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孕期胎儿异构综合征的产前超声诊断及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诊断胎儿异构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筛查为异构综合征的15例胎儿,分析其早孕期超声特征,结合中孕早期超声特征及病理解剖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5例异构综合征胎儿中左侧异构综合征6例,右侧异构综合征9例。早孕期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3.0 mm 6例(6/15),静脉导管A波倒置10例(10/15),房室瓣反流14例(14/15),内脏位置异常14例(14/15)。心脏畸形14例(14/15),其中功能性单心室6例,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8例,大动脉畸形12例(12/15)。左侧异构综合征6例均合并心动过缓,3例合并下腔静脉离断;右侧异构综合征中6例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并置,1例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主要结构畸形的早孕期超声诊断与中孕早期超声、引产后病理解剖一致。12例行染色体及微阵列检测均正常。结论:早孕期右侧异构综合征的胎儿非整倍体超声指标阳性率高,以房室瓣反流发生率最高,但染色体异常风险低。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结构畸形有利其早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56层螺旋CT左心房肺静脉双期扫描成像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左心房肺静脉双期扫描成像(简称CT双期成像)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74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双期成像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以TEE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双期成像对左心房血栓前状态(PTS)和血栓的诊断价值,并观察肺静脉变异情况。结果:CT双期成像诊断左心房PTS的灵敏度为52.94%(9/17),特异度为92.45%(49/53),阴性预测值为85.96%(49/57),阳性预测值为69.23%(9/13);诊断左心房血栓的灵敏度为100.00%(4/4),特异度为90.74%(49/54),阴性预测值为100.00%(49/49),阳性预测值为44.44%(4/9)。肺静脉变异率为21.62%(16/74)。结论:CT双期成像对左心房血栓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和高阴性预测值,并可详细评价肺静脉解剖特征,发现肺静脉变异,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提供可靠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孕期胎儿先天性半月瓣缺如超声诊断与病理解剖的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早孕期胎儿先天性半月瓣缺如的超声心动图、病理解剖及遗传学异常特征。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诊断的11例孕11~13 +6周先天性半月瓣缺如胎儿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合引产后心脏标本病理解剖异常所见与早孕期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11例先天性半月瓣缺如胎儿头臀长46~74(62.0±9.2) mm,颈项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ness,NT) 2.4~10.4(6.4±2.6) mm,10例NT >3.0 mm,11例彩色多普勒三血管气管切面均可显示主动脉和(或)肺动脉红蓝交替的"进出征"血流信号,可测得双期双向动脉血流频谱信号。11例胎儿中"窃血型"胎儿10例,分别为主动脉瓣缺如2例,肺动脉瓣缺如3例,双动脉瓣缺如5例;此10例均发生胎儿心力衰竭的继发性超声改变,染色体及基因分析有4例13-三体综合征,3例18-三体综合征,1例22q11.2缺失,1例12q24.32q24.33缺失,1例正常;8例解剖显示心脏均增大,2例主动脉瓣缺如(1例合并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缺失及胸腺缺如),3例肺动脉瓣缺如,3例双动脉瓣缺如,3例存在半月瓣遗迹,2例肺动脉瓣缺如及3例双动脉瓣缺如动脉导管均短而粗。"非窃血型"肺动脉瓣缺如1例(1/11),无胎儿心力衰竭的继发性超声改变,基因检测为22q11.2缺失,病理解剖存在半月瓣遗迹,并法洛四联症及动脉导管缺如。结论:早孕期半月瓣缺如以"窃血型"为主,主动脉和(或)肺动脉的"进出征"及双期双向频谱是早孕期先天性半月瓣缺如的特征性声像图改变,13-三体综合征及18-三体综合征发生早孕期"窃血型"半月瓣缺如风险性明显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肾上腺静脉取血术评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上腺静脉解剖形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肾上腺静脉造影分析肾上腺静脉的解剖形态特征,以提高肾上腺静脉取血成功率。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并行肾上腺静脉取血的患者。收集入选患者的肾上腺静脉影像资料,统计分析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流入角度和肾上腺静脉形态。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定义为平静吸气末导管位置。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两侧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的关系及其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结果:纳入282例双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成功且双侧肾上腺静脉显影完全的患者,男性占比57.1%(161/282),年龄(53.3±10.7)岁。左侧肾上腺静脉开口位于第11胸椎中段至第2腰椎上段,其相对于开口位置的流入角度均为向左向上。右侧肾上腺静脉开口位于第11胸椎上段至第1腰椎下段,91.1%(257/282)相对于开口位置的流入角度是向右向下的。左( r=0.211, P<0.001)、右( r=0.196, P=0.001)两侧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均随体重指数增大而增高。右侧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随左侧肾上腺开口位置增高而增高( r=0.530, P<0.001)。右侧肾上腺静脉造影形态以三角型最为常见[36.5%(103/282)],而左侧以腺体型最为常见[66.3%(187/282)]。 结论:肾上腺静脉解剖形态多样。熟悉肾上腺静脉形态特点,术中快速准确判别肾上腺静脉对提高肾上腺静脉取血成功率有重要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2个树种木质部栓塞抗性与其解剖结构及相关性状间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诱导木质部栓塞被认为是驱动树木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分析木质部栓塞抗性(用导水率损失50%的水势(P50)表示)的内在解剖决定因素对于理解其结构与功能间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恢复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测定广西弄岗喀斯特森林内12个主要常绿树种的木质部导管直径、导管组指数、组分占比、纹孔形态和纹孔膜超微结构,同时结合木质部储水特征(如木材密度和饱和含水量),综合分析干旱诱导木质部栓塞抗性与其解剖结构以及储水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Ps0与导管直径、密度、导管组指数以及组分占比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2)P50与纹孔形态特征以及纹孔膜厚度和纹孔腔深度等特征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3)P50与木材密度显著负相关,与饱和含水量边缘显著正相关,即木材密度较大、饱和含水量较低的树种表现出较强的栓塞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单一的解剖结构来评估栓塞抗性是不全面的;此外,木质部水分存储能力与栓塞抗性之间的权衡关系对于深入理解喀斯特植物耐旱性的内在结构机制以及多元化的水分利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盐胁迫对核桃幼苗解剖结构和营养元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为揭示盐胁迫下不同核桃基因型的适应机制及耐盐性差异,筛选耐盐性较强的种资资源,研究了盐胁迫下3种不同基因型核桃幼苗叶、根解剖结构和营养元素的变化.以北加州黑核桃(J1)、杂种核桃'中宁异'(J2)、'新新2号'核桃(J3)一年生实生幼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进行NaCl胁迫(0、50、100、200 mmol/L),研究幼苗叶、根解剖结构和Na、K、Ca、Mg、Fe、Cu、Zn含量的变化及其吸收、运输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盐胁迫下,J1的叶片、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根维管束直径下降;J2的叶片、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皮层的厚度、栅海比、组织紧密度、维管束和导管的直径、皮层厚度占径比随盐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盐处理下,J3的叶片、下表皮、栅栏组织的厚度、栅海比、皮层厚度占径比下降.随盐浓度的增加,Na含量呈上升趋势,在200 mmol/L下大幅度增加,J1、J2、J3叶中Na增幅为412.00%、130.05%、577.08%;K、Ca、Mg、Fe、Cu、Zn的吸收受到盐胁迫影响,K/Na、Ca/Na、Mg/Na降低,其中J2叶的K/Na、Mg/Na降幅最小,营养元素转运能力高于J1和J3.核桃幼苗通过加强根输导组织对K、Ca、Mg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能力,维持叶片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从而抵御盐胁迫.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相结合得出耐盐强弱依次为杂种核桃'中宁异'>'新新2号'核桃>北加州黑核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胎儿主动脉弓离断的超声心动图和病理学超微结构特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ion of aortic arch,IA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本研究探讨IAA胎儿的超声心动图和病理学超微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其演变的病理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诊断并经手术或尸体解剖确诊的IAA胎儿的产前超声心动图、术后病理检查或尸体解剖结果等资料.采用产前超声心动图追踪观察IAA胎儿主动脉弓各节段内径及Z值,以及狭窄段主动脉弓的变化情况,结合尸体解剖及病理检查结果,探讨胎儿IAA可能的宫内演变过程及其发生的细胞学基础.结果:纳入34例IAA胎儿,分别有3、3、28例产前超声诊断为主动脉弓发育不良(aortic arch dysplasia,AAD)、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IAA.3 例 AAD 和 3 例 CoA 胎儿均在产前超声检查1~2周后选择引产,并经尸体解剖证实为IAA.28例产前超声诊断为IAA的胎儿中6例为CoA进行性加重,在超声心动图追踪复查的过程中发现逐渐演变为A型IAA;其他22例首次产前超声即诊断为IAA.3例胎儿分娩后经手术矫正,27例选择终止妊娠,4例宫内死亡.胎儿IAA的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包括:心脏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明显小于右心室或差别不明显;三血管切面显示主动脉明显小于肺动脉;三血管-气管切面和主动脉弓切面显示主动脉与降主动脉不能相连;主动脉弓切面显示主动脉弓弯曲度变小、走行僵直,主动脉、动脉导管和降主动脉之间失去正常的"V"字形结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主动脉弓中断处无连续血流信号,动脉导管内可见血流反转.对7例IAA胎儿进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显示主动脉弓近离断处的弹力膜之间存在大量平滑肌细胞,数量较升主动脉近端明显增多且排列紊乱,弹力膜较升主动脉近端增厚、走行扭曲;离断处系带无明显正常的内皮细胞和管腔,只有少量断裂坏死内皮细胞的痕迹,大量粗短且排列紊乱的弹力膜和纵横交错的平滑肌细胞无规律分布.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胎儿IAA的主要手段,通过术后追踪和尸体解剖发现胎儿IAA的并发症和疾病特征,有利于提高其诊断率;部分胎儿IAA可由AAD或CoA逐步演变而来,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缺血缺氧和动脉导管收缩成分迁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计算机显微断层扫描技术(μCT)在量化阔叶树种导管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8/10
在细胞尺度上定量分析导管特征,对于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直接打磨样品并结合体视显微镜成像技术是目前研究木质部解剖结构(针叶树管胞和阔叶树导管)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仍不可避免损伤木质部细胞,限制了对木质部细胞真实解剖结构的认识.本研究选取了加拿大魁北克南部的糖枫树、北美白桦、美洲白蜡树、美洲铁木、大齿杨、苦味山核桃、北美红橡7个阔叶树种,应用计算机显微断层扫描技术(μCT)和体视显微镜法分别测量各树种的导管直径和面积,采用线性模型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数据拟合,探讨采用μCT量化阔叶树导管大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所测定的7个树种,应用两种方法测量导管大小的结果高度相似(R2=0.98).环孔材树种应用两种方法测量的导管直径结果拟合优度(苦味山核桃R2=0.98,美洲白蜡树R2=0.96,北美红橡R2=0.99)高于散孔材树种(北美白桦R2=0.88,美洲铁木R2=0.73,糖枫树R2=0.68,大齿杨R2=0.88).应用2种方法测量小导管(直径≤200 μm,R2=0.94)的结果拟合优度高于大导管(直径>200 μm,R2=0.92).μCT技术为量化阔叶树种木质部导管提供了 一种无损检测新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左房肺静脉解剖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PeAF)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左房肺静脉解剖特点.方法 回顾性入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组和PeAF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左房肺静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通过Siemens Syngo.via工作站软件分析测量解剖参数包括左右肺静脉开口直径、与水平面所成角度、左房体积、左房球形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左房肺静脉CTA解剖参数的差异.结果 共入选347例患者,其中PeAF组122例,PAF组225例.与PAF组比较,PeAF组脑梗死比例(18.0%vs 8.9%)、饮酒史比例(28.7%vs 16.4%)、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819.80(469.00,1 829.62)pg/mL vs 428.70(207.82,993.93)pg/mL]、胺碘酮应用比例(45.9%vs 31.6%)均较高(P均<0.05).PeAF的左上肺静脉开口前后径[(1.68±0.41)cm vs(1.50±0.34)cm,P<0.01]、左上肺静脉开口 上下径[(2.24±0.44)cm vs(2.04±0.37)cm,P<0.01]、右上肺静脉开口 前后径[(1.70±0.37)cm vs(1.62±0.34)cm,P=0.041]、左下肺静脉开口上下径[(1.52±0.26)cm vs(1.45±0.30)cm,P=0.034]、左房体积[(94.50±30.93)cm3 vs(72.50±28.63)cm3,P<0.01]、左房球形度[(80.95±5.51)%vs(78.77±5.97)%,P=0.001]均较PAF高,而左下肺静脉与水平面所成角度[15.00°(0°,25.00°)vs 22.00°(0°,10.00°),P=0.034]较PAF低(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饮酒(HR=2.447;95%CI:1.204~4.974;P=0.013)、左下肺静脉与水平面所成角度(HR=1.024;95%CI:1.002~1.046;P=0.029)、左房体积(HR=1.013;95%CI:1.001~1.024;P=0.001)和左房球形度(HR=1.055;95%CI:1.002~1.110;P=0.040)是PeAF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eAF组与PAF组比较,临床危险因素较少,左房肺静脉CTA显示了更多的解剖危险因素.饮酒、左下肺静脉与水平面所成角度、左房体积和左房球形度与PeAF独立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联合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从基础到临床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导管消融是心房颤动(房颤)节律控制的重要方法.近年,Marshall静脉因其特殊解剖及功能在房颤尤其是持续性房颤的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不断被认识.本文就Marshall静脉和Marshall韧带的解剖学、电生理特征、Marshall静脉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机制、潜在的临床问题及未来在联合导管消融治疗中可能的应用方向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