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miR-210、miR-423联合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诊断维持性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miR-210、miR-423水平联合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诊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收治的152例MHD患者,根据在随访6个月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心血管事件组(60例)和无心血管事件组(92例)。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血清miR-210、miR-423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T-proBNP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0、miR-423及NT-proBNP水平诊断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价值。结果:心血管事件组的血清miR-210、miR-423及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均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210( OR=2.318,95% CI:1.698~5.112)、miR-423( OR=1.850,95% CI:1.294~3.486)及NT-proBNP( OR=2.627,95% CI:1.815~6.102)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均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210、miR-423联合NT-proBNP诊断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曲线下面积(0.938,95% CI:0.879~0.993)最大,高于三项指标的单项诊断(均 P<0.05),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0%和84.6%。 结论: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血清miR-210、miR-423及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三项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iR-152通过调控CAND1基因促进雪旺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miR-152对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迁移作用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1、4、7、14 d采用qRT-PCR检测miR-152和CAND1基因在损伤神经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miR-152和CAND1在SCs中的表达;Transwell法测定SCs迁移能力;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RNA免疫沉淀法(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证实miR-152与CAND1的相关性。结果:损伤神经近端和远端神经组织中miR-152水平显著升高,miR-152的过度表达促进了SCs迁移,而miR-152抑制剂转染的SCs则明显抑制了细胞迁移。结果提示CAND1是miR-152的靶基因,此外miR-152对CAND1的表达具有负调控作用,CAND1表达上调阻断了miR-152介导的促进SCs迁移作用。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miR-152可以通过抑制CAND1的表达促进SCs迁移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孕妇外周血miR-152 miR-210与子痫前期病情程度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孕妇外周血微小 RNA-152(miR-152)、miR-210 与子痫前期(PE)病情程度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 年7 月至2022 年 5 月我院 200 例PE 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轻度PE患者,n=114)和重度组(重度PE患者,n=86),另选同期、同年龄段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n=100).比较三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 尿蛋白定量(24h Upro)、钙离子(Ca+)、外周血miR-152、miR-210 水平,分析外周血miR-152、miR-210 水平与PE病情程度、血压、24h Upro及Ca+相关性.PE患者随访至妊娠结束,比较不同妊娠结局PE 患者临床资料、外周血 miR-152、miR-210 水平,通过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因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外周血miR-152、miR-210 对预测PE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及临床效用.结果: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SBP、DBP、24h Upro、外周血miR-152、miR-2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miR-152、miR-210 水平与PE病情程度、血压、24h Up-ro呈正相关(P<0.05),与 Ca+水平呈负相关(P<0.05);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年龄、流产史、病情程度、SBP、DBP、24h Upro、Ca+、外周血miR-152、miR-210 水平与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选出5 个预测变量为病情程度、SBP、24h Upro、外周血 miR-152、miR-210水平;Logistic回归显示,外周血miR-152、miR-210 水平是PE 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DCA 结果显示,外周血 miR-152、miR-210 联合预测 PE 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效用.结论:外周血miR-152、miR-210 在PE 患者中表达上调,且与病情程度、妊娠结局显著相关,其联合预测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临床效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左心室舒张功能结合血清微小RNA-152-5p、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水平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探讨左心室舒张功能结合血清微小RNA-152-5p(miR-152-5p)、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2(LTBP-2)水平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在唐山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HFpEF患者 48 例为HFpEF组,同期健康体检者 52 例为对照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检测血清miR-152-5p、LTBP-2 水平.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晚期峰值充盈速度(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充盈速度(E)、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舒张末期后壁厚度(PWT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并计算E/A、E/E'及左心室质量(LVM)值.使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miR-152-5p、LTBP-2、E/A、E/E'与LVIDd、IVSTd、PWTd、LVM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FpEF组患者E/A值低于对照组,血清miR-152-5p、LTBP-2 水平及E/E'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22、21.830、9.882、15.979,P<0.05).HFpEF组患者的LVIDd、IVSTd、PWTd、LV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4、2.894、5.733、3.973,P<0.05).HFpEF组患者血清miR-152-5p、LTBP-2、E/E'表达水平均与LVIDd、IVSTd、PWTd、LVM呈正相关(r=0.447、0.425、0.437、0.473、0.414、0.338、0.422、0.347、0.492、0.412、0.385、0.367,P<0.05);E/A与LVIDd、IVSTd、PWTd、LVM呈负相关(r=-0.441、-0.374、-0.369、-0.438,P<0.05).结论 血清miR-152-5p、LTBP-2 水平以及E/E'值、E/A水平与HFpEF患者左心室重构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miR-152和miR-146b-5p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152和miR-146b-5p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石家庄市第六医院接受宫腔镜息肉切除术的19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子宫内膜息肉组,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53例)和未复发组(143例),另选取同期因不孕症进行宫腔镜检查的19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子宫内膜息肉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52、miR-146b-5p相对表达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子宫内膜息肉中miR-152、miR-146b-5p相对表达水平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miR-152、miR-146b-5p相对表达水平、孕激素受体(PR)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组和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和对照组(P<0.05);未复发组 miR-152、miR-146b-5p相对表达水平、P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EGF、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miR-152、miR-146b-5p、VEGF、ER、PR是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miR-152、miR-146b-5p二者联合预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灵敏度为96.23%,特异度为74.02%,优于二者各自单独预测(Z联合检测-miR-152=4.854、Z联合检测-miR-146b-5p=3.431,P<0.001).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miR-152、miR-146b-5p表达明显下调,二者联合对预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复发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MiR-152-3p靶向调控KLF4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探讨微小RNA-152-3p(miR-152-3p)在结肠癌(CC)中的表达情况及靶向Krüppel样因子4(KLF4)对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starBase及TCGA数据库分析预测miR-152-3p与KLF4之间的靶向关系,以及各自在正常组织和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差异;双荧光素酶和RIP实验验证miR-152-3p与KLF4之间的靶向关系;RT-qPCR检测miR-152-3p与KLF4在CC细胞系中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KLF4在CC细胞系中的蛋白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周期实验和凋亡实验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情况和凋亡百分率.结果:miR-152-3p在CC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01),而KLF4低表达(P<0.01),且miR-152-3p能够靶向下调KLF4的表达(P<0.01).miR-152-3p过表达能增高CC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细胞周期在G0/G1期的分布,并抑制其凋亡(P<0.05);KLF4过表达可以抑制miR-152-3p对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miR-152-3p通过靶向下调KLF4的表达促进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结直肠癌组织和血清外泌体lncRNA PCGEM1、miR-152-3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和血清外泌体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前列腺癌基因表达标记物1(lncRNA PCGEM1)、微小RNA-152-3p(miR-152-3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结直肠癌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9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检测血清外泌体、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lncRNA PCGEM1、miR-152-3p相对表达量.分析结直肠癌组织、血清外泌体lncRNA PCGEM1、miR-152-3p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Cox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PCGEM1、miR-152-3p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织、血清外泌体lncRNA PCGEM1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癌旁组织和健康组,miR-152-3p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癌旁组织和健康组(P<0.05).血清外泌体与癌组织中lncRNA PCGEM1、miR-152-3p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LncRNA PCGEM1高表达组的生存率低于lncRNA PCGEM1低表达组,miR-152-3p低表达组生存率低于miR-152-3p高表达组(P<0.05).血清外泌体lncRNA PCGEM1、miR-152-3p及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血清外泌体ln-cRNA PCGEM1、miR-152-3p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均较各指标单独应用明显提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外泌体中lncRNA PCGEM1表达上调、miR-152-3p表达下调,血清外泌体lncRNA PCGEM1、miR-152-3p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血清miR-200a、miR-152水平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00a(miR-200a)、微小RNA-152(miR-152)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00例GTN化疗患者为观察组,根据化疗疗效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80例和预后不良组20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103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200a、miR-152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miR-200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iR-15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化疗时间延长,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血清miR-200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miR-152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化疗前后血清miR-200a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miR-152表达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预后评分、化疗前血HC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血清miR-200a、miR-152表达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GTN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93、0.844、0.887.miR-200a、miR-152、FIGO预后评分≥7分与GTN化疗患者预后不良有关(P<0.05).结论 化疗前高表达miR-200a,低表达miR-152可能与GTN化疗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可为化疗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基于生物信息调控网络的肝细胞癌核心标志物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中潜在的miRNA标志物.方法 收集GEO数据库中诊断为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筛选,通过R软件识别差异表达的miRNA、mRNA,运用MiRWalk数据库预测筛选出来的差异miRNA的下游靶mRNA.利用网络生物信息分析工具进行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分析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建立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分析出关键基因,进而构建mRNA-miRNA的调控网络.结果 共筛选出了152个高表达和109个低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的关键基因为BUB1B、AURKA、CCNA2、TOP2A、RACGAP1、MKI67、RRM2、KIF4A、NCAPG、FOXM1;下调的关键基因为IGF1、HGF、PDGFRA、CXCL12、DCN、TGFA、NRG1、FOXO1、AR、NAMPT.通过MiRWalk数据库的预测数据,推测出对这些关键基因进行调控的miRNA,最终发现具有诊断意义的miRNA,其中hsa-miR-301a、hsa-miR-221、hsa-miR-222、hsa-miR-15b、hsa-miR-320c、hsa-miR-587和hsa-miR-648的高表达提示HCC预后不良;而hsa-miR-575的低表达提示HCC预后不良.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筛选出HCC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构建mRNA-miRNA调控网络,明确了在HCC诊断中的关键miRNA,为HCC的临床无创筛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滴度、miR-27a和miR-130a水平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究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微小RNA-27a(miR-27a)和miR-130a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西安市北方医院的152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15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miR-27a、miR-130a水平及观察组血清HCV-Ab滴度和HCV-DNA载量.比较两组血清miR-27a、miR-130a水平,分析观察组血清HCV-Ab滴度、miR-27a、miR-130a水平与HCV-DNA载量、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探究其在丙型肝炎肝硬化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miR-27a、miR-130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HCV-Ab滴度、miR-27a、miR-130a水平均与HCV-DNA载量呈正相关性(P<0.01);肝脏炎症G4级患者的血清HCV-Ab滴度、miR-27a、miR-130a水平>G3级>G2级>G1级(P<0.01);肝脏纤维化S4期患者血清HCV-Ab滴度、miR-27a、miR-130a水平>S2~S3期>S1期>S0期(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Ab滴度、miR-27a、miR-130a水平均对肝硬化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1).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27a、miR-130a表达水平上调,患者HCV-Ab滴度、miR-27a、miR-130a水平均与HCV-DNA载量、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严重程度呈一定相关性,故血清miR-27a、miR-130a水平和HCV-Ab滴度对肝硬化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预测肝硬化效能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