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沉渣评分对急性肾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尿沉渣评分(USS)在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病因鉴别、分期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独立的USS及其联合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尿酸(UA)对AKI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3年8月23日至9月28日期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患者9 020份晨尿标本,经Sysmex UF5000检测,筛出小而圆形上皮细胞(SRC)>1/μl和/或管型(CAST)>1/μl 3 226份进行尿沉渣镜检,选取肾小管上皮细胞和/或CAST阳性的404例入组,其中男218例,女186例,年龄59.5(49.0,71.0)岁。404例分组方法:依据镜检结果的USS分为USS AKI组(345例)和USS非AKI组(59例);依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分为KDIGO标准AKI组(63例)和KDIGO标准非AKI组(341例);依据病历记载的临床诊断,分为临床诊断AKI组(29例)和临床诊断非AKI组(375例);通过查阅病历,对KDIGO标准AKI组按病因分为肾性AKI组(33例)和非肾性AKI组(30例)。采用 χ 2 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不同AKI病因、分期的USS。采用Logistic回归法计算发生肾性AKI及3期AKI的优势比。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USS、sCr、UA、Bun单独及联合诊断AKI的敏感度、特异度并计算诊断AKI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与特异度。 结果:以USS对KDIGO标准AKI组进行病因鉴别,肾性与非肾性AKI的U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11.070, P<0.001)。与USS=1相比,当USS≥2分时肾性AKI的优势比为8.125(95% CI 2.208~29.901)。以USS进行AKI分期研究,各期USS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15.724, P<0.05)。与USS=1分相比,当USS≥2分时发生3期AKI优势比为9.714(95% CI 1.145~82.390)。独立的USS诊断AKI的AUC为0.687(95% CI 0.618~0.757, P<0.001),特异度65.7%,敏感度61.9%;USS联合Bun、sCr、UA诊断AKI的AUC为0.794(95% CI 0.608~0.980, P<0.05),特异度82.4%,敏感度88.9%。 结论:USS≥2分提示发生肾性AKI或3期AKI的可能性增加,USS联合Bun、sCr、UA可提高AKI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IgA肾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尿沉渣镜检及临床病理改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尿沉渣镜检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3年1月31日至2015年7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肾活检确诊的IgA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肾活检时是否合并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肾活检当日留取中段晨尿样本行尿沉渣镜检,观察尿液中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改变。比较AKI组和非AKI组IgAN患者临床资料、尿沉渣及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临床病理和尿沉渣指标与AKI及尿沉渣指标与IgAN牛津病理分型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该研究纳入IgAN患者502例,年龄(36.1±12.1)岁,男性261例(52.0%)。IgAN患者肾活检时合并AKI 57例(11.4%),包括肉眼血尿相关AKI 10例、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10例、新月体性IgAN 9例、恶性高血压肾损伤6例及多种病因或病因不明22例。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男性比例、合并恶性高血压比例、24 h尿蛋白量、尿红细胞数及肉眼血尿、白细胞尿、尿沉渣有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管型比例均较高(均 P<0.05)。肾病理改变方面,AKI组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2)及细胞/细胞纤维性新月体形成(C2)比例均高于非AKI组(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24 h尿蛋白量、尿沉渣红细胞数、颗粒管型及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评分均与AKI相关(均 P<0.05)。尿沉渣中有红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颗粒管型及脂肪管型与毛细血管内增殖(E)及细胞/细胞纤维性新月体评分(C)均存在相关性(均 P<0.05);尿沉渣中有红细胞与系膜细胞增殖(M)评分存在相关性( OR=2.613,95% CI 1.520~4.493, P=0.001);有红细胞( OR=1.723,95% CI 1.017~2.919, P=0.043)和脂肪管型( OR=2.646,95% CI 1.122~6.238, P=0.026)与节段硬化/粘连(S)评分存在相关性;有白细胞( OR=1.645,95% CI 1.154~2.347, P=0.006)和脂肪管型( OR=2.344,95% CI 1.202~4.572, P=0.012)与T评分存在相关性;上皮细胞管型与C评分存在相关性( OR=1.857,95% CI 1.174~2.939, P=0.008)。 结论:IgAN患者合并AKI较为常见,病因复杂,且临床病理改变较严重。尿沉渣镜检中红细胞、白细胞及相应管型等有形成分可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病理改变,能用于协助临床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关注尿沉渣评分 助力肾损伤诊断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尿液承载着人体代谢丰富的信息,尿液检查有助于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分型及疗效观察,尿沉渣具有简便、初筛、定性、定位的特点,为鉴别红细胞来源、协助诊断肾小球疾病、泌尿系感染以及各种原因的肾实质损伤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对早期诊断AKI尿生物标志物研发的不断深入,尿沉渣作为尿生物标志物用于AKI 诊断的临床意义被重新认识。尿沉渣镜检有形成分中基于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和颗粒管型(GC)计数的尿沉渣评分方法,主要有尿沉渣评分(USS)、管型评分指数(CSI)、尿液显微镜检查评分(UMS)和连续尿沉渣显微镜检查(MicrExUrSed),可为AKI早期诊断、病因鉴别、评估分期、判断预后提供实验室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30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6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1例脱落)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脱落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型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液中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protein quantification,24UPR)、尿沉渣红细胞计数(urinary sediment red blood cell count,RBC)的水平及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M 型磷脂酶 A2 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 2(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ion factor 2,sST2)、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水平.比较两组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83.33%和6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次症及证型评分比治疗前低,且治疗组的主次症及证型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24UPR、RBC比治疗前低,ALB比治疗前高(P<0.05);治疗组的24UPR、RBC比对照组低,ALB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Sc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PLA2R、sST2、KIM-1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LA2R、sST2、KIM-1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可提高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能显著减轻中医症状,改善蛋白尿和血尿的症状,减轻肾组织损伤,改善血脂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坦索罗辛胶囊联合前列舒通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胶囊联合前列舒通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下尿路症状的有效性与耐受性.方法 选取2019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宿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82 例老年BPH伴下尿路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41)和观察组(n =41).对照组采用坦索罗辛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舒通胶囊治疗.治疗 8 周后,比较两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尿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PVR)、平均尿流率(AFR)及最大尿流率(MFR)]、实验室指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尿沉渣红细胞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IPSS均降低、前列腺体积均缩小(P<0.05),且观察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FR、MFR均升高、PVR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AFR、MFR高于对照组、PV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A、尿沉渣红细胞数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PSA、尿沉渣红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坦索罗辛胶囊联合前列舒通可有效改善老年BPH患者的病情,减轻下尿路症状,改善尿动力学指标,且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值得肯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IgA肾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系统评价参芪地黄汤治疗IgA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为治疗IgAN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VIP、WanFang Data、CNKI和CBM中文数据库以及Embase、Medline、Pubmed、Cochrane图书馆外文数据库,收集关于参芪地黄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IgAN的临床随机(RCT)和半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到2022年5月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以及采用Cochrane进行风险评估及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总共712例IgA肾病患者,其中治疗组356例,对照组3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反应治疗IgAN总体有效率方面(RR=1.30,95%CI[1.19,1.43],P<0.00001),常规西医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组优于对照组.在西医常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组在降低24 h尿蛋白(MD=-0.32,95%CI[-0.46,-0.18],P<0.00001)、减少尿沉渣红细胞数(MD=-0.70,95%CI[-13.06,-0.94],P=0.02)、降低血肌酐(MD=-7.38,95%CI[-13.26,-1.49],P=0.01)、提高肾小球滤过率(MD=13.99,95%CI[9.59,18.39],P<0.00001)方面都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控制尿素氮(MD=-0.07,95%CI[-0.47,0.32],P=0.72>0.1)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其临床总体有效率相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有明显提高.常规西医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组相对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能更好地改善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尿沉渣红细胞水平,明显改善肾功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对尿素氮指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质量的限制,尚需要更高质量、更大样本的相关研究加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尿沉渣动态变化在慢性肾小球疾病基础上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尿沉渣变化在慢性肾小球疾病(chronic glomerular disease,CGD)基础上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acute tubular interstitial lesion,ATIL)中的意义.方法 观察39例患者在CGD基础上ATIL前后尿沉渣评分的变化,并分析尿沉渣评分差值与ATIL诊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分期、肾脏预后的关系.结果 39例CGD患者ATIL前的尿沉渣评分显著低于ATIL后的评分[(0.69±0.57)与(2.56±0.88),P<0.05)].ATIL前后的尿沉渣评分差值与AKI分期、Scr最高值、器官损伤数目和肾脏预后均呈正相关(r=0.656、0.806、0.850、0.821,P<0.01),与基础eGFR呈负相关(r=-0.746,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提示Scr最高值、尿沉渣评分差值均是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尿沉渣评分差值预测CGD发生ATIL后的肾脏不恢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2,特异性达73%.结论 CGD基础上发生ATIL前后尿沉渣评分的变化可作为预测ATIL、评估肾脏损伤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尿NGAL联合尿沉渣评分在预测糖尿病肾病并发急性肾损伤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及尿沉渣在预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DKD并发AKI患者60例,根据病因分为肾前性AKI和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2组,根据肾脏预后分为肾脏存活和肾脏丢失2组,分别比较2种分组组间的尿NGAL及尿沉渣评分.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尿NGAL及尿沉渣评分预测患者肾脏丢失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肾前性AKI 34例,ATN 26例,前者的尿NGAL及尿沉渣评分均低于后者(P<0.01);肾脏存活39例,肾脏丢失21例,前者的尿NGAL及尿沉渣评分均低于后者(P<0.01).以AUC> 0.9为标准,ROC曲线显示NGAL和尿沉渣评分对DKD并发AKI患者肾脏预后的预测价值和准确性均较高.结论 尿NGAL联合尿沉渣评分可以很好地预测DKD并发AKI患者的肾脏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通络宁血汤治疗IgA肾病血尿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通络宁血汤治疗IgA肾病血尿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IgA肾病血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洛丁新与潘生丁,观察组服用通络宁血汤.2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咽喉肿痛、潮热盗汗进行症状评分.采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以干化学法检测尿RBC;收集24 h尿液标本,以比色法检测24 h尿蛋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SCr;以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G、IgM,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6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治疗后,观察组倦怠乏力[(0.7±0.1)分比(1.4±0.2)分,t=18.954]、腰膝酸软[(0.7±0.1)分比(1.4±0.2)分,t=21.071]、咽喉肿痛[(0.6±0.1)分比(1.4±0.2)分,t=20.723]、潮热盗汗[(0.6±0.1)分比(1.5±0.2)分,t=20.732]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量[(0.53±0.12)g比(0.74±0.15)g,t=5.988]、RBC[(16.84±5.38)个/μl比(21.42±9.73)个/μl,t=2.256]、SCr[(56.34±7.21)μmol/L比61.27±8.45)μmol/L,t=2.431]、IgA[(2.35±0.43)g/L比(2.62±0.45)g/L,t=2.37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络宁血汤可有效缓解IgA肾病血尿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24 h尿蛋白量,下调IgA水平,缓解肾功能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肾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在高强度军事训练过程中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索5 km武装越野训练过程中肾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抽取某部官兵478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负重30 kg的5 km武装越野训练,于训练前24 h,训练结束即刻以及训练结束后24 h收集尿液及血液标本,观察尿液6种生物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18),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微量白蛋白(mALB)、肾损伤分子1 (KIM-1)、中性粒细胞凝胶素相关脂质(NGAL)、尿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2种修复标志物([ 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传统生物标志物(血清肌酐和肌酐激酶、尿白蛋白),以及尿液显微镜下变化.结果 82.00%(392/478)的官兵血清肌酐水平升高,2.72 %(13/478)的官兵出现肾小管损伤.血清肌酐、尿蛋白、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均在训练结束即刻达到顶峰.肌酐激酶持续增加,且训练结束后24 h肌酐激酶水平明显高于训练前24 h和训练结束即刻,而滤过钠排泄分数持续降低.训练结束即刻以及训练结束后24 h尿显微镜评分≥1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训练前24 h(P<0.01).显微镜尿沉渣检测结果显示训练结束即刻以及训练结束后24 h 349例官兵(73.01%)尿液阳性,尿沉渣中均未观察到尿酸盐等晶体.训练结束即刻检测结果显示血清肌酐激酶与YKL-40呈正相关(r=0.514,P=0.014),而与IL-18呈负相关(r=0.507,P=0.028).结论 武装越野5 km高强度军事训练官兵血清肌酐水平出现增长,尿沉淀物可诊断急性肾小管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