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卒中急诊评估及分类转运评分对急性大血管闭塞型卒中的预测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验证卒中急诊评估及分类转运(FAST-ED)评分在中国人群中对大血管闭塞型(LVO)卒中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发病24 h以内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就诊且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通过患者急诊头颅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LVO组及非LVO组。使用急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推算FAST-ED评分,并与快速动脉闭塞评估(RACE)、三项卒中量表(3I-SS)、辛辛那提卒中分诊评估工具(C-STAT)、院前急性卒中量表(PASS)评分进行对比,判断FAST-ED评分对LVO的预测功能。进一步将患者分为前循环或后循环病变组,分析FAST-ED评分对前循环病变与后循环病变的分辨功能。结果:共纳入381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其中284例确诊为LVO,97例确诊为非LVO。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提示截断值取4可使FAST-ED评分达到最佳预测效果(敏感度0.76,特异度0.69,ROC曲线下面积0.78)。FAST-ED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0.78)与NIHSS 评分(0.79)、RACE评分(0.77)、3I-SS评分(0.78)、C-STAT评分(0.7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ASS评分(0.7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 CI 0.69~0.78, P=0.04)。FAST-ED评分在预测前循环及后循环病变患者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FAST-ED评分可较为准确地预测LVO,且对于前、后循环病变的患者预测效果类似,可满足院前LVO筛查的需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3D CNN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对超声心动图视频异常改变的识别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NN)构建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出现心脏改变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超声心动图视频的诊断效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出现心脏改变的CRF和甲减患者。依据诊断分为高血压组、CRF组和甲减组,另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同期健康体检者中入选正常对照组。收集入选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视频数据。每组中视频数据按约5∶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独立测试集,采用膨胀3D卷积网络(I3D)对视频进行时空特征的联合提取,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进行训练及测试;训练集和测试集之间无病例交叉。分别使用3种不同切面[单一心尖四腔心(A4C)切面、单一胸骨旁左心室长轴(PLAX)切面、所有切面]视频数据,基于病例或视频建立模型,并进行诊断性能的统计分析,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并对比人工智能和超声科医师处理病例所需时间。 结果:共纳入730例受试者,男性362例(49.6%),年龄(41.9±12.7)岁,共收集了17 703条视频。其中,高血压组212例、CRF组210例、甲减组105例、正常对照组203名。使用单一PLAX切面和所有切面数据基于病例进行预测的模型诊断性能较优:(1)高血压组中,使用所有切面数据的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 AUC分别为97%、89%、0.93,使用单一PLAX切面模型为94%、95%、0.94;(2)CRF组中,使用所有切面数据的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 AUC分别为97%、95%、0.96,使用单一PLAX切面模型为97%、89%、0.93;(3)甲减组中,使用所有切面数据的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 AUC分别为64%、100%、0.82,使用单一PLAX切面模型为82%、89%、0.86。3D CNN模型测量和分析每例受试者的超声心动图视频所需时间明显短于超声科医师[(23.96±6.65)s比(958.25±266.17)s, P<0.001]。 结论:基于3D CNN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可以联合提取超声心动图的动态时空特征,能够快速高效识别高血压性心脏病及CRF和甲减引起的心脏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期白内障患者单眼及双眼对比敏感度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早期白内障患者单眼及双眼快速对比敏感度(qCSF)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QOL)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3—6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例共92眼,测量受检者最佳矫正视力状态下单眼和双眼qCSF;采用美国眼科学会视功能问卷(NEI VFQ-25)评估患者QOL并进行Rasch校准。测量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根据视力分别定义视力较好眼与视力较差眼。分析视力较好眼、视力较差眼及双眼log对比敏感度曲线下面积(AULCSF)以及截止频率、1.0、1.5、3.0、6.0、12.0、18.0 c/d空间频率下的qCSF与QOL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受检者QOL总分为(64.13±4.76)分,与视力较好眼、视力较差眼的BCVA均呈负相关( r=-0.386, P=0.008; r=-0.413, P=0.004);与双眼、视力较好眼和视力较差眼AULCSF均呈正相关( r=0.531、0.524、0.711,均 P<0.001);与双眼、视力较好眼和视力较差眼截止频率qCSF均呈正相关( r=0.504、0.419、0.694,均 P<0.01);与双眼、视力较好眼和视力较差眼1.5、3.0、6.0和12.0 c/d空间频率下qCSF均呈正相关(1.5 c/d: r=0.444、0.374、0.513,均 P<0.05;3.0 c/d: r=0.544、0.506、0.679,均 P<0.01;6.0 c/d: r=0.545、0.530、0.710,均 P<0.01;12.0 c/d: r=0.493、0.431、0.558,均 P<0.01);与双眼和视力较差眼1.0、18.0 c/d空间频率下qCSF呈正相关(1.0 c/d: r=0.296、0.292,均 P<0.05;18.0 c/d: r=0.386、0.321,均 P<0.05)。 结论:不同空间频率下qCSF更全面地反映了白内障患者视功能,早期白内障患者的QOL与视力较好眼、视力较差眼和双眼qCSF均有相关性,其中与视力较差眼qCSF相关性较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硫酸脱氢表雄酮、抗苗勒管激素及骨形态发生蛋白6在快进展型青春期女童中的早期预警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抗苗勒管激素(AMH)及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水平对快进展型青春期(RPP)女童的早期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因乳房发育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门诊就诊的750例女童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1年,剔除失访、早期治疗、不满足各组入组标准的病例,将剩余的138例女童按照入组标准分为中枢性性早熟组(CPP)32例、RPP早期(EP-RPP)组33例、慢进展型青春期早期(EP-SPP)组32例及RPP组41例。同时选择同期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健康体检、年龄为8~9岁的未发育女童3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IGF-1、DHEAS、AMH及BMP-6水平,并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血清IGF-1、DHEAS、AMH及BMP-6在预测RPP中的价值。结果:1.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峰值在EP-SPP组、EP-RPP组和RPP组分别为15.10(13.86~19.80) IU/L、11.99(9.18~16.16) IU/L、和11.43(9.37~15.63) IU/L;血清FSH/黄体生成素(LH)峰值比在EP-SPP组、EP-RPP组和RPP组分别为3.20(2.44~4.58)、1.86(1.05~3.16)和0.76(0.49~0.99);EP-SPP组血清FSH峰值、血清FSH/LH峰值比均高于EP-R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EP-RPP组与RPP组对比,在FSH峰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血清IGF-1水平在健康对照组、EP-SPP组、EP-RPP组、CPP组和RPP组分别为166.00(126.50~188.00) μg/L、199.00(170.50~262.50) μg/L、252.00(233.00~291.50) μg/L、288.00(252.00~376.00) μg/L和382.00(264.00~499.50) μg/L;EP-SPP组、EP-RPP组、CPP组和RPP组的血清IGF-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EP-RPP组高于EP-S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青春期的快速进展,血清IGF-1水平进一步升高,在RPP组最高,RPP组与EP-RP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3.血清DHEAS水平在健康对照组、EP-SPP组、CPP组、EP-RPP组及RPP组分别为41.65(14.80~59.88) μg/L、42.50(30.15~79.83) μg/L、52.32(43.08~98.54) μg/L、63.30(34.00~81.55) μg/L和70.89(51.85~100.02) μg/L;其中健康对照组、EP-RPP组和RPP组的血清DHEAS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在RPP组最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EP-SPP组、CPP组和EP-RPP组血清DHEA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血清AMH、BMP-6水平在EP-RPP组、EP-SPP组、RPP组、CPP组及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5.血清IGF-1水平曲线下面积为0.765,Cut-off值为232.5 μg/L,该界值的特异度为83.30%,敏感度为75.00%;血清FSH峰值与血清FSH/LH峰值比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795。 结论:血清FSH峰值与血清FSH/LH峰值比联合、血清IGF-1可作为早期预测早青春期女童青春期进展快慢的有效指标之一;血清DHEAS虽然不能作为预测RPP的早期预警指标,但是对青春期启动和进程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其水平高低可能与Tanner分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3种快速危险分层方案在急诊胸痛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比3种快速危险分层方案:温哥华胸痛诊断流程、TRUST加速诊断路径及EDACS加速诊断路径快速评估急诊胸痛患者的能力。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0时~2017年2月1日0时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胸痛患者,按温哥华胸痛诊断流程、TRUST加速诊断路径及EDACS加速诊断路径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终点事件为30 d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人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4例患者,TRUST加速诊断路径共筛选低危患者57例,30 d内随访结果出现急性心肌梗死1例,鉴别低危胸痛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43.8%,阴性预测值98.2%;EDACS加速诊断路径筛选低危患者51例,30 d内随访结果未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鉴别低危胸痛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39.8%,阴性预测值100%;温哥华胸痛诊断流程共筛选低危患者24例,30 d内随访结果未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鉴别低危胸痛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18.8%,阴性预测值100%。结论:快速危险分层方案有利于急性胸痛低危患者早期安全离院。EDACS加速诊断路径筛选低危患者比例>30%,且鉴别低危胸痛敏感度≥98%,阴性预测值≥99.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行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连续视程IOL植入术的56例(56只眼)白内障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65±9)岁。根据患者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分为低散光组(<0.75 D,28例)和高散光组(0.75~1.50 D,28例)。记录2个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裸眼远距离(5 m)、中距离(80 cm)、近距离(40 cm)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以及离焦曲线、快速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及VF-14视功能指数量表得分等数据并比较。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低散光组与高散光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距离视力[ M( Q1, Q3)]分别为0.05(-0.06,0.10)、0.08(0.00,0.22),裸眼中距离视力分别为0.11(0.00,0.20)、0.14(0.10,0.21),裸眼近距离视力分别为0.28(0.20,0.32)、0.26(0.20,0.30),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7(0.05,0.30)、0.14(0.04,0.22),2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低散光组与高散光组患者术后离焦曲线显示,附加球镜度数从+1.00至-4.00 D,以0.50 D为间隔的各处视力2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低散光组与高散光组患者在暗视状态的低、中、高频下的快速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28、0.77±0.3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2个组患者在4.0 mm瞳孔直径下的全眼总像差分别为0.59±0.18、0.74±0.51,总高阶像差分别为0.30±0.13、0.37±0.25,全眼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像差及球差2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患者的VF-14视功能指数量表总得分、近视力得分及远视力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白内障患者行连续视程IOL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度数为0.75~1.50 D与<0.75 D的视觉质量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黄斑色素密度与眼底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黄斑色素(MP)由叶黄素、玉米黄质和消旋玉米黄质组成,具有抗氧化、吸收蓝光等功能,在提高对比敏感度、减轻眩光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对MP的衡量主要是针对其光学密度的测定,即MP密度(MPOD)。MPOD与老年性黄斑变性、2型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targardt病等眼底疾病及全身相关性眼底疾病均有较密切的相关性,可以应用于疾病诊断、临床分期、随访、治疗效果、预后评判因素等方面。但目前关于MP在视网膜的具体代谢环节、参加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基因型特定的营养剂精准治疗以及结合人工智能的数据库建立和快速便捷的MP测定都是亟需解决的研究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后早期视觉质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ACXL)后早期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CS)、客观散射指数(OSI)等视觉质量参数的变化。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接受FS-LASIK的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患者70例(140眼),分为ACXL组35例(70眼)和FS-LASIK组35例(70眼)。所有术眼均采用飞秒激光制瓣,并用准分子激光进行角膜消融,ACXL组患者在FS-LASIK后立即进行ACXL。分别于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随访,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ACXL组和FS-LASIK组术前等效球镜度(SE)分别为(-7.52±1.88)D和(-7.63±1.96)D,术后3个月时分别降至(-0.03±0.59)D和(-0.03±0.56)D( F=246.73, P<0.001; F=236.78, P<0.001);2组术前裸眼视力(UDVA)LogMAR值分别为1.30±0.28和1.31±0.21,术后3个月时分别改善至-0.09±0.07和-0.08±0.06( F=400.32, P<0.001; F=703.42, P<0.001)。ACXL组和FS-LASIK组术后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SAI)、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h)和OSI均比术前增加(均 P<0.05)。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在FS-LASIK组减少( F=10.92, P<0.001),ACXL组增加( F=3.20, P=0.047),并在术后1个月时达到最高。FS-LASIK组在暗环境CS 1.5、3.0、6.0、12.0和18.0 c/d的空间频率术后均比术前增加(均 P<0.05),ACXL组在3.0、6.0 c/d空间频率术后比术前升高( F=7.07, P=0.001; F=3.31, P=0.039)。ACXL组和FS-LASIK组视觉质量调查问卷总分值均比术前增加( F=2.85, P=0.040; F=3.27, P=0.025),并在术后1个月达到最高值。 结论::FS-LASIK联合ACXL术后早期虽然角膜表面的不规则性和基质散射指数暂时性升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CS和主观感觉,但患者术后视力和屈光度仍较理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assARRAY核酸质谱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MassARRAY核酸质谱在结核分枝杆菌(MTB)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assARRAY检测参考菌株MTB特定基因IS6110和ext-rd9,测定MassARRAY的最低检出限。本研究为诊断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收集西安市胸科医院2022年9月至12月疑似结核病患者呼吸道标本和其他体液或组织标本,收集经抗酸染色阳性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排除MTB的培养阳性物。对患者样本采用MGIT960液体培养法(简称培养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Gene Xpert/RIF和MassARRAY检测MTB,比较各方法阳性率。以Gene Xpert/RIF为标准,对比各方法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Kappa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将等量的H37Rv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链球菌混合,采用MassARRAY法检测MTB。对经抗酸染色阳性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排除MTB的84例培养阳性物进行qPCR和MassARRAY检测。结果:共收集肺源性标本126例,肺外标本92例。MassARRAY检测IS6110基因的最低检出限为10 CFU/ml,检测ext-rd9基因的最低检出限为10~10 3 CFU/ml。在218例临床标本中,MassARRAY法阳性率高于qPCR法和Xpert法,在肺源标本和肺外标本中,以及培养阳性标本和培养阴性标本中,MassARRAY法阳性率均分别高于qPCR法和Xpert法。在肺源标本中,以Xpert为标准,MassARRAY法检测MTB敏感度(98.39%)、阴性预测值(98.28%)、符合率(93.65%)和一致性(0.873)高于qPCR法和培养法,一致性与Xpert法几乎一致,其ROC曲线下面积(0.937)高于qPCR法和培养法。在肺外标本中,以Xpert为标准,MassARRAY法检测MTB敏感度(83.78%)和阴性预测值(88.00%)高于qPCR法和培养法,符合率(81.52%)高于培养法,一致性(0.624)高于培养法,与Xpert法高度一致,其ROC曲线下面积(0.819)高于培养法。H37Rv与细菌混合后,各组均可检出IS6110和ext-rd9基因。与单独H37Rv组相比,混合细菌组IS6110和ext-rd9基因检出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84株抗酸染色阳性分离菌株中,有4例堪萨斯分枝杆菌和1例巴西诺卡菌中检测到了IS6110基因。 结论:MassARRAY核酸质谱具有灵敏、准确等特点,适合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早期、快速诊断,在结核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贝叶斯概率估计算法的多维度周边对比敏感度函数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基于贝叶斯概率估计算法的多维度周边快速对比敏感度函数(pqCSF)检测方法,并评估此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非连续纳入12名健康正视眼受试者19眼,平均年龄(22.92±2.91)岁,平均球镜度和柱镜度分别为(-0.34±0.52)D和(-0.30±0.42)D,裸眼视力均≥1.0。基于贝叶斯概率估计算法,通过对比敏感度峰值γ max、空间频率峰值? max、带宽β和低对比度截距δ来快速描绘全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函数(CSF)曲线,建立了(pqCSF)检测方法。所有受试者均在上方、下方、颞侧和鼻侧4个方向6°、12°、18°和24°离心率的16个周边视野位置(其中周边18°的颞侧视野接近生理盲点,不纳入研究)进行pqCSF检测。比较各个视野位置的CSF曲线下面积(AULCSF)以及19个空间频率(以对数单位等间隔分布)所对应的对比敏感度。 结果:各方向内随着离心率不断增加,AULCSF逐渐降低,不同离心率间AULCS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 P<0.05)。周边6°、12°和24°水平方向(鼻侧+颞侧)AULCSF均较垂直方向(上方+下方)AULCSF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F曲线显示,随着与中心凹距离的增加,pqCSF、AULCSF及高频截止频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数据标准差也逐渐增大。 结论:pqCSF检测可以描绘出周边大范围视野较完善的周边CSF曲线图,较好地反映周边视功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