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临床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胆总管囊肿(CC)亦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Todani将其分为5型,其中Ⅰ型最常见,约占80%,Ⅳ型次之,约占15%.胆管癌是CC最严重的并发症,此外还包括胆管炎、胰腺炎、胆结石、肝硬化等.囊肿切除+Roux-en-Y胆肠吻合术是目前治疗Ⅰ型和Ⅳ型CC的主要方式,成功率超过90%,但是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也高达16%~25%,主要表现为反流性胆管炎、胆肠吻合口狭窄、胆管结石、胆总管残端结石、胰腺炎、胆管癌等.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CC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治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外科手术,我们将结合十余年临床治疗肝胆胰疾病的经验,对CC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中常见的胆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残端结石、胰管结石及急慢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方法及操作技巧等进行论述,为其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牵拉器协助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牵拉器协助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方法、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收治的需行胆囊切除术的 1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50 例行牵拉器协助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孔组),距脐缘2cm尖端向脐做"V"形切口,置入单孔Port,右上腹区域置入腹腔镜牵拉器,牵拉胆囊协助行单孔胆囊切除术;50例行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孔组).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单孔组切口总长度短于三孔组,切口疼痛轻于三孔组,满意度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卧床时间、排气时间、排尿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3 个月,均无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牵拉器协助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空气加压法在腹腔镜腹壁嵌顿疝修补术中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空气加压法在腹腔镜腹壁嵌顿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16 例腹壁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壁疝8 例(侧腹壁切口疝4 例,中线切口疝2 例,造口旁疝2 例),脐疝8 例.在空气加压法辅助下行腹腔镜手术,分析手术时间、术中疝大小与还纳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16 例患者均在空气加压法辅助下顺利完成嵌顿疝的还纳与修补.手术时间85~220 min,平均(154.70±39.06)min,还纳疝内容物时间(18.35±4.98)min,疝环口直径 3~10 cm.16 例患者均伴有小肠嵌顿,5 例肠管坏死中转开腹,行小肠切除术;术中发现隐匿性缺损2 例.术后排气时间1~5d,平均(3.00±1.08)d;术后疼痛评分(3.56±4.01)分,予以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术后住院3~10d,平均(6.27±1.93)d.随访8~32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 个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肠梗阻、补片感染、复发等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腹腔镜疝修补术技巧,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空气加压法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腹壁嵌顿疝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治疗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16例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61岁(40~77岁)。12例原始损伤伴有肩关节脱位。原始移位的大结节骨折未及时手术治疗者8例,初次手术治疗大结节骨折未有效复位者4例,手术治疗后大结节骨折再次移位者4例。2例向前方移位,3例向后方移位,11例向上方移位。大结节移位距最后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个月。移位距离平均16.5 mm。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55个月(16~118个月)随访。15例术后大结节解剖复位,顺利愈合;1例复位欠佳,随访发现大结节再次出现向上移位。16例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分别为(37.0±11.7)、(91.0±9.9)分,前屈上举范围分别为33.0°±26.7°、144.0°±38.5°,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5±1.0)、(0.7±1.3)分,术后VA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有1例患者肩部功能评分欠佳,但尚能满意完成日常生活需要。 结论: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根据不同骨折移位特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112例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改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分为早期手术组(未采用自制进水通道,46例)和后期手术组(采用自制进水通道,66例),术后留置1根6F的D-J管或1~2根5F的D-J管,1~3个月后拔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感染发生率及输尿管狭窄发生率等。结果:早期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1 min,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率为19.57%(9/46),感染发生率为21.74%(10/46),结石清除率为76.09%(35/46),手术成功率为73.91(34/46);后期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2 min,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率为3.03%(2/66),感染发生率为4.55%(3/66),结石清除率为95.45%(63/66),手术成功率为95.45%(63/66),两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改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安全、有效,输尿管镜下自制进水通道制作简单,操作便利,同时配合术中对各种细节把控,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输尿管狭窄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VF/ICSI促排卵周期经阴道取卵联合经腹部取卵1例病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提高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周期中经阴道获卵困难患者的取卵技巧,以降低IVF/ICSI周期取消率。 方法:报道1例IVF/ICSI周期中经阴道取卵联合经腹部取卵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男方因素行ICSI助孕的不孕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阴道超声监测反复未探及右侧卵巢,使用促性腺激素第5日后出现右下腹腹痛。结合既往阑尾切除手术史,考虑存在因盆腔粘连所致卵巢位置高,并随后经腹部超声予以证实。取卵术式采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联合经腹部穿刺取卵,左右卵巢分别获得成熟卵子各2枚,ICSI授精后最终获胚4枚,移植后生化妊娠。结论:经腹部超声引导下取卵,相对安全、有效,可以获得和常规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类似的临床结局;对于经阴道取卵困难的IVF/ICSI女性,可以尝试选择经腹部超声取卵。在IVF/ICSI周期中,需要提高病史询问、进周期前评估和促排卵监测、取卵及胚胎移植等各关键环节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制定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的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方案,并探讨其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AVF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AVF术后内瘘护理及功能锻炼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内瘘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IMB模型为基础的AVF术后内瘘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头静脉内径、内瘘成熟时间及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最终对照组入组49例,观察组入组50例。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为94.0%(47/50),高于对照组的73.5%(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0, P<0.05);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为(5.18 ± 1.14)周,短于对照组的(5.94 ± 1.3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8, P<0.05);观察组头静脉内径及透析泵控血流量分别为(5.19 ± 0.28)mm,(218.40 ± 24.19)ml/min,高于对照组的(4.99 ± 0.34)mm、(200.41 ± 23.89)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1、-3.72,均 P<0.05);观察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低于对照组的22.4%(1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2, P<0.05)。 结论:将IMB模型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AVF成形术后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头静脉内径,提高泵控血流量,缩短内瘘成熟时间,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唇腭裂患儿用坚固外固定牵引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总结经缝牵引成骨矫正青少年唇腭裂患儿面中部发育不全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2005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唇腭裂中心对115例唇腭裂患儿用坚固外固定牵引系统进行治疗,总结围手术期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护理,出院后牵引过程宣教等。109例患儿手术牵引效果满意,仅1例患儿牵引失败,1例患儿发生感染,4例患儿发生外支架松弛。高质量的护理技巧能增加手术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胆道探条逐级扩张术联合支撑引导技巧在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应用胆道探条逐级扩张术联合支撑引导技巧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19例患者,其中男性110例,女性109例,年龄(56.7±17.1)岁,年龄范围16~88岁。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有无胆道狭窄、结石残留及复发。219例患者均成功行LTCBDE并在术中使用了胆道探条逐级扩张术,8例(3.7%)胆道镜可直接进入胆总管及肝内胆管完成探查及取石;其余211例(96.3%)联合基于胆道探条支撑引导技巧下的汇入部微切开(182例)、"隔膜"切开(29例)技术辅助完成LTCBDE。全组病例均成功完成探查及取石,结石取净率100%(219/219),手术时间(86.4±28.5)min,术中出血量均<10 ml,术后住院时间(6.2±2.0)d。术后未出现胆漏、黄疸、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截至随访结束时(2023年8月31日),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道狭窄、结石残留或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再谈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回顾近6年来我国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主要进展:LPD的手术方法已经建立,包括切除的入路和流程、重建的方式及技巧,在技术上安全可行;LPD病例数快速增长,并在部分中心成为常规术式。LPD具有视野清、出血量少等优势,不仅利于患者快速康复,也有利于教学培训。然而,由于各中心LPD发展不平衡,较多中心仍存在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且关于恶性肿瘤患者能否远期获益尚有争议。因此,LPD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建立监测体系,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或真实世界研究;建立常规术式时代新生代LPD术者的培训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