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19年宁夏地区肾脏疾病谱演变特征的单中心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肾脏疾病谱特征及演变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08年8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肾活检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根据患者接受肾活检时间段分为2008—2013年组和2014—2019年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肾活检时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肾脏疾病类型、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和糖尿病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的差异。分析2008—2019年间宁夏地区肾脏疾病谱的逐年变化趋势。结果:3 867例肾活检患者入选本研究,年龄(39.59±14.05)岁,男性多见(53.71%,2 077/3 867)。入选者接受肾活检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6.33%,1 405/3 867)。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78.79%(3 047/3 867),其次分别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8.57%,718/3 867)、肾小管间质性疾病(1.45%,56/3 867)和遗传性肾病(1.19%,46/3 86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IgA肾病最常见(44.60%,1 359/3 047),膜性肾病次之(30.75%,937/3 04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过敏性紫癜肾炎最常见(27.44%,197/718),狼疮肾炎次之(25.07%,180/718)。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与2008—2013年组相比,2014—2019年组患者膜性肾病比例较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非IgA沉积)比例较低(均 P<0.00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与2008—2013年组相比,2014—2019年组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比例较高,过敏性紫癜肾炎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比例较低(均 P<0.01)。2014—2019年组肾活检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单纯血尿及尿蛋白量≤1.0 g/24 h比例高于2008—2013年组,而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比例低于2008—2013年组(均 P<0.05)。与2008—2013年组相比,2014—2019年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肾衰竭比例较高,表现为蛋白尿合并血尿比例较低(均 P<0.05)。 结论:宁夏地区肾活检人群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多见,IgA肾病是最常见病因,膜性肾病占比有逐年升高趋势。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过敏性紫癜肾炎最常见,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占比有逐年升高趋势,提示应加强宁夏地区代谢性疾病肾脏并发症的筛查,重视轻度尿检异常患者的追踪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肾损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现今肿瘤治疗的一项重要的方法,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CTLA-4)抑制剂,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益处,但是其不良反应值得关注。这些药物引发的免疫应答增强会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s),对药物使用和患者预后很有影响。其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系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急性肾损伤(ICI 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ICI-AKI)是其中一种。其机制包括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丧失、药物特异性效应T细胞的再激活以及肾脏特异性自身抗体的产生。最常见的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只有少数ICIs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病例被报道。ICI-AKI通常对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反应良好,大多数患者可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我们对ICI-AKI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式以及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和进展进行综述,特别对其危险因素、ICIs的再启动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有助于采取管理措施来降低ICI-AKI发生,改善肿瘤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及病理表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就诊并诊断为ICIs相关AKI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恶性肿瘤类型、肾脏病理改变、肾功能进展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共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2 ± 11)岁。所有患者从应用ICIs到发生AKI的时间,中位数为46 (31 ~ 95)d。血清肌酐峰值的中位数为311(205 ~ 1 053) μmol/L,有1例患者接受了血液透析治疗。6例患者均进行了肾脏病理检查,4例为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为间质性肾炎兼有急性和慢性改变。6例患者中有5例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2例肾功能完全恢复,3例部分恢复。1例患者未应用糖皮质激素,但停用ICIs后肾功能有部分恢复。结论:ICIs相关的AKI临床表现主要为血清肌酐升高,多数不伴少尿。病理表现以急性间质性肾炎为主。糖皮质激素对ICIs相关的AKI有一定治疗效果,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尿液有形成分在诊治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在调节水盐代谢、酸碱平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尿液是肾脏代谢产物,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可以帮助对急性肾损伤、狼疮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等疾病作出早期筛查和诊断,并且可以指导后期治疗及预后。中国乃至全世界目前都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易受疾病侵袭,其尿液细胞特点尤其值得探索和研究。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综述了尿液有形成分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对乙酰氨基酚相关的急性间质性肾炎伴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该病例为一例64岁男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大量感冒药酚麻美敏(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要成分)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而就诊。肾穿刺活检提示急性间质性炎症伴出血。给予过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获得良好疗效。对乙酰氨基酚不是非甾体抗炎药,在肾脏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产生有毒活性代谢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在谷胱甘肽耗竭后与细胞蛋白结合,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常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很少引起严重的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美沙拉嗪致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与肾小球球性硬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31岁女性患者因溃疡性结肠炎给予美沙拉嗪1 g口服、3次/d治疗。治疗前血清肌酐(Scr)78 μmol/L。5个月后血尿素(BUN)8.3 mmol/L,Scr 185 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1 ml/(min·1.73 m 2)。肾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示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肾小球球性硬化。考虑可能为美沙拉嗪所致肾损伤,停用该药。停药26 d后,BUN 4.0 mmol/L,Scr 130 μmol/L,eGFR 47 ml/(min·1.73 m 2),加用醋酸泼尼松30 mg/d,2个月后减量至15 mg/d。复查示BUN 5.5 mmol/L,Scr 93 μmol/L,eGFR 71 ml/(min·1.73 m 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合并肾损伤与肝肾综合征的管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相当常见。其类型包括肾前性和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结构性肾脏疾病、间质性肾炎以及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相关而无明显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功能性肾衰竭即肝肾综合征,其中最多见的是急性肾损伤和肝肾综合征。近年,对肝硬化合并肾脏损伤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在急性肾损伤和肝肾综合征的定义、分型、发病机制、诊断标准、管理流程等方面更新较多,现就此重点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用,其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KI)日益受到关注。ICI相关AKI的发生率为0.8%~29%,可发生在初次用药后的数周或数月甚至停药后。AKI典型的肾脏组织病理学特征为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也可见肾小球病变。危险因素包括ICI联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等。诊断AKI后,应根据疾病程度和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减量或停用ICI,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发生3~4级AKI者应永久停用ICI。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AFRO综合征六例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TAFRO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9年4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明确诊断Castleman病患者31例,分析其中符合TAFRO综合征的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纳入TAFRO综合征诊断的患者6例(男5例),平均年龄41.5岁(27~59岁)。患者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热、血小板减少、多浆膜腔积液、器官肿大和(或)全身水肿、肾功能损害。1例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6例(6/6)白细胞介素6均升高,4例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查均升高,6例HIV均阴性,4例行人类疱疹病毒8检查均阴性,6例病理诊断中浆细胞型3例,混合型2例,透明血管型1例。2例患者行肾脏活检,1例符合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伴亚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另1例为继发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行CHOP方案化疗,1例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糖皮质激素联合单抗类药物治疗,其中1例5年后死于病情进展,另5例患者病情稳定。结论:TAFRO综合征发病罕见,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早期识别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肾病患者肾活检病理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单中心15年60岁及以上老年肾活检患者常见病理类型和疾病谱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经皮肾活检穿刺的418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肾脏病理资料,与同期年龄<60岁的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比较。根据肾活检时间分为2005~2009年、2010~2014年、2015~2019年三个时间段。结果:(1)1 572例资料完整的肾活检患者中,老年组患者为418例(26.6%),年龄67.8±5.7(60~85)岁;非老年组1 154例(73.4%),年龄39.6±12.5(9~59)岁。三个时间段肾活检患者中老年组比例呈升高趋势(19.0%,23.2%,34.4%, χ2=35.8, P<0.01);(2)老年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75例,占65.8%,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57.1%),其次是IgA肾病(17.8%)和微小病变肾病(11.6%);非老年组最常见病理类型是IgA肾病(47.7%),其次是膜性肾病(28.2%)和微小病变肾病(10.7%);(3)老年组中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比例最高的是糖尿病肾病(26.7%),其次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21.7%)和缺血性肾病(15.8%);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ANCA相关性血管炎(21.7%比4.5%, χ2=25.781, P<0.001)、肾淀粉样变性(6.7%比2.1%, χ2=4.942, P=0.026)比例增高;(4)老年组肾小管间质疾病中急性肾小管坏死占9.1%,急性/亚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占27.3%,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疾病占54.5%,IgG4相关间质肾炎占9.1%,其疾病构成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5)随着时间变迁,三个时间段老年组肾活检例数增长明显的原发性肾小疾病病理类型有膜性肾病(32例、50例和75例)、微小病变肾病(5例、9例和18例)、IgA肾病(9例、10例和30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有糖尿病肾病(4例、8例和20例)、缺血性肾病(1例、2例和13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4例、6例和16例),而非老年组中增长明显的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膜性肾病(60例、78例和104例)和糖尿病肾病(7例、9例和30例)、缺血性肾病(2例、4例和19例)、狼疮性肾炎(15例、13例和26例)。 结论:老年肾活检患者所占比例增长明显,且病理类型的构成与非老年患者有所不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是老年肾病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膜性肾病,其次是IgA肾病和微小病变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肾病,其次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缺血性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