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中医药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与优化路径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高等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中医药高校"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医药高校"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传承创新精神、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提升中医药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面对中医药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形式创新、"双创"实践平台和校企融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瓶颈和挑战,要加快中医药高校"双创"教育路径优化,以期助力中医药高校"双创"教育迈向新发展阶段,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创新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知识链+思政+科教+产教"四融合在农学基础课程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植物生理学课程是面向农学大类招生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和内容抽象程度高的知识体系特性.在新农科背景下,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存在知识框架不系统、思政教育有待加强、学生科研素质不足,以及学生对专业缺乏信心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构建知识框架体系,提高专业素养为 目标,创设"知识链+思政+科教+产教"四融合的教学新模式,从植物生理学基础知识到科学研究,再到农业生产知识链的搭建,促进课堂学习与科学研究、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为新农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知识链+思政+科教+产教"四融合 植物生理学 探索与实践 Knowledge chai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cience and education+industry and education...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生对大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使用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了解护生对大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的使用体验,为规范使用大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来自4所医学院校的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使用体验感多样化;使用场景差异化;使用潜在问题;自我感知需求和期待.结论 护理教育和管理者应引领护生树立正确使用大语言模型价值观,制定相关使用准则规范其使用,还须加强培训和护理伦理建设,促进大语言模型在护理教育中的创新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诗词融入生命科学教育的跨学科育人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科学和人文的统一性,通过构建"诗·思"课堂,打通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桥梁,开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搭建五育融合的平台,塑造学生的文化价值观,达到坚定文化自信、培养科学思维、创新生命教育的育人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中生物学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广泛覆盖在高中生物学课程背景的思政元素,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生物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生物学教学,实现思政教育特殊的育人功效.以"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为例,将思政元素与生物学教学融合,为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开拓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患沟通共情语言教学与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背景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教育部鼓励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目前医患沟通共情能力教学多以模拟沟通、小组讨论形式为主,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较少.目的 探索构建可以用于课程教学的医患沟通共情语言教学与评价系统,为今后医患沟通共情教学提供新的方向;开展教学应用,提高医学生、医生沟通共情语言表达能力,并收集反馈用于系统的优化改善.方法 2021 年 9 月—2022 年 2 月课题组基于讯飞语音识别技术和共情语义识别算法,应用课题组研制的 10 个医患沟通典型案例、示范共情语言、共情语言语义库、共情语言技能及其整体评分标准等进行系统"医患沟通共情语言虚拟仿真教学与评价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开发;2022 年 3-5 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参与医患沟通学课程或培训的 950 名学生(包括 515 名本科生、102 名医学博士生和 333 名临床医生)为研究对象,基于本系统开展南京医科大学《医患沟通学》技能课(2 学时)的教学试验.采用自拟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共情语言内涵掌握程度、共情语言能力增强程度、系统便捷性认知程度、系统融入教学合理性认知程度等,并采用NVivo软件对研究对象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词频分析.结果 应用系统后,本科生、临床医生、医学博士生的共情语言内涵掌握程度、共情语言能力增强程度、系统便捷性认知程度、系统融入教学合理性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76.1%(723/950)的研究对象的共情语言内涵掌握程度评价结果为"完全掌握"或"掌握程度较高";93.8%(891/950)的研究对象表明本系统可"显著增强"或"有些增强"共情语言能力,89.5%(850/950)的研究对象对该系统便捷性认知程度的评价为"非常便捷"或"比较便捷";95.1%(903/950)的研究对象对该系统融入教学合理性认知程度的评价为"非常合理"或"比较合理".反馈意见和建议中词频位于前五的关键词依次为:沟通、语音、教学、程序、标准.结论 该系统能够提高医学生和医生在医患沟通中由个案到一般的共情能力,自主型系统的使用解放了师生教学的时空局限,其规范的课程教学方式也得到了研究对象的正向合理性反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仍需要不断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健强铸魂育人 助力科学教育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24年高考生物学全国卷包括全国甲卷和新课标卷共两套试题.高考生物学试题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强化价值引领;精心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审美情趣和劳动热情,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聚焦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考查中深化基础性、提高综合性,创新试题设计,助力教育"双减"落实,加强科学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协同发展视域下护理学专业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及实践效果.方法 通过学生学情调查,在课程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学习资源整合、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形成"专业+劳育"协同育人合力,并以2021级和2022级39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为对象开展为期2年的护理学专业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课程成绩、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心理契约量表学生分量表、学习期望达成度进行教学评价.结果 学生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48.46%(189/390).教学后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得分、心理契约量表学生分量表发展责任维度得分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期望达成度各方面选择符合/完全符合的学生占比在95%以上.结论 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融合有助于护理学生提升专业认同感和心理契约水平,提升劳动素养,精进实践技能,为其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脏核磁智能辅助诊断与教学系统设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心脏核磁通过多参数、多平面序列成像可以对心脏的解剖结构、运动功能和组织特征改变等实现全方位观察,从而成为诊断心肌病的金标准。但是,心脏核磁成像序列多、融合难,能够诊断心脏核磁的高水平影像科医生匮乏。为实现心脏核磁影像诊断的个性化教学以及交互式指导,本文针对心脏核磁影像设计了适用于心脏核磁影像教学的智能辅助诊断与教育平台。本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既可以对影像进行预处理辅助诊断,也能智能定位学员知识盲点进行强化学习训练,从而提高心脏影像诊断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当物理撞上医学:医理交叉课程建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当物理撞上医学课程由医学与物理学专业教师共同建设,旨在引导学生夯实自然科学基础,建立学科融合与交叉的视角与科学思维。课程坚持学习者为中心、"学科融合"为目标,构建独立灵活的教学模块。采用课堂讨论、模块论文与期末汇报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结合学生评价与师生座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86.8%(33/38)的学生成绩为优秀,94.7%(36/38)的学生对课程做出优秀评价,课程得到学生认可。本研究为新医科人才教育模式下学科交叉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积累了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