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功能亢进致高雄激素性男性乳腺发育1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报道一例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致高雄激素性男性乳腺发育患者的诊治经过和生化指标变化,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和治疗该病。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甲亢合并男性乳腺发育患者的病历资料,检测该患者所有类型的雄激素水平(总睾酮、脱氢表雄酮、硫酸去氢表雄酮、雄烯二酮、双氢睾酮、游离睾酮),在多个随访时间点动态观察雄激素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变化。结果:该患者总睾酮、双氢睾酮、SHBG升高,脱氢表雄酮、硫酸去氢表雄酮、雄烯二酮、游离睾酮正常,给予患者甲巯咪唑治疗。随着甲亢病情好转,患者乳房逐渐缩小,总睾酮和SHBG水平逐渐下降。结论:男性甲亢患者合并乳腺发育与SHBG升高导致的游离睾酮相对降低有关,通过抗甲亢治疗,相应的症状可缓解,总睾酮、SHBG水平也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河南省东北部地区男性血清性激素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成年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甲状腺疾病、碘状态和糖尿病全国调查(TIDE)研究河南分中心调查队列中抽取707名男性受试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总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双氢睾酮(DHT)、游离睾酮(FT)、血清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697名男性受试者,平均年龄为(46.6±15.9)岁。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LH、FSH、睾酮、SHBG呈正相关,与雌二醇、DHEAS、AD、FT、β-CTX、骨钙素和PINP呈负相关,与DHT、25(OH)D和PTH无明显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雌二醇与骨吸收标志物β-CTX呈负相关;睾酮与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呈正相关,FSH与其呈负相关;LH、FSH、SHBG与骨形成标志物PINP呈负相关,雌二醇、睾酮、FT、DHT、AD与其呈正相关。校正年龄和体重指数后,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睾酮仍与骨钙素和PINP呈明显正相关,睾酮每增加1 ng/ml,骨钙素和PINP分别增加0.302 ng/ml和0.015 ng/ml;雌二醇、DHT与PINP呈明显正相关,雌二醇和DHT每增加1 pg/ml,PINP分别增加0.250 ng/ml和0.047 ng/ml。 结论:年龄是性激素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因素,血清睾酮、雌二醇和DHT水平与骨形成、骨吸收指标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在成人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在成人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自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测定DHEAS的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患者395例,分组为肾上腺库欣综合征(ACS)组(100例)与非ACS组(295例);前者进一步分为肾上腺皮质醇腺瘤(CPA)组(67例)与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PBMAH)组(33例)。收集各组临床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进一步构建校正年龄、性别的血清DHEAS比值鉴别不同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最佳切点值。 结果:与非ACS组相比,ACS组年龄更小[(44.9±13.7)岁比(49.9±12.5)岁, P=0.001],女性更多(79/100比139/295, P=0.001),皮质醇更高[8∶00Am 497.31(343.52,606.50)nmol/L比353.11(267.50,487.91)nmol/L, P<0.001]。ACS组患者血清DHEAS水平及比值均明显低于非ACS组[0.50(0.40,1.21)μmol/L比2.68(1.56,4.32)μmol/L,1.00(0.43,1.68)比3.17(2.21,4.54),均 P<0.001]。血清DHEAS比值切点值为1.29时,鉴别ACS与非ACS的敏感度为72.0%,特异度为91.5%。与PBMAH组比较,CPA组DHEAS比值更低[0.58(0. 27,1.05)比1.14(1.04,2.40), P<0.001]。血清DHEAS比值切点值为0.99时,鉴别CPA与PBMAH的敏感度为64.2%,特异度为81.2%。 结论:校正年龄及性别的DHEAS比值可协助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功能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尿病肾病与性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由于其发病率高、难以控制、预后较差,逐渐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性激素如睾酮、脱氢表雄酮、雌二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促性腺激素水平出现失衡,反之,性激素水平失衡也会影响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阐明性激素与糖尿病肾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存在关键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联合二甲双胍对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及生殖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 GLP-1RA)联合二甲双胍对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患者糖脂代谢及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接受12周(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或艾塞那肽+二甲双胍)治疗的200例超重/肥胖PCOS患者。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人体测量、糖脂代谢、月经周期、性激素、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改善代谢方面,治疗后受试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HbA 1C、空腹血糖、胰岛素(包括空腹、30、60、120及180 min)、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或 P<0.001)。在生殖功能方面,治疗后受试者睾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游离雄激素指数较前下降( P<0.00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较前升高( P<0.01)。孕酮、催乳素、促卵泡刺激素、硫酸脱氢表雄酮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建立规律月经周期的受试者占比由23.53%上升至57.52%,卵巢多囊样改变的受试者占比从65.30%下降至50.32%,且出现优势卵泡的占比从0上升至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部分患者(25.49%)用药后出现恶心、腹泻、腹胀、呕吐等不良反应。 结论:GLP-1RA联合二甲双胍可同时有效改善超重/肥胖PCOS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及生殖功能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核增殖指数MIB-1在肾上腺皮质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核增殖指数(MIB-1)在肾上腺皮质癌(AC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ACC患者和肾上腺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ACC组59例,男25例,女34例,男女比例1∶1.4。年龄(46.1±2.1)岁,其中<20岁4例,21~30岁7例,31~40岁11例,41~50岁14例,51~60岁13例,61~70岁8例,>70岁2例。体质量指数(24.3±2.4)kg/m 2。收缩压(149.3±5.2)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93.4±1.7)mmHg。典型库欣综合征表现51例,高血压52例,血糖升高44例,低钾血症16例,雄激素分泌致月经异常和痤疮16例。实验室检查:血糖(7.2±0.3)mmol/L,糖化血红蛋白(8.6±1.4)%,总胆固醇(5.7±0.3)mmol/L,三酰甘油(2.0±0.3)mmol/L。24 h尿游离皮质醇(234.4±39.0)μg/24 h,其中46例升高。8∶00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9.5±4.1)pg/ml,其中48例下降。血游离皮质醇(401.2±17.1)μg/dl,其中42例节律消失。醛固酮升高17例。硫酸脱氢表雄酮(713±159)μg/dl,其中16例升高。神经烯醇化酶(21.2±5.3)ng/ml,其中27例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72.0±42.1)ng/ml,其中26例升高。46例行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39例肿瘤为功能性。59例术前行腹盆腔增强CT、MRI、B超检查,21例行PET/CT检查。肿瘤位于左侧32例,右侧26例,双侧1例。肿瘤最大径(9.6±1.7)cm,其中≤10 cm 43例,>10 cm 16例。伴淋巴结转移5例,远处转移16例,局部侵犯11例。肿瘤临床分期Ⅰ期(T 1N 0M 0期)4例,Ⅱ期(T 2N 0M 0期)27例,Ⅲ期(T 1~2N 1M 0期、T 3N 0M 0期)23例,Ⅳ期(T 1~4N 0~1M 1期、T 3N 1M 0期、T 4N 0~1M 0期)5例。伴肾上腺中央静脉、肾静脉、下腔静脉瘤栓6例。对照组53例,均为肾上腺皮质良性病变患者,男26例,女27例。年龄(44.3±3.2)岁,典型库欣综合征表现28例,24 h尿游离皮质醇(176.4±41.2)μg/24 h。27例游离皮质醇节律消失。硫酸脱氢表雄酮正常。23例行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肿瘤最大径(4.2±2.3)cm。ACC组T 1N 0M 0期患者接受机器人或腹腔镜根治性肾上腺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周围淋巴组织;分期≥T 2期患者接受开放根治性肾上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6例因肿瘤侵犯肾脏,界限不清,行根治性肾上腺切除术联合肾切除术。11例局部种植转移,行立体定向放疗。9例伴肝转移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3例伴肺转移孤立病灶,行手术切除。4例多发肺转移,行放疗联合米托坦治疗。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记录ACC组的病理Weiss评分和MIB-1表达情况。分析不同MIB-1表达、临床分期、Weiss评分亚组的预后情况。 结果:本研究ACC组59例,达到R0切除35例,R1切除19例,R2切除5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质量(370±52)g,≤300 g 42例,>300 g 17例。对照组MIB-1阳性率为1%~5%,ACC组MIB-1阳性率均>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包膜侵犯、包膜破裂、脉管内瘤栓和MIB-1>10%的53例患者,予肿瘤瘤床放疗和米托坦药物治疗,二线选择联合免疫治疗、依托泊苷+顺铂+多柔比星方案化疗等。不同肿瘤分期ACC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Ⅰ期65%,Ⅱ期58%,Ⅲ期38%,Ⅳ期<5%。预后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早(Ⅰ、Ⅱ期)和分期晚(Ⅲ、Ⅳ期)亚组的总生存期分别为3.6年和1.1年( P=0.003),无病生存期分别为25个月和11个月( P=0.011)。R0、R1、R2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1%、3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0)。生存曲线显示,ACC组MIB-1>10%亚组和≤10%亚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7%和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1)。ACC组Weiss评分(7±2)分,其中3~5分组21例,6~9分组38例,两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2%和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7)。 结论:MIB-1可以作为ACC的一种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指标,MIB-1高表达有助于ACC的早期诊断和确定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病例报道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报道1例以高雄激素血症为临床表现,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的病例。患者为绝经后女性,临床表现为"胡须生长、头发稀疏、皮疹、阴蒂增大"。生化提示血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雌二醇升高,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降低。影像学见左侧肾上腺低密度小结节及左侧附件区实质占位。完善ACTH兴奋试验、hCG兴奋试验、双侧肾上腺及卵巢静脉采血后,考虑过多的雄激素来源于卵巢。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后,睾酮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后行腹腔镜双附件切除术,病理提示左附件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本例报道旨在提高对具有高雄激素临床表现的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合并不孕症21例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非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治的21例非典型21-OHD合并不孕症育龄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激素、糖脂代谢、治疗和妊娠结局。非典型21-OHD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激素检测综合判断。结果:21例患者的年龄为(29.9±2.9)岁,初潮年龄为(13.6±2.0)岁,体质指数为(22.1±2.9) kg/m 2,38%(8/21)月经稀发,14%(3/21)诊断为多毛,14%(3/21)表现为孤立性阴蒂肥大,33%(7/21)卵巢呈多囊样改变。48%(10/21)基础孕酮水平升高,基础孕酮水平为(11.3±21.0) nmol/L,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为(1.9±2.0) nmol/L;17α-羟孕酮水平为(66.4±123.6) nmol/L,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为(2.4±1.8) nmol/L。62%(13/21)睾酮水平升高,52%(11/21)雄烯二酮水平升高,43%(9/21)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升高,52%(11/21)同时发生高雄激素血症伴基础高孕酮血症;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雄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6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76%(16/21),共计19次妊娠中6次流产,流产率为6/19。 结论:非典型21-OHD合并不孕症的育龄期患者以高雄激素血症和基础高孕酮血症等性激素紊乱为主要特征,性腺轴紊乱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常规治疗无效时给予适宜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女性型脱发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女性型脱发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对脱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门诊的女性型脱发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与研究组年龄相当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记录受试者的一般情况,并对受试者行毛发镜检测,以排除其他模式脱发。从实验室检测项目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做进一步分析,包括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促甲状腺激素、25-羟维生素D、血清铁蛋白,并根据25-羟维生素D水平计算缺乏(<20 ng/ml)比例(缺乏例数/各组总例数×100%)。计数资料以例(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型脱发的影响因素。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2组均纳入37例女性受试者,其中研究组年龄为(28.8±1.3)岁,对照组为(29.6±0.9)岁( t=0.49, P=0.625);研究组体重指数为(22.8±0.4) kg/m 2,对照组为(23.5±0.3) kg/m 2( t=1.26, P=0.211)。研究组睾酮水平为0.58(0.49,0.79) nmol/L,对照组为0.54(0.50,0.78) nmol/L( Z=1.42, P=0.157);研究组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为6.21(5.18,9.60) μmol/L,对照组为6.20(5.20,9.34) μmol/L( Z=2.75, P=0.006);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为2.56(1.55,3.66) mU/L,对照组为1.49(1.05,2.65) mU/L( Z=2.51, P=0.012);研究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5.44(11.80,21.20) ng/ml,对照组为20.32(12.07,21.20) ng/ml ( Z=2.30, P=0.021),研究组25-羟维生素D缺乏比例为64.9%(24/37),高于对照组的40.5%(15/37)( χ2=4.39, P=0.036);研究组血清铁蛋白水平为64.44(39.47,133.45) μg/L,对照组为67.75(52.63,143.83) μg/L( Z=0.70, P=0.48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增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下会增加女性型脱发的风险( P均<0.05)。 结论:硫酸脱氢表雄酮、促甲状腺激素、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异常可能增加女性型脱发疾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流水线自动质控在临床生化免疫检验中的评估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全自动流水线自动检测室内质控(自动质控)的适用性。方法:利用自动质控实施方法评估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于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18个生化项目、5个免疫比浊项目、11个化学发光项目的自动质控稳定性、检测效率和实施成本。具体方法:将生化、免疫比浊以及化学发光项目的质控品存储在流水线冰箱中,由中间体软件控制流水线,按设置时间自动调取质控品上机测定并归档保存。生化项目的质控设置为每日和每周更换质控品2种模式,共同运行3个月,通过比较2种模式质控结果的变异系数( CV)评估质控品在线存储稳定性。分析自动质控和手动质控结果变异、质控失控率、质控品消耗量、员工工作量、首个样本检测时间和自动质控故障率6个指标,评估自动质控应用效果。 结果:(1)质控品在线存储稳定性:每周更换生化在线质控品模式下,总二氧化碳(TCO 2)高低两水平质控的 CV分别为20.24%和21.82%,大于实验室设定的允许变异;丙氨酸转氨酶(ALT)等其他16个项目变异均小于允许变异。(2)自动和手动质控模式下质控结果变异:每日更换生化在线质控品、每周更换免疫比浊和化学发光在线质控品的模式下,硫酸脱氢表雄酮、雌二醇、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 12和睾酮 8个化学发光项目,补体3、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 3个免疫比浊项目和碱性磷酸酶、葡萄糖、钙、氯、钾、乳酸脱氢酶、钠、尿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腺苷脱氨酶 10个生化项目的低、高水平质控自动质控检测结果的 CV均低于手动质控结果的 CV。2种质控模式的生化、免疫比浊和化学发光项目的失控率均符合临床常规工作需求。(3)质控品消耗量比较:自动质控与手动质控比较,化学发光质控品每周使用量减少37.5%(由8 ml减至5 ml);免疫比浊质控品每周使用量减少33.3%(由3 ml减至2 ml)。(4)员工工作量和首个样本进样时间比较:自动质控与手动质控比较,员工每周减少手工操作步骤约156步,每日首个样本检测时间平均提前15 min。自动质控开始运行的前期故障率为54.5%(37/64),后期降至10.2%(13/128)。 结论:通过流水线系统自动检测室内质控结果满足实验室质量指标要求,应用自动质控可提高质控水平,节约成本,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