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脾胃病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清代名医王旭高在其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中较为系统和全面地阐述了肝病证治,总结出"治肝三十法",其对肝病的分类辨治,既体现肝病的病机演变特点,也符合一般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后世医家临床诊疗具有深远的影响.脾胃与肝在生理和病理上均联系紧密且互相影响,肝病可传于脾胃,肝气、肝风、肝火皆能侮脾乘胃,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运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乏源等病理状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重视"治肝"已是临床常用之法.基于"治肝三十法"理论,灵活运用疏肝、柔肝、清肝、化肝、温肝、敛肝等法治疗脾胃病,不失为治疗脾胃病之思路,验之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左金丸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HIF-1α表达及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左金丸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表达及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左金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AIT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左金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0.63、1.26、2.52 g/kg左金丸混悬液,阳性药组灌胃6.25 mg/kg雷公藤多苷溶液,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0、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试剂盒检测甲状腺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HE染色观察甲状腺组织病变;TUNEL法检测甲状腺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组织中HIF-1α、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左金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TPOAb、TGAb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 P<0.05);甲状腺组织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 P<0.05);甲状腺细胞凋亡率降低( P<0.05);甲状腺组织中HIF-1α[(0.48±0.05)、(0.63±0.06)、(0.86±0.06)比(0.33±0.03)]、Bcl-2[(0.48±0.04)、(0.59±0.05)、(0.68±0.04)比(0.37±0.04)]蛋白表达升高,Bax [(0.67±0.05)、(0.53±0.05)、(0.40±0.05)比(0.80±0.06)]、Cleaved caspase-3[(0.64±0.06)、(0.51±0.03)、(0.36±0.03)比(0.77±0.05)]蛋白表达降低( P<0.05)。 结论:左金丸可增强AIT模型大鼠HIF-1α表达,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分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抑制甲状腺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左金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左金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检索左金丸的有效成分及蛋白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将蛋白靶点名称转化为基因名,运用Cytoscape 3.7.1绘制左金丸有效成分-靶点-药物网络并进行拓扑参数分析,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查找胃食管反流病靶点,找到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在STRING 11.0中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7.1绘制药物有效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参数分析。结果:左金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吴茱萸次碱、R-四氢小檗碱、1-methyl-2-nonyl-4-quinolone、小檗碱等,主要作用靶点有PTGS2、NOS3、MAPK1、EGFR、TNF、IL6、ERBB2、VEGFA、EGF、IL1B等,通过调控炎症反应、癌症、细胞增殖与凋亡、细胞连接等途径发挥作用。结论:左金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一个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过程,可为今后相关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黄连素在儿童胚胎源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黄连素又名小檗碱,是一种苯基四异喹啉生物碱,可从黄连等多种植物中提取,也是黄连解毒汤、左金丸等多种中药方剂的主要成分。黄连素已被证实对微生物感染、炎症、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抑郁症、代谢功能障碍等疾病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物活性。黄连素可通过不同机制抑制食管癌、结肠腺癌、肝癌、骨肉瘤、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并被发现可以作用于多种儿童胚胎源性肿瘤细胞,如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本文通过文献复习,阐述黄连素在儿童胚胎源性肿瘤中的药物作用,以期对后续黄连素用于胚胎源性肿瘤的研究有所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辨治胃脘痛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辨治胃脘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治胃脘痛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111本分册中收录的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的临床医案,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2.1)对药物功效、性味归经等进行描述分析。通过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复杂网络分析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常用药对、核心处方等。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数据清洗,最终纳入处方270首,涉及药物265种,累计使用频次3 249次。分析结果显示,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常用药物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药物归经频次依次为脾、胃、肺、肝、心经;药物功效以燥湿、降逆、理气、清热、健脾、柔肝止痛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常用药对为半夏-陈皮、白术-茯苓、茯苓-陈皮、白术-陈皮、砂仁-陈皮、代赭石-旋覆花等。聚类分析得出六君子汤、左金丸、芍药甘草汤等核心药物组合。药物复杂网络表明用药核心处方为香砂六君子汤。结论: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注重健脾理气化湿、柔肝滋阴、调和气血,用药温清互济,通补兼施,以平为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索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方规律。方法:选取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中古代医案库、现代医案库、共享医案库及名医医案库所收录的相关医案,对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属性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获得医案107个,涉及中药225味,其中核心用药为甘草、陈皮、黄连、茯苓、吴茱萸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核心药对为甘草-陈皮。核心处方由甘草、陈皮、黄连、吴茱萸、茯苓、海螵蛸、蒲公英、枳壳、白芍、柴胡、姜半夏、香附、木香、竹茹、枳实、砂仁、白术等17味药组成。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治疗主要以柴胡疏肝散、左金丸、温胆汤为基础,同时结合临床进行药物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联合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联合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均为30例.A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B组给予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C组给予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4周后,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C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评分、胃食管反流病程度、食管动力指标、Hill分级、细胞因子变化均优于B组、A组,B组优于A组(P<0.05).治疗期间,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院时间短于B组、A组,B组短于A组(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联合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可显著缓解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食管反流病程度,改善患者食管动力指标、Hill分级及相关因子水平,缩短住院时间,进而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而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较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优势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左金丸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左金丸为中医治疗肝火犯胃证的经典方剂,具有降血压、抗抑郁、抗溃疡、抗肿瘤、抗炎抑菌镇痛、抗幽门螺杆菌、调节胃肠运动以及中枢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多通过原方加减或联合西药用于慢性胃药、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目前,对左金丸的活性成分研究以单味药物报道为主,缺乏对其复方有效化学成分的研究,且左金丸制作工艺与质量控制缺少统一标准,今后亟须进行更为严谨的实验设计,加强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必要时联合多学科开展实验,以全面揭示左金丸的临床效用机理,为扩大左金丸的临床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治疗的120例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21年1月—2023年1月),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多潘立酮片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多潘立酮片结合加味左金丸治疗,各组患者临床数据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变化、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证候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变化、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NDT)及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5.00%(57/60)vs 83.33%(50/60)](P<0.05);治疗组患者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证候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均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结论 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健康,且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提高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的中西医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质子泵抑制剂(PPIs)作为GERD的一线治疗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常面临食管黏膜愈合率低、规范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难治性GERD)、夜间酸突破难有效干预、具有癌变风险的巴雷特食管(BE)使用PPIs治疗缺乏依据等问题.中医药治疗GRED有着自身的特色优势,既有针对酸之上逆的通降之法和应对黏膜损伤的敛疡护膜法,又有契合燥郁痰瘀的润燥化痰活血之法.临证当把握"通降不利,胃气上逆,损伤食管"之关键病机,标本兼顾.针对目前GERD的治疗难点和临床困境,我们提出西医明确诊断和中医辨证施治的中西医协同诊疗策略,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