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期肝肾联合移植治疗婴儿高草酸尿症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儿 女,8月龄。因“诊断为原发性高草酸尿症Ⅰ型5个月,发展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2个月”,为求进一步治疗于 2021年11月3日就诊于我院。患儿3月龄时突发休克、呼吸心跳骤停,于当地医院经心肺复苏、呼吸机辅助通气、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2周,心肺功能逐渐恢复;撤除ECMO治疗后仍无尿;肾脏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肾小管内有大量钙盐沉积,结合检测AGXT基因的2个杂合突变,确诊为原发性高草酸尿症Ⅰ型。患儿每周接受3次透析治疗(每次透析12~24 h)。患儿父母各有1个AGXT基因杂合突变。患儿身长68 cm,体重6.7 kg。入院后CT检查结果提示,双肾密度增高(图1)。经评估患儿为高草酸尿症Ⅰ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无器官移植手术禁忌证,将其加入肝、肾移植等待名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8年3-11月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病例560例,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溶媒选择、溶媒浓度、用药疗程、药品配伍、用药禁忌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0例中,适应证合理率为26.96%(151/560),用法用量的合理率为99.82%(559/560),给药途径合理率为100.00%(560/560),溶媒选择合理率为95.00%(532/560),溶媒浓度合理率为67.86%(380/560),用药疗程合理率为61.07%(342/560),药品配伍合理率为100.00%(560/560),凝血功能的用药禁忌合理率为94.46%(529/560),肝功能的用药禁忌合理率为90.18%(505/5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9/560),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皮疹瘙痒、恶心、静脉炎、胸闷。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适应证、用药疗程和溶媒浓度选择不合理等方面,亟待进一步规范其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的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疗法在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却缺乏专家共识。鉴于此,共识制定组邀请国内30余名一线神经外科重症专家,以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为依据,围绕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治疗效果、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使用剂量、频次和给药方式等问题,筛选出初步推荐意见,再结合德尔菲法评价意见最终确定19条推荐意见,以进一步规范高渗盐水疗法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新型通便器在直肠粪嵌塞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通便器在直肠粪嵌塞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本通便器适用于年龄为18~80岁、符合直肠粪嵌塞的诊断标准、经CT检查发现急性直肠粪嵌塞的便秘患者。禁忌证为:(1)肛门狭窄、急性肠梗阻和肠穿孔;(2)合并有直肠恶性肿瘤;(3)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降低、消化道出血等出血风险较高疾病的患者;(4)合并有严重心、脑、肺等系统基础疾病;(5)患有精神疾病。根据上述标准,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于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间应用新型通便器治疗的42例直肠粪嵌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通便器由头部、螺旋状杆部和柄部组成,材料为一次性使用的不锈钢丝。治疗操作步骤如下:患者取左侧屈曲卧位,臀略突出于床边,以肛门为中心将透明密封袋固定于臀部。双手从密封袋手套入口处插入,取液体石蜡棉球润滑肛管,通便器头部和杆部螺旋体润滑两次,将通便器缓慢旋转伸入肛内,过程中注意阻力变化,待杆部螺旋体完全进入后,嘱患者吸气后做排便动作同时将螺旋体连同分解的粪团一并缓慢拖出肛外,置于密封袋污物兜。重复操作2~3次后,直肠内注入36℃生理盐水100 ml或液状石蜡60 ml,等待5~8 min后患者取蹲位,排出直肠内残留粪便。观察分析操作时间、单次治疗成功率、治疗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2例患者应用新型通便器治疗全部获得成功,单次治疗成功率100%,操作时间11.0(9.0~13.3)min,治疗时发生肛门中重度疼痛20例(47.6%),肛裂出血1例(2.4%),治疗过程中出现心慌、冒汗等不适6例(14.3%),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新型通便器用于治疗急性直肠粪嵌塞的操作简便,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临床常见、发病率高的自身免疫性眼眶疾病,糖皮质激素是一线主流用药,鉴于使用者对其不良反应的忌惮以及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不敏感,目前,已有诸多可改善TAO进程的药物在研发和临床应用前期中:从拮抗白细胞介素(IL)-6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免疫靶向治疗,到阻滞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产生甲状腺自身抗体;从拮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受体减少眼眶成纤维细胞活化,到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 99Tc-MDP)、他汀类等调节自身免疫炎性反应,甚至从有效治疗Graves病的免疫疗法中也可以寻找到有望解决TAO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局部枸橼酸抗凝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国内急诊科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的现状。方法:2019年8月1日至4日,在一次全国急诊会议上,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参会人员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关于急诊CRRT时RCA的开展现状及限制因素方面的数据。结果:本次调查通过网络收集问卷407份,答题完整性高达100%;剔除23份存在逻辑错误的答卷,最终共384份问卷纳入分析,问卷有效率为94.35%。共有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参会代表参与问卷调查,所在医院以三级甲等为主〔70.31%(270/384)〕。调查结果显示,61.46%(236/384)的急诊科可独立开展CRRT;多数急诊科每月行CRRT少于10例〔52.87%(166/314)〕。在开展CRRT的急诊科中,肝素是被广泛应用且能熟练掌握的抗凝药物〔82.17%(258/314)〕,可熟练应用RCA的急诊科有199家(63.38%);多数急诊科在无禁忌情况下行CRRT时首选肝素抗凝〔49.68%(156/314)〕,其次为局部枸橼酸盐〔25.80%(81/314)〕和低分子肝素〔23.56%(74/314)〕。在可熟练应用RCA的急诊科中,局部枸橼酸抗凝剂以4%枸橼酸钠为主〔68.34%(136/199)〕;RCA抗凝方式多数借鉴肾内科或透析中心方式(29.65%);多数急诊科均可在4 h内调节滤器前血中游离Ca 2+达到0.9~1.2 mmol/L目标安全水平〔88.94%(177/199)〕,调节滤器后血中游离Ca 2+达到0.2~0.4 mmol/L目标理想抗凝水平〔93.47%(186/199)〕;枸橼酸蓄积〔58.29%(116/199)〕、代谢性碱中毒〔54.77%(109/199)〕和代谢性酸中毒〔37.19%(74/199)〕 是急诊科医生普遍担心发生的并发症。在281家不能应用RCA的急诊科中,费用较肝素高(31.67%)、不会使用或不熟练(21.00%)、枸橼酸来源受限(17.08%)、担心发生并发症(11.74%)等因素限制了RCA的使用。急诊CRRT时常用的置换液以市售成品含钙置换液为主(45.54%);多数情况下急诊CRRT滤器寿命在12~23 h(39.49%)。 结论:国内急诊CRRT治疗时应用RCA情况仍不理想,对RCA的认识有待提高,需要制定适合我国急诊科CRRT治疗的RCA方案,并加强CRRT治疗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腔镜探查联合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局部进展期胃癌诊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探查联合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诊疗意义。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经胃镜病理证实为癌,术前未接受过抗肿瘤药物治疗;(2)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远处转移;(3)无手术禁忌证,能耐受手术;(4)愿意接受腹腔镜探查和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上述纳入标准,收集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2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三期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1516944)中的22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162例,女63例,年龄23~78岁。45例(20.0%)为Borrmann分型Ⅰ~Ⅱ型,180例(80.0%)为Ⅲ~Ⅳ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和腹腔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腹腔镜探查顺序:左右膈下→肝脏和脾脏→腹腔壁层腹膜→盆腔→大网膜和小肠及系膜→横结肠系膜→胃;探查内容:(1)有无腹水;(2)腹盆腔腹膜、肠系膜、大网膜和Douglas腔有无转移灶;(3)肝表面有无转移;(4)胃周淋巴结是否肿大;(5)胃浆膜面有无浸润;(6)胃壁是否僵硬。以500 ml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冲洗左右膈下、腹盆腔腹膜及肠系膜,取头高脚低位于Douglas腔、肝下及脾窝收集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有无脱落的肿瘤细胞。评估标准:(1)腹膜转移(P):P 0为无腹膜转移;P 1为有腹膜转移。(2)腹腔游离癌细胞(CY):CY 0为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无癌细胞;CY 1为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有癌细胞。分析患者腹腔镜探查联合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225例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后,有68例(30.2%)纠正了临床分期,其中分期下降7例(3.1%),上升61例(27.1%)。经第一次腹腔镜探查及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后评估为P 0CY 0的1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126例行D 2根治术,另38例因发现肿瘤局部病期较晚或局部淋巴结广泛融合,予以新辅助化疗。29例被评估为P 1CY 0或P 1CY 1的患者及32例P 0CY 1的患者术后均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转化治疗,经相应治疗后进行第二次腹腔镜探查,以明确治疗方案。全组有44.0%(99/225)的患者腹腔镜探查后改变了原治疗方案。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月。225例患者的总体2年生存率为64.0%,经第一次腹腔镜探查后评估为P 0CY 0、P 0CY 1、P 1CY 0~1 3组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0.7%、65.6%和24.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分层分析显示,180例术前分期为Ⅲ期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及腹腔脱落细胞检查后发现125例为P 0CY 0,28例为P 0CY 1,27例为P 1CY 0~1,3组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0.4%、64.3%和29.6%,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9)。 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探查联合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对提高精准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情况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可以避免非治疗性的开-关腹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痛风病中医认识源流考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痛风病是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慢性、进展性、致残性代谢疾病.本文旨在系统梳理痛风病各阶段相关的中医药古籍记载,厘清其中医药认识发展脉络,明确各时期对痛风病的认知及其特点,为痛风病深入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中医药理论支撑.通过查阅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医医论、方书、本草及医案106部,从中归纳整理有关痛风病的中医药认识,包括病名、症状、病因病机及治疗用药等,探析其发展源流.先秦时期,中医药古籍零星记载了痛风病各阶段的症状、病名和(或)病因病机;汉至隋唐,医家在扩充病名、症状及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内外治法,标志着痛风病理论形成;宋元明清,证候分型、鉴别诊断及饮食禁忌等论述丰富了这一理论.中医药对痛风病的认识萌芽于先秦,理论形成于汉至隋唐,丰富发展于宋元明清,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痛风病中医理论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2008-2021年某金属表面处理企业职业病危害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分析金属表面处理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为该类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大型金属表面处理企业2008-2021年9 769个检测点位的化学毒物和3 080个噪声危害作业点位的噪声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对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该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21年,该企业历年化学毒物总超标率为7.2%,化学毒物超标作业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三氧化铬、硫酸及盐酸;噪声危害历年总超标率为30.8%.各危害因素超标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14年间参加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累计15 569人次.职业病禁忌证、疑似职业性牙酸蚀病、疑似职业性铬鼻病、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P<0.01).磨工岗位噪声超标率、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为最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噪声岗位超标率和疑似噪声聋检出率为正相关关系(rs=0.769,P<0.01);电镀岗位三氧化铬检测结果超标率与疑似职业性铬鼻病检出率,以及盐酸及硫酸检测结果超标率与疑似职业性牙酸蚀病检出率均为正相关关系(rs=0.859、0.915,P<0.01).结论 该企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2008-2021年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逐年完善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应继续加强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及现场监管,确保相关措施持续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雅安市某盐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评估雅安市某盐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提出职业病防治改进措施.方法 2021年9-11月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等对雅安市某盐化工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噪声与粉尘是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强度范围为74.1~84.2 dB(A)、粉尘浓度范围为0.5~2.1 mg/m3,氯气、氯化氢、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各检测1个岗位,均未检出,岗位合格率为100%;职业健康检查检出5人听力异常和4人胸片异常,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结论 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可行、有效,需按规范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监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