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评估体系与康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作为低位直肠癌的极限保肛手术,不仅能够获得满意的肿瘤学结果,并且可降低永久性造口概率。然而,控制排便功能紊乱是ISR术后不容忽视且最为常见的临床难题。目前仍缺少以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评价术后肛门功能与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笔者单位临床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性阐述ISR术后肛门功能、生活质量、生理功能、解剖形态学评估以及功能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术后肛门功能常根据多种量表组合进行评估,包括大便失禁评估量表、胃肠功能问卷、特异性LARS评估量表和大便日记。ISR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估更适合采用症状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可采用水灌注式或高分辨率固态直肠肛管测压评估ISR术后患者生理功能,并采用排粪造影和3D直肠腔内超声评估其解剖形态学变化。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功能锻炼、直肠球囊训练、经肛门灌洗和骶神经调节术等均是术后康复治疗的可选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房颤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对国内外房颤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估工具进行回顾,总结常用的房颤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信效度、评分方式、应用现状及优缺点,为医务人员获取房颤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感染后咳嗽(PIC)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山西省太原市中医医院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PIC患者14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70 例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70 例予升降止咳汤治疗.疗程14 天.比较2 组伴随症状改善情况、药物起效及咳嗽缓解与消失时间、咳嗽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CQLQ)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66/70),对照组总有效率75.71%(53/7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各项伴随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药物起效时间、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CQLQ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PIC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伴随症状,药物起效快,促进患者咳嗽症状缓解,因此值得在后续临床中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单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单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单侧高频rTMS。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SA)和功能性吞咽困难量表(FDS)评分]、营养状态[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营养状态、负性情绪、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SSA评分和F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TP、Alb、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SWAL-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针对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单侧高频rTMS可改善其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缓解负性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宫颈癌子宫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宫颈癌子宫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滕州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98例宫颈癌子宫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传统组和康复组,各49例。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康复组给予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变化。结果:对宫颈癌子宫根治术患者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后,康复组的术后性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传统组,康复组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组,康复组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宫颈癌子宫根治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后,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从而使患者更快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宫颈癌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教育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教育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患者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的术后康复、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结果:实施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后,教育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常规组,教育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教育组的性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教育组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实施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与性生活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护理可成为宫颈癌术后患者中行之有效的方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性生活体验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整合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性生活的心理体验,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性健康指导和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中有关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性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25日。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32个完整结果,归纳成9个新类别,综合成4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出现明显的性认知、性需求差异;整合结果2: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体验到性生理兼性心理的改变;整合结果3:多重复杂因素影响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性生活;整合结果4: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采取不同方式应对性改变。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性改变,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并给予性健康支持与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文版输尿管支架相关症状调查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测评中文版输尿管支架相关症状调查问卷(USSQ)的信度和效度,为国内留置输尿管支架患者的症状评估提供科学的工具。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原则,按照量表直译、回译、专家委员会讨论及预实验完成问卷的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USSQ。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留置输尿管支架的485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中文版USSQ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检验问卷的条目内容及信效度。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462份。项目分析结果提示中文版USSQ中性生活领域的条目S1和S2应删除( P>0.05),但从问卷结构的合理性考虑,条目S1给予保留。中文版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3,泌尿系统症状、身体疼痛、总健康状况、工作表现、性生活及附加问题6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03~0.918,重测信度为0.885,6个维度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338~0.849 ( P<0.05),分半信度为0.628;问卷的总内容效度为0.887。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9个主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8.995%;相关性分析除性生活维度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014~0.101( P>0.05),其他各维度相关系数为0.406~0.629 ( P<0.01);校标效度的检测结果显示,问卷各维度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及健康调查简表的校标关联系数为0.35~0.49( P<0.01)。 结论:中文版USSQ除了性生活维度外,其他各维度的症状评估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为国内留置输尿管支架患者相关症状的调查和改善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对阴道分娩患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阴道分娩后PFD患者7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8例)和观察组(3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增强电刺激强度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功能电生理指标、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期法的6个测量点值,6个测量点为阴道前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 cm处(Aa点)、阴道顶端或前穹隆到Aa点之间阴道前壁上段中的最远点(Ba点)、阴道后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 cm处(Ap点)、阴道后穹隆或阴道顶端至Ap点的阴道后壁上段的最远点(Bp点)、宫颈或子宫切除后阴道顶端所处的最远端(C点)和有宫颈时的后穹隆的位置(D点)。结果:观察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前静息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和阴道动态压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2.51 ± 0.22)%比(- 3.29 ± 0.37)%、(- 2.89 ± 0.27)%比(- 3.18 ± 0.32)%、(3.41 ± 0.39)μV比(2.91 ± 0.28)μV、(30.12 ± 0.22)μV比(28.29 ± 0.37)μV、(3.14 ± 0.55)μV比(2.51 ± 0.30)μV、(39.89 ± 0.27)μV比(38.18 ± 0.32)μV和(76.92 ± 28.18)cmH 2O(1 cmH 2O=0.098 kPa)比(69.10 ± 30.66)cmH 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SUI发生率和PISQ-12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6%(52/362)比27.09%(97/358)和(28.49 ± 3.61)分比(37.62 ± 3.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Aa、Ba、Ap和C点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2.69 ± 0.21)cm比(- 2.38 ± 0.13)cm、(- 2.30 ± 0.52)cm比(- 2.21 ± 0.33)cm、(- 2.91 ± 0.35)cm比(- 2.85 ± 0.24)cm和(- 5.33 ± 065)cm比(- 5.20 ± 05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65、2.469、2.691和2.889, P<0.05);两组Bp和D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阴道分娩后PFD患者采用较强强度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盆底电生理指标、POP-Q指标,降低SUI发生率,提高性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早泄的安全性和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早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7例原发性早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特征。年龄(31.4±5.7)岁。病程(9.6±5.1)年。已婚29例(65.9%),未婚15例(34.1%)。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23.6±1.2)分。早泄诊断工具量表(PEDT)评分(15.2±2.7)分。射精控制能力评分(10.1±1.5)分。患者性生活满意度评分(2.3±1.7)分。性伴侣性生活满意度评分(2.3±1.3)分。夜间阴茎勃起试验(NPT):Ⅲ级硬度19例、Ⅳ级硬度28例。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0.9±0.5)min。所有患者均接受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距冠状沟0.6~0.8 cm做环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距冠状沟0.8~1.5 cm分离阴茎筋膜组织后将阴茎皮肤脱套至阴茎根部。在阴茎背深静脉、阴茎背动脉解剖层次的上面可见阴茎背神经,以阴茎背侧正中12点为中心向两侧分离显露阴茎背神经,至阴茎腹侧达尿道海绵体处,用丝线提起分离的阴茎背神经。根据神经分布均衡原则,在阴茎头3、9、12点各保留1支,保留3~4支阴茎背神经,如保留的阴茎背神经横径>1.5 mm,继续向远端分离至接近阴茎头处,使保留的阴茎背神经横径<1.5 mm。记录术中发现的阴茎背神经总数和保留数量。术后3、6、12、24个月随访IELT、射精控制能力评分、患者和性伴侣性生活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本研究4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每例术中发现阴茎背神经总数为(9.8±1.6)支,其中14支1例,13支1例,12支6例,11支5例,10支8例,9支20例,8支5例,6支1例。44例获得随访,失访3例,随访时间(35.0±10.2)个月。术后3、6、12、24个月的IELT分别为(3.8±2.1)、(4.1±2.3)、(4.8±2.4)、(4.2±2.3)min,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射精控制能力评分分别为(5.9±2.9)、(6.7±2.9)、(4.7±2.7)、(6.7±3.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分别为(6.4±3.3)、(6.8±3.6)、(8.1±3.6)、(6.8±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性伴侣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分别为(5.8±2.9)、(6.7±3.3)、(8.6±3.5)、(6.7±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手术疗效评估标准:术后3、6、12、24个月有效例数分别为36例(81.8%)、37例(84.1%)、39例(88.6%)、38例(86.4%)。44例中,术后出现局部疼痛1例(2.3%),系带水肿3例(6.8%),皮下硬结1例(2.3%),包皮外形不佳2例(4.5%),阴茎头感觉异常3例(6.8%)。其余病例未发生阴茎异常勃起和勃起功能障碍。 结论: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早泄,可有效改善患者早泄症状,提高性生活质量,手术效果理想,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可用于治疗非手术疗法无法获得满意疗效和自愿放弃非手术疗法的原发性早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