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用穴规律与穴位分布,为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0年12月有关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文献,收集文献中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推拿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0)分析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常用穴位与穴位分布等,挖掘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核心用穴。结果:共筛选小儿秋季腹泻推拿处方101个,涉及穴位61个,使用频率大于10的穴位18个,得到穴位组合共35个,其中15个两穴组合、11个三穴组合、2个四穴组合,得到7个新穴位组合。结论: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选穴以具有健脾化湿、调理大肠气机功效的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组合为脾经、大肠经、腹、七节骨、龟尾、脊、脐7穴,可作为小儿秋季腹泻的基础推拿处方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脏腑图点穴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化热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脏腑图点穴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1月-2021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例FC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2∶1比例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40例。在常规基础治疗上,观察组给予脏腑图点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化食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记录每日排便情况及自主排便应答情况,评价疗效;随访4周,记录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7、14 d,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0/80)、92.5%(74/80),对照组分别为62.5%(25/40)、80.0%(32/40),2组治疗后7、14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4.48、-2.78, P值均<0.01)。观察组中医证候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治疗后7 d( t值分别为2.90、2.77、3.93)、14 d( t值分别为4.24、5.95、6.27)均低于对照组( P<0.01或 P<0.05)。观察组自主排便应答有效率为83.8%(67/80)、对照组为65.0%(2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8, P=0.020)。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9.5%(7/74)、对照组为18.8%(6/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79, P=0.181)。 结论:脏腑图点穴治疗小儿FC具有疗效确切、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临床应用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合谷刺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合谷刺主要用于治疗骨伤科、神经内科疾病,如颈椎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肌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中风后遗症等,在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体征方面起效较快、疗效较好;单独应用较少,常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如透穴针法、电针、齐刺、输刺、放血疗法、滞针、温针灸、隔姜灸、催气手法、舒筋弹拨推拿法、正骨推拿、运动疗法等;针具多选毫针或圆利针。目前合谷刺施术穴位多为阿是穴或刺激点,较少选取十四正经的穴位;在妇科、儿科疾病的治疗上运用较少;对疑难杂症有一定疗效,如痴呆、眩晕、惊恐发作、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癌性疼痛等,但相关临床研究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推拿联合揿针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乳腺推拿联合揿针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济南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产后缺乳产妇6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乳腺推拿治疗,观察组在乳腺推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揿针治疗。观察两组乳房硬结、乳房胀痛缓解情况,双侧乳腺泌乳通畅率和治疗前后泌乳量。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泌乳通畅度、乳房胀痛及乳房硬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5.74、4.65、2.62,均 P < 0.05)。治疗前,两组泌乳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泌乳量均增加,观察组泌乳量为(116.54±5.94)mL,对照组为(108.46±4.64)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51, P < 0.05)。 结论:乳腺推拿联合揿针治疗产后缺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具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主要采用针刺、艾灸、推拿、中药药浴、经皮穴位电刺激及耳穴贴压等方法,或单独应用,或综合运用,或与内服中药联用,可根据患者病情及依从性选择合适的疗法,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及因人、因时制宜的独特优势。现有研究仍需进一步形成规范、公认的诊疗体系,进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氧气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33例病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三氧气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推拿疼痛科门诊33例慢性疼痛患者,均采用三氧气针疗法治疗,1次/周,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采用数字模拟评分量表(Numberal Rating Scale, 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活动障碍程度,并进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3例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2.0(2.0)分比7.0(3.0)分, P<0.01)],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及其他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 P值分别为0.005、0.011、0.041、0.02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善( P=0.066)。与治疗前比较,33例患者治疗后功能活动障碍评分均降低[2.0(2.0)分比6.0(4.0)分, P<0.01)],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及其他慢性疼痛患者功能活动障碍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 P值分别为0.007、0.026、0.039、0.028);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善( P=0.102)。全部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损害。 结论:三氧气针疗法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控制疼痛,改善功能活动障碍,操作应用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位干预联合穴位推拿对极低出生体重/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支持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联合穴位推拿对极低出生体重(VLBW)/超低出生体重(ELBW)早产儿呼吸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VLBW/ELBW早产儿78例,利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体位干预联合穴位推拿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早产儿临床结局、生长发育及胃肠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的无创通气时间等临床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早产儿各项生长发育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早产儿的胃动素及胃泌素等功能指标有效改善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VLBW/ELBW早产儿实施体位干预联合穴位推拿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胃肠功能及各项生长发育指标,进而减少住院及用氧时间,对促进良好的临床结局伴有一定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耳穴三部曲联合腹部经穴推拿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清洁情况及腹痛腹胀程度的作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观察耳穴三部曲联合腹部经穴推拿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清洁情况及腹痛、腹胀程度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耳穴组、推拿组、耳穴+推拿(观察)组3组,各20例.患者均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耳穴组检查前1天晨起,患者取坐位,应用耳穴三部曲进行干预;推拿组分别于检查前1、2、3天进行腹部经穴推拿;观察组给予耳穴三部曲联合腹部经穴推拿进行干预.比较3组肠道准备情况[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肠道准备清洁合格率、肠道气泡评分、肠道气泡易于观察率]及腹痛(VAS)评分、腹胀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BBPS评分、肠道准备清洁合格率、肠道气泡易于观察率均高于耳穴组、推拿组(P<0.05),肠道气泡评分低于耳穴组、推拿组(P<0.05).观察组腹痛VAS、腹胀程度评分均低于耳穴组、推拿组(P<0.05).结论 耳穴三部曲联合腹部经穴推拿能够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改善其肠镜检查后腹痛、腹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推拿对脑出血后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推拿对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sequelae,CHS)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CHS后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CHS后遗症期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予开塞露干预,观察组予中药穴贴敷联合腹部推拿,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便秘相关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constipation symptoms self evaluation scale,PAC-SYM)评分、国家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PAC-SYM评分、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2.50%(29/40)](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加腹部推拿治疗CHS后便秘疗效明显,有利于减轻便秘相关症状与神经功能缺损,可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浮针联合穴位推拿对血瘀气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血液流变学和红外热成像温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穴位推拿对血瘀气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颈椎活动度、血液流变学和红外热成像温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收治的80例CSR患者,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穴位推拿)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浮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红外热成像温度差和颈椎活动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外热成像温度差较对照组更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活动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浮针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血瘀气滞型CSR患者,可降低患者颈椎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功能障碍、颈椎活动度、血液流变学和红外热成像温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