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感知教师支持和学业拖延的关系:未来取向和学业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中生未来取向和学业投入在感知教师支持与学业拖延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采用感知教师支持问卷、青少年未来取向量表、学业投入量表和学业拖延量表学生版(general procrastination scale-for student populations,GPS)对5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使用SPSS 26.0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Bootstrap法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感知教师支持、未来取向、学业投入、学业拖延的得分分别为(3.77±0.80)分,(3.22±0.48)分,(68.11±18.08)分,(52.32±11.78)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业拖延与感知教师支持、未来取向和学业投入均呈负相关( r=-0.32,-0.38,-0.49,均 P<0.01),感知教师支持与未来取向、学业投入呈正相关( r=0.40,0.43,均 P<0.01),未来取向和学业投入呈正相关( r=0.56, 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感知教师支持对学业拖延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10,95% CI=-0.19~-0.02)),占总效应的32.26%;未来取向和学业投入在感知教师支持和学业拖延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05,95% CI=-0.09~-0.02;效应值为-0.09,95% CI=-0.15~-0.05),占总效应的16.13%、29.03%;未来取向、学业投入在感知教师支持和学业拖延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7,95% CI=-0.10~-0.04),占总效应的22.58%。 结论:感知教师支持不仅能直接作用于学业拖延,还分别通过未来取向、学业投入的中介作用,以及而且还通过未来取向和学业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学业拖延产生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广州医科大学在线教学平台应用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广州医科大学在线教学平台的实施情况。方法:2020年9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使用过广州医科大学e学中心平台的师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情况、对在线教学平台的满意度与持续使用意愿、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4个部分。结果:教师与学生每周使用在线教学平台5次及以上的分别为35.8%(38/106)和85.8%(1 062/1 238)。81.1%(86/106)的教师与68.3%(845/1 238)的学生都认为可以开展混合教学,但是希望以线下为主。教师与学生对在线教学平台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评分别为(3.80±1.17)分与(3.90±0.98)分。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其他职称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29±0.49)分、(4.19±0.81)分、(3.72±1.10)分、(3.11±0.90)分、(3.63±1.83)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感知有用性、自我效能感、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对在线教学平台的满意度具有影响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072、0.087、-0.060、0.137、0.116,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感知有用性、使用动机、自我效能感、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对在线教学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具有影响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10、0.206、0.065、-0.067、0.095、0.060,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疫情防控期间广州医科大学师生每周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频率较高,对在线学习平台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持续使用意愿较强。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完善在线教学平台功能、加大技术支持服务与保障;加强医学教学资源供给、构建校本特色医学资源库;提供在线教学培训咨询,促进课程教学创新变革等对策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陕西省某医学院校护生学习投入与教师支持的关系: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护生职业认同在其感知的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择某医学院校所有年级在校护生409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教师支持问卷、职业认同感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对护生进行测评。建立并检验职业认同在其感知的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护生教师支持得分(4.60±0.67),职业认同得分(3.58±0.63),学习投入得分(4.79±0.97)。教师支持与职业认同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r=0.504, P<0.001),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r=0.362, P<0.001),职业认同与学习投入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r=0.315, 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投入与护生职业认同总分、支持性的学习风气相关,可解释总变异的16.6%。职业认同在其感知的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间存在中介效应,模型各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项拟合指标均较好。教师支持对学习投入的直接效应为0.31,且能够协同职业认同对学习投入造成间接影响,间接效应为0.11。 结论:教师支持对学习投入有直接预测作用,且职业认同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第二课堂感知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成绩影响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开展情况,探索第二课堂感知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成绩的影响。方法:自制第二课堂感知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组织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等方面内容。于2019年8月对某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系大四全体在校学生利用该问卷展开第二课堂感知问卷调查。同时从该校共青团委处获得学生第二课堂成绩,从该校预防医学系教务科获得学生第一课堂成绩。对第二课堂感知各维度及总分、第二课堂成绩、第一课堂成绩分别做Pearson相关性检验,验证第二课堂感知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成绩的影响。采用SPSS 19.0进行正态性检验、卡方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放并回收95份有效问卷。经检验发现,学生第二课堂感知总分较高(66.23分),其中教师引导得分最高为73.10分,而学生参与得分最低仅为61.85分。第二课堂感知对第一课堂成绩、第二课堂成绩均有重要影响,尤其表现在组织支持和教师指导方面。结论:第二课堂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同时学生参与度受到学生自身和校方因素影响。应重视第二课堂,需要在组织、教师和学生层面采取有效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教师视角下临床中医护理案例教学困境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临床科室带教教师进行中医护理案例教学时面临的困境,为提升中医护理案例教学能力,促进中医护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2023年2-5月对参与过中医护理案例教学的9名护理带教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及8个亚主题:对临床教学中实施中医护理案例教学法困难的感知(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备课负荷重、辨证分析过程难以深入展开研讨、容易从学生主动转变为教师主动);影响中医护理案例教学法临床实施的因素(中医护理案例的教学设计、中医理论知识的特殊性、护理带教教师的专业能力);中医护理案例临床教学工作中希望得到的支持(提升自身的中医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获得中医专业医师的参与指导).结论 可从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提高备课效率和精准度,加强中医基础知识培训、深化辨证分析教学内涵,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打造优秀案例教学设计,丰富案例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4方面着手,不断提升临床中医护理案例教学质量,以促进中医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听障儿童家长对融合教育的主观感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听障儿童家长对融合教育安置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30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接受融合教育的听障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家长主观感知的因素.结果 60%的家长认为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在融合教育中的适应度一般,35.4%的家长认为非常适应.家长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融合教育适应性的主观感知与儿童沟通的主动性、教师对孩子关心度、康复机构后续服务满意度的感知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家长对听障儿童融合教育的主观感知不受家长角色、儿童自身因素,如年龄、性别、手术年龄和融合教育时长的影响,受儿童沟通主动性、教师对儿童关注度以及康复机构后续支持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患者在临床护理教育中的角色感知及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从患者视角深入了解患者对其参与临床护理教育的认知和体验,为教育过程中增加患者视角,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选取16例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七步法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临床护理教育中的角色感知可以归纳为教师教学的"材料"、学生临床实践的平台、学生表现的评价者、学生专业技能的促进者以及学生临床学习的教育者5个主题,参与体验归纳为来自护生的爱与关怀、奉献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医院缺少临床护理教育相关宣传、渴望尊重以及需要积极的、支持性的护理环境5个主题.结论:患者在临床教育中的角色感知反映了患者参与护生临床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并未充分体现,参与体验也反映了临床护理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建议医护人员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加强对患者教育角色的关注,并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教育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下听障学生家校结构支持的个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与构建听障学生家校结构支持系统,以期为听障学生融合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访谈、叙事和经验总结法对个案进行追溯与追踪研究,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构建家校结构支持框架模式.结果 简单清晰的指令能提高被试的学习效率;适当的鼓励会增强被试能力感知,使其获得认可和自信;通过引导让被试解决问题可以满足被试自我胜任感;积极性反馈有助于提升被试的自我认同感,促进动机的内化.结论 在听障学生随班就读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提供明确的指令,设立合理的期望值,寻找机会鼓励孩子,善于引导,及时提供积极的、发展性的反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与角色压力和感知上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水平现状,探讨其与角色压力、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管理者实施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压力量表、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山东省5所医学院校附属教学医院的406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得分4.41±1.07,工作投入与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角色压力呈负相关(均P<0.01).培训参与频次、角色压力和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是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处于较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降低角色压力、加强支持力度、提供教学培训机会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投入水平,进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冲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调查福建省某医学院校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冲突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学院校临床教师角色冲突量表和临床教师角色冲突影响因素量表对福建省某医学院校296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冲突中期望型、超载型、适应型角色冲突3个维度得分中位数分别为2.60分、2.83分、2.80分,不同年龄、科室、临床工作年限、教学工作年限、教学职称、医院职称、医院职务、教学工作量的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冲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负担是影响期望型和超载型角色冲突的重要因素(P<0.05),行政支持、培训感知、工作反馈、教学情感、工作负担是影响适应型角色冲突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冲突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需重视对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冲突水平的评估,并积极采用相应干预措施,平衡临床护理教师教学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减少角色冲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