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脏腑图点穴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化热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脏腑图点穴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1月-2021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例FC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2∶1比例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40例。在常规基础治疗上,观察组给予脏腑图点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化食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记录每日排便情况及自主排便应答情况,评价疗效;随访4周,记录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7、14 d,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0/80)、92.5%(74/80),对照组分别为62.5%(25/40)、80.0%(32/40),2组治疗后7、14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4.48、-2.78, P值均<0.01)。观察组中医证候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治疗后7 d( t值分别为2.90、2.77、3.93)、14 d( t值分别为4.24、5.95、6.27)均低于对照组( P<0.01或 P<0.05)。观察组自主排便应答有效率为83.8%(67/80)、对照组为65.0%(2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8, P=0.020)。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9.5%(7/74)、对照组为18.8%(6/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79, P=0.181)。 结论:脏腑图点穴治疗小儿FC具有疗效确切、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临床应用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盆底功能障碍的分型与诊治策略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儿童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临床表现与分型,探讨其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门诊和便秘门诊接受治疗的145例PFD患儿资料,均经客观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并诊断为功能性盆底疾病。收集并统计分析患儿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持续时间、手术或药物治疗经过以及盆底表面肌电评估、肛门直肠测压、尿流动力学等检查结果。结果:145例中,临床表现为单纯便秘35例(24.1%),污便或便失禁18例(12.4%);单纯排尿障碍41例(28.3%),包括尿急6例、尿频11例、日间尿失禁6例、夜遗尿11例、日间夜间均出现尿失禁3例、排尿困难5例;便秘合并尿失禁46例,合并排尿困难5例,伴有下腹部不适4例。根据盆底表面肌电评估、肛门直肠测压及尿动力检查结果,将145例患儿分为五型:Ⅰ型为高张力型(24例),Ⅱ型为低张力型(23例),Ⅲ型为协同失调型(29例),Ⅳ型为排便动力异常型(32例),Ⅴ型为感觉异常型(37例)。根据分型进行针对性盆底生物反馈训练和骶神经电刺激治疗,其中Ⅰ型采取降低肌肉张力训练,有效16例(16/24,66.7%);Ⅱ型采取增强肌肉张力训练,有效21例(21/23,91.3%);Ⅲ型采取改善协调性训练,有效16例(16/29,55.2%);Ⅳ型未进行生物反馈治疗;Ⅴ型采用改善直肠黏膜敏感性的训练,有效28例(28/37,75.7%);Ⅴ型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845, P=0.031)。Ⅰ型、Ⅲ型和Ⅴ型患儿随访1年效果良好,仅3例复发,复发率为5%。Ⅱ型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多数患儿效果达到最佳,治疗结束后3~6个月症状开始复现,治疗结束后1年多数患儿症状复发。 结论:儿童盆底功能障碍可根据临床症状和客观检查分为5种类型,联合应用盆底生物反馈训练和骶神经电刺激是有效的手段,根据临床分型选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治疗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儿便秘肠道菌群与肠神经免疫网络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小儿便秘主要包括器质性便秘与功能性便秘两大类。肠道菌群异常改变引起的信号变化有可能通过肠神经免疫网络(包括黏膜屏障、免疫应答和肠神经系统)的调控机制在多方面影响肠道活动,导致便秘的发生。在肠神经免疫网络中,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 ILC)处于重要地位,其中3型ILC(ILC3)受肠道菌群信号影响释放白细胞介素-22,可能作为影响肠神经系统发育的新靶点,其相关通路机制可为研究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信号交流、改善肠道功能、缓解便秘症状提供新思路。本文对小儿便秘肠道菌群异常改变、肠神经免疫网络以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临床综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临床常用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为例,探索微生态制剂综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为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和药品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合理用药。方法:基于系统检索文献获得的研究资料,利用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等卫生技术评估基本方法,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对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评价。结果:有效性方面,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继发腹泻,便秘,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均有显著疗效;且可应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安全性方面,该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常为轻中度、一过性的症状。经济性方面,相对于单用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秦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 743.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相对日治疗费用低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与地衣芽孢杆菌制剂联用(1.87~2.80元比2.08~5.78元)。创新性方面,该药有多项专利,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适宜性方面,该药的使用适宜性和药品技术特点适宜性整体良好,在剂型、体系适应性等方面可进一步改善。可及性方面,该药的价格水平稳定,对于一般民众而言可负担且可及。结论:从现有证据而言,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临床有效性得到支持,安全性良好,可及性良好,适宜性可进一步优化,创新性良好,但在不同临床应用中的经济性、创新性等方面需要更深入和更针对性的研究,在药品适宜性方面也有优化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讨运脾法治疗儿童便秘的用药规律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结合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讨运脾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56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病案,采用SPSS Statistic 2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Liquorice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方药.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药分子机制 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核心方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基因组注释数据平台(Genome Annotation Database Platform,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功能性便秘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预测靶标.基于蛋白质基因相互作用分析(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Proteins,STRING)数据库构建靶基因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建立核心方成分-便秘-靶点网络图,借助Network Analyzer工具进行拓扑分析,确定核心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使用R语言4.2.2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所纳病案包含1 121诊次方药记录,各疗程的症状改善率在86%~97%,便秘三大主症的改善率均在90%左右.涉及中药119味,药性以寒、平为主,药味以苦、甘居多,归经多属胃、脾.通过药物关联、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得到9味药物构成的核心组方.核心组方调治便秘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甲基庚烯酮、胆汁三烯、烟酸、木犀草素、山柰酚、汉黄芩素.关键靶点包括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V-Jun肉瘤病毒17癌基因同源物(V-Jun sarcoma virus 17 oncogene homolog,JUN)、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 1(phosphoinositide-3-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1,PIK3R1)、磷脂酰肌醇-3-激酶 α 催化亚基(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 isoform,PIK3CA).对炎症相关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的调节可能是核心组方改善便秘的作用机制.[结论]运脾法治疗小儿便秘核心方包括麸炒枳实、厚朴、生白术、鸡内金、焦山楂、连翘、决明子、火麻仁、胡黄连,其主要成分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因子水平、修复肠道黏膜以恢复肠道平滑肌功能,改善便秘症状,对运脾法的临床应用及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有一定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运轴行轮"法选穴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观察"运轴行轮"法选穴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疗效.方法:72 例FC患儿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选穴推拿,观察组加用"运轴行轮"法选穴推拿,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中医证候积分、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症状改善情况与大便次数.结果:(1)观察组有效率为 97.22%(35/36),对照组为 75.00%(27/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主症积分为(2.30±0.65)分、次症积分为(1.55±0.28)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2/36),对照组为22.22%(8/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儿NO、VIP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NO为(56.36±3.54)mmol·L-1、VIP为(12.62±2.54)ng·L-1,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5)治疗后,两组患儿便秘症状评分下降、粪便形状等级改善,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7.56±1.01)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粪便形状等级(7.14±0.95)级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6)治疗2、3、4 周后,两组大便次数多于治疗1 周后,观察组2 周、3 周、4 周评分为(2.95±0.36)分、(3.65±0.54)分、(4.36±0.34)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运轴行轮"法选穴推拿治疗FC患儿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杨燕教授从肺论治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13
儿童功能性便秘约占小儿便秘的95%以上,是小儿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病程迁延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文章总结杨燕教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杨燕教授认为便秘的病机主要是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肺脏密切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亏虚或肺气郁闭,宣肃失职,气机不畅,津液疏布失常,肺热移于大肠,肠失濡润,均可导致便秘发生.从肺论治,临证采用塞因塞用之法补气启闭治虚秘,提壶揭盖之法理肺通腑治实秘,同时重视良好的饮食结构及日常护理,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一式三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53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一式三法"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儿童功能性便秘患儿采用捏脊、中药敷脐和摩腹的治疗手段,每日治疗1次,3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对患儿治疗前后KES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53例患儿中,治愈35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5%,治疗后KESS各项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结论:"一式三法"对儿童功能性便秘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医案4则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炙甘草共八味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等功效,主治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气虚发热、气虚下陷诸证,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然此方的功用并不限于此,历代医家运用此方加减辨证治疗疑难杂症,亦每获奇效,如方刚强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暑热证、功能性子宫出血、骨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1];杨勤龙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嘴角糜烂、局部发凉、尿浊,每获佳效[2];丁能生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泌尿系结石、老年便秘、乳汁自出、失眠,疗效显著[3].陶双友教授效仿前贤之法,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内外儿科杂症,疗效卓著,兹举医案4则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君子汤加味对小儿虚秘血液学及肠敏感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减对小儿脾虚气弱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该法对部分血液学及肠敏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调节膳食结构、加强锻炼,每日温水冲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加减,1剂/d,早晚温服.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肛门直肠压力,眼心反射试验、卧立位试验以及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 8,AQP8)表达.结果: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2组患儿治疗后眼心反射试验、卧立位试验阳性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下降的趋势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肛门直肠压力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AQP8水平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AQP8水平更低(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减可有效治疗小儿脾虚气弱型便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AQP8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