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珠单抗治疗风湿性疾病超说明书用药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白细胞介素-6(IL-6)通路参与多种风湿性疾病,靶向IL-6受体的生物制剂托珠单抗临床使用广泛,但在国内仅获批3种适应证。为规范临床托珠单抗超说明书用药治疗风湿性疾病,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就调研的12个临床问题,检索国内外药品说明书、风湿性疾病指南共识及临床研究等证据,采用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分级系统进行证据评价和推荐强度分级,并经共识专家组讨论、投票,最终形成10条推荐意见,涉及巨细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大动脉炎、系统性硬化病、成人斯蒂尔病、类风湿关节炎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依据并为药学部门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0家儿科医疗机构用药安全自我评估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初步了解国内10家儿科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管理现状。方法:采用"ISMP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量表优化版(161项)"(简称"量表"),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药学专业委员会的10家儿科医疗机构对本单位用药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自我评估。"量表"包括10个关键要素、20个核心指标和161项测评项目。汇总参评机构用药安全自我评估结果,对各关键要素、核心指标和测评项目的百分得分、实施比例等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0家参评医疗机构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量表"的填写。汇总结果显示,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总体百分得分为74.72%;百分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关键要素分别为要素Ⅲ(用药医嘱和其他药品信息的沟通,83.89%)和要素Ⅹ(质量流程和风险管理,67.84%),完全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要素Ⅲ(66.67%)和要素Ⅸ(患者教育,40.00%),部分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要素Ⅸ(46.25%)和要素Ⅲ(26.67%),未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要素Ⅹ(18.38%)和要素Ⅵ(药物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监控维护,6.25%)。20项核心指标中,百分得分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10(保证非药品类化学品与患者隔离,避免因误用导致患者受到伤害,96.25%)和指标7(采取制定临床路径、建立标准化给药时间、管理流程等措施,保证患者接受标准化的诊疗,57.50%),完全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20(在药物储存、配制、准备和给药过程中遵循院感控制措施,90.00%)和指标17(在医院内建立公平公正的用药安全文化,鼓励和倡导安全行为,而非采取惩罚性措施处理用药差错相关医务人员,25.00%);部分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7(55.00%)和指标20(5.00%);未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17(22.86%)和指标10(0)。结论:10家参评儿科医疗机构在用药医嘱和其他药品信息沟通、药品储存和分发等环节的管理水平较高,在公正文化建设、用药风险主动防范、信息系统完善方面存在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第十五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3年5月26至28日,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四川省药学会共同主办,中国药学会循证药学专委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协办,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承办的第十五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在成都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纳川聚众力,赋能药安全"为主题,从开拓思维、精准施治、创新融合、以行践学等多个维度,围绕构建药物安全性循证评价方法、药源性疾病研究进展、医保支付改革背景下用药安全和医院药事管理等多个视角,就安全用药领域新进展、新信息进行了分享和探讨。论坛邀请百余位药学及临床医学界知名专家作了主题报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干燥综合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中国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干燥综合征(SjS)是最常见的风湿免疫病之一,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现象。为此,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通过循证查证及系统评价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治疗SjS的依据,除参考已公开发布的指南、共识、诊疗规范等外,还对已上市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SjS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再评估,采用2022年提出的评价SjS治疗应答新工具(STAR)的单项分解条目作为结局,设计相应的临床问题,依据人群、干预、对照和结局(PICO)原则完成证据检索、荟萃分析及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分级与推荐,最终形成针对12个临床问题的21条推荐意见,包括2条强推荐、14条弱推荐和5条基于共识的推荐,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依据并为药学部门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药师参与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对参与实践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2019年8月(实践前)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查找总结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制定改进措施与方法。临床药师采用医嘱审核、药学查房、用药培训等方法持续干预。对比2019年8月(实践前组)及12月(实践后组)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实践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患者医嘱审核1次/d、药学查房2次/周、用药培训1次/月。实践前纳入22例患者,实践后纳入26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切口类别、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实践后组,术前给药时机适宜率为100.0%,高于实践前组的88.2%;术前预防给药品种遴选合理率为100.0%,显著高于实践前组的44.4%(χ 2=17.50, P < 0.001);术后预防用药疗程为(1.82±0.59)d,显著短于实践前组的(7.54±3.25)d( t=11.97, P < 0.001);抗菌药物费用为316.00(237.00,454.25)元,显著低于实践前组的1 136.00(391.81,2 184.65)元( Z=-2.78, P < 0.0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为2.67(2.00,3.42),显著低于实践前组的8.88(3.92,19.18)( Z=-3.26, P < 0.05);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总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实践能有效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显著提高预防给药品种合理率、缩短预防用药疗程、减少抗菌药物费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且不增加术后肺部感染风险、不增加住院总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指南(2023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截至2023年6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56个用于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含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按照其作用机制可分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孕激素类44个内分泌药物以及CDK4/6抑制剂、mTOR抑制剂、HDAC抑制剂12个内分泌治疗联合使用的靶向药物。内分泌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和药学特性以及长期用药等因素能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用药安全,为规范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联合全国多学科专家,基于临床循证证据、药事管理相关法规和药学服务实践,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证据分级法、德尔菲法和专家访谈,制定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指南(2023版)。指南主要聚焦于HR+/HER-2-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由于篇幅所限指南中未纳入HER-2阳性靶向药物。指南涵盖内分泌治疗全程化药学服务的6个维度、22个关键问题,为药师进行药学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循证药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循证药学是指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学解决药学领域的实践问题。为了提高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循证药学实践能力,四川大学自2015年开始为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开设了循证药学课程。本文介绍了该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通过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学生实践能力、学生评教3个方面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93.8%(213/227)的学生成绩为优良(≥76分);学生利用所学循证药学知识积极开展研究和临床病例分析;2016年学生评教分数为88.8分,2020年提升到97.0分。循证药学课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循证药学实践能力,学生评教分数提高,循证药学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常见缺血性眼病中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缺血性眼病是由局部和全身不同因素导致眼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类眼病,病因复杂,许多疾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视功能的不可逆损害。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缺血性眼病的专利化学药,已广泛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然而,由于20世纪80年代药物实验研究技术和临床检查设备条件的限制,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目前通过对该药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获得了其在眼周注射后的药物分布和药物代谢数据,同时对其改善微循环的药理学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虽然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已用于眼科临床,但鉴于目前该药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不够规范和适应证掌握不准确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药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的发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眼科专家和药学专家在该药最新药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循证评价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常见缺血性眼病的用药共识,以对该药的临床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哺乳期用药咨询服务临床思维模式和决策路径的探索与建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标准化哺乳期用药咨询服务临床思维模式和决策路径,保障哺乳期妇女用药咨询服务的规范化。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药师为医务人员提供的哺乳期用药咨询服务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和根因分析。应用混合方法建立哺乳期安全用药临床思维模式和哺乳期安全用药路径。对药师进行哺乳期用药咨询服务培训,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共收集到临床药师为医务人员提供的用药咨询服务1 218例,其中哺乳期用药相关案例44例(3.61%)。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药师在开展哺乳期用药咨询服务中存在对患者的需求了解不清晰,药物、母体及婴儿3个方面因素考量不全面,信息检索途径单一等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根因分析,建立"提出问题(Q)、评估因素(A)、检索评价(S)和制定方案(P)"(QASP)的哺乳期安全用药临床思维模式,制定安全用药决策分析临床路径并形成标准的用药咨询记录模板。与培训前比较,临床药师在明确哺乳期用药相关因素、循证流程、规范记录和用药咨询自信心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均 P<0.001)。 结论:哺乳期安全用药咨询服务的QASP临床思维模式和基于药物、母体及婴儿3个因素的决策分析模式的建立,有助于临床药师针对哺乳期特殊人群开展标准化用药咨询服务,提高同质化药学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药学监护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建立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nab-PTX)药学监护路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 2020 年 1 月至2023 年 6 月该院使用过nab-PTX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以nab-PTX的药品说明书为基础,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结合该院nab-PTX使用的真实世界数据等,建立nab-PTX在肿瘤患者真实世界人群中合理用药的药学监护路径.结果:本研究纳入 279 例使用过nab-PTX的患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42 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符合nab-PTX的药品说明书适应证;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的共 237 例(占 84.9%),其中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有 209 例(包括宫颈癌、胰腺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鼻咽癌、卵巢癌或输卵管癌、食管癌、子宫内膜癌、胆管癌),评价为用药合理,而部分超说明书用药(口腔癌、纵隔恶性肿瘤、骨肿瘤、软组织恶性肿瘤、前列腺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等)循证医学证据不足,评价为不合理用药.患者使用nab-PTX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周围神经病变,与药品说明书相符.在此基础上,从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及随访等多方面建立了nab-PTX药学监护路径.结论:nab-PTX超说明书用药普遍存在,应加强对nab-PTX应用的管理,通过制定住院患者nab-PTX药学监护路径,可以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保障肿瘤患者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