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颌无牙患者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侧貌软组织的轮廓变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上颌无牙患者在种植修复前与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侧貌软组织轮廓变化,调查患者术后容貌满意度.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上颌种植即刻修复患者24例,收集患者修复前后病史、正侧位定位片,术前使用便携式三维面扫仪对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设计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行种植手术治疗.使用Dolphin Imaging 11.95软件分别对上颌无牙状态、种植即刻修复后状态下的头颅侧位片进行软组织角度测量,分析患者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前后角度变化,包括鼻唇角、prn'-sn'-ul'(Ls)、鼻尖角、全面突角、Z角、H角,以及线距测量项目,包括上唇距E线距离.术后使用电话问卷调查患者容貌满意度.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即刻过渡义齿前,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鼻唇角、上唇距E线距离均与标准值有显著差异,女性患者的Z角与标准值有显著差异.进行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男性、女性患者鼻唇角、上唇距E线距离与标准值无统计学差异;男性患者H角,女性患者鼻尖角与标准值有显著差异.男性与女性患者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鼻唇角、H角、上唇距E线距离与美貌人群标准值无统计学差异,全面突角、Z角与美貌人群标准值具有统计学差异.完成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相比种植治疗上颌无牙状态,患者的鼻唇角、Z角、H角均有显著变化.患者对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术后容貌满意度高.结论: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患者侧貌软组织轮廓即刻得到明显改善,侧貌软组织基本恢复到正常人水平,甚至部分达到美貌人群标准.进行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时,需结合患者主观美学诉求和个体情况,优化修复体功能和形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保留眉毛的眉部黑痣手术治疗八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8例眉部黑痣患者资料,总结眉部黑痣保眉美容手术治疗经验。8例患者中,男1例,女7例,年龄5~30岁,平均22岁。其中左侧眉部黑痣3例,右侧眉部黑痣5例,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均采用2次分期手术完成,一期手术缩小黑痣面积;二期手术在切除部分黑痣基础之上保留深部毛囊再生功能;通过术后随访分析、总结眉部黑痣保眉美容手术效果。评价内容为眉毛再生,眉型、瘢痕、色差。 8例患者分2次手术完成,术区甲级愈合,均达到美容治疗效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观察眉毛再生、眉型、瘢痕、色差。瘢痕平均术后12个月软化消退,与正常皮肤颜色接近。眉区部分残留黑痣细胞,可做眉型底色。眉区新生眉毛长势较好,密度略低,与眉区残留黑痣眉色互补,共同形成较好天然眉型。眉部黑毛痣多为良性极少恶变,但较大面积影响美观,多需手术治疗,因其位置特性,常规植皮、皮瓣手术虽能达到治疗效果,但眉毛缺失,眉变形及瘢痕补丁外观严重影响容貌。本眉部黑痣保眉手术方法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在切除病变的同时又能达到保留眉毛眉型的美容效果。且瘢痕不明显,色差较小,眉型较满意。操作简单,损伤较小,效果确切,实用性较强,值得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分辨多模态MRI推进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个性化精准诊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不仅可以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而且可以导致患者容貌外观严重受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及时精准诊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高分辨率多模态MRI设备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眼眶的规范化运用,进一步提升图像分辨率和信息精准度,推进了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个性化精准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视注射美容技术研究 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注射美容技术是通过注射方式,将填充材料或药物直接注射到人体局部或特定部位,以达到改善容貌、形体雕塑、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注射美容突出特点是微创、便捷、恢复快,已成为独立的整形美容项目,受到临床青睐。用于注射美容材料种类繁多,临床实践证明有效性毋庸置疑,但安全性值得高度重视;因注射美容而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说明注射美容存在一定风险。有鉴于此,国内外在不断开展相关研究,旨在提高注射美容有效性的基础上,增强安全性,尽可能降低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在颜面部丛状神经纤维瘤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颜面部丛状神经纤维瘤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1日至2020年4月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资料。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瘤体部分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利用发际线隐蔽切口逐步暴露瘤体,将视野内可见的较大瘤体切除,对于远处操作受限但能明确肉眼可见的瘤体直视下进行射频消融,力求达到瘤体的无残留化。如术中探查发现瘤体侵及面神经、深筋膜下和眼眶内,则放弃射频消融治疗。所使用射频机最大输出功率200 W,电极前端裸露部分长度为3 cm,射频机可以根据组织的阻抗在消融过程中自动调节功率,输出最佳能量,并在消融过程中实时监测周围组织的温度。远端瘤体可以采用B超定位,针刺穿入,射频针导入进行消融。估算术中出血量,观察统计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及术后第1个月均进行1次面神经损伤评估。术后6个月采用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中的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进行瘢痕评估。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 s表示,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纳入5例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1岁2个月至6岁10个月;瘤体均位于颜面部;侵犯层次均为肌肉浅层,术后病理均提示为丛状神经纤维瘤。5例患儿手术切口长度为(5.4±0.4)cm,术中出血量为(36.0±4.9)ml,术后引流量为(4.2±0.7)ml,引流管放置时间为(2.4±0.5)d;术后均未发生局部感染及皮肤破溃,体温亦无明显波动。随访12~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出院时及术后1个月均未发现患儿有抬眉困难表现。术后早期患儿手术部位肿胀明显,最迟约40 d逐渐消肿;1例出现局部皮肤青紫,冷敷后于术后1个月渐消退,考虑为局部皮下轻微出血所致。患儿术后局部瘢痕均轻微且较为隐蔽,术后6个月患儿的PSAS评分为(27.2±4.4)分。随访期间,原瘤体部位稳定,未见进行性增大瘤体再现。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颜面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具有一定安全性及有效性,相较于传统手术,可减少局部损伤和容貌改变,射频消融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但仍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手术的地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肢端肥大症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系列解读之二:肢端肥大症早期筛查和诊断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肢端肥大症是体内产生的过多生长激素(GH)长期作用于人体组织或器官导致容貌改变以及代谢和心血管等系统异常的一组综合征,其生化特征为血浆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升高,但至今GH/IGF-1的检测依然充满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衍生物治疗痤疮瘢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好发于面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愈合后常遗留痤疮瘢痕,导致患者容貌受损和心理障碍。痤疮瘢痕的治疗极为棘手,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移植成为治疗痤疮瘢痕的新兴疗法。近年来,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干细胞及其衍生物可有效拮抗痤疮瘢痕的形成。基于此,该文就有关采用各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衍生物治疗痤疮瘢痕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作一简要综述,旨在为痤疮瘢痕的干细胞疗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亚洲人群的甲状腺眼病状况及其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旨在回顾当前对甲状腺眼病(TED)的认识和研究进展,侧重于亚洲人群的相关资料。TED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带来诸如容貌损毁和失明等严重后果。近期研究发现,替妥木单抗(teprotumumab),一种可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已成为TED的新兴靶向治疗方案。该药可逆转活动性中重度TED的疾病进程。随机临床试验表明,与安慰剂相比,替妥木单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活动性评分、眼球突出度、主观性复视和随访4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本文将综述TED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及其诊治方面的最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耳后沟切口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耳后沟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采用耳后沟切口行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2~66岁,其中混合瘤15例,腺淋巴瘤5例。术中总干法寻找面神经,向远心方向解剖面神经颈面干、颞面干及周围支,切除腮腺浅叶及肿瘤,并转移胸锁乳突肌瓣充填腮腺缺损区。分析总结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没有出现涎瘘及Frey综合征,无影响容貌的瘢痕,术区无凹陷畸形。结论:耳后沟切口行腮腺浅叶切除及面神经解剖切口隐蔽、面神经解剖简单,可同时行胸锁乳突肌瓣修复术区组织缺损,具有美容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在校期间疾病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青少年特应性皮炎(AD)患者在校期间疾病管理的体验。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1—11月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7例青少年AD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青少年AD患者在校期间疾病管理体验主要包括学习生活受到疾病影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容貌焦虑与负性社交);疾病管理应对冲突(皮肤保湿护理与时空冲突、皮损发作与体育运动冲突、复诊与上课冲突);需求支持不足(专业知识指导来源不足、老师对疾病认识不足、缺乏长期治疗的监督指导)3个主题。结论:青少年AD患者在校学习生活受到疾病反复发作的困扰,缺乏良好的管理方法并且学校社会支持不足。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及其家长、学校老师科普疾病知识,指导疾病规范管理方法,解决青少年AD患者在校期间疾病管理困境,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