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患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肝癌患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的研究现状,分析相关研究,识别干预的形式、内容、结局指标和干预效果,以期为医护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Scopus、CINAHL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5月2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干预方案包括信息和照护技能指导、姑息治疗支持、心理支持、多学科团队支持、家庭康复锻炼指导、压力管理。干预形式包括线上、线下以及混合干预。干预时长多为3个月或6个月。干预频率多为每周1~5次,每次20~60 min。干预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结论:目前的支持性照护干预以护士为主导,具有全面性、个性化和干预效果尚不明确的特点。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干预的内容和策略,依据肝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功能状态,制订科学、适用和规范的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科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式围生期照护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式围产期照护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初产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n=53)给予常规围生期照护,观察组( n=57)给予产科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式围生期照护。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前、干预2周后心理状态〔妊娠压力量表(PPS)、中文版分娩恐惧量表(CFPP)、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32)〕、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MCMQ)〕变化及新生儿照护正确率。 结果:干预2 w后,两组PPS评分、CFPP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CBSEI-32评分中结果效能、期望效能及总分均显著升高,MCMQ评分中面对评分均显著升高,回避、屈服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干预2 w后上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抚摸、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产科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式围生期照护有利于改善初产妇心理状态,提升自我效能,纠正应对方式,帮助初产妇提高新生儿照护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在成人ICU患者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在成人ICU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为今后开展相关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范围综述报告规范(2018)》,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在成人ICU患者中应用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整合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整合分析结果显示,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应用形式包括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跨学科家庭会议、弹性家庭探视和陪伴、家庭参与重症照护、家属参与终末期重症患者姑息照护5个方面;干预内容包括为医护提供培训和课程教育、医护为家属提供信息和照护技能指导、对家属的决策支持、对家属的心理支持4个方面。结论:在成人ICU患者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具有可行性,应用效果较好。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国国情制订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激励制度,丰富干预形式,以促进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在成人ICU患者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分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照护对膀胱癌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分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照护对膀胱癌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入院时、术前及术后采用分级护理联合人性化照护。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出现情况。通过PSP-CAN评价患者社会功能,通过简明健康测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及SAS的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出现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膀胱癌围术期患者进行分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照护,明显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增强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LT 4治疗的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子代0~36月龄生长发育及神经心理影响的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经LT 4治疗的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对子代0~36月龄生长发育及神经心理的影响。 方法:招募孕前无甲状腺病史的20~45岁单胎妊娠健康妇女建立母婴队列,对妊娠期发生亚临床甲减的妇女给予LT 4治疗。纵向收集子代0~36月龄的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发育检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母婴营养、家庭经济水平和婴儿照护等情况。应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价子代6月龄和12月龄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结果:最终将186对母子纳入研究队列,依据孕期甲状腺功能将研究对象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136例)和亚临床甲减组(50例)。亚临床甲减组子代出生时的体重、身长、体重/身长Z评分,1月龄体重/身长Z评分,6月龄头围Z评分,8月龄身长Z评分,24月龄体重/身长Z评分,以及12月龄的语言评分均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 P<0.05)。经LT 4治疗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发育商<85分均未呈现显著影响,但可降低巨大儿的发生风险(AOR 0.206, 95% CI 0.046~0.929, P=0.040)。 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经LT 4治疗后仍可能对子代0~36月龄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妊娠期口腔健康保健的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妊娠期口腔健康与妊娠结局及子代儿童期口腔健康密切相关。我国孕妇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就诊率低,多数口腔细菌感染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治疗。由妇产科与口腔科联合的围产期口腔健康保健对改善妊娠结局和促进我国孕产妇及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可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对国内外妊娠期口腔保健及妇产科专业人员在临床训练及实践中与口腔医学相关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未来妇产科与口腔科之间跨专科健康照护的发展提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疗保健人员围产期姑息照护知识、技能、态度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围产期胎儿生命周期有限属于整个家庭的毁灭性事件,对医疗保健人员也会造成工作困扰和负性情绪。实施高质量围产期姑息照护可以帮助孕产妇和家庭应对创伤带来的痛苦,最大程度提高胎儿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医疗保健人员的围产期姑息照护知识、技能、态度与姑息照护服务质量及母婴结局息息相关。本文对医疗保健人员围产期姑息照护知识、技能、态度评估工具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开发适合我国的围产期姑息照护评估工具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肠功能衰竭患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肠功能衰竭患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审查,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预防并控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检索PubMed、Embase、CINAHL、APA PsycInfo、Web of Science、Scopus、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分析可得肠衰竭患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涵盖7个方面:患儿基本情况、导管护理措施、封管液种类、置管因素、患儿剩余肠道情况、照护者护理水平、治疗性因素。结论:肠衰竭患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且有其鲜明的疾病特点,未来医护人员可基于上述危险因素优化管道护理措施、构建跨专科健康教育模式、提升照护者护理水平,以降低患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障碍因素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整合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障碍因素,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中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15日。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障碍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4种)、患者因素(4种)、家属因素(5种)、医护人员因素(8种)、人际交互因素(4种)、政策法律因素(2种)六大类(共27种)。结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中的实施受多种障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可改变的障碍因素,制订改进措施,促进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心医学照护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照护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行PCI术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双心医学照护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健康问卷9项(PHQ-9)、广泛焦虑问卷7项(GAD-7)、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问卷(GQOL-74)4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为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采取基于双心医学理论的照护模式干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