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伤寒杂病论》总结张机在中医外科中的辨证论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方书之祖,开辨证论治的先河,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总结东汉以前医家著作,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完成.本书不仅论述外感热病,同时也包括内伤杂病、妇科、外科疾病的诊治,所录外科病证如痈肿肠痈、浸淫疮、阴阳毒、百合病等,其辨证治法至今仍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经查阅文献发现,张机在外科疾病的诊治中具有以六经辨证为本,重视疾病传变,重视脉诊,以经方为主,采用合方,内外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等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麦门冬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麦门冬汤出自张机《金匮要略》,具有滋养肺胃、降逆下气之功,临床常通过药物加减或合方治疗呼吸、消化系统等疾病.近年来,麦门冬汤的临床、实验研究文献逐渐增多,而未有较全面的综述分析.通过对麦门冬汤的古代文献进行整理考释和现代文献有关麦门冬汤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信息的统计分析,以期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小柴胡汤治疗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著名方剂,具有和解少阳、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等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外感、内伤杂病、妇人病等疾病,疗效良好.中医学认为不孕症的病机与肾精亏虚、肝气郁结等因素有关,针对"肝气郁结"这一病机,结合张机"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宗旨,小柴胡汤常被临床用于治疗不孕症及其相关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金匮要略》与《内外伤辨惑论》浅析张机与李杲应用黄芪之异同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黄芪为临床常用补虚药,但是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各个医家对于黄芪的认识各有异同,其中以张机和李杲为代表.本文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归纳分析张机《金匮要略》与李杲《内外伤辨惑论》中对于黄芪的应用特点.得出张机应用黄芪治病以缓急为主,李杲以缓为主;二者运用黄芪补中气,异曲同工;黄芪配伍人参,二者差异明显;黄芪功用发挥,二者各有特色;二者黄芪用法有生炙之异.张机与李杲应用黄芪有同有异,其在补虚方法认知一致,并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与时代特色又有所区分,张机常以生黄芪走表,李杲常以炙黄芪入里.并且二者在剂量方面的灵活运用与认知亦值得当代医者学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对肿瘤病因、致病特点的再认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凡是能导致机体相对平衡状态失常而引发疾病的任何因素均称之病因.《内经》以阴阳为总纲,对病因进行分类;东汉张机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指出疾病发生不越三条;宋·陈言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因学说”[1],即六淫邪气侵犯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三因学说”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侵袭和传变途径,这种将致病因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进行分类的方法,使中医学病因理论更趋完善,对后世影响很大.现代对病因的分类,基本沿用此法,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四大类.现代中医学对肿瘤的病因病机论述绝大多数也是如此,但临床上发现以上理论并不能解释肿瘤的病因病机,更不能解释同一种病因导致的肿瘤与内科常见病在病性、病机、预后中的根本不同,肿瘤发病有其独特的病因病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平田篤胤《毉宗仲景考》评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平田篤胤在《毉宗仲景考》一书中指出,《伤寒论》的作者是葛洪的从祖祖父葛玄,戴霸、张机、仲景等称呼都是葛玄的寓名.平田又以葛玄为基点,向前追溯、向后延伸,指出中国医方最初是由神仙所造,根本上是由日本的神创造,中国医道根源于日本的神道.平田的结论并不可信,他实际上是用考证来阐释其所主张的“神医道”思想,与他的复古神道思想相契合,也反映出平田主张日本优于中国的中国观.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此种中国观也可看做是,日本近世中后期以来,一种以国学家为代表的知识阶层,乃至日本国强调日本至上的强烈民族主义的中国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付金荣教授辨治痛经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痛经一词,追溯到最早在东汉,张机《金匮要略》中提出,“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凡在经期或者经行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者痛至腰骶,剧痛则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蔡氏妇科,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传八代,已有200多年.七世蔡小荪,父子相传,禀承祖业.蔡老专注于妇科70余年,其学术思想和观点非常独特,临床经验丰富,审时论治妇科病的学说和方法对妇科学术界产生重要的影响.蔡老诚仁立身,打破了传统中医遗传的家族局限,对后学多有提携,对弟子倾囊相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病机探讨五苓散的适用病症
编辑人员丨2023/8/5
五苓散出自东汉张机《伤寒杂病论》,是针对"气化不利,客水停留,真水不布"这一病机而设定的方剂.其选药配伍及煎服方法皆针对此病机而设.六经辨证涉及太阳与太阴两经.临证中无论何病何种表现但诊见此病机皆有投用此方之道理.读方悟法,由点及面,推而广之,以病机之不变应病候之万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肺朝百脉"探讨百合病与肺癌相关性抑郁
编辑人员丨2023/8/5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肺朝百脉,肺通机体各经脉,助心行血,对气血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而张机在《金匮要略》中对于"百合病"病因有明确描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肺癌癌毒伤肺,肺阴、血脉受损,严重者可致百脉皆伤,进而可出现肺癌相关性抑郁,其状似"百合病".肺癌相关性抑郁可由虚热伤血,内扰心神所致,其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肺阴虚,这与"百合病"心肺阴虚的核心病机十分相符.故可基于"肺朝百脉,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理论,将百脉损伤所致的百合病补肺养阴治法古为今用,用于肺癌相关抑郁的治疗.经临床实践证实,应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等治疗百合病的基础方剂病证结合,加减化裁,可对证型相符的肺癌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肺癌相关抑郁的证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葛根芩连汤及其合方治疗急性胃肠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急性胃肠炎指胃肠黏膜急性炎症,多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等,甚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认为可能与感染、炎症、肠道菌群、黏膜屏障、免疫功能等有关.现代医学治疗胃肠炎虽能控制病情,但易致胃肠损伤,存在不良反应.中医在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急性胃肠炎属中医"泄泻""霍乱"范畴,其中湿热内蕴型为其典型病机之一.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是张机治疗湿热下利的经典方剂,具有清热化湿、厚肠止利之效.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该方治疗胃肠炎的机制主要与防止病原体侵害、减少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黏膜屏障、抑制胃肠运动、增强免疫功能等有关.结合胃肠炎的发病机制,对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治疗胃肠炎提供新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