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 Meta分析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搜集关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心绞痛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截至 2022年 9 月 30 日.由 2 名参与人员独立筛查文献、提取信息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20篇文献,涉及 2 975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总疗效[OR=3.32,95%CI(2.66,4.15),P<0.000 01]、心绞痛发作次数[MD=-1.38,95%CI(-1.83,-0.92),P<0.000 01]、心绞痛持续时间[MD=-6.27,95%CI(-8.06,-4.48),P<0.000 01]、心电图疗效[OR=2.54,95%CI(1.92,3.36),P<0.000 01]、总胆固醇[MD=-1.20,95%CI(-1.68,-0.71),P<0.000 01]、三酰甘油[MD=-0.50,95%CI(-0.74,-0.26),P<0.000 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17,95%CI(0.01,0.33),P<0.000 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54,95%CI(-0.84,-0.24),P<0.000 01]均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但其安全性仍需要较多的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期刊登的《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不良反应防治专家共识(2023年,重庆)》由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从事皮下免疫治疗(SCIT)相关专业的中青年专家,在系统复习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撰写而成。本共识旨在总结SCIT不良反应的防治,重点阐述SCIT不良反应的分类、诊断、处理、危险因素及预防,希望通过本共识为我国开展SCIT治疗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提高对SCIT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防治能力,进一步促进SCIT的规范应用。论著《蜗神经发育不良患者蜗神经对电刺激反应特点的研究》观察了蜗神经发育不良(CND)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蜗神经对电刺激的反应,并比较其与蜗神经形态正常植入者之间的差异,探讨CND患者蜗神经损伤特点。《不同气骨导差混合性听力损失耳硬化症患者手术疗效分析》分析了术前不同气骨导差混合性听力损失耳硬化症患者的手术疗效,为耳硬化症手术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听力正常儿童宽频鼓室图能量吸收率特征研究》分析了0~12岁听力正常儿童宽频鼓室图能量吸收率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获得与年龄相适应的参考值,为宽频鼓室图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丹参酮ⅡA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小鼠耳蜗血管纹周细胞凋亡的研究》探讨了丹参酮ⅡA是否能抑制高糖诱导的小鼠耳蜗血管纹周细胞的凋亡及可能机制,为治疗糖尿病性听力损失提供参考。《IL-17A激活NLRP3炎性小体在CRSwNP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探讨了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IL-17A激活NLRP3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前后肋软骨支架移植喉气管重建术治疗儿童重度声门下狭窄或喉蹼的效果分析》探讨了前后肋软骨支架移植喉气管重建术治疗重度声门下狭窄或喉蹼的手术效果。继续教育园地《阿司匹林激发试验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运用及研究进展》就阿司匹林激发试验适应证及禁忌证、检查注意事项、操作步骤、评估方法、诊断标准、安全性等进行了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隐丹参酮对人膀胱癌J8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在体外对人膀胱癌J8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浓度为0、0.5、1.0、2.0、3.0、4.0、5.0、8.0 μmol/L的隐丹参酮处理J82细胞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J82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J82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p65、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表达的差异。结果:CCK-8法结果显示各组的450 nm吸光度( A)值:对照组(1.77±0.06),0.5 μmol/L组(1.78±0.08),1.0 μmol/L组(1.64±0.05),2.0 μmol/L组(1.48±0.12),3.0 μmol/L组(1.20±0.07),4.0 μmol/L组(0.93±0.10),5.0 μmol/L组(0.76±0.02),8.0 μmol/L组(0.05±0.01),各组的450 nm 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29.83, P=0.00),除0.5 μmol/L组外其余各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三组的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在总体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2.49, P=0.00; F=6.39, P=0.03);两个实验组的早期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且3.0 μmol/L组比1.0 μmol/L组更高[(11.83±1.12)%比(7.01±1.84)%, t=3.73, 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隐丹参酮处理后p65蛋白表达减少,caspase 3、caspase 9蛋白表达增加。 结论:隐丹参酮在体外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来抑制人膀胱癌J82细胞增殖,并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丹参及其活性成分治疗神经损害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丹参是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纤维化的治疗。丹参主要含有脂溶性二萜醌类和水溶性酚酸类两大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抗炎、抗氧化应激、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纤维化的能力。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及其活性成分能有效治疗各种神经系统损害。本文对此作一综述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希望能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期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磐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50 mg/次,1次/d,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联合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6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配制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疗效,同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相关细胞因子和外周血CD 4+ Foxp 3+ Treg细胞表达率的改善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试验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0.4 ± 0.1)次/d比(0.6 ± 0.2)次/d、(3.4 ± 1. 2) min/次比(5.8 ± 1.2) min/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0%(49/50)比92.0%(46/50)](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调节蛋白(TM)含量和CD 4+ Foxp 3+ Treg细胞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NO、T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ET、CD 4+Foxp 3+ Treg细胞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浆NO、T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82.5 ± 5.1) ng/L比(71.9 ± 4.) ng/L、(32.4 ± 3.6) μmol/L比(25.2 ± 3.6) μmol/L],ET、CD 4+ Foxp 3+ Treg细胞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39.4 ± 5.2) μmol/L比(46.7 ± 5.4) μmol/L、 (9.4 ± 1.8)%比(10.6 ± 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肌炎性免疫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用不同浓度总丹参酮及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单用不同浓度总丹参酮及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并研究其分子机制。方法:K562和Kasumi-1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TKIs耐药株K562/T315I细胞株由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分子医学研究中心自主构建。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设0、2.19、4.38、8.75、17.50、35.00 μg/ml总丹参酮干预组,按1×10 4个/孔接种于96孔板后,加药处理24 h;另设二甲基亚砜对照组。所有实验独立重复3~5次,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将经总丹参酮处理和未处理的细胞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 结果:8.75 μg/ml总丹参酮作用K562、K562/T315I和Kasumi-1细胞24 h后,半抑制浓度值(IC 50)分别为(4.11±0.02)、(4.95±0.04)和(3.98±0.01)μg/ml。8.75 μg/ml总丹参酮与0.25 μmol/L伊马替尼联合应用时,总丹参酮可增强伊马替尼对K562和K562/T315I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分别用4.38、8.75、17.50 μg/ml总丹参酮作用于K562、K562/T315I和Kasumi-1细胞株24 h,与对照组比较,总丹参酮可以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Bax比值(均 P<0.05)。总丹参酮抑制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增殖相关信号通路和DNA损伤修复通路,激活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 结论:不同浓度总丹参酮对K562、Kasumi-1以及TKIs耐药的K562/T315I细胞株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与TKIs联合应用时可进一步增强抗白血病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丹参酮ⅡA介导TGF-β1调控心肌细胞自噬与凋亡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重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通过介导TGF-β1发挥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与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建立大鼠的心力衰竭模型,术后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假手术组(Sham)为对照。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与功能,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形态与胶原容积分数。TUNEL染色与免疫印迹(Cleaved-Caspase-3、Bax、Bcl-2)分析细胞凋亡程度,自噬双标腺病毒mRTF-GFP-LC3荧光显微镜测定自噬水平与自噬流活性,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LC3-Ⅱ/LC3-Ⅰ)表达水平。ELISA检测心肌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含量的变化。结果:建模成功后,丹参酮ⅡA显著降低心衰组升高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7.45±0.67)mm比(9.72±0.28)mm]与收缩末期内径,升高心衰组降低的左室射血分数与短轴缩短率( P<0.05)。Masson染色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与TUNEL染色心肌细胞凋亡百分比,心衰组明显高于Sham组,丹参酮ⅡA组则是低于心衰组( P<0.05)。与Sham组相比,心衰组Cleaved-Caspase-3、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与心衰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Cleaved-Caspase-3、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 P<0.05)。心肌细胞内荧光斑点总数、红色荧光斑点百分比、Beclin 1与LC3-Ⅱ/LC3-Ⅰ比值,以及心肌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水平心衰组均高于Sham组,丹参酮ⅡA组低于心衰组( P<0.05)。TGF-β1组比心衰组心肌细胞自噬与凋亡水平更高,SB431542预处理后,TGF-β1激活自噬与凋亡水平显著下降( P<0.05)。 结论:TGF-β1可加重心衰心肌细胞激活的自噬与凋亡,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降低心肌细胞TGF-β1分泌,抑制自噬与凋亡的过度激活,减轻心肌细胞损伤,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丹灯通脑软胶囊及其组方化学成分与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丹灯通脑软胶囊源于彝医验方,由丹参、灯盏细辛、川芎、粉葛 4 味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冠心病、脑中风、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复方的组成药物中以黄酮类、醌类、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为主,研究证实该药具有扩张周围毛细血管、促进心脑血管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缓解心肌缺血的功效,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丹灯通脑软胶囊的化学组成成分、质量控制和体内代谢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旨在为丹灯通脑软胶囊及相关组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丹蛇"组方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分析中药组方-丹参酮ⅡA+蛇床子素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5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LPS组、丹参酮ⅡA组、蛇床子素组、丹参酮ⅡA+蛇床子素组,每组10只,气管内滴注LPS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24 h后观察小鼠存活率、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72 h左肺湿/干重比值( 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总细胞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总蛋白、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结果:LPS组小鼠24 h存活率为0,丹参酮ⅡA组、蛇床子素组72 h存活率为50%,丹参酮ⅡA+蛇床子素组72 h存活率约75%,存活率提高;HE染色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组、蛇床子素组较LPS组肺部组织病理结构破坏减轻,丹参酮ⅡA+蛇床子素组肺部组织病理结构修复情况较明显;W/D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组、蛇床子素组较LPS组肺部水肿无改善、丹参酮ⅡA+蛇床子素组肺部水肿情况减轻(P<0.05)。BALF中总蛋白含量和细胞计数显示,与LPS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蛇床子素组肺部蛋白渗出和炎细胞分泌减轻,丹参酮ⅡA+蛇床子素组明显减轻(P<0.05)。MPO活力结果与BALF中细胞计数结果类似;丹参酮ⅡA组、蛇床子素组较LPS组肺部炎性因子TNF-α、IL-6、IL-1分泌减少(P<0.05)。丹参酮ⅡA+蛇床子素组肺部炎性因子分泌减少明显(P<0.05)。结论:丹参酮ⅡA+蛇床子素组方能减少对LPS致小鼠肺部炎症因子分泌,减轻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蛋白渗出、炎细胞漏出和肺部水肿,改善肺部病理组织结构,提高小鼠存活率。丹参酮ⅡA+蛇床子素组方对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不同寄主种类对百蕊草植株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探究不同寄主种类对半寄生植物百蕊草植株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丹参、夏枯草、截叶铁扫帚、决明、紫花地丁、假蒿、鼠曲草、小麦和假俭草为百蕊草的寄主进行盆栽试验,从百蕊草生长指标叶片数、株高、根长、根粗、吸器数、吸器大小、全草重及有效成分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百蕊草叶片数和全草重在小麦寄主组表现最高,分别为43片、0.51 g;百蕊草根长和吸器数在丹参寄主组表现最高,分别为17.4 cm、86.6个;百蕊草的百蕊草素Ⅰ、紫云英苷和5种黄酮类成分总含量在丹参寄主组中含量最高,分别为3.99、0.08、7.36 mg/g;小麦寄主组的山柰酚-7-O-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最高,分别为0.19、3.42 mg/g;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丹参、小麦、决明和假俭草寄主组的综合得分较高,分别为0.2263、0.1757、0.1623、0.1558.结论:丹参是最适合百蕊草生长的寄主,其次小麦、决明、假俭草可作为百蕊草的适宜寄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