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心脏协会指南解读系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人工智能(AI)是改善卫生保健服务的新兴技术.在全球政府机构和学术部门的共同推进下,大量研究论证AI可以改进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但其发展和应用仍存在一些限制,尚未在广泛范围内服务临床.基于此,美国心脏协会(AHA)于2024-04-02在Circulation发表了《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科学声明》(以下简称声明).该声明综述了AI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分类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了AI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解决方案,并且构建了未来AI在心血管领域应用的框架.本文旨在对该声明进行解读,为我国AI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建议和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特应性皮炎中医药治疗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科学知识图谱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为中医药治疗的后续研究和理论发展提供切入点。方法:以2000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发表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收录的AD相关文献为数据分析样本,应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分析近20年有关中医药治疗AD的演变规律、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等。结果:共纳入478篇文献,主要来源于各省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合作的机构间大多存在附属关系,跨机构、跨地区间的合作较少。研究热点关键词包括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中医药疗法、中医辨证、复方甘草酸苷、中医外治、中药等,共形成8个主要聚类。中西医结合治疗AD是发展趋势,建立动物模型评价疗效是研究前沿。结论:利用知识图谱可展示中医药治疗AD的演进路径、研究热点和前沿发展,为更高质量、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1年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新思维研讨会”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1年4月15—17日,来自疾控、医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聚焦我国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聚焦大数据和监测网络、检测与溯源技术、耐药控制和疫苗研发策略的关键问题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1)针对我国面临的传染病防控现状和保障生物安全的需要,亟需建立跨部门、全方位的微生物科学数据库和实验室监测网络;(2)病原筛查鉴定和分型溯源技术需向超灵敏、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应规范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病原鉴定和溯源技术的标准及应用范围;(3)亟需建立跨部门的耐药监测体系,加强耐药菌跨物种传播监测;(4)应用科学理论和新技术指导和改进未来疫苗应急研发及接种策略。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专家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加强老年流行病研究 科学指导老年健康防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形势,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作为我国人口中寿命最长和最脆弱的特殊群体,亟需针对此人群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老年流行病学是研究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在老年人研究中的应用科学,整合多种方法开展老年人特殊健康特征分析,获取老年人健康流行病学规律。本期“老年流行病学”重点号文章围绕老年人群慢性病、心理健康、认知功能和死亡等识别出一系列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生物标志物和环境内暴露指标等可修饰性危险因素,以期为科学指导老年健康防控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未来研究不仅需要持续关注慢性病、失能和失智等传统老年健康问题,也要重视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开展HIV自我检测的应用性研究,推动我国艾滋病防治目标的全面实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虽然我国在扩大HIV检测、促进HIV感染者发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有大量的HIV感染者尚未被发现,影响了我国艾滋病总体防治目标的实现。我国需要在开展常规HIV检测的同时进一步推广HIV自我检测(自检),并将其作为常规检测模式的补充,扩大HIV检测覆盖率和促进HIV感染者发现。本重点号综述了目前全球推广使用HIV自检的总体情况,报告我国MSM 2013-2018年HIV自检的变化情况,比较不同的自检模式在促进重点人群进行HIV/梅毒检测中的作用,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HIV自检的应用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推进我国艾滋病防治总体目标的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论中药性状学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中药传统性状一般是指感官获得的宏观性状,如形、色、气、味等,不包括微观性状.在中药"辨状论质"相关研究中发现,中药的微观性状(显微特征)也与其质量相关,且其特征更容易量化和数字化,在中药"辨状论质"的机制探讨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依据遗传学中"性状"的概念,结合中药的特点,将中药的微观性状(显微特征)与宏观性状合二为一,提出"中药性状学"的概念,即对中药所呈现的宏观和微观性状进行表征和研究的应用科学.中药性状学不仅能够揭示中药"辨状论质"机制和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的科学内涵,而且还能与中药化学、中药生物学质量标志物关联(三学关联),建立符合中医整体观的中药质量三维评价体系.因此有必要将其内涵、任务、地位加以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药质量评价和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定性和混合方法研究在患者参与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9/16
患者参与药物研发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已得到国际上医药科技领先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并在积极探索其实施.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自2021年11月以来,已发布6个相关指导原则或征求意见稿.患者通过全程、深度参与药物研发整个生命周期,及时提供意见和反馈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保证患者数据的质量和结果报告的严谨性、透明性.定性或混合方法研究正是适用于患者开放式反馈信息收集、分析和报告的科学研究方法.但是这2种方法在以定量为主导的药物研发领域尚不被广泛认识,因此本文将对这2种方法及其在患者参与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做简要介绍,以期业内人士能应用科学方法提高患者参与药物研发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乳腺癌患者实施Roy适应模式对术后耻辱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Roy适应模式护理,对其术后的耻辱感和生存质量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采用Roy适应模式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耻辱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耻辱感评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应用科学的Roy适应模式护理措施,显著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有效地降低耻辱感,进而推动术后乳腺癌患者的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探讨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前,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心血管临床中的有效治疗方案.然而,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客观化、标准化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体系是中医药发展存在的必然问题.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是21世纪兴起的新兴学科,其以中医病证为切入点,中药方剂为研究对象,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形成鉴定病证生物标记物,建立中药方剂有效及安全性评价体系,探究中药方剂药效物质机制的应用科学.因此,该文将近年来,以“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理论体系为核心导向,将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旨在为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科学管理模式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科学管理小组活动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的效果观察.方法 成立科学管理小组,以"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为本次活动主题,探讨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的管理方法.结果 实施科学管理小组活动后,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正确率由改善前51.33%升高至改善后90.67%.改善后与改善前患侧卧位、仰卧位、健侧卧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科学管理成员的综合素质也明显提升.结论 开展科学管理小组活动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正确率,提高本科医护人员参与质量管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