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体功能及健康.睡眠障碍的发病与年龄呈正相关,由于绝经综合征、代谢相关疾病而高发,女性围绝经期通常是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的转折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严重情况下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根据相关风险因素对症治疗,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目标.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睡眠卫生教育、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绝经激素治疗、精神类及镇静催眠药、褪黑素、中医中药等).综述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及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孕期被动吸烟对1岁儿童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孕期被动吸烟对1岁儿童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影响.方法 以深圳出生队列研究平台的1 363对母子为研究对象.在孕期使用问卷调查孕妇一般人口学特征及被动吸烟情况,并在儿童1岁时使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3/ASQ:SE)评估儿童神经行为发育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被动吸烟对1岁儿童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影响.结果 孕期被动吸烟对1岁儿童除粗大动作外的其他方面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有害影响:与无被动吸烟相比,在孕早期重度被动吸烟的孕妇其子代沟通(OR=1.932,95%CI:1.023~3.648)、精细动作(OR=3.388,95%CI:1.232~9.317)、解决问题(OR=3.270,95%CI:1.317~7.795)、社交-情绪(OR=1.792,95%CI:1.159~2.772)发育迟缓的风险增大;在孕中期被动吸烟的孕妇其子代沟通(OR=1.802,95%CI:1.068~3.039)、个人-社会(OR=1.705,95%CI:1.080~2.837)发育迟缓的风险增大,重度被动吸烟的孕妇子代沟通(OR=2.864,95%CI:1.322~6.240)、社交-情绪(OR=1.882,95%CI:1.081~3.275)发育迟缓的风险增大;在孕晚期,重度被动吸烟的孕妇其子代沟通(OR=3.415,95%CI:1.366~3.158)、精细动作(OR=3.976,95%CI:1.838~13.360)、社交-情绪(OR=2.231,95%CI:1.234~4.032)发育迟缓的风险增大.结论 孕妇孕早、中、晚期被动吸烟可对子代1岁时神经行为发育多个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有害影响.建议相关部门加大相关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大众减少室内吸烟、重视孕妇健康和儿童早期神经行为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11月采用常规方案护理的60例冠心病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的60例冠心病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2组均连续护理3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水平,并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力、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得分、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的纵向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变化,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纵向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住院胃癌患者14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资料进行横断面和纵向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12个亚主题:对症状的感知(对胃肠道症状重视不足、既往症状经历的影响、对日常生活影响最大而非最严重症状),认知中的因果推理(成因多元化、无法客观评价自我效能、将症状归因于可控因素),始终存在负性情绪(对罹患胃癌需要手术治疗的恐惧、对术后恢复的担忧、对无法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沮丧),无效应对后的知识需求(采取回避行为、对术前照护知识的需求、对康复知识的需求).结论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复杂且呈现动态变化,护理人员应关注和分析其变化过程,满足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期的照护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表情分析技术在监管场所精神障碍者暴力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精神障碍者暴力攻击行为与其情绪之间的联系,评价表情分析技术在监管场所内精神障碍者暴力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暴力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39例监管场所男性精神障碍者,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暴力历史、临床、风险评估量表中文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和简明精神病量表,评估受试者的暴力风险、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对受试者进行情绪唤醒并记录唤醒前、唤醒后及唤醒过程中的情绪及表情动作单元强度,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唤醒前、唤醒后及唤醒过程中的情绪和表情动作单元强度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7种基础情绪表情强度与评估量表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受试者的悲伤、惊奇和惧怕3种情绪在不同时间段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内侧眉毛提起动作单元强度在诱发情绪前后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愤怒情绪强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与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眉毛提起、眼睑收紧、上眼睑提起等眼部动作单元可以作为识别暴力攻击行为相关的负性情绪(如悲伤、愤怒)的有效动作单元,表情分析技术可作为辅助手段应用于监管场所内精神障碍者的潜在暴力风险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鼻咽X线摄影侧位片及鼻内镜诊断的腺样体肥大致学龄期儿童OSAHS与情绪障碍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鼻咽X线摄影侧位片及鼻内镜诊断的腺样体肥大所致学龄期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情绪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耳鼻喉科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患儿共 196 例,其中经鼻咽部X线摄影侧位片及鼻内镜检查确诊为腺样体肥大且经多导睡眠(PSG)监测符合OSAHS诊断标准的患儿 124 例为观察组;另经鼻咽部X线摄影侧位片及鼻内镜确定无腺样体肥大且经 PSG 监测无睡眠障碍的儿童 72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焦虑抑郁评分,并分析观查组内焦虑抑郁评分同AI及AH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现儿童焦虑的比例为 27.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12.5%;出现儿童抑郁症状的比例为 30.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儿焦虑抑郁评分同AI及AHI指数均线性相关.结论 腺样体肥大所致的OSAHS可使学龄期患儿焦虑抑郁水平增高,应特别关注腺样体肥大所致OSAHS是否引起患儿心理行为异常,应早发现早诊断与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构建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半结构性访谈及横断面调查,分析影响其社会疏离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及需求,构建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按住院病区将78例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随访,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疏离干预方案至出院后4周.结果 对照组39例、试验组36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社会疏离及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感知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社会疏离干预方案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感知社会支持水平,降低社会疏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青少年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抑郁症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始于青春期.青少年抑郁症常导致学业失败、同伴关系不佳、行为问题、家庭及社会关系冲突,甚至自杀等不良后果,早期预防和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能定量评价脑白质微结构,构建结构网络,可用于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异常与症状、年龄、性别等临床变量的相关性.青少年抑郁症扩散张量成像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存在胼胝体、扣带束及钩状束等多个白质纤维束微结构异常,前额叶-纹状体环路、前额叶-边缘系统神经环路受损,且与记忆、情绪调节、奖励处理、认知加工等密切相关,与成人抑郁症中的发现一致.本研究对扩散张量成像的成像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在青少年抑郁症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肠-脑-皮轴理论治疗黄褐斑经验撷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获得性色素异常疾病,好发于面部,女性多见.发病因素多,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脑-皮轴是指肠道微生态,情绪行为和皮肤炎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与中医认识黄褐斑发病涉及肝、脾功能异常的理论一致.张丰川教授基于上述理论,应用疏肝健脾法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兹略述如下,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状况评估及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肠造口是治疗结直肠癌、炎性肠病、肠梗阻、肠外伤等疾病的常见术式[1].由于肿瘤病情与肠造口的特殊性,一半以上的造口患者遇到心理社会问题,如自卑感、病耻感和社交焦虑,出现自我封闭,拒绝社交等社会疏离行为[2,3].社会疏离是指个体因各种原因对社会行为的潜在影响而产生一种自我疏远和疏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包含主观感受(孤独、无助等负性情绪体验)和客观行为(社交回避、社交范围减少等)[4].而逐渐剥夺社会化是一种强大的慢性应激源,不仅会产生心理、精神异常,损害认知功能,出现社会认知缺陷[5],也会影响癌症的复发和长期生存率,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6].本文对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感动态变化轨迹、影响因素、预防和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