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伤性青光眼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收治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者30例(30眼)施行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眼压及视力变化。结果:术前眼压为(40.19±7.76)mmHg(1mmHg=0.133 kPa),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眼压分别为(13.40±5.27)mmHg、(13.26±5.01)mmHg、(13.88±5.28)mmHg及(13.55±2.91)mmHg,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 t=-21.25,-20.48,-22.04,-20.88; P均<0.05)。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之间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10眼(33.33%)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其中1眼BCVA由0.3提高至0.7。 结论:Ex-Press引流器治疗外伤性青光眼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术后眼压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乙状窦后骨桥植入在耳后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主动选择乙状窦后骨桥植入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骨桥植入的43例(43耳)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外耳道骨性闭锁或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0例,女性13例;接受骨桥植入术时年龄9~36岁,中位数年龄10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耳后皮瓣扩张法耳廓再造手术,其中扩张单皮瓣法36例,扩张双皮瓣法7例。于第三期术中或三期耳廓再造术后行乙状窦后骨桥植入手术。通过比较骨桥植入前后患者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的变化,评估其听力改善效果。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听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SPSS 1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43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平均骨导听阈为(8.2±6.6)dBHL,与术前[(8.1±5.7)dBH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5)。术后开机助听听阈较未助听条件下听阈明显下降[(32.8±4.6)dBHL比(60.5±5.5)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骨桥助听后,患者安静环境下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及短句的言语识别率分别提高至72%、84%和98%,与非助听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01);助听后噪声环境下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及短句的言语识别率分别提高至70%、80%和92%,与非助听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01)。术后随访4~47个月(中位数24个月),患者助听效果稳定,耳廓外形较好。1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出现植入体线圈周围血肿,经穿刺引流及加压包扎后血肿消退,无复发。 结论:对于耳后皮瓣扩张法耳廓再造术后的患者,主动选择乙状窦后骨桥植入,既可减少手术瘢痕,达到外形美观的效果,又能获得术后稳定的助听效果,手术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输尿管支架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输尿管支架一直作为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植入性器械之一,具有内引流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优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架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市场常见的高分子聚合物支架、抗压能力强的金属支架和生物可降解的支架等,此外支架的材料类别、制作过程和表面涂层的不同也使得其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的疗效。现如今,在临床上主要使用的双"J"管、金属支架管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可降解支架管等也在不断地更新。本文就支架管的发展和现阶段不同支架管的材料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乳腺癌术后植入物乳房重建两步法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两步法植入物乳房重建的手术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乳腺中心完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或保留皮肤的皮下腺体全切除、一期置入皮肤扩张器,接受放疗后完成永久假体置换的乳腺癌患者共32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置换手术与放疗的间隔时间、假体体积、扩张器内0.9%氯化钠溶液体积与假体体积差值、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置换术后乳房外形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67.81±19.71) min;置换手术与放疗时间间隔平均为(9.88±2.00)个月;扩张器内0.9%氯化钠溶液体积平均为(225.47±56.83) mL,假体体积平均为(259.06±70.88) mL,假体体积与扩张器内0.9%氯化钠溶液体积差值平均为(33.59±14.88) mL;假体较扩张器增加的体积比例平均为(13.65±5.19)%;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平均为(9.03±1.40) d;置换术后乳房外形的满意度:优良23例(71.9%),一般8例(25.0%),差1例(3.1%);术后并发症:切口脂肪液化裂开1例(3.1%),血清肿2例(6.3%),未出现假体外露、取出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乳房切除术后植入物乳房重建且需要放疗的乳腺癌患者,选择"针对扩张器放疗"的两步法,在放疗后6个月以上进行永久性假体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好,同时通过松解包膜、重建乳房下皱襞以及必要的健侧乳房整形手术,可以达到更好的对称性和美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脑部手术对操作的灵活性、精确性、安全性及稳定性要求极高。随着神经影像和手术导航技术的进步,机器人逐渐被引入神经外科手术。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已应用于深部电极植入、颅内病变穿刺活检和置管引流等手术。国际上,立体定向机器人占据主流,新兴的磁兼容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对震颤过滤、运动缩放和智能避障等技术进行加强。未来研究将聚力提高空间、材料、驱动和成像的磁兼容性,完善精密力感知,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优化远程手术操控,以推进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向自动化、精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更高目标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缓症链球菌致腰椎化脓性脊柱炎合并左侧髂静脉血栓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化脓性脊柱炎是一种罕见且严重威胁生命的感染性疾病,最常累及腰椎,早期难以与结核性脊柱炎和布鲁菌性脊柱炎鉴别,可能导致脊柱畸形、神经功能缺陷及瘫痪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大部分患者由血源性感染所致,最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少见。缓症链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由其引起的化脓性脊柱炎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由缓症链球菌感染导致腰椎化脓性脊柱炎合并左侧髂静脉血栓,经积极抗感染、脓肿穿刺引流、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左下肢静脉溶栓、抽栓及球囊扩张术治愈病例,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不同类型青光眼2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病例1,男,64岁,因"左眼眼红、眼胀伴复视2个月余"至厦门眼科中心就诊。患者半个月前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眼眼压高,诊断为左眼青光眼,予卡替洛尔滴眼液点眼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否认全身病史,否认外伤史。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UCVA)0.5,眼压17.0 mmHg(1 mmHg=0.133 kPa),结膜无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前房浅,周边约1/3角膜厚度(Corneal thickness,CT),瞳孔圆,直径3 mm,晶状体皮质灰白色不均匀混浊,眼底视盘色红,C/D约0.4,视网膜平伏,眼球无突出,各向活动无受限;左眼UCVA 0.4,眼压34.5 mmHg(卡替洛尔滴眼液用药后),球结膜充血水肿,球结膜血管呈螺旋状迂曲扩张,鼻侧结膜增生呈三角翼状侵入角膜约1 mm(图1A),角膜透明,前房浅,周边约1/3 CT,瞳孔圆,直径3 mm,晶状体皮质灰白色不均匀混浊(图1B),眼底视盘色淡红,C/D约0.5,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面散在出血点,视网膜平伏(图1C),眼球突出,外展受限。眼球突出度检查示:右眼14 mm,左眼17 mm,眶距100 mm。眼眶部未闻及血管杂音。房角镜检查示:右眼全周房角N Ⅲ,左眼1/4房角N Ⅳ,3/4房角N Ⅲ。人工晶状体生物测量仪检查示:右眼眼轴22.93 mm,前房深度1.92 mm,晶状体厚度5.15 mm;左眼眼轴22.48 mm,前房深度1.86 mm,晶状体厚度5.21 mm。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示:右眼前房深度2.02 mm,房角狭窄;左眼前房深度1.91 mm,6点位房角关闭,3、9、12点位狭窄(图1D)。眼眶CT平扫示:左眼上静脉明显扩张,直径约4.9 mm(正常值为2.0~3.5 mm),右眼眼眶未见明显异常(图2A)。诊断:左眼闭角型青光眼、右眼原发性房角关闭、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左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其后前往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就诊,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示:左侧颈内、外动脉未见异常,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图2B)、右侧硬脑膜动静脉瘘(海绵窦区) (图2C),造影剂经右侧海绵窦至海绵间窦至左侧海绵窦,3D血管成像显示右侧硬脑膜动静脉瘘导致左侧海绵窦显著扩张(图2D)。患者因顾虑颈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手术风险,采用颈动脉手法压迫保守治疗4周后复视症状明显改善。随访2个月,复视症状消失,眼球突出减轻,但左眼眼压仍高达35.5 mmHg(布林佐胺、溴莫尼定、噻吗洛尔、他氟前列素滴眼液四联用药后),遂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联合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目前术后随访3个月,左眼UCVA 1.0,眼压17.4 mmHg,功能滤过泡形成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抗VEGF药物联合引流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的NVG 92例(9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6例(46眼),两组均行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试验组行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成功率、视力、眼压及房水相关因子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手术相对成功率36.00%(9/25)高于对照组的12.00%(3/25)( χ2=3.95, P=0.047);试验组的视力提高率44.00%(11/25)高于对照组的16.00%(4/25)( χ2=4.67, P=0.031)。术后5 d两组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L-6及IL-8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NVG采用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及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可更好地提升手术相对成功率、改善视力,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开角型青光眼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开角型青光眼56例(72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引流器组30例(46眼);小梁切除术组26例(26眼)。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P<0.05)。两组之间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功能型滤泡形成率分别为90.00%和92.31%( 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但小梁切除术组术后低眼压、前房积血、浅前房及黄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0%,明显高于引流器植入组的10.00%( P<0.05)。 结论: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经腋窝单孔非溶脂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术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经腋窝单孔非溶脂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58例经腋窝单孔非溶脂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假体乳房重建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行胸肌后扩张器植入患者10例,胸肌前假体联合补片44例,胸肌后假体植入4例,对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外观改变进行统计,采用BREAST-Q量表对术后生活质量与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皮瓣厚度行胸肌前假体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例患者术前临床分期:Tis期7例,Ⅰ期25例,Ⅱ期18例,Ⅲ期8例行新辅助化疗。单发肿瘤39例,多发肿瘤19例,肿瘤大小(2.2±0.5)cm,范围为0~4.5 cm。胸肌后扩张器组手术时间平均215min,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12 d;胸肌前假体植入组手术时间平均160min,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16 d;胸肌后假体组手术时间平均200min,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10 d。术后波纹征8例(皮瓣厚度<1 cm的胸肌前假体植入),8例胸肌后扩张器假体乳房重建放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包膜挛缩及下皱襞向上移位,44例胸肌前假体植入均无术后运动畸形、胸壁疼痛及肩关节不适发生,所有行腔镜乳房重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均获得较高评分,尤其是皮瓣≥1 cm胸肌前组,随访3~16个月无复发及转移发生。结论:单孔经腋窝充气法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术可通过较短的手术时间获得较好的根治效果和美容效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较高,腔镜下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胸肌前乳房重建不论在术后美容效果还是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更好的优势,但需选择合适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