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例晚期肝癌行介入联合靶免转化治疗序贯手术切除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评估晚期肝细胞癌行介入联合靶向及免疫转化治疗后序贯手术切除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一医院自2021年6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10例初始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为男性,2例为女性,中位年龄55(33~72)岁;Child-Pugh分级标准A级6例,B级4例;CNLC分期Ⅱb期4例,Ⅲa期6例;ECOGps评分均≤1分;6例合并肝硬化,4例无肝硬化;合并门静脉癌栓6例,无门静脉癌栓者4例;转化治疗前最大肿瘤直径13 cm,治疗前AFP>400 ng/mL者7例,AFP<400 ng/mL者3例;乙肝患者7例,丙肝2例,1例无肝炎;转化治疗方案:TACE+靶向+免疫方案治疗的有5例、HAIC+靶向+免疫方案5例,治疗过程中发生高血压4例、乏力2例、腹泻1例;中位转化时间为4月;转化治疗后术前的肿瘤最大直径为8.8 cm,转化治疗后术前的中位AFP水平17.2 ng/mL,术前影像学评估(mRECIST)CR 4例,PR 3例,SD 3例;术前PS评分均≤1分.转化后行手术切除:3例行肝部分切除,7例行半肝切除;经腹腔镜手术7例,开腹手术3例.中位手术时间24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400 mL,术后中位住院天数为8 d,术后中位拔除引流管的时间为7 d.术后病理结果pCR3例,pPR有7例,MVI分级M0有8例,M1有2例,术后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出现腹水1例,胆漏1例,余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1例出现复发,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 部分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行介入等局部治疗联合靶向及免疫转化治疗后序贯手术切除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滋阴补阳方序贯法联合西药治疗PCOS效果及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滋阴补阳方序贯法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效果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PCOS患者126例,简单随机(抽签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联合组各63例,两组均采取西药治疗,中西联合组联合滋阴补阳方序贯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卵巢储备指标、卵巢及卵泡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持续随访1年,记录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联合组总有效率(93.7%)高于西药组(81.0%),两组中医症状各积分均降低且中西联合组低于西药组,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抑制素B、抗苗勒管激素(均降低且中西联合组低于西药组,两组卵巢体积、AFC均下降且中西联合组(5.18±0.84mm、8.63±1.27 个)低于西药组(5.83±0.57mm、10.45±1.82 个)(均 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西联合组(4.8%)与西药组(1.6%)无差异(P=0.310);随访1年内,中西联合组排卵率(88.9%)和妊娠率(39.7%)均高于西药组(71.4%、22.2%)(均P<0.05).结论:滋阴补阳方序贯法结合西药治疗PCOS提高了患者临床症状和卵巢储备功能改善程度,提高了治疗后排卵和妊娠率,用药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未成熟血小板比率联合其他指标对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背景 脓毒症是由感染因素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目前对于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已有一些研究,但关于IPF联合其他指标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IPF联合其他指标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其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 2020 年 11 月—2022 年 11 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60 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情况:严重程度按定义划分,可分为严重脓毒症组 24 例与脓毒性休克组 36 例;严重程度按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划分,可分为低SOFA组26例(SOFA评分<6分)与高SOFA组34例(SOFA评分≥6分);按预后划分,可分为生存组 39 例与死亡组 21 例.对比不同分组患者IPF及其他血液指标[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与白蛋白比值(LAR)]的差异,绘制不同联合指标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其评估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肺部疾病所占比例、基线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基线SOFA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高SOFA组患者肺部疾病所占比例、基线APACHEⅡ评分、死亡所占比例高于低SOFA组(P<0.05).对于治疗开始 48 h IPF,脓毒性休克组患者高于严重脓毒症组,高SOFA组患者高于低SOFA组,死亡组患者高于生存组(P<0.05).因不同组患者治疗开始 48 h IPF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故截取 48 h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IPF在预测脓毒性休克及高SOFA评分的AUC分别为 0.70(95%CI=0.55~0.83,截断值为 3.95%)、0.72(95%CI=0.60~0.86,截断值 7.70%),预测死亡的AUC为 0.73(95%CI=0.58~0.89,截断值为6.10%).IPF+基线APACHEⅡ评分+NLR、IPF+基线APACHEⅡ评分+LAR预测高SOFA评分的AUC分别为0.91(95%CI=0.84~0.98)和0.93(95%CI=0.84~0.99);IPF+NAR+PLR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为0.90(95%CI=0.81~0.98).结论 IPF联合不同血液指标能够提高临床实践中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能力,治疗开始 48 h IPF+基线APACHEⅡ评分+治疗开始 48 h NLR及治疗开始 48 h IPF+基线APACHEⅡ评分+治疗开始 48 h LAR在脓毒症严重程度预测中具有较高效能;而治疗开始 48 h的IPF+NAR+PLR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方面效能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与早期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凝血指标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从麻省理工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和飞利浦医疗联合发布的重症医学开放数据库(MIMIC-Ⅳ V2.0版本)中选取2008-2019年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ARDS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肺部受损的原因进行分类,对比不同ARDS患者凝血指标及28 d病死率(m28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DS患者m28d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源性ARDS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最大值(Ptmax)明显低于非肺源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PLTmin、PLTmax、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和死亡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最小值(INRmin)、国际标准化比值最大值(INRmax)、凝血酶原时间最小值(Ptmin)、Ptmax、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最大值(APTTmax)、SOF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Rmin、INRmax、Ptmin、Ptmax、APTTmax预测ARDS患者早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607、0.624、0.610、0.620及0.64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TTmax(OR=1.011,95%CI:1.001~1.022,P=0.029)是影响ARDS患者m28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血浆PLT水平存在差异,入住ICU第1天APTTmax是影响ARDS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可变优先级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在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衰弱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可变优先级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衰弱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选取108例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衰弱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6人,分别使用VP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VP组)、序贯式运动联合认知训练(ST组)及内分泌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对3组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比较3组干预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衰弱表型量表(frailty phenotype,FP)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的差异。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干预前后患者的MMSE评分在时间与组间上交互效应显著( F=69.929, P<0.05)。VP组和ST组干预8周的MMSE得分均高于干预4周和干预前,干预4周的MMSE得分又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在干预4周时,VP组的MMSE得分高于ST组和对照组(均 P<0.05);在干预8周时,VP组的MMSE得分高于ST组和对照组,ST组的MMSE得分又高于对照组(均 P<0.05)。(2)干预前后患者的FP得分在时间与组间上交互效应显著( F=46.425, P<0.05)。VP组干预8周[(2.64±0.59)分]的FP得分低于干预4周[(3.28±0.51)分]和干预前[(3.56±0.61)分],干预4周的FP得分低于干预前(均 P<0.05);ST组干预8周[(3.44±0.56)分]的FP得分低于干预前[(3.59±0.56)分]( P<0.05);在干预4周时,VP组的FP得分低于对照组[(3.36±0.54)分]( P<0.05);在干预8周时,VP组的FP得分低于ST组和对照组[(3.39±0.55)分](均 P<0.05)。(3)干预前后患者的BBS得分在时间与组间上交互效应均显著( F=135.791, P<0.05)。VP组和ST组干预8周的BBS得分均高于干预4周和干预前,干预4周的BBS得分又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在干预4周时,VP组的BBS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5);在干预8周时,VP组的BBS得分高于ST组和对照组,ST组的BBS得分又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可变优先级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可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衰弱患者的认知功能、身体衰弱程度以及平衡功能,且干预效果优于序贯式运动联合认知训练及常规治疗和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生物制剂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最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其发病与多种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密切相关,生物靶向治疗可精准定位某种细胞因子或免疫效应阻断炎性通路从而控制疾病。目前用于治疗sJIA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IL-1受体拮抗剂、IL-6受体拮抗剂、IL-18受体拮抗剂、TNF-α受体拮抗剂,以及处于研究阶段的JAK抑制剂、干扰素γ拮抗剂、T细胞共刺激调节剂等。sJIA属于异质性疾病,不同患者对不同生物制剂的敏感性不同,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种生物制剂的序贯和联合治疗。对现有生物制剂效果不佳的,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更多的治疗靶点。在未来,生物仿制药可能将会成为治疗sJIA的新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症超声联合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在机械通气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联合血管外肺水(EVLW)、胸腔内血容量(ITBV)在机械通气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行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以重症超声联合EVLW、ITBV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复苏后6、24 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量表(SOFA)、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系统指标、尿量、入液量和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复苏后6、24 h APACHEⅡ、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复苏后6 h: (22.02 ± 4.29)分比(23.94 ± 3.56)分、(10.02 ± 3.11)分比(11.64 ± 2.30)分;复苏后24 h: (19.66 ± 2.85)分比(21.78 ± 3.60)分、(7.64 ± 2.15)分比(9.83 ± 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复苏后6、24 h平均动脉压(MAP)、CVP高于对照组[复苏后6 h:(69.44 ± 5.25) mmHg(1 mmHg = 0.133 kPa)比(65.98 ± 4.33) mmHg、(13.64 ± 2.30) mmHg比(11.89 ± 3.07) mmHg;复苏后24 h:(72.89 ± 4.69) mmHg比(69.26 ± 5.53) mmHg、(13.07 ± 2.15) mmHg比 (11.89 ± 3.07) mmHg],心率低于对照组[复苏后6 h:(98.58 ± 9.32)次/min比(105.03 ± 8.76)次/min;复苏后24 h:(94.97 ± 8.46)次/min比(101.44 ± 7.3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复苏后6、24 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 2)、氧合指数(OI)高于对照组[复苏后6 h:0.749 ± 0.043比0.711 ± 0.047、(258.18 ± 20.75) mmHg比(234.66 ± 25.42) mmHg;复苏后24 h:0.777 ± 0.041比0.735 ± 0.042、(376.29 ± 22.39) mmHg比(234.66 ± 25.42) mmHg],血乳酸低于对照组[复苏后6 h:(3.04 ± 0.52) mmol/L比(4.22 ± 0.39) mmol/L;复苏后24 h:(1.01 ± 0.34) mmol/L比(1.87 ± 0.4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复苏后6、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复苏后6 h:(0.49 ± 0.08) ml/(kg·h)比(0.35 ± 0.06)ml/(kg·h);复苏后24 h:(0.54 ± 0.05) ml/(kg·h)比(0.42 ± 0.07) ml/(kg·h)],入液量低于对照组[复苏后6 h:(1 230.2 ± 562.3) ml比(1 782.4 ± 534.7) ml;复苏后24 h:(3 065.5 ± 521.2) ml比(3 642.0 ± 507.8) ml],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3.3 ± 0.9) d比(5.0 ± 0.7) d、(9.7 ± 2.1) d比(10.9 ± 1.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28 d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重症超声联合EVLW、ITBV在机械通气患者容量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氧合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导向休克治疗在休克患者液体入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导向休克治疗在休克患者液体入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休克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PICCO监测,研究组患者予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导向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液体入量管理相关指标[24 h液体总入量、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及乳酸]、治疗转归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24 h病情缓解率、28 d病死率、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结果:研究组24 h液体总入量[(2 516.98±254.78)mL]、乳酸[(0.60±0.05)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 920.02±295.33)mL、(1.34±0.15)mmol/L]( t=16.573、3.837, P<0.001、 P=0.041)。研究组CVP[(13.38±1.41)mmHg]、MAP[(82.34±8.22)mmHg]、氧合指数[(224.06±23.21)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3±0.85)mmHg、(70.92±7.18)mmHg、(192.30±19.70)mmHg]( t=5.152、6.754、-2.498,均 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7.54±0.72)d]、ICU入住时间[(11.46±1.1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1.72±1.13)d、(18.29±1.73)d]( t=4.727、5.224,均 P<0.05)。研究组24 h病情缓解率[85.37%(35/41)]明显高于对照组[63.41%(26/41)],28 d病死率[7.32%(3/41)]明显低于对照组[29.27%(12/41)](χ 2=5.185、6.608,均 P<0.05)。研究组SOFA评分[(6.86±0.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05±0.91)分]( t=4.814, P<0.05)。 结论: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导向休克治疗在休克患者液体入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液体总入量,明显改善患者治疗转归相关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心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CT联合支气管镜引导放射性 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心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因医学原因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29例。所有患者先于支气管镜引导直视下行大气管内肿瘤粒子植入,再行CT联合模板引导经皮穿刺肺门部肿瘤粒子植入,后期序贯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4周期。选用 125I粒子活度18.5~29.6 MBq,处方剂量120 Gy,术前及术后行治疗计划和质量验证。观察肺不张再通率、剂量验证满意率、气促指数改善情况、生存时间(OS)、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 结果:29例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气管镜及CT引导粒子植入,术后质量验证满意率为93.1%。术后2、6、12、18和24个月肺不张再通率达到93.1%、89.7%、78.6%、76.2%和60%。患者治疗前的气促指数为(2.8±0.8)级,治疗后气促指数为(1.4±0.9)级,治疗后呼吸困难、乏氧症状较前明显缓解,改善持续时间为5~28个月。中位随访20个月,中位生存期21个月。与粒子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气胸、咳血、咳嗽、发热及粒子移位,无3级或更高级别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CT联合支气管镜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再通率高,可以迅速改善临床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9例临床诊治与标准化分级量表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儿童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的临床特征,使用OMS严重程度标准化分级量表进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与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9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肿瘤科门诊和病房的诊断为OMS的9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随访,使用OMS严重程度标准化分级量表进行病情评估及预后分析。结果:9例OMS中男性4例,女性5例。OMS发病年龄14个月至5岁,中位年龄17个月。主要症状为眼球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运动功能倒退、行为和情绪改变、睡眠障碍等。其中8例合并肿瘤,7例行手术后病理示神经母细胞瘤,1例未经治疗肿瘤自发消退、症状缓解。确诊后8例均先予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其中3例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5例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均泼尼松序贯口服,逐渐减量;3例年复发≥2次者予利妥昔单抗治疗。9例均使用严重程度标准化分级量表对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为:轻度1例,中度3例,重度5例。轻度1例随访3年无复发,无后遗症;中度3例中的2例随访1~2年,无复发,无后遗症;其余1例中度以及重度的5例随访1~8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后遗症。结论:儿童OMS发病年龄早,治疗前病情评估程度重、多相病程与预后不良相关;初诊时OMS严重程度标准化分级量表评分可用于远期预后的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