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近年互联网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软硬件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激励的双重发展红利下,"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迅猛。作者分析了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现况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公立医院如何结合"十四五"发展契机,通过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分级诊疗和新技术运用4个方面来实现"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应用真实世界研究长三角地区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子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是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一级预防措施。随着中国HPV疫苗应用的加快,开展HPV疫苗应用的真实世界研究(RWS)能够指导疫苗的合理应用,对于中国加速消除子宫颈癌的策略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长三角宫颈癌及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防控联盟和长三角免疫规划一体化项目组组织专家制定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应用真实世界研究长三角地区专家建议》。本文基于中国医疗信息化和HPV疫苗接种现况,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文献和案例,阐述了HPV疫苗接种和评价的数据链,介绍了RWS的研究设计、研究方向、数据库建设、数据治理和统计分析,对开展HPV疫苗RWS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专家建议,旨在指导HPV疫苗应用的RWS,促进中国真实世界证据的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科急诊拥挤的现况分析和解决策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诊拥挤是急诊医疗需求超过急诊可用资源的状况,国内外均面临儿科急诊拥挤的问题。儿科急诊拥挤不仅危及患儿急救,也严重降低患儿及家属的就医体验,并且增加医护人员压力。儿科急诊拥挤的形成与输入、处置、输出环节有关。患儿父母过度焦虑、社区医疗资源不足等可能导致急诊输入量增加;急诊空间、人员、设备、流程等影响急诊诊治效率;待入院患儿滞留、急诊输出受阻等输出环节是导致急诊拥挤的关键原因。针对上述三个环节,儿科急诊拥挤解决策略包括增强急诊以外的医疗资源建设、优化急诊诊疗流程及相关配置、及时收治待入院患儿等。此外,构建儿科急诊拥挤监测或预警模型、发展依托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服务也是缓解儿科急诊拥挤的新思路。本文对国内外儿科急诊拥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缓解儿科急诊拥挤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1年天津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能力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2021年天津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能力现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普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天津市86家医疗机构2021年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能力情况,问卷内容包括机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及设备、体检项目开展、年体检量、信息化程度及质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等,共发放问卷86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100%)。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比较公立与社会办医机构健康管理(体检)各项指标差异,分析天津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能力现况。 结果:纳入分析的86家医疗机构中,公立性质53家(61.6%),社会办医性质33家(38.4%)。在基本情况方面,公立机构所属综合医院、医疗机构级别为三级的比例以及健康管理(体检)业务开展时间均显著高于社会办医机构[62.3%比30.3%、62.3%比0、11(7,5)年比7(5,10)年],独立设置比例、体检区域总面积均显著低于社会办医机构[33.3%比98.1%、1 011(600,1 000)m 2比2 000(1 395,2 782)m 2](均 P<0.05);在从业人员方面,2021年天津市健康管理(体检)从业人员共2 964人,年龄43(35,56)岁,公立机构男性、兼职、护理、中级职称、主检医师、健康管理师比例以及从事健康管理时间均显著高于社会办医机构[20.6%比17.5%、20.7%比8.1%、33.8%比23.4%、40.7%比27.3%、7.1%比3.9%、13.8%比4.7%、6(3,11)年比5(3,8)年](均 P<0.05);在业务开展方面,公立机构中医治未病管理、心理健康管理、高血压风险管理、健康管理签约服务、肺结节管理、健康管理干预方案、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教育项目开展率均显著高于社会办医机构(24.5%比0、28.3%比0、35.8%比15.2%、39.6%比15.2%、41.5%比12.1%、50.9%比18.2%、66.0%比36.4%、83.0%比42.4%),年健康体检人次、团体及个人体检人次均显著低于社会办医机构[18 625(11 844,27 998)人次比38 384(10 832,46 927)人次、14 818(8 803,23 915)人次比28 663(4 982,41 927)人次、2 179(1 221,3 588)人次比5 784(1 461,12 156)人次](均 P<0.05)。在6项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指标中,两种类型机构的腰臀围测量完成率均较低(均<40%)。 结论:相比公立机构,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健康管理(体检)人才梯队建设和服务开展水平仍有待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香港医学物理人才体系建设现况分析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学物理师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内地相比,我国香港已建立了较为成熟完善的医学物理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通过查阅香港医学物理相关机构官方网站的资料和相关文献,以及访谈香港资深医学物理师,总结香港在医学物理人才培养,以及医学物理师招聘、认证与晋升等方面的建设现况,对照分析内地在医学物理人才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虹口区社区慢性病管理体系发展现状与困境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于2019年4—11月,对上海市虹口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以专题小组访谈方式采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及发展困境。根据调研结果,社区慢性病管理主要分为“成长期”(典型代表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和“引入期”(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痴呆、骨质疏松)两类。“成长期”慢性病管理,主要面临患者拒访或不配合、患者失访、质量控制不完善、质量控制指标难以达到、共病患者管理重复、信息共享不充分、多个考核方考核指标差异引发管理争议等困难;“引入期”慢性病管理,主要面临患者知晓率差、患者失访、诊断困难、用药不规范、信息共享不充分、缺乏管理方案、资源投入不足、社区药品种类少等困难。因此,社区需在注重积累慢性病管理经验的同时,及时进行提炼、总结和归纳,形成有效的方案用于指导对新增病种的管理;社区慢性病管理需要在社区居民动员、加速信息化网络建设、多中心协作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专利视角的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医药类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针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从专利视角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了解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医药类专利转让现况和主要模式。方法:选择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采集医药类专利转让登记数据,分析专利转让整体状况、转让周期及转让流向;利用聚类分析法,展示转让专利技术涉及的主要领域和主题;通过分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医药类专利转让的受让人,发现高校医药类专利的突出转让模式。结果:42所高校10年医药类专利转让占授权专利比例平均约6%,平均转让周期28个月,受让人以企业为主。转让专利较多的聚类主题包括乙内酰脲衍生物、岩藻聚糖硫酸酯、人乳头瘤病毒、脑机接口和微创手术等。其中88%以传统的直接专利技术转让模式,另外还包括通过资产运营公司、衍生企业、第三方中介机构、成立的研究院及技术转移中心转移等模式。结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整体建设任务更重,示范效果更明显。而现状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医药类转让专利占比还较低、转让周期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应在提高自身医药类科技成果质量的基础上,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根据实际情况探寻适合自身的成果转化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互联网医院建设现状及发展路径选择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盘活存量医疗资源,提高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难点问题。作者简要描述了我国互联网医院建设和运营现况,详细分析了现阶段互联网医院在运营管理、配套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建设主体、监管主体角度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互联网医院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旅游研究现况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健康旅游是卫生健康产业与旅游观光业深度融合、综合发展的新业态,是健康管理实践发展的着力点与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通过从大健康视角展述健康旅游对“三全”健康管理理念的充分体现,并根据文献研究分析健康旅游发展现状。随着健康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结果呈现主题多元化和特色化,研究方法多样化和研究视角差异化。未来的研究重点应关注以下方面:丰富健康旅游的研究范围,重视健康旅游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开展中华民族医药健康旅游等专项旅游的研究,关注突发卫生安全事件对健康旅游的影响,促进“三全”健康管理中健康旅游的新发展格局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河南省市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及救治情况的多中心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河南省市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现状及2019—2021年危重症新生儿救治情况,为加强和优化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1月向河南省市、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收回的问卷分析各级别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基本情况、病区设置、产科新生儿管理模式以及2019—2021年危重症新生儿救治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188份,收回合格问卷183份(97.3%),其中市级中心30份,县级中心153份。县级中心床位使用率明显低于市级中心(67.3%±24.1%比86.1%±23.2%),医生床位比、医生数/抢救床位数、护士数/抢救床位数高于市级中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市级救治中心新生儿病区均独立设置,县级救治中心独立设置比例为92.8%(142/153)。产科新生儿80.9%(148/183)由产科管理,儿科参与会诊转诊;19.1%(35/183)由儿科/新生儿科管理。3年间市、县级中心产科平均分娩量及新生儿科平均住院人数均逐年下降,但其救治早产儿、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占比逐年上升。各中心新生儿院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市级中心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县级中心。3年来市级中心收治的前3位病种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县级中心收治的前3位病种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市、县级中心收治新生儿中突发衰竭/猝死比例为(10~30)/10万。 结论:河南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面临着住院人数下降、危重症新生儿比例上升等挑战,存在产儿科合作不足、资源浪费等问题,需合理配置、优化资源利用,不断提高危重症新生儿救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