菌丝生长及子实体形成的促进作用及机制;解析促生功能微生物对外生菌根真菌的特异定殖机制;探讨外生菌根真菌相关促生性微生物的作用条件特异性及生态功能,对外生菌根真菌和相关促生功能微生物的互作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外生菌根真菌促生微生物的研究前景.希望为外生菌根真菌生长、发育及其生态功能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型真菌子实体发生的形态学过程及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大型真菌中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食药用部位多为大型真菌的子实体,所以子实体的形成对大型真菌的开发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型真菌生活史中,子实体的发生揭示着真菌完成了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从理论上来说,菌丝体只需完成营养生长,即可进入生殖生长;而实际上,子实体的发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子实体发生的形态学过程、环境影响因素、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国内外关于大型真菌子实体发生的研究概况,为大型真菌的系统研究和重要食药用菌的栽培驯化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