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对住院期间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出生并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100例早产儿的母亲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直至出院。早产儿入院第2天(干预前)、出院前1 d(干预后)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ositive aspects of caregiver,PAC)及中文版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对两组早产儿母亲进行积极感受及出院准备度的评价。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干预前,两组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研究组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总分[(32.00±2.79)分,(27.40±3.37)分]及自我肯定维度[(18.55±2.39)分,(16.10±1.77)分]、生活展望维度[(13.45±1.93)分,(11.30±2.20)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研究组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总分[(106.75±6.11)分,(100.40±10.41)分]及个人状态[(26.92±2.37)分,(25.11±3.32)分]、适应能力[(43.50±2.70)分,(40.64±4.65)分]、预期性支持[(36.33±2.16)分,(34.29±3.29)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后两组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研究组早产儿母亲干预后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对照组早产儿母亲干预后除适应能力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 P<0.05),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其它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提高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水平和出院准备度,且提高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的效果更加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男性参与创伤性分娩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男性参与创伤性分娩体验的质性研究,为促进准父亲的身心健康及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pring Link、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男性参与创伤分娩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6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整合中的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提炼出51个主题,进一步归纳为10个类别,综合形成4个整合结果:负性情感体验突出;决策参与缺乏、与医护人员沟通有限;创伤分娩经历对男性的影响;创伤分娩后的感悟及应对。结论:医护人员要重视男性参与创伤分娩的情感体验,满足其陪产过程中的决策信息需求,产后及时识别负性情绪并给予帮助与支持,强化以家庭为中心的围生期健康服务模式,促进准父亲的身心健康,增进家庭福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口腔癌患者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情绪、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各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躯体、角色、认知和社会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躯体、角色、认知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口腔癌患者能有效增强口腔癌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北部院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患者120例为调查对象,以随机数列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家庭参与式护理,分别在住院前、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等不同时间结点观察患者依从性、心理困扰、生活质量及疗效。结果:出院前,两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10-Item 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K10)、MOS健康问卷(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出院3个月末、出院6个月末,观察组MMAS-8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K10评分低于对照组。经6个月随访,观察组转阴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8.33%,病灶吸收率96.67%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以家庭参与式能改善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出院随访6个月观察后发现的心理困扰降低、痰液转阴效果好,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孕妇养生保健操运动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孕妇参与孕妇养生保健操课程后在家中完成保健操的情况,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授课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参加过孕妇养生保健操课程的孕妇1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其进行访谈,并用质性研究中的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提炼出5个主题:特殊生理状况影响、原有行为习惯阻碍、孕妇养生保健操知识缺乏、专业指导不足、家庭支持障碍。结论:孕期特殊的生理状况和原有形成的生活习惯使孕妇不愿意接受或者不能坚持新的运动方式,对孕妇养生保健操的知识缺乏和课后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专业指导使孕妇课后不能坚持做操,而家庭成员对孕妇养生保健操的认识及是否支持也是影响孕妇养生保健操运动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孕妇课后养生保健操运动依从性应针对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在成人ICU患者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在成人ICU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为今后开展相关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范围综述报告规范(2018)》,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在成人ICU患者中应用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整合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整合分析结果显示,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应用形式包括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跨学科家庭会议、弹性家庭探视和陪伴、家庭参与重症照护、家属参与终末期重症患者姑息照护5个方面;干预内容包括为医护提供培训和课程教育、医护为家属提供信息和照护技能指导、对家属的决策支持、对家属的心理支持4个方面。结论:在成人ICU患者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具有可行性,应用效果较好。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国国情制订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激励制度,丰富干预形式,以促进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在成人ICU患者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正念训练及家庭参与式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联合使用正念训练及家庭参与式护理后观察对肺癌(LC)放疗患者护理效果,并对患者随访后总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90例LC后接受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正念训练及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比干预前、干预4 w后两组医学应对、心理韧性、生活质量、家庭照顾准备等方面。结果:干预前,两组组间、组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4 w后,观察组医学应对方式(回避、面对、屈服)低于对照组,心理韧性(坚韧、乐观、自强)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家庭照顾者准备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精神健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采取正念训练及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医学应对能力,提升心理韧性与家庭照顾者准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转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森林父母培训方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家庭的初步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新森林父母培训方案(new forest parenting programme,NFPP)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及家庭的干预效能,探索该方案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心理发育行为门诊确诊的22例ADHD儿童及其22例亲密养育人,根据亲密养育人的个人意愿分为试验组( n=11)和对照组( n=11),对试验组进行每周1次、为期8周的NFPP干预。采用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SNAP-Ⅳ评定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Swanson Nolan and Pelham,version Ⅳ scale-parent form,SNAP-Ⅳ)、Weiss功能缺陷评定量表父母版(Weiss functional impairment rating scales-parent report,WFIRS-P)评估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核心症状及社会功能损害的改善情况。试验组采用中文版父母养育胜任感评定量表(China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cale,C-PSOC)、育儿方式和维度问卷(parenting styles and dimensions questionnaire,PSDQ)评估NFPP干预前后ADHD家庭亲密养育人的育儿效能和育儿方式的改善情况。干预结束后对试验组的11例ADHD儿童的亲密养育人进行关于ADHD疾病诊疗相关知识、养育态度及事实养育行为的半开放性访谈。使用SPSS 26. 0分析数据,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干预后,试验组SNAP-Ⅳ量表总分[(4.01±1.05)分,(2.79±0.94)分; t=2.875, P<0.05]、对立违抗分量表评分[(1.27±0.34)分,(0.70±0.33)分; t=4.043, P<0.05]、WFIRS-P的家庭[(0.92±0.47)分,(0.56±0.26)分; t=2.246, P<0.05]和生活技能维度评分[1.1(0.9,1.3)分,(0.6(0.5,0.8)分; Z=-2.013, P<0.05]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试验组SNAP-IV量表中注意缺陷、冲动/多动、对立违抗3个维度和SNAP-IV总分的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 P<0.05)。(2)干预后,试验组C-PSOC量表中育儿效能感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 P<0.05);干预后,试验组PSDQ问卷自评和他评中权威型育儿方式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均 P<0.05),专制型育儿方式、放任型育儿方式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均 P<0.05)。(3)半开放性访谈结果显示:试验组ADHD儿童的亲密养育人对NFPP干预持积极态度,且均能全程参与为期8周的干预治疗,并将所学的养育技巧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持续提升养育效能;经过NFPP干预后,ADHD儿童的亲密养育人对ADHD疾病、ADHD儿童行为特征等知识了解加深;在干预内容中,时间管理、沟通技巧和行为预测等模块易于掌握且有效。 结论:NFPP可显著改善ADHD儿童的核心症状,提高其亲密养育人的育儿效能感并改善其育儿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白血病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白血病患者,采用Piper疲乏量表(PFS)评估所有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基线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将可能因素纳入,经多因素分析白血病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64例白血病患者中轻度疲乏23例,PFS评分为(2.13±0.40)分;中度疲乏29例,PFS评分为(5.86±0.67)分;重度疲乏12例,PFS评分为(9.12±0.47)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家庭人均收入、居住地、付费方式、疾病类型、患病时间白血病患者PF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疾病危险度分型、是否参与体力活动、Hb水平的患者PF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疾病危险度高、从不参加体力活动,Hb水平减少可能是白血病患者重度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 OR>1, P<0.05)。 结论:白血病患者癌因性疲乏受疾病危险度分型、体力活动、Hb水平的影响,临床可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增加体力活动,并予以足够的营养支持以提高Hb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产科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式围生期照护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式围产期照护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初产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n=53)给予常规围生期照护,观察组( n=57)给予产科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式围生期照护。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前、干预2周后心理状态〔妊娠压力量表(PPS)、中文版分娩恐惧量表(CFPP)、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32)〕、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MCMQ)〕变化及新生儿照护正确率。 结果:干预2 w后,两组PPS评分、CFPP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CBSEI-32评分中结果效能、期望效能及总分均显著升高,MCMQ评分中面对评分均显著升高,回避、屈服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干预2 w后上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抚摸、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产科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式围生期照护有利于改善初产妇心理状态,提升自我效能,纠正应对方式,帮助初产妇提高新生儿照护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