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应用于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居家护理教育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对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2016年6月14日、7月12日、8月16日共3次调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多次住院老年脑卒中自理能力中重度依赖患者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105对,在10个居家护理项目中遴选家属需求量最高的7个培训项目。录制通俗易懂的居家护理技能短视频,每个视频≤8 min,重点环节采用特写镜头和字幕提示。采集400对老年首次脑卒中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数字随机对照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出院前发放文字版(含图片)健康教育手册;试验组增加拷贝居家护理技能视频给家属自行观看学习,随访护士通过电话、QQ或微信远程答疑。观察两组患者出院12 w 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抑郁评分。结果:认知训练、康复锻炼、预防跌倒、语言训练、观察病情、喂食技巧和压疮护理等7个项目需求率>60%,胃管护理、尿管护理和服药管理等3个项目需求率<60%。语言训练、压疮护理、胃管护理、尿管护理等4个项目需求情况与患者自理能力指数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46.83±23.201)、肺炎8例、泌尿系感染5例、压疮9例、跌倒6例、家属抑郁评分(6.48±3.883),对照组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34.42±20.926)、肺炎21例、泌尿系感染14例、压疮28例、跌倒16例、家属抑郁评分(10.42±6.00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单一的健康教育手册不能满足出院护理指导需求,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亟待专业化家庭护理技能培训。可视化自主学习法简便、经济、高效,提高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运动训练指导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康复中开展互联网平台下的运动训练对其肢体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除常规康复训练外,在居家康复中加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改良强制性运动训练指导。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FMA)评分、上肢功能指数量表(UEFT)评分、脑卒中专用生命质量量表(SS-QOL)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与照顾者满意度评分。结果:2组患者出院前FMA、UEFT、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后,观察组患者FMA、UEFT评分及SS-QOL中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8.87 ± 6.64)、(72.38 ± 7.33)、(35.28 ± 4.13)、(36.55 ± 4.23)、(37.22 ± 3.84)、(38.23 ± 3.4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5.25 ± 6.20)、(61.24 ± 6.47)、(28.72 ± 4.56)、(30.85 ± 5.30)、(31.28 ± 4.63)、(31.02 ± 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316~9.482, P<0.01)。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及照顾者总满意度分别为92.50%(37/40)、87.50%(35/40),均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5.541、4.588, P<0.05)。 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改良强制性运动训练指导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升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心脏康复指导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心脏康复指导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心脏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家庭赋权方案及心脏康复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中文版家属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家属的FCTI各项维度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家属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心脏康复指导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属康复指导结合阶段性变化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儿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家属康复指导结合阶段性变化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儿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家属康复指导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家属康复指导结合阶段性变化护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智能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两组患儿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两组患儿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属康复指导结合阶段性变化护理可提高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儿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互动为主的宣教指导路径干预对骨折患儿治疗依从性、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讨以互动为主的宣教指导路径干预对小儿骨折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烟台市烟台山医院骨科收治的小儿骨折患者102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健康宣教,观察组接受以互动为主的宣教指导路径干预,比较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2.1%(47/51),对照组治疗依从性66.6%(3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823, P=0.001);接受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诱发因素及康复锻炼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指标(骨折康复概念、并发症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辨别、需接受的检查、治疗手段、药物知识)的数据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2/51),对照组为17.64%(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892, P=0.001)。 结论:以互动为主的宣教指导路径干预可有效提升骨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骨折并发症,同时可提升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促进患儿康复有益,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突变致重度肥胖合并重症肺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 MC4R)基因突变致重度肥胖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 MC4R基因突变相关重度肥胖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 结果:1例15岁患儿因"咳嗽2周,呼吸困难半天"入我院治疗。患儿10岁确诊存在 MC4R基因突变,入院时体重200 kg(BMI 76 kg/m 2),属于重度肥胖患儿,针对患儿重度肥胖合并重度肺炎的情况,我们采取了特殊呼吸治疗技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体位管理等)、营养支持、早期康复等综合诊疗措施,最终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结论:MC4R基因突变可引起早发性肥胖,此类患儿合并重症肺炎时往往比较危重,临床诊疗需要采取一系列特殊的综合干预措施,指导患儿及家属出院后进行家庭机械通气及定期随访也是治疗策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混合方法的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混合方法研究,探究病情稳定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为制订有效的支持性照护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一致性平行设计的混合方法研究,应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目的性抽样,对15名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支持性照护需求总分为(2.17 ± 0.37)分,各维度前3位依次为疾病相关信息需求(2.75 ± 0.40)分、生活护理需求(2.28 ± 0.51)分、社会支持需求(2.26 ± 0.28)分;知晓脑卒中常见的病因居各条目首位。质性访谈析出主题:协助日常活动、功能受损管理、早期功能康复、疾病相关知识、心理社会支持、出院指导。结论: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内容丰富、程度较高;基于患者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需求;落实早期二级预防指导,预防疾病复发;协同多学科团队,提供早期康复,减轻功能受损;及时识别患者负性情绪,联合家属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实施个案管理模式,推进脑卒中疾病全程护理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智慧医疗模式下家属赋能健康指导对老年腰椎病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智慧医疗模式下家属赋能健康指导对老年腰椎病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台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18例老年腰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智慧医疗模式下家属赋能健康指导。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疼痛、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量表、Harris评分、脊椎生活质量量表(QLS-DS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JOA评分、Harris评分、QLS-DSD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JOA评分、Harris评分、QLS-DSD评分肿瘤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总体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智慧医疗模式下家属赋能健康指导能促进老年腰椎病患者术后康复,缓解其疼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护协作型原位新膀胱患者综合管理门诊的建立及实践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建立医护协作型原位新膀胱患者综合管理门诊,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方法:2018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立综合管理门诊;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门诊建立前32例患者,门诊建立后至2020年1月14例患者。门诊建立后,采取综合管理模式,包括医护团队执行医患共同决策,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教会家属进行新膀胱冲洗,建立患者档案等;门诊建立前,没有专门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由医生进行新膀胱冲洗等。结果:46例原位新膀胱患者的日间和夜间完全控尿率分别为82.6%(38/46)和71.7%(33/46)。门诊建立后,患者的日间和夜间完全控尿率分别为12/14和9/14。门诊建立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进食时间分别为(13.36 ± 9.44)、(5.00 ± 2.11)d,均少于门诊建立前的(17.28 ± 9.98)、(5.78 ± 2.90)d,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值为-1.247、-0.905,均 P>0.05)。但关于日间和夜间控尿情况,大于1片尿不湿的例数占比,门诊建立后明显好于建立前。 结论:综合管理门诊的建立满足了原位新膀胱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尽快获得控尿及排尿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路径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多模式围手术期管理路径,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旨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并发症和再入院的风险,改善患者近期和长期临床结局,同时将手术应激反应降到最低水平。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胃肠道肿瘤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学和围手术期处理特点,针对此类患者ERAS方案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条款执行率和依从性。患者宣教、术前预康复、多模式镇痛、精准外科、下床活动以及手术后早期饮食与口服营养补充等措施应视为核心条款。在ERAS的应用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围手术期器官功能及病理生理学改变,严格执行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围手术期ERAS路径及方案;另外,需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提高患者ERAS的依从性和执行率,强调患者院前、术前、术中、术后及院后全程、动态、无缝隙管理,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整个医疗活动。除此之外,需关注特殊时期、特殊人群ERAS方案的调整。目前我国已经有多个胃肠道肿瘤手术相关ERAS管理共识和指南发布,但缺乏我国学者牵头进行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文献支持,亟待根据胃肠道肿瘤代谢和围手术期管理的特点,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国际规范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来形成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