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并发症临床应用的实践指导(2021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肝硬化患病人数多、死亡风险高,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相关并发症中的作用已逐渐得到认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学组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消化内科、肝病、感染性疾病、外科,以及临床药学领域的专家,在系统回顾当前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各位专家的临床经验,共制定了10条有关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并发症中临床应用的实践指导声明。特利加压素可使肝硬化伴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或肝肾综合征患者获益,但在肝硬化伴腹水、穿刺后循环功能障碍、细菌感染,以及接受肝切除或肝移植术的患者中的应用证据仍不充分;此外,使用特利加压素时应密切监测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包括胃肠道症状、电解质紊乱,以及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不良事件。本部临床实践指导推荐特利加压素用于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和肝肾综合征;但也指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特利加压素对其他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托珠单抗治疗风湿性疾病超说明书用药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白细胞介素-6(IL-6)通路参与多种风湿性疾病,靶向IL-6受体的生物制剂托珠单抗临床使用广泛,但在国内仅获批3种适应证。为规范临床托珠单抗超说明书用药治疗风湿性疾病,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就调研的12个临床问题,检索国内外药品说明书、风湿性疾病指南共识及临床研究等证据,采用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分级系统进行证据评价和推荐强度分级,并经共识专家组讨论、投票,最终形成10条推荐意见,涉及巨细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大动脉炎、系统性硬化病、成人斯蒂尔病、类风湿关节炎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依据并为药学部门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0家儿科医疗机构用药安全自我评估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初步了解国内10家儿科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管理现状。方法:采用"ISMP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量表优化版(161项)"(简称"量表"),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药学专业委员会的10家儿科医疗机构对本单位用药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自我评估。"量表"包括10个关键要素、20个核心指标和161项测评项目。汇总参评机构用药安全自我评估结果,对各关键要素、核心指标和测评项目的百分得分、实施比例等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0家参评医疗机构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量表"的填写。汇总结果显示,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总体百分得分为74.72%;百分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关键要素分别为要素Ⅲ(用药医嘱和其他药品信息的沟通,83.89%)和要素Ⅹ(质量流程和风险管理,67.84%),完全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要素Ⅲ(66.67%)和要素Ⅸ(患者教育,40.00%),部分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要素Ⅸ(46.25%)和要素Ⅲ(26.67%),未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要素Ⅹ(18.38%)和要素Ⅵ(药物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监控维护,6.25%)。20项核心指标中,百分得分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10(保证非药品类化学品与患者隔离,避免因误用导致患者受到伤害,96.25%)和指标7(采取制定临床路径、建立标准化给药时间、管理流程等措施,保证患者接受标准化的诊疗,57.50%),完全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20(在药物储存、配制、准备和给药过程中遵循院感控制措施,90.00%)和指标17(在医院内建立公平公正的用药安全文化,鼓励和倡导安全行为,而非采取惩罚性措施处理用药差错相关医务人员,25.00%);部分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7(55.00%)和指标20(5.00%);未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17(22.86%)和指标10(0)。结论:10家参评儿科医疗机构在用药医嘱和其他药品信息沟通、药品储存和分发等环节的管理水平较高,在公正文化建设、用药风险主动防范、信息系统完善方面存在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第十五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3年5月26至28日,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四川省药学会共同主办,中国药学会循证药学专委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协办,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承办的第十五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在成都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纳川聚众力,赋能药安全"为主题,从开拓思维、精准施治、创新融合、以行践学等多个维度,围绕构建药物安全性循证评价方法、药源性疾病研究进展、医保支付改革背景下用药安全和医院药事管理等多个视角,就安全用药领域新进展、新信息进行了分享和探讨。论坛邀请百余位药学及临床医学界知名专家作了主题报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家糖尿病基层中医防治管理指南(2022)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提高基层中医糖尿病防治水平和服务能力,使中医学在基层糖尿病防治中发挥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基层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国家糖尿病基层中医防治管理指南(2022)》。指南遵循中医理论和循证医学证据,以基层临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出发点,组织中西医临床专家、内分泌学专家、循证方法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药学专家、运动学专家、营养学专家、基层全科医师代表等多学科专家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和《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等内容为基础制订。本指南突出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提倡非药物疗法,将代茶饮、传统锻炼功法融入防治体系,从重点解决患者常见症状入手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强调综合管理模式,推荐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医师、中医师、健康管理师共同参与的“三师共管”诊疗模式。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层中医药防治管理的要求、筛查评估和诊断、生活方式预防与调护、常见危险因素的中医预防、糖尿病常见症状治疗、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干燥综合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中国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干燥综合征(SjS)是最常见的风湿免疫病之一,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现象。为此,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通过循证查证及系统评价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治疗SjS的依据,除参考已公开发布的指南、共识、诊疗规范等外,还对已上市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SjS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再评估,采用2022年提出的评价SjS治疗应答新工具(STAR)的单项分解条目作为结局,设计相应的临床问题,依据人群、干预、对照和结局(PICO)原则完成证据检索、荟萃分析及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分级与推荐,最终形成针对12个临床问题的21条推荐意见,包括2条强推荐、14条弱推荐和5条基于共识的推荐,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依据并为药学部门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药师参与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对参与实践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2019年8月(实践前)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查找总结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制定改进措施与方法。临床药师采用医嘱审核、药学查房、用药培训等方法持续干预。对比2019年8月(实践前组)及12月(实践后组)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实践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患者医嘱审核1次/d、药学查房2次/周、用药培训1次/月。实践前纳入22例患者,实践后纳入26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切口类别、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实践后组,术前给药时机适宜率为100.0%,高于实践前组的88.2%;术前预防给药品种遴选合理率为100.0%,显著高于实践前组的44.4%(χ 2=17.50, P < 0.001);术后预防用药疗程为(1.82±0.59)d,显著短于实践前组的(7.54±3.25)d( t=11.97, P < 0.001);抗菌药物费用为316.00(237.00,454.25)元,显著低于实践前组的1 136.00(391.81,2 184.65)元( Z=-2.78, P < 0.0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为2.67(2.00,3.42),显著低于实践前组的8.88(3.92,19.18)( Z=-3.26, P < 0.05);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总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实践能有效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显著提高预防给药品种合理率、缩短预防用药疗程、减少抗菌药物费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且不增加术后肺部感染风险、不增加住院总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电解质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在营养及代谢支持治疗中占据核心地位。为进一步规范肠外营养中电解质制剂的使用,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营养健康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以及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特邀国内重症医学、急诊医学、内科、外科及药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依据国内外最新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实际临床医疗环境,共同编纂该共识。本共识围绕以下主题进行阐述:肠外营养期间电解质监测、再喂养综合征的风险评估及营养治疗、各类疾病(包括重症、心力衰竭、术后短肠综合征、围手术期、创伤、糖尿病足、肾脏病、肝病、新生儿)肠外营养期间的电解质补充及肠外营养中电解质制剂的配伍原则,最终提出13个问题、26条推荐意见,旨在为肠外营养中电解质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本期导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仍不稳定。在对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存在临床医生对免疫治疗药物不熟悉、特殊人群(如吞咽困难、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等)用药以及药物的可及性等问题,部分药物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本期“诊疗方案”栏目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治疗药物超说明书应用专家共识》,编写组组织多学科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参照Micromedex的Thomson有效性等级、推荐等级及证据强度分类,通过共识会议最终形成10条超说明书用药推荐意见,其中超说明书改变剂型给药3条,超适应证给药5条,超适用人群给药2条,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依据并为药学部门管理提供参考。该共识先行以预发表的形式于今年2月22日在线出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指南(2023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截至2023年6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56个用于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含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按照其作用机制可分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孕激素类44个内分泌药物以及CDK4/6抑制剂、mTOR抑制剂、HDAC抑制剂12个内分泌治疗联合使用的靶向药物。内分泌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和药学特性以及长期用药等因素能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用药安全,为规范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联合全国多学科专家,基于临床循证证据、药事管理相关法规和药学服务实践,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证据分级法、德尔菲法和专家访谈,制定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指南(2023版)。指南主要聚焦于HR+/HER-2-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由于篇幅所限指南中未纳入HER-2阳性靶向药物。指南涵盖内分泌治疗全程化药学服务的6个维度、22个关键问题,为药师进行药学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