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调强放化疗中盆腔骨髓剂量体积参数与急性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直肠癌新辅助调强放化疗患者骨盆骨髓剂量体积参数( Vx)与急性血液学不良反应(HT)的相关性,为降低放疗相关的血液不良反应风险,优化放疗计划提供临床数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CCRT)的41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5野调强放疗(IMRT),计划靶区(PTV)的处方剂量为45~50.4 Gy/25~28次。放疗期间同步卡培他滨或5-氟尿嘧啶(5-FU)化疗。根据通用不良反应标准5.0 (NCI-CTC.V 5.0)评估放疗期间的急性HT。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骨盆(髋骨、骶骨、股骨)骨髓低剂量受照体积 Vx与急性HT的关系,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和分段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盆骨髓低剂量( V5、 V10)受照总体积( TV)、髋骨骨髓受照体积( CV)与≥2度白细胞降低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5)。骶骨骨髓低剂量( V5、 V10)受照体积( SV)与≥2度白细胞降低存在显著负相关( P<0.05)。阈值效应分析显示, CV10与≥2度白细胞降低存在阈值效应,阈值为575 ml, OR(95% CI)为1.85(1.08, 3.16)。 结论:在直肠癌新辅助调强放疗中,与 TV相比, CV是预测急性HT的更优指标。与急性HT相关的 CV主要集中在低剂量水平( CV5、 CV10)。本研究中的阈值( CV10=575 ml)可作为盆腔放疗中降低急性HT风险优化放疗计划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湛江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20年3月至2023年10月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2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3个月后使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预后(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以3∶2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 n=178)和测试集( n=118),以预后独立影响因素为特征变量训练10种机器学习模型(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线性判别分析、混合判别分析、灵活判别分析、梯度增强机、极端梯度提升和分类梯度提升),分别使用校准曲线、精确-召回曲线、精确-召回增益曲线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这10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性能,使用Shapley加法解释(SHAP)对机器学习模型附加解释和可视化(包含全局解释和局部解释)。 结果:296例患者中预后不良72例。年龄( OR=1.039,95% CI:1.008~1.072, P=0.01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OR=1.213,95% CI:1.000~1.337, P<0.00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OR=0.470,95% CI:0.289~0.765, P=0.002,)、卒中预测工具-Ⅱ评分( OR=1.257,95% CI:1.043~1.516, P=0.016)、C反应蛋白水平( OR=1.709,95% CI:1.398~2.087, P<0.001)和血小板计数( OR=0.988,95% CI:0.978~0.998, P=0.016)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在10种机器学习模型中,极端梯度提升模型预测患者预后的性能最高(校准曲线评估示一致性指数为0.896,精确-召回曲线评估示曲线下面积为0.791,精确-召回增益曲线示曲线下面积为0.36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示曲线下面积为0.856)。全局解释中SHAP直观图显示特征变量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C反应蛋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血小板计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卒中预测工具-Ⅱ评分和年龄;SHAP散点图可视化了6个特征变量的贡献方向,呈"两端分布"现象;SHAP依赖图显示了6个特征变量的观测值与SHAP值间的依赖关系,其中C反应蛋白趋势最为显著。SHAP力图为单个样本提供了局部解释,使得极端梯度提升模型更加透明和可解释性。 结论:基于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卒中预测工具-Ⅱ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为特征变量的极端梯度提升模型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性能最优,在此基础上结合SHAP进行模型解释和可视化,有助于理解各特征变量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大小及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框架下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的效果评价:基于断点回归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使用断点回归设计评估参与基本公共卫生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HMSFHP)对调查对象血压的影响。方法:主要数据源为宁波市成人慢性病监测队列。选取2015年基线调查中,SBP为130~150 mmHg和/或DBP为80~100 mmHg的调查对象纳入本研究。此外,通过查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随访记录、居民体检记录及电话调查等方式获得调查对象参与HMSFHP的日期、血压值等数据。根据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将调查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使用局部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参与HMSFHP对调查对象2019年SBP/DBP的影响。结果:对2015年基线调查DBP为80~100 mmHg的调查对象拟合模型,在调整年龄、性别和参与HMSFHP时长后,模型结果提示,参与HMSFHP后,调查对象的DBP从2015年到2019年下降6.66 mmHg。对2015年基线调查SBP为130~150 mmHg的调查对象拟合模型,模型估计值为-6.17 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78),提示参与HMSFHP未引起SBP的变化。 结论:参与HMSFHP可以使调查对象的DBP下降,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具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和椭圆体带缺损直径与视力恢复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CBFA)与椭圆体带缺损直径(DEZA)的变化,分析两者与视力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IMH并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23只眼(IMH患眼组)及其健康对侧眼23只(对侧眼组),以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健康者30名30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手术前及手术后1、3、6个月,所有受检眼均采用国际标准Snellen视力表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统计分析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3组受检眼的CBFA、DEZA。CBFA:以中心凹为中心、半径1 mm圆形区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DEZA:水平方向上椭圆体带缺失区直径。对比分析3组受检眼手术前后CBFA及logMAR BCVA的差异以及IMH患眼组组内手术前后CBFA、DEZA、logMAR BCVA的变化。3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 t检验。各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手术后视力与基线各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IMH患眼组logMAR BCVA分别为1.26±0.7、0.48±0.22,CBFA分别为(1.49±0.30)、(1.92±0.17)mm 2,DEZA分别为(1 080.22±576.98)、(433.78±423.04)μm。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IMH患眼组BCVA明显提高,CBFA明显增大,DEZA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53、7.77、6.58, P<0.01)。IMH患眼组手术前CBFA小于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 F=14.13, P<0.01);IMH患眼组手术后CBFA与对侧眼组无明显差异( t=4.32, P=0.37 ),但仍小于正常对照组( t=4.07, P<0.01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logMAR BCVA与DEZA呈正相关( r=0.69、0.75, P<0.01);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CBFA与DEZA呈负相关( r=-0.49、-0.89, P<0.0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logMAR BCVA与手术前DEZA呈正相关( t=2.32, P=0.02)。 结论:IMH患眼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BCVA明显提高,CBFA明显增大,DEZA明显缩小。手术前后logMAR BCVA与DEZA呈正相关,DEZA与CBFA呈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阿魏酸钠对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信号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增殖、凋亡的调控作用和信号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第4~6代人皮肤HSFb用于后续实验。将HSFb分别与终质量浓度1、1×10 -1、1×10 -2、1×10 -3、1×10 -4、1×10 -5、1×10 -6 mg/mL阿魏酸钠共培养48 h,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吸光度值并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阿魏酸钠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样本数为6。将HSFb分别与终质量浓度0.1、0.2、0.3、0.4 mg/mL的阿魏酸钠共培养24、48、72、96 h后,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吸光度值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样本数为3)。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相应终质量浓度阿魏酸钠处理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003 mg/mL阿魏酸钠组和不进行任何处理的阴性对照组。培养72 h后,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吸光度值(样本数为5),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微观形态(样本数为3),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样本数为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样本数为4),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磷酸化Smad2/3、磷酸化Smad4、磷酸化Smad7的蛋白表达(样本数为4)。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检验。 结果:阿魏酸钠的LC50为0.307 5 mg/mL。培养24~96 h,4个质量浓度阿魏酸钠处理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于培养72 h达到最高,选择72 h作为后续实验的处理时间。培养72 h后,0.003 mg/mL阿魏酸钠组、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吸光度值分别为0.57±0.06、0.53±0.04、0.45±0.05,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的0.69±0.06( P<0. 01)。培养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用阿魏酸钠处理的3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固缩或断裂、裂解,染色质丢失,胞质中可见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局部逐渐空泡化。培养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003 mg/mL阿魏酸钠组、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 P<0. 05或 P<0. 01)。培养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 P<0. 01),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Bax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 P<0. 05),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 P<0.01)。培养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TGF-β 1、磷酸化Smad2/3、磷酸化Smad4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 P<0. 05或 P<0. 01),0.003 mg/mL阿魏酸钠组、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磷酸化Smad7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 P<0.01)。 结论:阿魏酸钠可通过阻断TGF-β/Smad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的表达,协同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共同发挥抑制人皮肤HSFb增殖和促进人皮肤HSFb凋亡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适形切除保肛术与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适形切除保肛术(CSPO)与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20年4月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183例(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117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66例)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10例,女73例;年龄为(57±11)岁。183例病人中,117例行CSPO设为CSPO组,66例行ISR设为ISR组。观察指标:(1)两组低位直肠癌病人手术情况。(2)两组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并发症情况。(3)随访情况。(4)影响低位直肠癌病人预后因素分析。(5)影响低位直肠癌病人肛门满意度因素分析。采用门诊、问卷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人生存、造口还纳、肛门满意度评分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 。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将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 P<0.10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和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1)两组低位直肠癌病人手术情况:CSPO组和ISR组病人腹腔镜手术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远切缘、术后化疗、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4例和55例、(165±54)min和(268±101)min、(142±101)mL和(91±85) mL、(0.6±0.4)cm和(1.9±0.6)cm、76例和9例、(6.6±2.5)d和(7.9±4.7)d,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5.531, t=8.995、-3.437、-3.088, χ2=44.681, t=2.267, P<0.05)。(2)两组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并发症情况:CSPO组术后19例病人发生并发症,其中Ⅰ级并发症6例,Ⅱ级并发症12例,Ⅲb级并发症1例。ISR组术后14例病人发生并发症,其中Ⅰ级并发症4例,Ⅱ级并发症7例,Ⅲa级并发症1例,Ⅲb级并发症2例。两组病人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06, P>0.05)。两组病人并发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两组病人均无围术期(术后30 d内)死亡病例。(3)随访情况:183例病人均获得随访,CSPO组和ISR组随访时间分别为(41±27)个月和(37±19)个月,两组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04, P>0.05)。CSPO组和ISR组病人中,肿瘤局部复发分别为2例和3例、肿瘤远处转移分别为9例和4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1.277、0.170, P>0.05)。CSPO组和ISR组病人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0%和88.6%,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9.0%和92.8%,两组病人无病生存情况和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218、0.002, P>0.05)。CSPO组和ISR组分别有102例和66例病人随访至CSPO或ISR术后12个月,其造口还纳率分别为92.16%(94/102)和96.97%(64/66),两组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58, P>0.05)。CSPO组8例造口未还纳病人中,2例因高龄、4例主观拒绝还纳、2例因放疗致瘢痕无法还纳。ISR组2例造口未还纳病人中,术后因肝转移和主观拒绝还纳各1例。CSPO组和ISR组分别有92例和61例病人随访至造口还纳术后12个月,其中CSPO组75例和ISR组38例完成肛门功能满意度调查。CSPO组和ISR组病人肛门功能满意度评分分别为(6.8±2.8)分、(5.4±3.0)分,两组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42, P<0.05)。CSPO组和ISR组病人肛门功能满意度评分>5分分别为54例和21例,两组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165, P>0.05)。(4)影响低位直肠癌病人预后因素分析: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为性别、肿瘤pT分期是影响低位直肠癌病人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2.883,1.963,95%可信区间为1.090~7.622,1.129~3.413, P<0.05);性别、肿瘤pT分期是影响低位直肠癌病人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10.963,3.187,95%可信区间为1.292~93.063,1.240~8.188, P<0.05)。(5)影响低位直肠癌病人肛门满意度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低位直肠癌病人肛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偏回归系数=1.464,-1.580,95%可信区间为0.323~2.605,-2.950~ -0.209,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肿瘤分化程度、术前放疗是影响低位直肠癌病人肛门满意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偏回归系数=1.637,-1.456,-1.668,95%可信区间为0.485~2.788,-2.796~ -0.116,-2.888~-0.447, P<0.05)。 结论:与ISR比较,低位直肠癌施行CSPO同样可实现超低位保肛,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肿瘤学安全性,改善肛门功能,提升病人术后肛门功能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灌注与脑白质高信号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脑灌注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因"记忆下降"就诊且头颅MRI检出WMHs的患者,根据Fazekas量表分为轻度WMHs组(1~2分)和中重度WMHs组(3~6分)。利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3D-pCASL)灌注成像技术测定全脑及局部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n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估整体认知功能,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Chinese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 CAVLT)评估记忆功能,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 SDMT)评估注意功能,数字颜色连线测试(Color Trail Test, CTT)评估执行功能,动物流畅性测验(Animals Fluency Test, AFT)和波士顿命名测验中文版15项(Boston Naming Test-15, BNT-15)评估语言功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估情绪状态,神经精神科问卷知情者版(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Questionnaire, NPI-Q)评估精神行为,功能活动问卷(Function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FAQ)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脑灌注与WMHs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总共纳入44例WMHs患者,男性21例(47.7%),年龄(65.84±7.56)岁;轻度WMHs组16例(36.4%),中重度WMHs组28例(63.6%);MoCA评分(20.68±4.71)分,38例(86.4%)存在认知损害。与轻度WMHs组比较,中重度WMHs组高血压和饮酒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更高,左侧全脑灌注CBF显著较低,CTT-1和CTT-2完成时间显著延长( 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WMHs患者MoCA得分与左侧杏仁核CBF呈正相关( r=0.296; P=0.039),SDMT得分与左侧枕叶CBF呈正相关( r=0.356; P=0.018),CTT-1完成时间与左侧杏仁核CBF呈负相关( r=-0.404; P=0.003),CTT-2完成时间与左侧颞中回CBF呈负相关( r=-0.473; P=0.001),HAMD得分与右侧顶叶CBF呈正相关( r=0.413; P=0.005),FAQ得分与右侧海马旁回CBF呈正相关( r=0.391; P=0.009)。 结论:WMHs患者脑灌注变化与认知功能之间关系密切,整体认知功能与左侧杏仁核灌注量呈正相关,注意功能与左侧枕叶灌注量呈正相关,执行功能与左侧杏仁核及左侧颞中回灌注量呈正相关,抑郁情绪与右侧顶叶灌注量呈负相关,日常生活能力与右侧海马旁回灌注量呈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列腺癌碳离子治疗直肠剂量体积直方图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日本经验建立局部效应模型(LEM)下前列腺癌碳离子治疗直肠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预测模型,为临床降低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计划CT图像76例,采用微剂量动力模型(MKM)进行治疗计划;然后,基于与MKM计划相同的射野,采用LEM重新计算生物剂量获得LEM计划,并在LEM计划中提取直肠几何特征及DVH参数。采用线性回归法对其中61例计划信息进行建模,余15例计划用于验证。结果:61例患者计划靶体积沿左右方向外扩1 cm后与直肠交叠部分体积同直肠体积比值可作为预测直肠DVH的特征参数。15例患者预测DVH同LEM计划DVH的拟合度优( R2=0.964),基于预测DVH进一步预测直肠不良反应与基于LEM计划DVH预测直肠不良反应的结果一致。 结论:线性回归方法可建立较为准确的前列腺癌碳离子治疗直肠DVH预测模型,可能为临床降低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一定参考,还有待于临床大样本数据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T肺功能成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CT肺功能成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患者肺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至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临床治愈出院的COVID-19患者。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肺功能检查及CT肺功能成像检查。使用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获取全肺、左肺、右肺及5个分肺叶的双气相CT定量值。根据出院后深吸气相肺部CT图像的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残留病灶组、有残留病灶组。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恢复期临床肺功能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各临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 1/FVC)、肺总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等]及各CT肺功能指标[肺容积(LV)、平均肺密度(MLD)、吸气相与呼气相肺容积改变量(?LV)]的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COVID-19恢复期患者CT肺功能成像与临床肺功能指标的关系。 结果:纳入90例COVID-19患者中,男35例、女55例;无残留病灶组45例、有残留病灶组45例。53例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存在临床肺功能异常,其中无残留病灶组22例,有残留病灶组31例。有残留病灶组患者中,吸气相、呼气相左肺下叶和右肺下叶LV,左肺下叶和右肺下叶?LV小于无残留病灶组,吸气相全肺、左肺、右肺、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下叶MLD,呼气相左肺下叶、右肺下叶MLD大于无残留病灶组( P<0.05)。由于无残留病灶组与有残留病灶组患者FEV 1/FVC、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因此两组FEV 1/FVC、FVC%合并,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EV 1/FVC=91.765-0.016×LV 吸气相右肺中叶+0.014×MLD 呼气相左肺下叶( R2=0.200, P<0.001),FVC%=-184.122-0.358×MLD 吸气相右肺-0.024×?LV 左肺上叶( R2=0.261, P<0.001)。TLC%在无残留病灶组与有残留病灶组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因此分组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在无残留病灶组中,TLC%=80.645+0.031×LV 呼气相右肺下叶( R2=0.132, P<0.001);有残留病灶组中,TLC%=-110.237-0.163×MLD 吸气相右肺上叶-0.098×MLD 呼气相左肺上叶-0.025×LV 呼气相右肺下叶( R2=0.473, P<0.001)。 结论:CT肺功能成像可对全肺、单侧肺及分肺叶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反映局部肺功能情况,为COVID-19恢复期患者肺功能的评估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探讨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对早产儿出生晚期脑血流量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探讨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对早产儿出生晚期脑血流量(CBF)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6月出生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于校正胎龄35~40周完成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及ASL检查的6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出生1周内头颅超声结果分为轻度IVH组(25例)和无出血组(40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VH-IVH对额叶皮质、颞叶皮质、顶叶皮质、枕叶皮质、丘脑和基底神经核等不同ASL感兴趣区CBF值的影响。结果:与无出血组相比,轻度IVH组出生胎龄更大[29.0(28.5,30.4)周比28.2(27.0,31.0)周, Z=-2.398、 P=0.016]、头颅MRI检查时最近一次红细胞压积(HCT)更高[29.6(26.4,32.3)%比27.8(25.6,30.5)%, Z=-2.155、 P=0.031]、检查时体重更大[2 015.0(1 930.0,2 127.5) g比1 950.0(1 900.0,1 997.5) g, Z=-3.314、 P=0.001]。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出生胎龄、最近一次HCT、检查时体重)后,轻度IVH组额叶(95% CI:-8.367~-4.042, P<0.001)、颞叶(95% CI:-19.077~-2.854, P=0.008)、顶叶(95% CI:-8.344~-3.502, P<0.001)、枕叶(95% CI:-9.446~-3.645, P<0.001)、基底神经核(95% CI:-7.543~-1.963, P=0.001)、丘脑(95% CI:-8.051~-2.372, P<0.001)的CBF值仍低于无出血组。 结论:相同纠正胎龄时,轻度IVH与早产儿局部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灰质区域的低CBF相关,但其对远期神经系统预后的预测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