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水当量直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在儿童头部CT检查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水当量直径( Dw)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在评价儿童头部CT辐射剂量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头颅CT平扫患儿187例,按年龄分为3组,1组(<1月)、2组(≥1月~6岁)、3组(≥6 ~14岁)。记录剂量报告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值。扫描范围中心层面选取CT轴位图像,勾画包含所有解剖结构(包括皮肤)的感兴趣区(ROI),测量ROI面积( AROI),头围以及平均CT值(CT ROI)。计算 Dw、转换因子( fH16)以及SSDE。组间比较CTDI vol、SSDE值及其变化率( Δ值),建立CTDI vol与SSDE关系的回归模型。 结果:各组 Dw分别为(11.24±0.51)、(14.48±1.47)、(16.69±0.90)mm;CTDI vol分别为(15.36±2.78)、(18.83±4.60)、(23.24±4.13)mGy;SSDE分别为(27.92±4.91)、(29.16±6.64)、(32.38±5.35)mGy。 Dw、CTDI vol以及SSDE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07.69、38.48、8.15, P<0.001)。随年龄增加, Dw、CTDI vol以及SSDE值均逐渐增加。 Δ值逐渐减低,随着年龄增加,差异度逐渐减小。建立CTDI vol与SSDE线性回归方程为SSDE=7.252+1.137×CTDI vol。 结论:基于 Dw联合头部转换因子 fH16进行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可精确评估患儿头部CT扫描辐射剂量。CTDI vol低估了儿童头部CT辐射剂量,年龄越小,辐射剂量被低估的程度越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心肺运动试验参数预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输出量的性别差异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心肺运动试验(CPET)参数评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心输出量的性别差异性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了来自2010年5月至2016年2月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初次住院治疗的73例成年CTEPH患者(男32例,女41例),以是否发生临床恶化事件为标准进行亚组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CPET及右心导管检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输出量降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女性CTEPH患者较男性患者年轻( P<0.05),其他一般资料与血流动力学参数在两性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较女性有较高的无氧域点氧脉搏、峰值分钟通气量和无氧域点呼气末氧分压、峰值氧脉搏和无氧域点分钟通气量以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点( P值均<0.05),而女性患者的摄氧效率平台较高( P<0.05)。在亚组分析中,男性患者的CPET参数在有恶化事件组和无恶化事件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峰值摄氧量在女性患者有恶化事件组中显著降低( P<0.05)。此外,与男性有恶化事件组比较,女性有恶化事件组的峰值摄氧量、无氧域点分钟通气量和峰值分钟通气量相对较低( P值均<0.05)。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点和峰值呼气末氧分压分别是预测男性和女性CTEPH患者心输出量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CPET参数评估男性和女性CTEPH患者心输出量的独立预测因子不同,提示将CPET的性别差异纳入CTEPH患者的临床评估中可使更多患者受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口服 131I后体内活度变化及剂量水平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体内放射性活度及外部剂量水平的变化规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估算400 MBq患者剂量当量率的修正因子。 方法:研究对象为43例甲状腺全切术后,首次行 131I"清甲"治疗的DTC患者,服药量为1 850~3 700 MBq,平均服药量(2 405±777)MBq。分别于口服 131I后2、6、20、22、24、27、30、44、46、48、54、68及72 h,测定患者的体内剩余放射性活度以及患者前部0.3、1及3 m处的剂量当量率。 结果:患者服 131I后的体内剩余放射性活度随时间变化函数为 A= A0 (1.033 16e -0.062 4t+0.017 17)。可估算出"清甲"治疗的DTC患者有效半减期为12.19 h,体内放射性活度降至400 MBq仅需26.4~38.9 h。患者服用 131I后距其0.3、1及3 m的标准化剂量当量率随时间变化函数分别为: H· 0.3=127.220 7e -0.054 8t+3.765 71、 H· 1=30.225 8e -0.064 4t+0.824 67、 H· 3=4.161 9e -0.061 5t+0.167 97。患者服 131I后体内剩余放射性活度与1 m处剂量当量率呈正相关( r=0.982, P<0.05),函数为 H· 1=0.025 A+1.245。DTC患者体内剩余活度分别为1 000、700和400 MBq时,距患者1 m处对应的剂量当量率分为26.2、18.7和11.2 μSv/h。估算活度为400 MBq的患者0.3、1及3 m处剂量当量率的修正因子分别为0.25、0.49及0.70。 结论:服用 131I活度在3 700 MBq以下的DTC患者仅需住院2日便可达到出院标准。当DTC患者体内活度降至400 MBq时,其1 m处的剂量当量率远小于25 μSv/h。单纯利用点源公式估算患者周围剂量当量率会造成高估的情况,因此对于公式估算患者周围辐射水平时使用的修正因子还需进一步研究,使模型估算结果更贴合实际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CT检查诊断参考水平典型值的初步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统计以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基于水当量直径(WD)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 WD)及剂量长度乘积(DLP)为衡量指标的儿童头颅、胸部及腹盆部CT检查诊断参考水平(DRL)典型值,衡量本医疗机构CT检查辐射水平。 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头颅1 391例,胸部1 386例及腹盆部1 035例患者CT影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年龄、CTDI vol、DLP,手动测量最中间扫描图像的前后径(AP)、左右径(LAT)、兴趣区面积(A ROI)及面积内CT值(CT ROI),按照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学会(AAPM)报告方法,计算有效直径( d)、WD、转换因子( f16/32X SIZE)及SSDE WD;将各检查部位分别按照年龄及体型进行分组:按照年龄分为<1、1~、5 ~、10~、15~岁5组,各分组患儿数分别为:头颅252、320、400、380及39例;胸部188、320、399、398及81例;腹盆部75、310、310、300及40例。头颅基于LAT分为<12.5、12.5~、14~、15~、16~ cm 5组,每组患儿分别为151、222、319、399及300例;胸部、腹盆部基于 d分为<15、15~、20~、25~、30~cm 5组,每组患儿分别为胸部275、527、400、165及19例;腹盆部403、410、184、34及4例。统计各分组内CTDI vol、SSDE WD和DLP的第75百分位数,将其作为DRL典型值;并比较CTDI vol和SSDE WD在衡量辐射剂量上的差异。 结果:按年龄分组,以CTDI vol为衡量指标的头颅、胸部、腹盆部DRL典型值分别为14.9~24.1、1.8~4.5和2.0~7.5 mGy;以SSDE WD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14.7~18.9、4.2~6.9和4.7~11.8 mGy;以DLP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260~505、40~185和65~435 mGy·cm。按 d分组,以CTDI vol为衡量指标的胸部、腹盆部DRL典型值分别为1.8~6.8和2.2~9.2 mGy;以SSDE WD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4.2~9.1和4.9~13.0 mGy;以DLP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40~255和85~545 mGy·cm。头颅按LAT分组,以CTDI vol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为14.1~23.1 mGy;以SSDE WD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为14.3~18.5 mGy;以DLP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为240~475 mGy·cm。头颅除年龄<1岁、LAT<12.5 cm分组外,CTDI vol均大于SSDE WD,头颅CTDI vol为(18.63±3.24)mGy,SSDE WD为(16.38±1.81)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78, P < 0.001);胸部、腹盆部各分组CTDI vol均小于SSDE WD,胸部CTDI vol为(2.77±1.02)mGy,SSDE WD为(5.22±1.26)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0.89, P < 0.001);腹盆部CTDI vol为(3.36±1.82)mGy,SSDE WD为(6.27±2.44)mGy,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t=-115.16, P < 0.001)。 结论:本医疗机构DRL典型值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合理且较低水平,SSDE WD较CTDI vol能更准确反映辐射剂量,亟需建立基于SSDE WD的DRL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南宁市某办公室内氡平衡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室内环境中氡平衡因子数值水平和变化范围。方法:在南宁市某室内工作场所中,开展了为期1年的氡浓度和平衡当量氡浓度同地点同时连续测量,氡气体和氡子体有效数据获取率分别为99.9%和86.7%。结果:测量结果表明,该室内环境中,氡年平均活度浓度和平衡当量氡浓度分别为(50.9±20.7)和(15.5±10.1)Bq/m 3,二者均观测到了一致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平衡因子年均值为0.30±0.12,没有观测到日变化规律,但发现平衡因子月均值的年分布同氡浓度及氡子体浓度分布趋势类似,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在11月和6月,分别为0.47±0.24和0.19±0.06。 结论:平衡因子月均值的波动,推测是不同季节室内通风状态不同导致。该结果提示,基于氡气体浓度估算氡暴露年有效剂量时,平衡因子取值有可能带来较大的不确定度,应该谨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T辐射剂量指数的修正和快速转换因子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CT扫描部位中不同尺寸参量对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的影响,以建立SSDE的快速转换因子。方法:于2021年3月8日至5月1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集颅脑、鼻骨、鼻窦、颈部、胸和腹盆6个临床常见扫描部位共189个临床病例。利用Matlab自编程序进行批量图像处理,计算横断面图像的面积、前后径、左右径以及平均CT值信息,由病例的真实有效直径和水当量直径得到估算体型特异性剂量值的转换因子,并比较两种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 ED和SSDE WED)值的差异。根据临床实践中便于得到的前后径、左右径、前后径+左右径、估算有效直径,以及程序所得真实有效直径和水等效直径,建立便于应用的成年人各部位SSDE快速修正因子。得出水当量直径和有效直径的便捷转换关系。以水当量直径对应的修正因子为基准,比较各种尺寸参量对应的修正因子之间的相对误差。 结果:颅脑、鼻骨、鼻窦、颈部、胸部和腹盆6个CT检查部位的真实有效直径对应的SSDE快速转换因子分别为1.01、1.01、1.01、0.97、1.28、1.32,水当量直径对应的SSDE快速转换因子分别为0.87、0.97、0.98、0.99、1.42、1.36。不同类型转换因子之间相对误差变化范围为0.68%~18.05%。腹盆部的各种尺寸参量的转换系数相差最小,胸部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对应的转换系数误差最小。颅脑使用左右径对应的转换系数误差最小。鼻窦、胸部和腹盆的CTDI vol与SSDE ED和SSDE W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鼻窦=2.44、4.23, t胸部=17.67、17.00, t腹盆=17.93、18.75, P<0.05);颅脑和鼻骨的CTDI vol与和SSDE W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27、2.80, P<0.05),与SSDE ED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而颈部CTDI vol与SSDE 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6、 P<0.05),与SSDE WED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结论:SSDE WED可以更加精准的评估受检者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不同扫描部位可选择不同的尺寸参数进行修正。快速转换因子可便捷用于临床操作,提高受检者辐射剂量估计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预测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 2 slope)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的预测作用。 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1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3个月后随访,分为发生心力衰竭组和未发生心力衰竭组。所有患者出院前行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出院3个月后发生心力衰竭组患者VE/Vco 2 slope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心力衰竭组患者(36.7±3.8 vs 29.7±4.0, P=0.014)。VE/Vco 2 slope≥33.05可用于判断出院3个月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灵敏度81.4%,特异度80.6%,曲线下面积0.844, P<0.001)。VE/Vco 2 slope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 OR=1.245,95% CI:1.021~1.366, P=0.019)。其他与心力衰竭独立相关指标还包括NT-proBNP水平( OR=1.283,95% CI:1.019~1.399, P=0.033)。 结论:VE/Vco 2 slope是心肌梗死后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外近距离治疗机房辐射屏蔽设计标准应用比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中外近距离治疗机房辐射屏蔽设计考虑因素不尽相同,本研究以常见的高剂量率 192Ir源为例,分别应用国内外标准进行后装机房的屏蔽核算,比较计算结果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修订和完善现行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方法:对于典型的后装机房进行工作量估算,放射源初始活度10 Ci(1 Ci=3.7×10 10 Bq),分别按照英国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IPEM75号报告、美国辐射防护委员会NCRP151报告和GBZ/T 201.3-2014国家标准设计后装机房屏蔽方案,详细比较不同参考标准的屏蔽限值、居留因子及其他因子的差异。 结果:典型后装机房的年照射时长约为330 h,按照NCRP151报告、IPEM法规和GBZ/T 201.3-2014国家标准计算得到的控制室、屏蔽墙外、候诊区、相邻控制室和无人居留室顶等关注点位所需的混凝土厚度分别为70、65、61、70、50 cm,41、43、30、40、39 cm和84、79、46、88、39 cm。按照GBZ/T 201.3-2014国家标准计算得到的相应关注点所需的混凝土屏蔽厚度普遍偏厚,与NCRP151报告结果差别较小,IPEM75号报告计算得到的屏蔽厚度最薄;三者计算出的防护门的等效铅屏蔽厚度分别为1.170、0.854和1.040 cm,厚度相近。结论:我国现行后装机房屏蔽标准所推荐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计算得到的屏蔽厚度与NCRP151报告的相似但偏保守,特别是现行国家推荐标中要求的瞬时剂量当量率评价指标以及过于保守的居留因子取值会显著增加主屏蔽区所需的屏蔽厚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北京地区室外氡及氡子体浓度水平及变化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室外环境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浓度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氡及氡子体浓度在线连续测量装置,测量周期为60 min,在北京地区不同方位的3个观测点,进行为期1年的长期连续测量。结果:北京地区室外空气中氡浓度年平均值为(10.9±4.9)Bq/m 3,氡子体浓度(平衡当量氡浓度)年平均值为(5.8±3.4)Bq/m 3、平衡因子年均值为0.52±0.19;观测到氡及氡子体浓度有类似的日变化规律,最高值出现在清晨时段,最低值出现在下午黄昏时段、没有观测到平衡因子有日变化规律;氡及氡子体浓度月平均值在4~5月份较低,在11、12月和次年1月份相对较高。 结论:为期1年的在线连续测量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室外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浓度年均值与世界均值水平接近,低于抓取式采样测量给出的我国典型值;氡及氡子体浓度日变化规律与国内外类似测量研究结果相同,季节变化规律具有北京地区局地气候影响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截距、C3a和炎症因子水平对COPD患者疾病加重风险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截距、C3a和炎症因子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加重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首次被诊断为COPD的100例患者,随访1年,根据疾病加重次数将COPD患者分为加重组(疾病加重次数≥2次/年,n=65)和稳定组(疾病加重次数<2次/年,n=35).比较两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截距、C3a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截距、C3a及炎症因子水平对COPD疾病加重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加重组吸烟占比、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截距及IL-6、TNF-α、CRP水平均高于稳定组,血清C3a水平低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截距、C3a、IL-6、TNF-α、CRP及联合预测COPD疾病加重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746、0.851、0.848、0.833、0.97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截距高、血清C3a水平低及炎症因子水平高是导致COPD疾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截距、血清C3a和炎症因子水平对COPD疾病加重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