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社区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压力感知和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的压力感知和应对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3年2—6月选取北京市某社区19名失能老人的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将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的压力感知和应对体验归纳为3个主题和10个子主题,即配偶压力感知动态多变(压力随失能老人的状态同步变化、压力呈"U"形变化、压力递增式变化)、配偶在长期照顾失能老人中的挑战(意见观点难以统一、内心情感不被理解、自身养老难以保障、多种角色共存)、配偶的积极应对体验和策略(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尊重失能老人的主观意愿、提高二元应对能力)。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根据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压力感知特征的变化对承担照顾工作的配偶进行支持和指导,同时了解其在长期照顾中面临的多种挑战,借鉴配偶积极的应对经验,为构建居家养老友好型家庭支持体系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产后返岗护士工作适应障碍及支持性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产后返岗护士工作适应障碍及支持性需求现状,为临床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提供证据支持。方法:研究以目的抽样法为基础方法,选择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产后返岗护士20例为访谈对象,经现象学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开展研究,并通过Colaizzi7步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提取相应主题。结果:研究整理、归纳得到产后返岗护士工作适应障碍、支持性需求主题各3个,工作适应障碍相关主题3个,婴儿养育、工作压力、主观感受,支持性需求相关主题3个,学习提升需求、情感支持需求、返岗适应需求。结论:产后返岗护士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工作适应障碍,且存在多样化支持需求,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产后返岗护士,明确其工作适应障碍与支持性需求,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促进其实现角色转换,提升工作投入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时机理论的持续性干预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持续性干预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永康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分娩的产妇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科干预及出院随访,研究组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持续性干预,两组干预时间12周。比较两组产后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抑郁发生率3.77%(2/53)、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8.04±1.81)分]及压力知觉评分[(21.56±1.5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53%(13/53)、(10.34±1.94)分、(25.34±3.14)分](χ 2=9.40, t=-6.31、-7.87,均 P < 0.05)。干预后,研究组屈服评分、回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t=-4.38、-3.94、15.60,均 P < 0.05);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评分[(25.37±3.12)分]、育儿胜任感评分[(85.61±3.73)分]及母亲角色适应评分[(63.69±5.2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2.92±2.73)分、(76.26±5.59)分、(50.38±6.07)分]( t=4.30、10.13、12.06,均 P < 0.05)。研究组产妇干预满意52例(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例(81.13%)(χ 2=8.22, P < 0.05)。 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持续性干预能够明显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改善产后抑郁程度,增强产妇自我效能感和疾病应对能力,提高产妇产后康复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创伤性骨盆骨折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内固定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未见假性肠梗阻病例,且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感染、坠积性肺炎、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社会、躯体、角色、物质生活状态等指标的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情绪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后TT、APTT、PT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 P<0.05)。 结论:在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维持患者机体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稳定,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及其配偶回归家庭二元疾病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及其配偶回归家庭二元疾病管理的真实体验,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及其配偶制订针对性临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2—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复查的13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及其配偶,运用现象学研究法,进行面对面半结构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论归纳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及其配偶回归家庭二元疾病管理3个主题8个亚主题:二元负性疾病感知(病情认知偏差;缺乏并发症认知)、二元消极家庭管理(自我价值感低,抵触管理;管理依从性差;经济压力大,态度消极)、二元健康有待改善(负性情绪主导;病耻感,自我封闭;沟通障碍,亲密关系受损)。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及其配偶回归家庭后在疾病感知、依从性、管理态度、管理行为等方面存在消极和抵触心理,医护人员应针对回归家庭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及其配偶加强疾病教育,引导角色转变,给予针对性积极心理干预,提供多维度社会支持,以改善负性情绪,减轻病耻感,提高二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士危机意识教育的预警性干预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对学龄儿童下肢骨折复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护士危机意识教育的预警性干预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对学龄儿童下肢骨折复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学龄期行下肢骨折复位术后住院儿童70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护士危机意识教育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比较两组患儿凝血指标、DVT阳性实验结果、血栓风险等级、并发症以及住院时期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血纤维蛋白原(Fbg)小于常规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研究组压迫腓肠试验、直腿伸踝试验阳性比例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DVT发生风险等级比例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6%(1/35),低于常规组的17.14%(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生理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感功能各维度得分高于常规组(均 P<0.05)。 结论:护士危机意识教育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可有效预防学龄儿童下肢骨折复位术后下肢DVT,改善患儿术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角色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角色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CH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CHD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角色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和干预结束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CDSES)评分、CHD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量表(CQQC)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健康责任、压力管理、体育运动和人际关系等各项HPLP-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自我护理技能和自我健康知识等CD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治疗依从性和情绪认知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CQQ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角色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CHD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其自我效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正念减压训练对鼻咽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鼻鼻咽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12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念减压训练,采用贝克焦虑自评量表、贝克抑郁评定量表、压力知觉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QLQ-C30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干预前压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压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SCL-90量表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性、恐怖等维度及总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前两组QLQ-C30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正念减压训练能够减轻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不良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孕症女性唾液α-淀粉酶和生育压力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不孕症女性的唾液α-淀粉酶(salivary alpha-amylase,SAA)与其生育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的不孕症女性458例。采用应激的生物学标志物SAA和生育压力量表(Fertility Problem Inventory,FPI)对纳入的不孕症女性进行调查。通过淀粉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不孕症妇女的SAA浓度。结果:不孕症女性的生育压力总分为(155.86±24.54)分。不同组间的家庭月收入、不孕原因和不孕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123, P=0.041; F=4.079, P<0.001; t=4.491, P=0.03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AA与社会关注、关系关注、父母角色的需要、有孩子的生活方式、性关注和生育压力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r=0.360, r=0.348, r=0.222, r=0.166, r=0.203, r=0.426, P均<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生育压力、不孕原因和不孕类型是影响SAA的影响因素。 结论:SAA与生育压力相关,结合SAA和FPI更客观地检测到不孕症女性的心理压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照顾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3—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的11名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提取出5个主题,分别为心理压力过大、经济负担沉重、照顾负担较重、适应挑战及角色成长和希望得到社会支持。结论: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患儿主要照顾者在照顾患儿的过程中承担了各方面的压力,自身得到了成长,并且希望能得到社会支持。医护人员与社会应给予此人群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从而提高照顾者对患儿的照顾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