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维疗法在产后康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多维疗法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5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康宣教与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产后康复多维疗法(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multidimensional therapy,PRMT)干预,分别测量两组干预前后体重滞留、体态变化、体脂分布、盆底肌表面肌电压和腹直肌分离间距(IRD)、尿失禁生存质量问卷(I-QOL)、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等观察干预效果,并通过自制问卷调研产妇使用PRMT满意度.结果:干预40天后,试验组体重(BW)、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均显著降低(P<0.01),且BMI、WC、W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体脂百分比(PBF)、内脏脂肪面积(VFA)、体脂肪量(BFM)、脂肪指数(FMI)均显著下降(P<0.01),且PBF、BFM、F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盆底Ⅰ、Ⅱ类肌电压、评估总得分、I-QOL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PFIQ-7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Ⅰ、Ⅱ类肌电压、评估总得分和Ⅰ-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静息和屈曲状态下各位点处IRD均明显缩小(P<0.05或P<0.01),且静息状态下脐上缘、脐下缘和屈曲状态下脐下缘处IR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EPDS评分显著下降(P<0.01),且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57例产妇完成满意度调研问卷,约八成对PRMT过程满意并表示PRMT提升了其再生育意愿.结论:PRMT对产妇产后体重滞留、体态变化、体脂分布、盆底功能损伤、腹直肌分离及心理抑郁情绪具良好改善作用,有助提升女性接受再生育意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综合肺康复疗法对肺炎后儿童肺功能及运动功能影响的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肺康复疗法对肺炎后儿童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期症状已好转的患者,根据患者及家长治疗意愿,将其分为试验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综合肺康复疗法.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和运动功能的评估,记录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1/FVC)、Borg评分和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FVC、FEV1、6MWT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试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FVC、FEV 1、Borg评分、6MWT差值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肺康复疗法有助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后儿童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行为分析训练法结合醒神益智针刺疗法促进儿童孤独症康复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行为分析训练法(ABA)结合醒神益智针刺疗法促进儿童孤独症康复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共计86例儿童孤独症(2021年3月-2022年11月收治)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ABA训练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在ABA训练法治疗基础上结合醒神益智针刺疗法治疗,各组数据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纳食欠佳等)变化、治疗后运动能力改善时间与语言表达能力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评分变化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分变化、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评分变化、患儿治疗前后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及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ocial life ability scale,SM)评分变化、治疗前后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 activator,t-PA)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6.74%),P<0.05;观察组患儿运动能力改善时间与语言表达能力好转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短,P<0.05;治疗前各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纳食欠佳等)、ATEC评分及CARS评分、ABC评分及DQ评分、SM评分、PAI-1及t-PA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纳食欠佳等)、ATEC评分及CARS评分、ABC评分及DQ评分、SM评分、PAI-1及t-PA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纳食欠佳等)、ATEC评分及CARS评分、ABC评分及DQ评分、SM评分、PAI-1及t-P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ABA训练法结合醒神益智针刺疗法可较好促进儿童孤独症康复,患儿治疗效果佳,症状改善,发育好,值得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步行训练对痉挛型双瘫的脑性瘫痪患儿步行功能和步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步行训练对痉挛型双瘫患儿步行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招募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的痉挛型双瘫儿童21例作为治疗组,采用配对设计,年龄、性别、功能状态匹配的2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8周,5次/周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运动疗法、悬吊训练、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步行训练.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儿进行6min步行试验(6MWT)、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项版本(GMFM-88)D区及E区测试,并采用IDEEA运动捕捉系统评估患儿步态,得到步速、步频、步幅、支撑相时间等步态参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6min步行距离(6MWD)、GMFM-88 D区评分、E区评分、步速、步频、步幅、双侧支撑相占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6MWD、GMFM-88 D区评分、E区评分、步速、步频、步幅均增加,双侧支撑相占比降低.组间比较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6MWD差值(PP<0.01),GMFM-88 D区评分差值(P<0.01)、E区评分差值(P<0.01)、步速差值(P<0.05)、步幅差值(P<0.05)、双侧支撑相占比差值(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外骨骼机器人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步行功能和步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交叉迁移组、肌电生物反馈组、联合组,每组各1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交叉迁移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交叉迁移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以上每组治疗需持续6周,并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joint range of motion,AROM)、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MMT)、上肢Fugl-Meyer评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患者腕背伸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FMA-UE评分、腕背伸AROM及肌力评分、MBI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周后,3组患者的FMA-UE评分、腕背伸AROM及肌力评分、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其中,联合组与交叉迁移组、肌电生物反馈组相比,除MB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指标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交叉迁移组和肌电生物反馈组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在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单一的交叉迁移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温阳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温阳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1组患者给予埋线疗法,对照2组患者给予温阳通络汤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温阳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肌张力、痉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平衡功能(BB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价].结果 治疗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75.00%、对照2组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肌张力、痉挛程度改善效果明显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舌质紫暗、脉络瘀血、感觉障碍、肢体麻木积分分别为(1.02±0.15)分、(0.91±0.12)分、(1.04±0.20)分、(0.95±0.11)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的(1.29±0.18)分、(1.17±0.14)分、(1.34±0.23)分、(1.22±0.15)分和对照2组的(1.31±0.22)分、(1.19±0.17)分、(1.36±0.19)分、(1.20±0.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总评分分别为(50.28±3.14)分、(28.97±2.73)分、(79.25±6.02)分,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44.36±2.97)分、(24.26±2.45)分、(68.62±5.57)分和对照2组的(43.84±3.35)分、(23.72±2.60)分、(67.56±5.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BBS、MBI评分分别为(44.42±3.68)分、(75.84±5.44)分,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37.11±3.26)分、(68.31±6.12)分和对照2组的(36.68±2.91)分、(68.02±6.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肌张力、痉挛症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热敏灸干预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热敏灸干预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热敏灸干预.比较2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定量表(FACT-Hep)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疗效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60%,对照组为83.78%,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平均FACT-Hep量表评分为(129.65±3.36)分,对照组为(113.68±4.6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3.51%、18.92%、8.11%,对照组分别为35.14%、48.65%、27.0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疗法能促进腹腔镜肝癌切除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中药熏蒸、牵伸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中药熏蒸、牵伸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4 月—2023 年 5 月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 90 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蒸和牵伸疗法,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Maitland关节松动术.比较三组疼痛强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结果:治疗 2 周后,三组Barthel指数(BI)评分和外展、前屈、内旋、后伸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对照组,整体疼痛评估量表(GPS)评分从低到高依次为A组、B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中药熏蒸、牵伸疗法可以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症状限制性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症状限制性运动结合悬吊运动疗法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CNLBP)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102例CNLBP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悬吊治疗组.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同时运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来评估腰椎功能障碍,从而全面分析治疗效果,并通过随访量表记录复发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后,失访22例,最终纳入了 80例患者参与研究,常规治疗组40例,悬吊治疗组40例.悬吊治疗组VAS评分,由治疗前的(5.10±1.13)分下降至治疗后的(1.48±0.91)分,ODI评分从治疗前(30.98±5.48)分改善至治疗后的(21.35±2.77)分;相较于常规治疗组,悬吊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01);为期1年的随访数据显示,悬吊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2.5%,低于常规治疗组的67.5%(x2=14.532,P<0.001);悬吊治疗组运动依从性评分[(24.18±2.38)分]高于常规组[(17.23±3.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55,P<0.001).结论 症状限制性运动结合悬吊运动疗法在不仅能有效减轻CNLBP患者的疼痛并改善腰椎功能,还能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物理因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腰背肌筋膜炎是临床上易被忽略的常见痛症,严重影响患者功能及生活质量,增加医疗成本。物理因子疗法作为康复医学科常用的治疗手段,现逐渐广泛用于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治疗,但物理因子疗法种类较多,治疗效果各有不同且具有不确定性。本文通过总结已有的物理因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机制及疗效,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